京津冀产业一体化的历程、逻辑与启示

2024-03-22 04:43朱世婧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区域

张 贵 朱世婧

(1.南开大学 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天津 300071;2.南开大学 经济学院,天津 300071)

引言

区域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平稳、持续、高效运行的关键,关系到经济、政治、社会、国家安全等问题,长期以来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区域经济格局经历了“均衡-非均衡-协调发展”的过程(1)李国平、何皛彦:《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经验事实、理论阐释及机制创新》,《广东社会科学》, 2023年第6期。,尽管国民经济保持长期高速增长,但区域间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并且发展方式不可持续性的问题日益凸显,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此背景下,国内外相关学者试图对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内涵、影响因素和实现路径进行系统研究(2)孙久文、史文杰、胡俊彦:《新时代新征程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内涵与重点任务》,《经济纵横》, 2023年第6期;郑长德:《在区域协调发展中推动民族地区共同现代化的政策支持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9期;曾祥炎、魏蒙蒙、梁银笛:《数字经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机理、难点与对策》,《东岳论丛》,2023年第11期。,区域发展体现出新空间性、新功能性和新均衡性特点(如图1所示)。相关研究以区域产业的合理定位和布局为出发点,立足产业发展的有效性,研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可行路径(3)侯泽华、梁双陆:《“一带一路”、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1年第7期。。产业一体化包括产业转移、产业集聚和产业融合三个方面,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增长水平和质量具有正向推动作用(4)李春梅:《区际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差距》,《经济经纬》,2021年第4期。,产业转移能够提高生产要素的空间配置效率,从而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进而缩小区域差距,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同时,产业集聚与产业融合过程促使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形成互补优势,在改善本地区产业结构的同时实现产业技术升级(5)郭雅琼、韩志非、刘亚芬:《高技术产业集聚、要素市场分割与绿色创新效率》,《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3年第11期。。基于此,本文首先以政策演进为轴线,回顾京津冀产业一体化建设历程,凝炼产业发展特征,并总结出三地产业发展问题;然后,深入探讨推进京津冀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思路、空间布局思路和产业发展思路;最后,为解决三地产业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难点、重点和堵点问题提出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助力京津冀加快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图1 产业一体化与区域协同发展的文献耦合图

一、京津冀产业一体化的演进历程和经验事实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开启了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新篇章;其中,产业一体化是推动三地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关键支撑。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京津冀发展历程可划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本文通过百度、头条、有道、360等搜索引擎,收集到国家机关、北京市委市政府各级机关、天津市委市政府各级机关、河北省委省政府各级机关针对京津冀产业一体化建设的相关政策文件,其发布时间段为2015年2月至2023年8月,主要类型包括效力等级较低的“办法”“通知”“规划”“意见”类政策以及效力等级较高的“条例”“方案”“措施”类政策(6)张亚明、赵科、宋雯婕等:《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工具的配置与优化分析——基于河北省的政策文本计量》,《软科学》,2024年1月22日。,使用LDA主题模型对三个阶段政策文件内容进行主题挖掘,以重点政策为轴线贯穿京津冀产业一体化建设的各个阶段,并总结相应阶段的重点工作及取得的成效。

(一)近期阶段(2015-2017年)

在近期阶段, 以2014年2月京津冀座谈会为标志,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地陆续出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7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升级转移规划(2015—2020年)》等纲领性文件,“产业”“资源”“协同”等词语的出现频率最高(如图2所示)。这一阶段产业一体化发展旨在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势,加快推进产业对接协作,确定京津冀重点打造“一个中心、五区五带五链、若干特色基地”(简称“1555N”)的产业空间布局,着力加快推进产业对接协作,理顺三地产业发展链条,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这为京津冀产业转移提供了行动指南。

图2 京津冀产业一体化近期阶段政策热词

(二)中期阶段(2017-2020年)

在中期阶段,根据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考察时作出的指示,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聚焦于“积极、稳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三地陆续出台《京津冀协同发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5-2020年)》《关于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等纲领性文件。在这一阶段,三地抓住北京市委市政府整体搬迁的机遇,高质量推进北京副中心的规划建设,“协同”“北京”“副中心”“疏解”等词的出现频率最高(如图3所示),京津冀三地产业分工定位更加清晰,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完善,持续培育竞争力强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链。

图3 京津冀产业一体化中期阶段政策热词

(三)远期阶段(2020-2030年)

