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素养导向,落实立德树人

2024-03-22 14:19金鹰
家长·中 2024年1期
关键词:同伴德育英语教学

金鹰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德育作为新课改的重要内容,成为素质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教师不仅要进行知识传授,还应注重德育的渗透。英语不仅是一门语言教育学科,还是信息传播的载体。因此,小学英语教师要担负起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养的教学任务、用英语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重任。对此,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需要教师进行进一步探索。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一)文化意识淡薄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让学生开始接触到不同的文化资源,“洋”文化的到来让学生在文化价值观念的驱动下被赋予了独特且过高的感知,崇尚外来文化成为普遍现象。基于此原因,部分学生的文化态度不够端正,无法正视和积极地理解本土传统文化,文化意识变得淡薄,文化认知消极。在此背景下,淡薄的文化观念让学生对外来文化狂热,失去深入了解本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文化传承中因“接收端”缺乏认同和弘扬意识而面临阻碍。

(二)缺失交往礼仪培养

新时代下,许多学生的失范行为被家长无条件地包容时,学生在和外界交往过程中也会从语言、行为等方面出现礼仪失范的现象,缺失对他人的尊重,学生的交往受限,和同伴的友好关系更是难以更好地维系。对此,应加强对学生交往礼仪的培养。然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更加侧重于对学生认知的培养,缺少对学生交往礼仪知识的渗透和引导,因而學生的交往能力发展受到限制。

(三)缺失尊重意识培养

尊重意识是个体在群体中得以和谐共处的前提,是个人文明素养的重要体现。然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尊重意识的培养,不少学生缺少对同伴的尊重,在课堂上打断他人的发言、独占学习资源或者不遵守班级行为准则,不尊重教师。因此,应加强对学生尊重意识的培养,然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部分教师未能利用教学实践和行为准则来引导学生,未能在意识形态方面让学生形成换位思考的意识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四)缺少兴趣爱好引导

多元的兴趣爱好能改善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得以健康全面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大量时间被课业任务占据,教师忽视对学生课外兴趣的培养,未能为学生预留出相应的时间辅助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导致学生多元化爱好和兴趣的缺失。所以,学生难以在受挫时依托于广泛的兴趣爱好调节心情,难以在丰富多元化的生活感知中获得疲劳学习生活的调剂。这一现状与家庭教育有关,更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正向德育引导有关。

(五)缺少自律能力培养

坚韧不拔的自律能力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但意志力的缺失和自律能力的不足,导致学生缺少意志力韧性,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难以坚持,不敢于挑战。因此,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自律能力的培养。然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只是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容易导致学生缺乏自我约束、缺乏自律能力和坚持不懈的品格,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立德树人践行的意义

基于上述分析,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发挥学科特点和资源优势,给学生以德育引导,可以让学生在获得良好品德教育的基础上快乐成长、健康学习。事实上,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理念,对学生的影响是多元化且具有持久性的。具体来说,其意义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加速社会化进程

在丰富的英语教学情境创设中,学生以多种角色参与到情境模拟中,无论是还原情境中的故事,还是学生和同伴合作完成任务,都能让学生在互动中增加交往的契机。学生能在家庭生活之外,体验到和自己相似性格、有着相似需求的主体,在和同伴的交往中逐步形成交往原则。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社交能力得到提升,在家庭生活中始终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和个性特点也将逐步改变。此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在学科教学中渗透道德规范,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加速,使其融入群体生活,获得和同伴的友好关系。

(二)增强文化自信

文化是语言教学的灵魂,语言是文化资源传承和弘扬的载体。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期,教师通过英语课堂向学生展示外来文化,在拓宽学生文化视野的同时,也不失时机地让课堂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感知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地位,逐步建立更加正向的文化价值观念。学生能从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有动力、有热情地进一步拓展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延伸关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使文化自信得以增强,对本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得以增强,促进文化在新一代学生中被传承和弘扬。

(三)提升社交能力

于群体学习生活中,交往规范、交往礼仪、尊重意识等是个体获得友谊的必备条件。在小学阶段,学生在群体生活中和同伴交往,教师借助学科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群体性的活动,并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和竞争等活动感受学习的乐趣。该过程能让学生在交往中逐步探寻和感知到交往的原则,体验到和同伴交往的重要性,给予同伴更多的尊重和理解等。

(四)培养健康心理

“双减”意见提出,教师要开发利用多种资源,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文体、锻炼、实践等活动,从而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可见,为维护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在学科教学之余,教师也需要关注学生的爱好培养。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借助语言文化中的信息资源,让学生见证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主体喜欢开展的多种活动,了解多种文化资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爱好。学生能在自己充实的活动安排和计划制定中丰富课余生活,在该过程中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

三、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践行立德树人理念,于学生的发展和全面成长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为发挥上述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如下措施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

(一)培养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

为拓展课堂容量和深度,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当以语言为载体,充分挖掘和整合文化资源,为英语语言教学注入灵魂,让学生借助语言窗口见证更加广袤的文化世界,拓宽文化认知视野,感知到中国文化的国际地位,也让学生在多种文化资源的感知中形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一积极的文化态度。

