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若文
(武警工程大学,西安 710086)
此篇作为同刊1月上刊登的《在“情”的层面对梁衡的阐释》姊妹篇。
梁衡的人品修养、职业精神、众多名篇广为众人津津乐道,有人称之为“梁衡现象”,笔者对这一称谓十分赞同。“梁衡现象”能在神州大地甚至广袤环球布下了巨大身影,无疑源于各类传播。拙文现对其传播价值、传播方式、传播效果探讨一番。
“梁衡现象”传播价值的核心内容分两大类,“一是”他的各类作品,在上一篇已述,“二是”他的人品与人生、业绩与创新、良知与担当。这三个方面,是此文着重要说的。
1.人品修炼,构成了梁衡人格魅力的核心
梁衡从中华文化的精华“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中汲取营养来养育自己、磨励自己。他曾讲:“人的精神寄托不可丢失,精神追求不可停止……‘报国之心不可无有,治学之志不可稍怠。’”这就将“立德”与“立功、立言”揉合在一起。欲立德,就得从人品修炼上切入,将“先要学做人”置于首位。他也谈佛,缘于他的人品修炼与佛教十分相似,既有“小乘教”的修好自身,又有“大乘教”的普渡众生。他在广东发现小刊物《佛山文艺》《打工妹》内容好,也受市场欢迎,立即让两小刊不费力地变为国家报刊正式成员,给其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他得知贵州一位民办教师艰苦办学的事迹,转交给他150元,这在那时是谁也不会小瞧的数目。人品修炼涵盖梁衡爱与善的情愫之养成,严以律己的习惯之具备,宽以待人的胸怀之培植,演化为具有“治学之志”与“报国之心”的精神追求,以献智献力给社会、给祖国。人品修炼同时也养育了他的优良个性——“豁达、开朗、勤奋、刻苦、勇敢、刚强、坚韧……”与善心、爱心凝结为施惠于人、施暖于世以及逢难不退、遇险不怯、处逆境不怨、有显绩不骄的人格魅力,这在《孤帆觅渡》诸多章节里都能目触到的。如朋友评价的,梁衡是“精神上富有的人”。笔者的感觉他的内心很干净的!梁衡“38岁就被列为省部级后备干部名单”,因当时他工作在《光明日报》驻山西记者站,“省里就向报社要人,想让他在地方任职,报社接信后怕人被挖走,立即调梁衡回京任职”。能让几家抢,梁衡的才气、业绩自不必说,人品首先得到了认可,内心之干净也被看到。
经得起挫折,耐得了摔打,对人品修炼是个严峻考验,也是衡量人品的一把标尺。跻身“后备名单”又受几个单位钟爱,梁衡一下子成了一眼就能瞧见的出头鸟,遭受暗箭也就难免。不前不后恰在此时,一封匿名信掀起了轩然大波。历史有过让人心寒的诸多先例,君子付出再多,抵不过小人的一句坏话,“后备”泡了汤。这一风波,从1984年竟然拖到1987年。梁衡毕竟是梁衡,他没有浪费宝贵的时光与告密者口舌纠缠,没有萎靡不振,守住了自己的心,完成了《数理化通俗演义》的撰写。他的“先要学做人”与“情”密切相关,他遇暗箭后的心态平静,显示了情感控制与行为约束的情愫高洁与胸怀宽广。
2.梁衡走上虽有风波却一直光亮的人生之路,与他的人品修炼直接相关
在文艺理论家与文学批评家何西来的眼中,梁衡“用规范别人的东西,也首先规范了自己”,而他自己的选择标准,不是功利性地能挣多少钱、能升多大官,而是自己的力如何尽出、智如何充分发挥,对社会的奉献如何能做到最大!1987年,梁衡被调到新闻出版署任副秘书长兼研究室主任,这一单位相比那些“富得流油”的单位有些清冷,他没有时间也无兴趣怀掖“东西”上上下下跑关系,让自己也能挤进那些蜂抢蝶争的红火单位。梁衡心中“当官就是做事,在他看来,当大官就能干大事”。笔者看得出,梁衡对这一“能干大事”的清冷单位新闻出版署应是满意的,因这一单位与自己心爱的笔杆子关系最密最近,能有效地实现“干大事”的人生目标。梁衡后来成为副署长,再后来是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他在新闻出版行政管理、业务管理上的一系列创新,都是在这两个平台上实施的;他的诸多名作的推出,也借助了这两个平台的固有优势。如果挤进“富得流油”的单位,腰包鼓起来没有问题,但笔者认定,那绝非梁衡所要,也非他之所愿!倘若人生有“再次”,估计梁衡还会做出同样的道路选择。平凡的梁衡之所以成为非凡的梁衡,很值得我们思考。