在远期阶段,根据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京津冀产业发展旨在推动三地协同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和示范区。三地陆续出台有《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转型提升计划(2020-2022年)》《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的行动方案(2023-2025年)》《京津冀发展报告(2023)》等文件。这一阶段发布了“五群六链五廊”的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新图景,河北着力于发挥环京津的地缘优势,从不同方向打造连通京津的经济廊道,北京、天津持续深化对河北的帮扶,带动河北有条件的地区更好承接京津科技溢出效应和产业转移,“示范区”“现代化”“创新”“世界级”等词汇成为这一阶段的高频词(如图4所示),京津冀三地正在积极寻求产业分工协作的突破,推动产业链的优化和升级,通过积极发展新产业,以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图4 京津冀产业一体化远期阶段政策热词

(四)产业发展特征

京津冀产业一体化是指京津冀三地在产业发展、市场配置、平台共享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以实现三地各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7)孙久文、邢晓旭:《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高质量发展路径》,《北京社会科学》,2023年第6期。。综合来看,京津冀产业一体化发展呈现出环京津区域布局、工业制造业为主、城市功能再造、协同创新发展的突出特征。

产业发展呈现环京津区域态势。环京津区域充分利用其交通和信息优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并因地制宜进行招商引资。本文基于资源禀赋视角,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产业接收地承接能力评价指数,测算结果如图5所示。其中,廊坊、保定和唐山是河北与北京、天津两市毗邻的区域,主要承接着京津两地产业的转移,这些地区在资源和劳动力方面具有优势,张家口、承德、保定、廊坊、唐山、秦皇岛、沧州和石家庄等8个城市已经被纳入京津冀经济圈,是承接京津地区转移的重要地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作者自绘

产业发展以工业制造业为主。在京津地区,传统制造业已经进行了迁移,其中迁移到河北的大部分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企业,如首都钢铁、凌云化工医药等。这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煤炭、钢铁、矿产、水等资源。河北大多数城市的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正在逐年提升,唐山和衡水的同比增长速度较快(如图6所示)。北京、天津与河北相比,土地面积更小、资源更少,而河北则拥有相对丰富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这些都为京津两地的产业转移提供了有利条件。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作者自绘

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再造相融合。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北京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天津是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示范区和改革开放先行区。如图7所示,测算京津冀地区的经济韧性(8)马德彬、沈正平:《城市韧性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研究——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资源开发与市场》,2021年第7期。,以京津冀各地区经济韧性指数作为横坐标,知识扩散的空间滞后项作为纵坐标,进行空间自相关检验后的莫兰散点图表明,京津冀地区的经济韧性与知识扩散关联程度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北京和天津在新一轮的发展过程中,其产业整合已从单一的梯度转移进入以职能转变为主导的新时期。北京、天津应将不适宜自身发展的产业向外移,凸显北京适宜居住的城市地位;天津则朝着北部的经济中心发展,进一步培育高科技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9)孙瑜康、李国平、吕爽:《京津冀城市群知识基础的演化过程与动力机制研究》,《地理研究》,2023年第7期。;河北作为承接区域,要做好承接工作,发挥河北自身的优势与特点,在承接产业的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与生态的保护,在京津冀地区形成产业一体化的良性循环。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作者自绘

产业发展凸显协同创新趋势。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创新是指打破已有的工业结构,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京津两地的产业转移中,要突破现有的工业限制,创造出更高层次的工业,这种融合是有深度、有层次、有内涵、一体化的。测算京津冀各地区经济韧性历年的空间相关性发现(如图8所示),各地区空间关联程度先上升后逐渐回落。在这一过程中,北京在产业一体化的过程中更多地发挥知识扩散作用,同时,大力发展自身的文化、创意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天津将以滨海新区为基础,以科技研发、现代服务业和金融保险为核心,在产业整合进程中,构筑天津新的产业格局,培育新的优势产业;河北在承接京津地区工业转移后,把重点放在了以传统制造业为依托的现代化制造业上,进行技术改造,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在这一进程中,各地区之间的产业分工也日益显著,从原来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工发展到产业链上的分工,逐步形成科技创新协同和产业体系融合的发展态势,并最终实现区域产业的一体化。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五)存在的问题

