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那迦
“因为自己体会过一个人去医院的心情,所以明白那种孤独感!成都需要陪诊的朋友可以联系我!”2月18日,今年26岁的四川雅安女孩李悦汀在小红书上发布了自己春节后的第一条推文,正式加入陪诊师这一新就业群体。她给出的陪诊价格是80元/小时,200元/半天,400元/全天。
在发出这条推文后的第二天,李悦汀就接到了第一单陪诊业务。一名女士亲友都不在身边,又着急去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做一项手术,便找到了她。“术前我帮她取了个药,把她送进手术室,等出来以后再陪她输完液就结束了,一共就用了半天时间。”
依托网络平台,陪诊师成为时下受到外界关注的一种新兴职业,主要提供包括医疗陪同、领药挂号、记录医嘱、交流安抚等相关服务。在网友调侃的“国际孤独等级表”中,一个人看病做手术被视作孤独的最高级,因而有人把陪诊师视作终结看病时“十级孤独”的“临时亲友”。
当前陪诊师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相关服务机构招聘的工作人员,另一类则是自己单干的自由职业者。现有机构的运营存在两种模式,一是商业公司统一招聘、培训、派单,二是机构陪诊师、陪诊员通过注册网络开放平台自主接单。而更多的陪诊师则跟李悦汀一样单打独斗,各凭“本事”。
目前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剧,独居青年数量也不断上升,病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趋向多样化。加之近年来各地医院的挂号、诊疗纷纷转向线上、数字化管理,对于特定人群又形成了新的就医“数字”门槛。
在这样的背景下,陪诊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走到前台,也被视作有可能走上“风口”的行业之一。
王筠本职经营食品类网店,孩子已经上了小学三年级,她自己平常的时间还比较自由和充裕,兼职从事陪诊师业务已经一年多了。目前她在一个陪诊服务小团队里,主要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等三甲医院做代办、陪诊,其收费标准是陪诊200元/半天,跑腿168元/次。他们还建了一个陪诊业务交流群,里面已经有上百名群友,其中大多数是兼职陪诊师。
前不久,王筠陪一名甘孜州老牧民到华西医院就诊,在代办挂号的过程中,她发现患者本人是男性,其身份证却写着女,医院方告知必须把身份证的问题解决清楚,否则后续的检查治疗和医保报销都没法进行。
王筠赶紧和病人家属沟通情况,发现身份证确属老人本人,但当初登记时就出了问题。由于老人常年在野外牧区生产生活,很少使用到身份证,这次到成都看病才发现身份证竟然有错,不仅性别,就连身份证号都不对。后来家属找到属地相关部门开出证明并重办了身份证,老人才得以接受治疗。
她说,“这种极端情况我也是第一次遇到。不过现在很多预约陪诊服务的就是这种异地就医的病人。他们不清楚华西医院等三甲医院的挂号要求,更不知道在何时、何处预约挂号。受制于认知水平、语言口音等各种原因,要到现场在机器上刷身份证操作预约,对一些病人来说还是挺有难度的一件事。”
“一年多前我自己在华西医院看病,正坐在座位上休息,就有一个人过来问需不需要找陪诊。我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了解到这个行业的。”李悦汀告诉记者,她原本在成都天府软件园里的一家互联网企业从事运营工作。2023年10月选择了“裸辞”,之后就一直在琢磨自主创业的方向。
“本来想瞄准老人高端护工行业进行创业,后来发现关于陪诊的声音越来越多,觉得这是一个很新鲜的行业。”在她看来,这一行的入门门槛比较低,“几乎就是零成本,我自己就是平时上网多查多看,多跑医院踩点,掌握不同医院的挂号、缴费、医保报销等情况。”
“以前在企业上班,每个月稳定一点拿个1万多元的工资。现在刚开始做陪诊客源还不太稳定,这个月可能就进账几千块钱吧。反正我心里还是有点落差的,收入没有预期的那么高。”李悦汀说。
多名受访陪诊师都表示,目前陪诊服务的供应还没有达到饱和的程度。但也并非那么简单,整个陪诊行业正变得越来越“卷”。
“主要体现在价格上比较‘卷,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好多人都在打价格战。”一名陪诊师说道。还有陪诊师指出,同行之间互抢客源的情况也很普遍,“我在抖音、小红书上发了陪诊内容以后,只要评论区有来咨询的用户,立马就会被同行私信拉走。”
在李悦汀“宣告”正式开始“接单”的那条推文里,配有一张在手机备忘录上写下并截屏的陪诊须知,除了服务时间、收费标准外,她特別列出了“不接受任何违法行为或潜在有可能的违法行为”“不垫付任何费用,不提供签字,不接受有传染性、精神疾病患者”等多条注意事项。
在进入这个行当前,她已经在小红书、抖音等网络平台研究了该行业的各种“雷”和“坑”,这些都来自同行遭遇的各种经验和教训。“最关键的是,现在陪诊这方面还比较缺乏法律约束和行业标准,但我还是要坚持和病人或家属签一定的协议,避免以后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之前陪一名从外地赶过来的70多岁的老人去看心脏病。我真的好紧张,特别害怕就医过程中老人突发意外。所以在接单前我跟他的子女约好了,一定要有一名家属到场。他们就请了在本地的亲戚来陪着老人,我去跑上跑下。”她回忆说。