各项业绩。梁衡在官位上的廉洁奉公,尽职尽责,善于革新,勇立潮头,正是时代需要与众人期盼的好官儿。他对于职业,同样也“痴”。“痴”在全心投入,全身投入,不遗余力,干了不少他所追求的“大事”。其一,他“一向对拍脑袋工程深恶痛绝。任副署长后,尤其注重调查研究”“上任两年多,梁衡发表了调研报告、研究论文40多篇,出版近28万字的专著,提出了一些观点和方法,如‘两个转折,一个不变’‘报刊的两个市场’,报刊市场发展‘三阶段论’,报刊的‘四个商品属性’(笔者按:此处的“商品”二字疑为笔误后的赘加)等”。即“先弄清规律,再付诸实施”,就此制定了诸多“相应的管理政策”。让制度建设与宏观性管理,沿着科学化方向行进。其二,针对新问题,采取新措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报刊在繁荣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结构失衡、重复建设或者是违规违法的“散”“滥”问题,梁衡经过调查,由政府部门及时采用了“控制总量,提高质量、增进效益”的对策,“基本改变了报刊‘散’和‘滥’的状况”。针对社科期刊的质量,推出了“三刊工程”。以上这些,梁衡无疑是重要推手之一。针对市场经济正热时新闻系统尚存着的奖惩不明,梁衡推行“一个中心,两个措施”,提倡“记者以稿为本”,大大地调动了记者的积极性。缘于他对职业的投入至“痴”,各项业绩很不凡的。
创新行为。《孤帆觅渡》序言中说,梁衡“内心装着一个不安分的灵魂,不屈从现状,不满足于现状,永远朝前看”。对现状的“不屈从”“不满足”就是创新思维的前奏,由它驱动便引发创新行为。他回答学生时突出了学者最重要的品质“是创新”,这一点当然可延伸到各项领域。体现在他的行动上,就是“打着灯笼走路”。他一手办起了“晋光人才开发公司”,含山西的“晋”与光明日报的“光”联姻之意,成为“全国第一家人才公司”,最早试行了事业单位的企业化管理,独辟了挖掘闲散人才之新路,这是名副其实的创新。在写作上,梁衡将采访的材料写了新闻后,又用来写评论、写散文,“一块肉要多做几个菜”,就在创着一胎生多子的记录。他对岳安林的采访,先后在8种报、刊、书上发表,制造了“岳安林热”,同一材料却以不同文体获得了三项奖。这还是他当无权的小记者时所为,下面则是他当了高层领导后职业上的创新。
梁衡“超强的观察力”,总能自我提供更多的创新良机。二十世纪末面对机关报危机,他探索出了党报转型、走自费路子的“一报两制”市场化经营模式,有关制度经他签发出台后,报纸一刹时空前繁荣起来。为适应形势的发展,他又推出报业集团发展模式。梁衡身处国家报刊管理的顶层,看什么能看得准,抓什么能抓得住,他所支持、帮扶,他所限制、反对,总能和他超前目光、创新思维同鸣共振,让他始终站在改革开放的潮头,有人撰文评价“他能做到超越、创新而不逾规”。
梁衡的良知体现在“应做”,他的担当在于“必做”,均是责任在肩。担当常常和良知融在一起,有时略有侧重。他仰慕的是范仲淹和欧阳修的“独立人格”,而不是他们曾经当过的宰相级高官,这亮出了梁衡“应做”的目标。尤其是“他心中始终有一个标杆一个偶像,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范仲淹的担当精神在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梁衡“必做”的,就是要有范仲淹那样的“担当精神”。梁衡仰慕的还有辛弃疾:“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这三位贤达在从政、从军时的良知与担当光照千古,文学作品也流传至今,和梁衡的追求有着太多的相似。