京津冀地区在经历了几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已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但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京津冀地区的产业融合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三地产业结构错位。产业结构错位是造成三地产业链互补性不强的最根本原因(10)张贵、赵一帆:《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创新链与产业链空间演化与耦合发展》,《河北学刊》,2023年第6期。。2022年北京第三产业占比高达83.9%(如图9所示),侧重人工智能、现代生物医药等高精尖产业;天津第三产业虽然已达到61.3%,但第二产业在经济发展中仍占有重要地位;而河北总体上以机械加工、钢铁冶金等为主。三地产业上下游关联程度不高,出现“产业承接能力过弱”“无产可转”等问题。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是产业现代化水平不高。京津冀现代化产业体系仍然不够完善,本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的指标体系构建产业现代化指数,将京津冀三地与东部部分省(直辖市)对比后发现,天津和河北的产业现代化水平与上海、广东、江苏仍然具有较大差距(如图10所示),三地的产业基础尚未从传统粗放向先进高级转变,产业体系尚未完全向优化升级转变,产业方向尚未从对外依赖向自主可控转变,产业位置尚未向高端增值转变(11)张可云、申文毓:《协同发展战略下京津冀多中心性及不平等问题研究》,《河北学刊》,2023年第3期。。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作者自绘

三是产业集群发展不足。京津冀三地产业更多地表现为地理空间上的移动,本地效应和溢出效应尚不明显(如图11所示)。对转入地而言,受产业疏解政策的影响,产业主要集中于园区内,缺少完备的制造业体系支撑,这可能会影响到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对周边地区而言,园区内外产业的联动不够,从而导致产业溢出效应不足、产业协作效果较差。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作者自绘

四是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融合度不足。津冀正处于新旧动能衔接交替的时期,使得在承接北京产业转移上存在不会接、接不住、留不下等问题。京津冀三地产业融合核密度图存在拖尾现象(如图12所示),最突出的表现是承接北京产业转移水平不高,引进企业层次和水平较低,多处于产品价值链的中低端(12)张学波、付文硕、马海涛:《京津冀地区经济韧性与产业结构演变的耦合关联》,《地理学报》,2023年第1期。,高层次、引领性产业转移明显滞缓,北京企业“蛙跳现象”凸显,创新人才“东南飞”。津冀创新承载力仍显不足。2022年,北京市认定登记技术合同成交95061项,成交额达7947.5亿元,增长13.4%,然而流向津冀的技术合同仅占流向外省份的8.1%。近年来,中关村科技成果除北京本地转化外,五成多落地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仅有不足一成落地津冀(13)赵玉帛、张贵、王宏:《数字经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理念、特征与演化机理》,《软科学》, 2022年第11期。。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作者自绘

在京津冀协同十周年之际,京津冀产业一体化的进度、内容和形式势必迎来深刻调整与转变。当前,京津冀产业一体化任重而道远,必须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重点在非首都功能疏解、产业升级转移、协同创新、区域治理等方面做出更多积极探索,取得更大实质性进展。

二、推进京津冀产业一体化的逻辑

推动京津冀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总体逻辑就是要发展优势产业集群,在空间层面,以“技术”“企业”“产业”的层级进行战略布局,在产业层面,顺应产业“兴起”“多样化”“系统融合”“产业巩固”“系统更新”的发展逻辑,形成京津冀地区分工与协同发展新格局(如图13所示)(14)张可云、赵文景:《雄安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河北学刊》,2018年第5期。。

图13 推进京津冀产业一体化逻辑图

(一)总体逻辑

一是链式集群,发挥整体优势。在产业一体化发展过程中,链式集群能够促进新三类功能性区块的协同创新,实现“1+1+1>3”的协同效应,建设京津冀地区经济一体化的“2+4+46+N”合作平台,形成多样化、宽领域、全方位的城市内外部协同发展格局。整体优势在于以园区建设为核心,扩大“点-链-线-群-园区-网”的产业协作模式,构建自研发设计至终端产品的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形成综合优势,提升抗风险能力,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二是协同推进,构建共赢机制。京津冀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核心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构建富有活力的区域性统一市场。当前,京津冀产业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仍然是体制机制。协同发展的思路是要做好规划、项目、创新、载体和政策等五个关键环节的衔接,选择并推动先行地区在制造业、信息化和工业化、军民融合、制造业和服务业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实现产业链的延长和升级,实现工业结构的优化,从而提高工业发展的动力,最终与京津冀其他地区共同建设“创新中心+研发转化+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高品质宜居生活”的新型都市圈。

