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2024-03-21 12:18魏学煊杨敬宇
中国医疗保险 2024年2期
关键词:项目选择选项

魏学煊 杨敬宇

(1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兰州 730000;2甘肃中医药大学卫生管理学院 兰州 730000)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重,以及家庭结构逐渐小型化、核心化,老年人口失能现象已成为新的社会风险[1]。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缓解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料服务负担的重要抓手,对提高我国失能老年人的生存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2]。本研究以“长期护理保险”为主题,搜集相关中文文献,并借助CiteSpace 6.2.R4 文献计量软件,全面分析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研究现状和研究趋势,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研究与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作为数据来源,使用高级检索。检索时限为201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检索式为“(主题=长期护理保险)or(主题=长护险)or(主题=长期照护保险)”;限定文献类型为“期刊”,语种为“中文”。为排除不相关文献干扰,剔除重复文献、新闻报道、题录、会议访谈以及与研究主题相关度不高的文献,最终纳入有效分析文献1588篇。

1.2 研究方法

CiteSpace软件是一款通过绘制知识图谱直观展示某学科的研究热点及其发展趋势的可视化分析软件[3],它可以进行多种图谱的绘制,比如作者合作图谱、关键词共现图谱和关键词聚类图谱,这些图谱都可以用来揭示科学结构的发展现状及变化情况,并进而用于前沿分析、领域分析、科研评价等,但针对于具体的研究问题,应根据不同图谱的绘制原理来进行选择[4]。基于CiteSpace 6.2.R4 软件,本研究通过作者共现、关键词共现、聚类及突现等可视化分析,以综合反映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研究热点及趋势。本研究将纳入的1588篇中文文献,以RefWorks格式导入CiteSpace 6.2.R4 软件,时间分区为2010年1月—2022年12月,时间切片为1,分析节点选择作者、关键词,“Pruning”项目选择“Pathfinder”选项,其余参考值均保持默认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研究进展分析

2.1.1 发文量变化趋势。2010年以来,长期护理保险研究的发文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在2015年以前,我国关于长期护理保险的发文量增长幅度比较平缓,2015年后的发文量增幅明显,主要原因是2016年《指导意见》的发布与实施,启动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我国的试点工作。

2.1.2 作者合作分析。作者和机构合作网络图谱有助于评估作者、研究机构间的合作关系,并确定有影响力的学者和研究机构[5]。通过“Author”节点进行作者合作情况分析,并绘制作者合作图谱。节点标签代表研究学者,节点标签越大,则表明该作者发文数量越多。根据普赖斯定律,核心作者最低发文量M≈0.749×(Nmax)1/2=0.749×4.242=3.177篇。发文量大于3篇的核心作者共有47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荆涛发表了最多的论文(18篇)。从研究团队情况看,有以王颖为主的研究团队,团队成员有戴瑞明、蒋曼和何世英等学者;以荆涛为主的研究团队,团队成员有杨舒、邢慧霞等学者,论文文献贡献突出;同时也有未成团队的学者,如戴卫东、陈诚诚等,论文文献贡献也比较突出。除部分学者之间存在合作联系外,我国学者之间整体联系不紧密,长期护理保险领域尚未构建起紧密的研究网络。

2.2 热点分析

2.2.1 关键词共现分析。运用CiteSpace 6.4.R4,合并同类关键词(如长期护理保险和长期照护保险,长期护理和长期照护等),选择节点类型(Node Types)为关键词(Keyword),运行得到关键词共现图谱,并可导出高频关键词。共569个节点和2185条节点连线;节点代表关键词,节点大小与共现频次成正比,节点连线和粗细分别代表存在共现和共现频次高低。网络密度为0.0135,说明关键词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

除去与“长期护理保险”这一主题相契合的关键词,如“长期护理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和“长期护理”,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还有“老龄化”“失能老人”“护理服务”“日本”“筹资机制”等(见表1)。这五个关键词中心度都大于0.02,是研究网络的重要枢纽。