梁衡从三位贤达身上吸取养料,又在其他渠道得到充实,而社会生活又“磨炼了一颗忧国忧民的心”。他内心格外清晰:学者应有“学术良心和担当”,而官员的“更应当”显然也是建立在“良心和担当”之上的。他确实在良知与担当上做足了功夫,他的新闻连同散文,不少是为底层发声,与百姓交心。《孤帆觅渡》第105页就有两例引起笔者留意。一例是“为隐者立传,给无名者传名,成了他的职业自觉。他的新闻稿里,有的是籍籍无名的乡村养猪专家、水利专家、林业工程师、民办教师、绿化荒山的农民。他和这些人成了朋友,挖掘他们的故事儿……”,显然,他眼睛向下层,一颗心也向下层。另一例是“在新闻之外写散文,写报告文学,写科普小说,去研究理论、帮人打官司……基层记者这些角色,让他与老百姓、与火热的生活有着天然的血缘联系”,他是尽着自己之力,将爱心、将温暖赠给大众。
上面两例让我们看到了良知,下面所谈梁衡的“敢于”发声就体现了担当,缘于要冒风险。历史上提着脑袋“敢于”谏言的不光是矛头指向唐太宗的魏征,还有书生苏辙“敢于”直接在考试卷上对准当朝皇帝宋仁宗。梁衡读史不能不受感染,他冒风险的“敢于”,也是值得一书的。尤其在众人对于不良现象熟视无睹,或者已经发现却沉默不语的氛围中,就更可贵了。他的“敢于”,起步在光明日报驻山西记者站工作期间,他撰写的批评性稿件引起了总编杜导正的留意。后来,他的“敢于”仍在继续。当他了解到一位地方领导好几次用五言长诗来做报告,就写一文对形式主义进行了不客气的批评,获得了2016年首届鲁迅杂文奖金奖。又见一地方官喜欢立碑,亲自写的碑文中必有自己,梁衡发文进行了批评。被批评者专门跑到北京来告状,反弹是很大的。尤其批评权威、批评有影响的名人风险更大,梁衡同样“敢于”。此文的姊妹篇《从“情”的层面对梁衡的阐释》,就有梁衡对大散文家杨朔散文模式进行批判的大段论述。现时又要面对“消息散文化”的倡导者穆青了。穆青新闻名作频出、声望甚隆,曾任新华社社长、总编辑,年龄上应是老前辈,新闻界70%的人认同他的这一主张。梁衡眼睛有着强的穿透力,他深知“新闻的本质是信息”,认定“消息散文化,就是新闻文学化,可能会在新闻写作上引起两点偏差:一是内容失实,二是形式的夸大导致新闻功能的削弱”。于是坚决反对,而且旗帜鲜明,还提出了新闻与文学的12个方面的区别。他总是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捍卫新闻,也捍卫散文。直到如今新闻消息依然固守着该有的风格,而没有滑向“散文化”,梁衡是有功的。
更典型的是梁衡还就取消北戴河暑期办公一事“上书”中央,在尽着《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的额外之责。梁衡的“敢于”在《孤帆觅渡》一书中多有出现,除拙文中已提到的,第171页、270页、322页这些页码也有涉及。梁衡的“敢于”,不局限于书面,有条件时立即化为行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假新闻很多,梁衡一旦发现,借平台所赋之权坚决予以处理。有一条假新闻,涉及全国12家报纸。他克服重重阻力,采取了严厉措施。1993年底,由他主持首次公布了全年10条假新闻,在社会上反响很大,《人民日报》为此专门配发了评论《新闻也要打假》。一本学术杂志竟然在封面上打出“中国十大强暴案”标题,很煽情,又远离办刊宗旨,梁衡指示职能部门吊销了该刊物的出版许可证,地方来人进京说情也不为所动。在其位,就要谋其政。
梁衡在回答董岩采访时明确回答:“作为一个新闻管理者,面对的是全国新闻界,更应当讲真话,实事求是,不能畏惧权威,这是一个新闻官儿的责任和担当。”梁衡自己说:“我写杂文,主要针对社会现象和官场、制度、作风、官员。”他是对事不对人、处处从大局着眼的当今“诤臣”。跟踪研究他多年的学生董岩都感到:“他很少掩饰,不满意就是不满意,很不给人面子。”但“在官场,梁先生是一股清流”,他不擅于也不屑于圆滑,直筒子性格,炮放出去有时会引火烧身,他不怕,也踏实,是一位顶风走、逆水游的勇者。因他觉得苟利于他人、苟利于社会,就值得。他是在替文化负责,替百姓负责,替国家负责。