例如,在“Let's make a fruit salad”教学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认识欧美国家常见的食品——沙拉,了解沙拉的食材和制作步骤,并以此為话题引导学生围绕食物展开讨论,如展开关于不同沙拉制作方法的讨论。为了加深学生对饮食文化差异的认识,教师可以以中国本土饮食文化为对比依据,让学生认识中国的“沙拉”,以对比的方式感受不同国家饮食文化的特点,同时也借此帮助学生感受我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国人民的智慧,思考人们是如何应用不同的食材,以不同的做法制作出丰富的风味食品的。以上述方式开展的文化渗透,既拓宽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帮助学生认识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还帮助学生增强了文化自信心,提升了学生对本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品味语言文化,增强尊重意识

语言既是思想和情感表达的工具,也是学生和同伴之间信息互通和沟通情感的载体,其影响学生和他人的交流感受和交往体验。对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洞察和感知语言中的艺术,让学生在语言交流和对话中习得礼貌用语、学会语言礼仪。

例如,在“What's the matter?”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本节课中的图画资源,引导学生能观察他人的需求并适时地给予他人关心和帮助。比如,在图画情境中,学生同伴捂着胃部并表现出不适。此时,模拟的情境便可以由学生询问另一名学生:“What's the matter?”答:“I'm thirsty.——Can you give me some water,please?Thank you!”基于上述对话的展现和示范,教师通过语言信息的传递和语言文化的渗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不要以命令的口气和他人交流,在他人关心自己并施以援手时,要心存感激并向他人及时地表达谢意。通过这一方式,教师能逐步增强学生的尊重意识,使学生在社交中更加注重对他人的尊重。

(三)组织团队活动,培养合作能力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形式,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因此,基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学成效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效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合作学习活动,让团队活动的开展和组织,为学生的合作意识形成和合作技能的提升提供平台,使学生在多次和同伴的合作中获得能力训练和素养培养。

例如,在“I can play basketball”单元教学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习得多种体育运动和训练项目的表达方式,并让学生依托于本单元的主题,学会和同伴完成关于自己或他人体育技能习得情况的问询和回答。为了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帮助学生在情境中积极地进行表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团队竞赛或者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和竞赛中密切合作。对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四个人为一组开展团队活动。其中,一名学生按照抽取的体育项目进行图片展示,另一名学生则通过肢体语言展现相应的体育项目。最终,两名观察者基于肢体语言演绎的学生展开围绕相应体育运动项目为主题的对话活动。在该方式中,学生的对话和演绎充满了乐趣,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同时,在合作过程中,每一名参与合作学习的主体都能体验到,只有参与合作的每一名学生都能认真参与且密切配合,才能获得团队的胜利。借助这种方式,学生能够逐步感受到团队的力量,体验到合作的乐趣,更能基于体验和感知实践,真正认识到合作的价值,因而也能在彼此默契的配合中获得友谊,实现交往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四)丰富生活感知,丰富生活体验

在生活中,多元化的感知和体验能够帮助学生体验到生活的美好,增强学生的幸福感,让学生的心理变得富足充实,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积极的、健康的心理状态,也能让多种体验和乐趣驱走学生消极的情绪、对抗心理和情感上的挫折,从而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前提下,保障学生的快乐学习和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组织丰富的生活活动,打破学科教学和生活之间的壁垒,让学生的体验贯穿于课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对生活的充分感知。

例如,在“Hobbies”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本单元的爱好主题,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学习和感知活动,让学生见证丰富的课余活动,从而让学生在放学后、在课余时间中有更多选项,在拓展学生爱好感知视野的同时,也让学生学会自主安排生活,培养健康积极的兴趣爱好。基于教学内容主题,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绘画、阅读、滑冰、讲故事等多种故事内容。为了拉近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教师应在课前了解学生的学情,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所开展的活动和已经建立的爱好,让生成性资源帮助学生丰富爱好感知,使学生能在同伴的广泛爱好中获得启发,进而在模仿学习中逐步养成良好的爱好和积极的生活习惯。

(五)制定引导计划,提升自我约束力

部分学生的自律性、坚持性不高,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对日常生活进行合理计划,从而使学生在自我计划和约束的过程中提高自制力和自觉性,也借此帮助学生实现自律性的提高。

例如,在“At weekends”单元教学时,在帮助学生习得关于周末活动的安排后,教师便可以鼓励学生思考和回顾自己在周末的活动安排,使学生在回顾中思考自己参与了哪些有意义的活动,并鼓励学生思考自己还想要、尚未开展的活动,从而鼓励学生尝试新的学习和生活活动。此后,在学生分享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制定周末计划,按照时间计划表将自己的周末安排和设想书写到表格中。在制定计划时,要细致完善,让时间和活动清晰明了,从而提高学生周末计划执行的有效性。为提升学生执行和落实的效果,教师也可以鼓励家长参与其中,根据学生制定的计划,由学生家长监督,让劳动实践、科技探索、文体活动等充实学生的生活,也让学生在计划表和父母监督的作用下,增强自律意识,提升自我约束能力。

四、结语

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促进学生五育并举发展。依据文化意识淡薄、交往礼仪失范、自我中心突出、缺乏多元爱好、自律能力缺失等小学英语德育渗透现状,教师可以从培养文化自信、品味语言文化、组织团队活动、丰富生活感知、制定引导计划等措施,让英语教学与德育深度融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国家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需要。

猜你喜欢
同伴德育英语教学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寻找失散的同伴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