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洲
(福建省石狮市第三中学,福建 泉州 362700)
大单元教学在数学课程中的优势十分显著,如提升知识的关联度、促进教学整体性等,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改革创新思路.本文对大单元教学的优势展开了分析,并探讨了几点教学策略,以期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表现可知,他们普遍存在缺乏知识灵活应用能力的问题,这是一个十分致命的问题.如果只是单纯地学习基础知识,而不懂得如何去应用,那么学生就很难解决数学问题,也就无法培养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当知识孤立存在时,学生能够明确解题思路,当一道题需要运用到多个知识点时,学生就会思绪混乱,不知从何入手去解决.由此可见,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停留在表层,实际上并没有掌握其应用规律和实质内容,不能清楚地认识到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大单元教学能够改善这种状况,它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说,更具系统性,知识体系更加完整,能够使学生以开阔的视域去了解知识,并在脑海中建立一个完整的数学系统,从而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各种问题.此外,在大单元视域下,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的规律性,从而有效处理复杂的问题[1].
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常常以传授基础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为主要目标,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大单元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它更注重学生的概念性理解,进一步加强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只有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全面准确把握,学生才能逐渐形成概念性理解.大单元教学可促进知识与技能的迁移、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迁移.学生对知识建立概念性理解,有利于提升知识链接能力,促进新旧知识融合,从而在脑海中快速整合所有知识信息.
大单元教学的主要特点就是整体性强,但其具体的内部建构应结合课程内容而定.从初中数学课程角度来看,大单元教学的整体性主要从知识结构、方法体系和数学思想观念三个层面来进行.在知识的构成方面,大单元教学注重知识点的关联性,将各个知识点融入整体的单元系统中,从而构建整体思维;在方法体系方面,大单元教学主张解题方式的迁移,注重学习的灵活性,学生需要利用学过的解题技巧去求解新的问题;在意识形态方面,大单元教学旨在促使学生使用数学语言去认识和理解世界,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2].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当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主流趋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必须以此为总目标和总方向,合理开展各项改革活动,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可实施性和有效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学生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全方面的发展.大单元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式,它具有推动学生系统性学习的作用.与传统的零散性学习方式相比,大单元教学更利于帮助学生深化知识理解、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有效手段.基于此,教师需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根据每个单元中的内容整合知识点,合理划分单元结构,转变以讲解基础知识为主要方式的教学理念,将教材内容重新排列组合,突显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帮助学生深化知识理解.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在备课环节,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并基于新课程标准,合理划分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时,教师可结合以前的知识构建新的单元体系,引入“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这一单元知识,挖掘它们的内在联系,既能够帮助学生回忆旧知识,又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本单元主要学习内容包括矩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正方形的判定、等腰梯形的判定等,而在学习之前,帮助学生回顾这些图形的性质和概念是十分必要的,这就需要引入“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这一单元内容,帮助学生奠定良好基础.教师可结合两单元内容,绘制思维导图,设置回顾、重点、应用等板块,促使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全面充分地理解,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实现知识迁移和系统化学习,从而构建完整的知识网,在探究和思考中逐渐将知识内化,锻炼学生信息整合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来设计教学方案,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划分和构建,并设置适合学生发展需求和兴趣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接受知识.另外,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教师要遵循差异性原则,使学生能够在适合自己的模式中进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单元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建立明确的单元教学目标,并向学生展示,让学生认识到本单元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提前在脑海中构建学习思维和整体的学习框架,这样可以使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学习,明确学习方向,深化单元主题,有利于自主地将零散的知识联系起来.
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步骤就是要制定一个正确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使大单元教学的优势和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根据教材中的知识内容,构建知识系统,使学生对单元知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明确重难点和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索,在锻炼学生宏观把控能力的基础上,锻炼他们的知识构建能力.与此同时,坚持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引导学生基于大单元视角进行学习的同时,也应教授学生大单元学习技巧,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构建能力和整合能力,将素质培育放在第一位.这就需要教师对自身进行重新定位,从单纯的“教”转向“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评”的高度统一.除此之外,在进行单元目标设计时,还需要将学生的具体情况纳入到考量当中,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水平,制定大单元阶段性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让他们对自己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不断完善自我[3].
例如,在教学“全等三角形”时,教师应对本单元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和掌握,从而确定单元主题.结合单元小章节和内容来看,可设置“全等三角形的证明与判定”这一主题.然后设计单元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并应用知识进行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逻辑推理等能力素养.
2.4.1优化教学方法运用环节
要想发挥大单元教学的作用,就应摒弃以往落后的教学方式,通过多样性方法和趣味性活动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现代教育发展中,各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被提出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教师可利用情境教学法、激励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任何一种教学方式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和环境,为他们提供一个自主发展的平台,自然而然地渲染一种活跃、宽松的课堂氛围,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促进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另外,教师应注重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让大单元教学活动更加生动,调动学生的兴趣,这有利于促进大单元教学的顺利进行[4].
例如,在教学“平移与旋转”时,教师可在导学环节中,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生活化素材,如正在移动的电梯、旋转的风车等视频.创建一个生活化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能够深化学生对单元主题的理解和认识,利于后期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与平移和旋转相关的事物,促进学生开放思维,同时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思考数学知识,这有利于培养其知识迁移能力.
2.4.2优化教学评价环节
教学评价是初中数学课程中的重要环节,具有衡量教学质量和效果的作用,能够为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依据.在大单元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很多阻碍和问题,难以保证大单元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教师应该构建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大单元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有效的评价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快速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解决.首先,对教师进行评价,评估其对大单元教学理念的认识,是否将大单元教学方法合理地应用到了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能否合理地将知识联系起来并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在这一评价标准的指引下,教师会积极地研究新的教育理念,并积极地开展教研活动,不断地挖掘和探索有效的大单元教学手段,从而优化教学设计.其次,对学生进行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从而了解他们对大单元学习模式的态度;通过课堂提问、测试和观察等多种形式来综合评估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基础水平、知识应用能力等,掌握学生的总体发展趋势.最后,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教学评价,了解其对大单元教学的看法,让学生自主地提出意见,并根据他们的意见,对现有的教学方式做出适当的调整,以尊重他们的意愿和需要.同时,要指导学生对自身进行评价,增强对自身的认识,让他们结合自己的薄弱之处加强练习,从而获得发展[5].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能够优化教学模式,顺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也是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重要途径.教师应以实际学情为出发点,并根据新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工作,挖掘和创新多元化大单元教学手段,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