表1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研究共现频次排名前15位的关键词

2.2.2 关键词聚类分析。运用CiteSpace 6.4.R4完成长期护理保险研究作者合作网络图谱后,选择聚类(Clusters)功能,运行得到关键词聚类图谱。共有9个聚类,分别为#0长期护理保险,#1长期护理,#2长期护理保险制度,#3生活照料,#4失能老人,#5养老服务,#6老龄化,#7需求,#8老龄危机。图谱模块值Q=0.397>0.3,平均轮廓值S=0.6782>0.5,聚类模块性指数Q值大于0.3,说明聚类的结构网络是显著的,聚类轮廓性指数S值大于0.5,并认为聚类结果较合理[4]。9个聚类重叠度较高,说明聚类之间联系紧密。

运用CiteSpace 6.4.R4完成研究关键词聚类图谱后,选择时间线(Timeline View)功能,生成关键词时间线图谱。CiteSpace的时间线功能能够实现研究热点随着时间演变的可视化,可看到每个聚类中的主要关键词出现的时间顺序。聚类#0中的主要关键词有发展路径、发展模式、筹资方式、问题等;聚类#1中的主要关键词有老年长期护理、老年护理、照护服务等;聚类#2中的主要关键词有商业长期护理、社会长期护理、可持续发展、政策选择等;聚类#3中的主要关键词有生活照料、保险给付、居家照顾、评估体系等;聚类#4中的主要关键词有失能老人、医养结合、代际支持、健康管理等;聚类#5中的主要关键词有养老服务、养老保障、满意度、高质量发展等;聚类#6中的主要关键词有可行性、高龄化、护理需求、购买意愿等;聚类#7中的主要关键词有需求、供给机制、农村地区、失能人员等;聚类#8中的主要关键词有可持续性、老龄危机、给付对象、财政负担等。

根据关键词聚类信息,可将9个主要关键词聚类归纳为长期护理保险研究的三大热点主题。主题1(#0,#1,#2)是对于长期护理制度的实施现状进行研究,包括制度模式、筹资机制、照护服务等;主题2(#4,#6,#8)则是结合我国老龄化这一实际背景,讨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如何解决失能人员的失能照护问题;主题3(#3,#5,#7)则是对长期护理保险中的服务供给这一重点环节开展研究(见表2)。

表2 2010-2022年国内长期护理保险领域研究关键词聚类表

2.3 趋势分析

运用CiteSpace 6.4.R4生成研究关键词聚类图谱后,选择突现(Burstness)功能,运行得到前25位关键词突现图谱,总结可得表3。从表3可以发现,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研究趋势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10—2015年,突现强度较高的关键词为“可行性”“护理保险”“老年人”“老龄化”等,表明这个阶段是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探索,以及能否在我国实施长期护理保险这一制度问题的研究。第二阶段是2016—2020年,突现强度较高的关键词有“社会长期护理保险”“护理保险制度”“服务体系”“筹资模式”“国际比较”“影响因素”等。第三阶段是2020—2022年,突现强度较高的关键词有“居家照护”“城乡居民”和“医保基金”。这个阶段的研究开始深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探索实施,学者在长期护理保险的覆盖范围以及长期护理服务等方面开展了探索研究。

表3 2010-2022年国内长期护理保险领域研究关键词突现情况

3 讨论

3.1 加强合作交流,构建研究网络

从文献年份分布和作者合作分析看,当前我国对长期护理保险领域的研究仍然保持着较高的热度,但长期护理保险研究团队较少,且团体间联系并不紧密,总体上呈现“小集中、大分散”的状态。很多长期护理保险研究是以个人研究为主,学者间联系不紧密,研究团体间联系不紧密,对于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来说,这是明显不足的。每个研究者的研究方向不同,领域不同,通过交流联系可以互相补充,完善研究内容,未来应加强学者间、研究团体间的沟通联系,以强化研究力量,并构建起长期护理保险的研究网络,为长期护理保险的完善与发展探索指明方向。