有人给梁衡“冠以大师的名号”,梁衡自我画像:“我简直就是一个小甲壳虫。”他很丰腴,却自视为很简单。他是一位用行动说话的人,不事张扬。如此谦逊的梁衡,形成的是很沉很厚的传播价值。这就构成了充足的信源,梁衡传播的符号编码、信息输出,就从这里起步。
以梁衡的影响力,只要他有一丁点儿展示自己之意,就会有众多媒体给予优等的平台提供,而他偏不,始终低调。当今在世被研究而又受传播者中,梁衡是“十分罕见”中的一位。谁敢想象,他竟有那么多作品被选入课本、编入教材,成为万千课堂的必用之餐、喜用之餐。首篇进入的《晋祠》,于1982年4月12日面世,就在当年9月1日露面于中学课本。其编者要在短短时限内走完程序,估计最晚也得五六月份就急急着手的。推想课本编辑初次目睹《晋祠》,被牢牢吸引与深深打动,才有定当将其推入的决心与分秒必争的快赶。如此神速,真正地史无前例。梁衡作品选入各种教材有70余篇次,在数量上达到了“最”;《晋祠》久居课本36载,在持续性上相当不短。数量之多久居之长,似乎前例也无。无需作者组织人马粉白拔高,作品以真身素颜朝向读者,直接受传者享受的是原汁原味的本真与不含杂质之美。因其“香”之浓郁,蜂蝶不招自来。需说的是,作为新闻大家、散文大家、理论研究家,梁衡是这几门类诸多信源的直接提供者,拥有了多于他人的传播优势。他又立于新闻行政管理、新闻业务管理(总编)、新闻教育多个方面已有的高点在为着“大众传播”施着心力,很自然地处于万千受众的视野中心。“传播优势”与“视野中心”的兼有,使他自身魅力倍增式释放。
梁衡作品除去靠自身魅力引发的传播外,还经其他渠道被传播着,他本人也被裹挟着在被传播了,拙文将“被传播”称为外力的助推。助推最有力的,除了课本与教材,当数《孤帆觅渡》一书。笔者感觉此书最显亮的是以下几点。
善于选定目标。最“合适的写作目标”与“最合适的表达者”之有机结合,是一部传评类书能否达到高的水平与得到有效传播的重要因素。《孤帆觅渡》选定的写作目标是梁衡,他的实力、业绩、声誉、影响,是最该写的一位。为其立传,符合受众心理与阅读期盼,能给人以思考和滋养,在目标选定上可谓达到佳优层次。这一目标又多棱多面、多彩多调,述之一番何其难也,谁能捉笔?最合适的,又非董岩莫属,何以如此言之?一者,她从2002年9月起对梁衡的持续性研究已逾21年,确是读懂了、读透了梁衡,是少有的“真正理解了梁先生和他的世界”的学者!二者,她也最具撰写梁衡的水平,缘于她曾有《跟梁衡学新闻》《倾听梁衡——在新闻、文学与政治之间》《梁衡新闻作品导读》的推出,得到行内人看好,而她自己在序言中透漏:“连我自己也记不清,这些年到底写了多少篇关于他的文章。”撰写梁衡的专业户,竟是她了。标准不低的梁衡能首肯她来提笔,其写作水平起码得到这位一流写作高手的认可。三者,她有着相当的执著与认真,《孤帆觅渡》依据了她20多本的采访笔记,历时六年,四易其稿,她有这样的耐心。这就构成了“所写梁衡”与“由她来写”的最佳匹配。热心拜读《孤帆觅渡》者,估计不少人就是冲着被写者梁衡与撰写者董岩二人的,笔者就是其中之一。
《孤帆觅渡》的书名,耐人寻味也耐人品味。“觅渡”二字借用了梁衡《觅渡,觅渡,渡何处?》一文的篇名,梁衡文中的瞿秋白有大志、大才,却是孤帆;梁衡的大志、大才也令人刮目,出身农家独自撑船亦孤帆也。缘于环境别之天壤,孤帆的瞿秋白“一生都在觅渡”但没有一个码头可傍,人生无处可渡而其灵魂竟是独桥而过;同样孤帆的梁衡觅而有渡,且是渡口多处而其人身与灵魂全都顺利而渡。董岩将《觅渡》篇名嫁接为书名而在内瓤装着梁衡时,就产生了上述的深刻内涵。这不一定与作者的蕴意相合,却是笔者拜读后的感受。广大受众未知其内容之前仅就书之命名,便会产生强的拜读欲望,传播力就在未读时提前而来了。有水平能巧取信息含量如此丰富之书名者,还会有谁?