有医疗行业专家指出,在用户和陪诊员不签订书面合同或仅成立格式合同的情况下,用户、陪诊员和医院三方之间权利义务划分并不明确,无统一标准。其中免责条款是否具有法律效益有待确认,消费者尚存在维权风险。
这就道出了陪诊这个新兴行业的某些现实的龃龉和隐忧。
在2022年10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公示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中,还并未收录“陪诊员”“陪诊师”。国内至今也尚无针对职业陪诊的专门法律、行业规范,实践中也还未形成成熟的行业惯例,即“陪诊师”们作为陪诊主体的权责边界尚不清晰。
同时,各个网络自媒体平台也自2023年以来加紧了对医疗陪诊内容推广的限制。很多自媒体陪诊师、宣传陪诊服务机构的账号都被禁言乃至封禁。这些都表明,陪诊行业工作者的行业资质在事实上未被明确,目前缺乏规范性、制度性的行业规范。此外,社会上还有很多人把陪诊师当作“黄牛”“号贩子”“药贩子”。
成都市青羊区就业局主办的青羊区第一届“陪诊师”公益性培训已经开展了两期。
四川华露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社会事业部经理曹屹对陪诊行业就保持着谨慎的乐观。该公司在2022年11月就正式推出了陪诊服务,但其业务重心还是放在护工服务上,还并未大面积地推广陪诊服务。
据曹屹介绍,目前大多数成都市内的三甲医院都有该公司的护工团队进驻,例如该公司在华西医院项目处就有20多名主管,在四川省人民医院有12名主管。“我们的陪诊服务现在由各个项目处的主管兼职,实际从我们这边的接单情况来看,纯粹的陪诊需求并非外界以为的那么多。”
目前客户可以通过美团、微信小程序来预约他们的陪诊服务,价格是4小时160元、8小时300元,一般代办跑腿19.9元,代开药88元。此外和很多单干的陪诊师不同,上述公司还依托人员和资源的优势,为主城区内客户提供上门接诊。但即使依托价格、服务优势,真正成交的单量却并不让人十分满意。
“我们原本也在抖音等账号上对这项服务进行了宣传,但实际来询问的,且需求量最大的还是挂号,并且是通过灰色途径抢挂专家号。其次就是插队办理入院。这些都是我们常说的‘黄牛服务。而这一块公司是明令禁止涉及的。”曹屹告诉记者,每天需要回绝大量这类咨询,让他们感觉性价比太低。
“陪诊存在的一个最大的风险就是服务过程中顾客出现问题。一旦发生,到底如何赔付费用?而陪诊师个人出现意外,比如感染传染病,又该怎么得到保障?这些都还有待这个行业完善。”曹屹说。
随着陪诊师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各地相关部门、官方培训机构、民间培训机构已经开始探索建立专业系统的陪诊培训体系。
2023年4月,上海市民政局联合相关部门制定了《上海市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的实施意见》,要求各区为特殊困难老人提供居家安全、精神慰藉及其他个性化服务,帮助解决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实际困难。
2023年9月底,上海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与上海开放大学首次联合开展“上海养老服务陪诊师”公益性培训,该市约80名为老服务工作人员参加培训。目前该市首批经过相关部门专业培训和考试的“陪诊员”已经统一持证上岗。
“陪诊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家庭急迫的需求。”成都市青羊区黄瓦家政服务职业介绍有限公司运营总监蒋竹梅告诉记者,由于“陪诊师”这个行业目前并没有一个能提供官方认证的渠道或机构,当前从业人员一部分有护士或护理专业背景,还有一些拿着“健康管理师”“公共营养师”证书。
2023年底,由成都市青羊区就业局主办、黄瓦家政职业介绍服务中心承办的青羊区第一届“陪诊师”公益性培训接连举办两期,该区家庭健康照护从业人员、养老护理师、健康管理师、社区社工、社区居民近60人参加了培训。近日,活动第三期将在该区清源社区举办,预计将有30人参加。
培训内容包括陪诊基础知识和陪诊服务专业技能。核心课程内容为陪诊服务基本流程,包含诊前服务(接洽病人、预约服务、看诊准备工作)、诊中服务(等候就诊、就诊、检查、取药)、诊后服务(预约复诊、心理支持、康复指导)等。之后还会推出一般疾病分科分类规则、陪诊服务沟通技巧、道德素养与法律責任等其他系统课程内容。
“目前我们对于前来报名参加公益培训的最低要求是初中文凭、思维清晰,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尤其是能耐心细致地和老人交流,清楚如何和医生沟通,并将医生的叮嘱快速准确地反馈给病人和家属。”蒋竹梅说。
2023年,该公司内部已经进行了200余人次的陪诊业务培训,今年还将逐级对外启动付费陪诊培训,未来将分为初、中、高三个不同层级,学时从3天至10天不等。
蒋竹梅介绍,“对于医疗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在完成培训后可由公司直接派单。对于非医疗背景和不具有任何证书的学员,可在我们这里通过10天全日制免费培训将‘健康管理师‘公共营养师等证书考下来,再进一步接受陪诊业务培训。”(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姓名为化名)
西京医院内,陪诊师正在协助病人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