3.2 研究热点

从关键词聚类情况看,2010—2022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研究热点有三个。一是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实施现状的研究。学者通过对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的实施现状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热点大多集中在制度选择、筹资机制、待遇给付等方面。在制度选择中的主要研究问题是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应当选择社会保险模式还是商业保险模式。吕国营[6]等认为,我国未来的长期护理保障制度必须以社会保险为主体,商业保险只能处于“补充”地位。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方面的主要研究问题包括参保对象、筹资渠道、筹资方式和筹资标准等。长期护理保险待遇给付方面的主要研究问题包括给付对象、给付方式和给付内容等。二是人口老龄化以及失能问题的研究。曹信邦[7]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快,中国长期失能老人数量大,长期护理费用高,而家庭结构小型化使得家庭长期照顾的功能越来越弱化,因此需要建立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来化解中国失能老人长期护理的财务风险。三是长期护理保险服务供给的研究。主要包括护理服务方式、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内容。在护理服务方式方面,韩丽[8]等认为,我国的长期护理保险要建立分级护理和分类支付制度。李小青[9]认为,分级护理是护理服务的前提,要科学厘定分级护理等级标准,以提供合理的护理服务。对于享受保障待遇的人员,要根据其失能等级确定基本服务内容。在服务质量方面,完善护理服务体系,提高护理服务水平,是保证长护保险服务质量的基本要求[10-12],建立专业的护理机构、培养专业的护理人员,通过分级护理来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13]。

3.3 研究趋势

第一阶段(2010—2015年)的研究主要倾向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模式的探索分析,学者多是以理论研究来讨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可行性,比如荆涛[14]提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长期护理保险分三步走的模式设想。这个阶段属于长期护理保险的探索阶段,研究成果较少。第二阶段(2016—2020年)的研究由最初的理论分析过渡到对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的实证分析,相关研究持续增长。有学者借鉴国外经验,助推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运行,如谭睿[15]、陈诚诚[16]等学者。也有学者通过对长期护理保险的试点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对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发展提出建议,如张慧芳[17]等认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基金主要依赖于医保基金,这为医保运行带来很大负担,所以我国的长期护理保险要着眼于独立的社会保险险种;尹海燕[18]认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顶层设计不仅要明确个人、用人单位、政府财政的筹资责任,而且还要确保筹资责任的合理分担。第三阶段(2021—2022年)的研究则是聚焦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与可及性,研究逐渐深入,逐渐细化,包括失能人员的照护模式、失能条件评估等问题的研究,以及长期护理保险覆盖范围应该由城镇逐步过渡到农村,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完善农村养老服务的重要一环[19]。

4 展望

本文认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一是统一的政策制定,目前各地政策规定有差异,政策“碎片化”[20]现象明显,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应逐步统一相关政策。二是长期护理保险的覆盖范围要逐步实现城乡全覆盖,大多数试点地区只覆盖了城镇职工,未来要从城镇职工逐步过渡到全体城乡居民。三是需要有多元的筹资渠道和独立的筹资机制,坚持互助共济、责任共担的原则,拓宽筹资渠道,平衡个人、单位和政府的筹资责任;探索独立于医保基金的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既避免对医保基金运行带来负担,也保障长护险基金的可持续发展。四是完善护理服务体系,建立专业的护理服务机构,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培养护理服务队伍等。

结合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可以预见未来长期护理保险的主要研究方向有三个。一是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中的筹资机制、待遇支付以及护理服务等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期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二是关于农村地区实施长期护理保险相关问题的研究,实现城乡全覆盖。三是有关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中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模式的探索。

猜你喜欢
项目选择选项
跟踪导练(四)
跟踪导练(四)4
跟踪导练(四)3
公司控制权、经理人员项目选择与交叉持股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大学生创业项目效益探析
单项填空精选练习100道
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公私合作的项目与模式选择
大学生冬季运动锻炼项目选择与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