长于秉持真实。丰腴多彩的内在,是吸引力的主河道。该书奉给世人的是“个人命运与时代潮流交织而出的典型案例”。作者董岩在做“政邦茶座”嘉宾接受主持人采访时说:“《孤帆觅渡》则立足于(梁衡的)成长背景,关注精神层面的价值追求,进而是对其人其文的解读。”[1]诚哉斯言,信哉斯言!这部书从人品修炼、责任担当、各类创新、不凡业绩、新闻写作、散文创作以及梁衡的人生道路诸多方面,对梁衡“精神层面的价值追求”在深层次上予以开掘,并进而对“其人其文”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解读,内瓤丰腴、厚实,分量很沉。这样的内在之所以能被受众高看,在于材料真实可靠,评论客观公允。这,恰是述评类著作两条最基本的底线。《孤帆觅渡》在秉持着,也坚守着,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内容择取上,对当时“社会问题”的现实存在照写不误,包括政治领域的“文革”、上山下乡、批林批孔、“四人帮”的篡权活动、《天安门诗抄》的遭遇以及“文革”以来报刊的萧条和内容的单调;经济领域的大饥荒与各类物资匮乏,等等,几乎不漏。粉碎“四人帮”后,众多重大政治事件都记载于册。现实是什么就写什么,不绕道而过。这就为梁衡先生的人生经历提供了原生态的背景,秉持了历史面貌之真,让受众感到此书实实在在没有虚笔,可信!董岩与其师梁衡一样敢冒着风险将这些呈出,很让笔者感慨万千。而这些“社会问题”,又深不得浅不得,分寸很难把握,该书竟是拿捏有度,避免了剖析中失真的出现。
其次,形式表达上,书舌对全书的宏观架构说得很清,以“‘客观叙述+访谈+日记独白’的独特体例,用生动简省的笔墨,将庞杂详实的第一手素材,予以抽丝剥茧的提炼和多维呈现”。“访谈”与“日记独白”属于资料提供,其中“日记独白”源于梁衡,占书中资料的主项,真实度无可非议;“访谈”大多是本书作者董岩有时还有其他记者采访梁衡,也有董岩或别的记者在别人跟前对梁衡事迹的采访,这些均作为“主项”的补充,也成了“主项”的佐证,在夯实着真实。当书中内容需借他人评论时,尽量由信誉度高、权威性强的名家来做,包括顶级学者季羡林老先生,新闻界范敬宜、杜导正以及作家梁晓声、评论家何西来等,做到了“客观公允”的不缺位,“真实”的不走样。而“客观公允”,维护的恰恰就是“真实”。还有,全书通过述、析、评,将作者的观点连同她自己心血一起融入其中。运笔的可道之处在于,以述事带出评论,以评论带出梁衡经历,解析着梁衡的读、写、研以及生活的诸多节点与横面,纵向性地勾画出梁衡的光亮人生。纵横点的交织,给受众一个活生生的贤达个性。一切据实而言,无饰语,无拔高,真实可信。真实,是传评类之作的生命,在当今赞语堆砌、颂歌满天的氛围中,尤为金贵!此书微观上为守护“真实”的表述也有诸多精彩,拙文不再细述。