三是创新驱动,引领津冀智造。产业一体化的关键是创新能力,要推动产业高端化,需要把重点放在高端要素、高端领域和高端环节上。具有比较优势的战略新兴产业才能带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才能加快形成“北京研发、津冀制造”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同时,需要围绕先进制造领域,通过延伸制造业产业链上下游业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京津两地高端制造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上的竞争力(15)叶堂林:《京津冀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北京社会科学》,2023年第6期。,有效贯通区域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人才链,合力打造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

四是生态发展,提升协同环境。产业生态系统是产业要素协调整合形成的复杂网络平台,在京津冀区域范围内形成研究、开发和应用三大群落。其中,研究的重点在于探索知识,这可以使整个生态系统受益;开发的重点就是将新的发明转化为有用的、更好的、更方便的应用成果,在这一过程中要更加注重技术成果的育成、孵化和转化;应用的重点是使科技适应个体和组织的需要,向科研和开发者提供重要的信息,推动整个生态系统的运作。这三大群落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推进要素重组、系统架构、创新驱动、优势再造,通过资源整合、系统协调、创新驱动,让现有的基础设施、市场、产业、资源、金融、发展规划、社会保障、民生事业等实现全方位调整,全面有效地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中。

(二)空间布局逻辑

京津冀产业一体化发展在空间上经历“技术进链、企业进群、产业进带”三个阶段的演进过程。

一是“技术进链”阶段。“技术进链”源于产业的关联效应,这是因为不仅能极大地带动京津冀一般技术链(指技术链中除核心技术链以外的部分)的发展,而且也可从一般技术链中获益,即核心技术能够通过技术链发挥扩散和吸收效应。具体来说,一方面,“技术进链”能够使京津冀内部核心技术以技术创新的形式迅速向一般技术链扩散,一般技术链受到核心技术的影响会逐渐弥补本身的不足,优化本身的功能,即一般价值链可以共享核心价值链的某些技术资源;另一方面,核心技术能够吸收一般技术链中的技术精华,进而完善自身,从而为核心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奠定基础。

二是“企业进群”阶段。“企业进群”的本质是产业链各个环节中的企业主体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集聚。总的来说,产业区域集群化是企业主体竞合的结果,而不应该是行政主体完全规划的结果。产业区域集群化实际上是企业组织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同时,通过将自身的内部分工向外部分工进行转化,使得专业化程度实现进一步的提升,最终在市场的力量下实现一定区域内部的专业化分工。

三是“产业进带”阶段。“产业进带”指的是在不同的产业链中,核心产业链也存在核心技术所具有的扩散和吸收效应,即核心产业链不仅能带动一般产业链(指产业链中除核心产业链以外的部分)的发展,而且也能吸收一般产业链的精华完善自身,从而为核心产业链的升级奠定基础(16)田增瑞、田颖、吴晓隽:《科技孵化产业协同发展对区域创新的溢出效应》,《科学学研究》,2019年第1期。。因此,不同产业链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应形成产业带。

(三)产业发展逻辑

产业发展从兴起、多样化、系统融合、产业巩固到系统更新过程需要经历四个典型阶段,整个过程循环演化、螺旋上升。每个阶段企业的要素、环境、战略、目标等方面都呈现演化发展趋势,并影响了各阶段的政府行为、厂商行为、消费者行为,从而对整个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产生作用。不同发展阶段推动系统演化的动力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主要包含组织资源、网络资源和系统资源的刺激以及变革自我超越需求。

在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形成初期,呈现系统规模较小、技术和市场不完善的特征。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内部个体企业为了自身发展跨越边界与其他企业合作,同周边组织建立依赖关系以获取技术、信息和政策等外部资源。基于互补资源的需求是系统初期演化的核心动力,直接推动组织合作关系的建立和产业创新要素的物理集聚(17)张贵、温科:《基于“三螺旋”的京津冀协同创新网络构建研究》,《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

随着参与主体数目的增加,系统结构趋于稳定,从而步入成长期。系统成长期随着创新主体合作网络日益增强,网络成员及其与环境监护将产生包括企业间相互信任、相同价值观、相似创新文化、内部隐性知识等产业网络资源,进一步提升参与企业的自身价值和发展空间。此时的系统成长速度较快,其创新能力和生产能力逐渐显现,创新资源不断向系统涌入,形成系统内部的良性发展。

进入成熟期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内部已具有最大规模企业数目,内部主体的能量与物质交换增多,形成相对稳定的治理机制。基于技术累积和能量集中爆发,系统内部形成了创新要素协同的隐性知识竞争优势,系统面临的风险较低,内部竞争激烈,关键在于找到新的增长点,从而步入新的良性循环。

在系统衰退期,系统惯性和创新网络刚性均逐步增强,原有系统规则的适应性愈差,系统内物种同质性的增加,导致部分产业创新主体退出系统,产业要素开始外流。如果企业未能适应新的市场需求、产业创新动力不足,将导致其竞争实力不足,从而造成系统消亡。在这一阶段,整个系统出现变革性创新,加速突破旧设计规则束缚、吸纳创新要素增强节点异质性、跨越临界点建立新的平衡成为此阶段系统演化的新动力。

三、推进京津冀产业一体化的启示

结合京津冀产业一体化发展历程和逻辑,以当前存在的“难点”和“短板”为导向,提出具有较强现实针对性、可操作性,并且能够反映和体现“十四五”规划要求的战略及对策体系,以更好地推进京津冀产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一)疏解与融合

京津冀协同发展要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一“牛鼻子”为抓手,推进四链融合发展。

一是在存量上有组织地“升”。传统产业的着力点在“改”和“升”,而不是简单的“退”与“关”。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需权衡好“稳”与“强”的关系,稳住经济基本盘、稳住社会就业、稳住产能规模,因时因业地选择“先立后破”“先立后退”“破立并举”等方式,逐步实现数字化和绿色低碳转型。天津应以高端化、绿色化、智慧化为目标,扎实推进世界一流绿色化工新材料基地建设。

二是在增量上进一步“优”。北京需要推进对内职能调整与对外疏解并举,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以及科技服务业等10个“高精尖”产业发展,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天津需要促进新动能快速积聚,加快以引领产业、优势产业、传统支柱产业为代表的三类经济发展。河北需要通过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壮大新兴产业,发展数字经济,提升产业的品质与效率,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在功能定位上继续做“强”。“十四五”期间,北京规划建设综合国家科学中心,构建区域创新高地。提升“三城一区”主平台功能,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密切结合国家重大科技创新计划和重点研发计划,积极承担5 G/6G等重大核心技术的攻关,围绕量子、光电、医疗健康等领域,超前谋划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及国际前沿技术研究,加快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天津紧紧围绕“一基地三区”的功能定位深入挖掘自身优势,以“1+1”为核心,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加速打造“国家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河北积极争取创建“国家商贸物流基地和产业转型升级综合试验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四是空间布局上持续做“活”。调整优化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重点引导与其功能定位相适应的优质资源要素,促进城区内外平衡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生态涵养区绿色发展。河北雄安新区、北京副中心的规划建设要高水平、高质量地推进,加快北京“两翼”的形成。加快京津同城化发展。调整优化区域城镇体系,加快沧州、廊坊、武清等区域节点城市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打造临空经济区、自贸区等一批独具特色小城镇。构建合理的中心城市层级结构,要考虑区域内统筹协调与区域间的合作发展;培养二级中心城市、三级中心城市等,建立多中心、多层次、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构造,提高各个级别的中心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并对其所在地区进行辐射。

(二)协同与共赢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要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突破口,大幅降低“四链”融合发展的制度性成本。以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重点,就是要打通政令“断头路”、畅通政策“大动脉”、完善社会“微循环”,消除地方之间的行政限制和壁垒,打破国内要素流动障碍、塑造国内统一大市场,极大激活区域内需,大幅降低市场准入门槛,进一步优化区域营商环境。

一是加快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围绕服务市场主体由生到退全生命周期,打通一照多址的“准入”“准营”“退出”全链条,完善一照多址审查标准,优化一照多址审批服务流程,持续降低企业办事制度性成本。有效解决一照多址改革过程中部分企业经营范围涉及几个部门的许可证审批等问题。

二是探索建立“统一编制,联合报批,协同实施”的城市规划管理体系。逐步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总体规划-单元-详细规划”三个层次的国土空间规划系统。以“一个平台”管理规划执行,构建以 GIS为基础的统一规划管理信息平台,促进京津冀地区多层次规划成果的统筹衔接和管理信息的互通。

三是探索跨地区合作的服务模式。从商定的部分领域开始,制定统一的项目准入标准,统筹招商引资政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合作发展示范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实现对跨地区项目的统一管理。

四是探讨跨地区利益共享和投资分担的利益共享机制。探讨建立三地利益共享与协作的新机制。推进税收征管一体化,推行一体化电子税务局,建立网上办税服务平台,探索“异地办税”和“跨区通办”;探讨一种新型的财税共享机制,建立两市一省的财政合作机制,并根据项目进度,对新成立的企业所产生的税收进行跨区域共享;探索地区生产总值统计机制,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

(三)跨城与深化

实现京津冀产业一体化发展,要推动京津冀地区产业链协同发展,提高区域工业基础能力、产业链层次,有力支撑区域一体化和京津同城化发展。

一是以人才队伍为发力点,聚焦新科技新产业。应进一步加大对京津、全国和全球的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统一的京津冀人才库,以三地重点行业和企业的领军人物为主体,对本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起到引导作用。三地组团定向引进各类“高精尖缺”人才,发挥三地各自比较优势,联合推进外国人工作、居留审批便利化改革和外籍高层次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试点,探索建立新型国际化“人才特区”。

二是以项目建设为切入点,瞄准新的项目和新的业务。应该利用在京各大企业总部、大学研发转化基地规划、拓展新业务的机会,主动承接并与之对接,加速它们在津冀的落地,发挥重点项目的“乘数效应”。力争在京津区域内形成一批新的“支点”和新的“连接”。

三是以企业合作为发力点,组建新联盟新平台。依托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激发企业积极主动对接合作。在京津冀共建自贸试验区、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体制机制创新示范区之际,力争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软件与集成电路、电子商务等领域建立商会与联盟,通过企业互惠、协同发展的方式,在京津冀地区建立起一条从研发、设计到最终产品比较完善的产业链,在各地区之间建立起合理布局、上下游联动、良性循环的区域产业生态系统。

四是以园区共建为发力点,拓展新产业新空间。以“以园构链、以链建园”为发展思路,在高端制造、生产性服务等方面,北京要通过共建园区、未来科学城、创意园等,推动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和扩展。河北构建了“1+5+4+33”的主平台体系,与京津共建的55个科技产业园区等为对接协作载体,推进三地园区深度合作。以品牌与资金为纽带,推动多元合作,引导优质要素向园区聚集,形成区域现代产业体系新格局。

五是以县区对接为发力点,搭建新平台新布局。津冀各区县要利用北京的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调整,利用地缘、人缘、业缘等优势,找到对接与合作的切入点与着力点,以此为突破口,进行结构调整,提高质量,包括:重点打造京津雄创新三角区;加速京津冀自贸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加速中关村高科技企业和国家科研机构的落户。强化应用研究与工程化技术研发和转化能力;引导河北省企业与京津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研发应用平台,瞄准产业关联效应强、成果转化前景好的先导性技术课题开展协同攻关,建立产、学、用相结合的技术转让模式,借助北京功能和空间布局的调整契机,以重大项目引领、建设环京津“卫星城”等方式深化对接合作,提升科技创新实力,加速推进产城融合。

(四)引育与集聚

京津冀产业一体化要加速建立区域合作的创新社区,使之成为由多种创新主体共同参与的创新治理方式,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一起抓,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善作善成。

一是促进京津冀创新要素共建共享。推动三地科技项目、成果、专家、人才等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加强科技基础设施、仪器设备、数据平台、文献资料、知识产权、标准等科技资源的共享与服务;继续推进科技创新联盟建设;加强三地的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携手共建产业、技术、高校、园区、产权保护等多种形式的创新联盟,以联盟为纽带,推动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博士后流动站、技术研发中心等单位之间的合作;充分发挥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合作网络、海外科技外交人员服务平台,促进人才与技术的交流;建立科技资源公开与共享的评价体系。

二是着力打造创新重大支撑平台。要加速优化区域创新资源配置,提升协同创新服务水平,培育区域创新创业生态,完善创新创业制度,共建一批创新支撑平台,进一步提升创新要素聚集的“浓度和高度”,形成“场效应”的平台,激发创新的爆炸性力量。

三是形成梯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梯次培育体系。以聚焦“科技前沿、首都资源、协同创新、生态建构”为思路,在支持北京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同时,瞄准北京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汽车与新能源(智能网联)车产业等优势技术产业的外溢时机,不断推进北京科技创新成果向津冀就近转移转化,逐渐由侧重于单一的转移和疏解向重视区域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全域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空间布局优化转变。

猜你喜欢
京津冀协同区域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分区域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协同进化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