喜于容纳异声。所谓“异声”,特指从事长篇小说创作的梁晓声先生发的分歧甚大的声音,他针对梁衡先生“大事、大情、大理”主张,说:“我们的散文需要多种多元多彩,不能以‘大’来一概言之。”梁衡的主张,是针对当时某一现象的,道理也充分,应予以肯定。梁晓声所说的“以小见大”却是文学创作中的常见,如鲁迅的《药》《祝福》、朱自清的《背景》等,就是“以小见大”的名篇。这样的切入点在当前也成为诸多作家的选取,笔者很赞赏梁晓声的观点。不要看这是孤例,贵在容纳,若有第二例,推测定会揽之于怀的。《孤帆觅渡》对于不同声音的容纳,让此书更显公正、更显客观。这样的容纳,是否多少年来传评类著作未曾达到的达到?笔者不敢贸然说是,但敢肯定能如此容纳的极其罕见。
除上述几大亮点外,《孤帆觅渡》可道之处还有不少:借助了新闻的角度新颖,论文的逻辑严密,文学的运笔巧妙,形成了不循常套、自创一路的写作风格,与她多年前《爱那么短,遗忘却那么长》一书同样别开生面。提供的信息之多,堪比压缩饼干的密度,35万字之所含足以撑起50万字的容量。观点前卫、分析深刻,丰实生动,可读性强,是很隽美的一本。全书少见小疵,但也仍有,第121页正在说告状的、申诉的,紧接着转到人才开发公司,看不出二者的内在联系。所言的只“能解决一两个的问题”是否意味着找上门的全都属于人才得不到重用?上下文缺乏必要的过渡,内容有些割裂。第131页既说《数理化通俗演义》出版了30多个版本,又说重印了30多次,“版本”与“重印”二者不同,到底指哪个?总而言之,笔者相信,《孤帆觅渡》对梁衡的传播之助推,将会对得住作者的心血付出!
直接性效果,带有应时性。梁衡的诸多新闻、散文刊发后,激起社会强烈反响。除了作品“选入各种教材有70余篇次”外,《大无大有周恩来》“是当年纪念周总理百年诞辰活动中影响最大的一篇,也是该年度‘中国散文排行榜’冠军,转载率最高,被很多党校和机关作为教材来用”。散文集《洗尘》一书市场供不应求,出版社8个月内3次印刷。梁衡不少著作被众多媒体广泛转载而受众争阅,被其他出版物点评者、赏析者也有相当数量;多部著作被多次印刷、数次再版;各地各类研讨会时不时出现,多篇名作被刻碑永立。这些的这些,形成了二级、三级的连锁式传播,又在不断地扩大着传播地盘。请注意,这些全都出于广大受众的喜爱、崇敬主动而为,这将会推动与维护着这种传播效果的后续性获得。
间接性效果,带有深远性。其一,对经济的促进。《一个农民养猪专家的故事》引发了“岳安林热”,对全国养猪企业的发展,是一个有力的提振。《天星桥——桥那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刊发后,文被石刻,天星桥成了贵州名景。《晋祠》一文,增加了游客量,拉动了旅游经济。其二,引发相关人员命运的改变。梁衡采访一位王姓先生时,他还是个井下挖煤的工程师,后来提升为山西省长。仲姓、张姓、解姓等也提拔了,连同省长在内的几位命运的改变,均与梁衡的报道密切相关。在他报道的典型中出了4位人大代表,多年前报道的养猪能手岳安林由农民提拔为干部。还引发了其他人的调动、落户、就业,等等,略而不述。其三,促进某些难题解决。梁衡通过写内参与公开报道,曾为一些告状的、申诉的,解决了面临的难题。其四,《觅渡》一文发出以后“立即引起了轰动,全文被刻碑立在瞿秋白纪念馆,至今仍有许多读者关注它、研究它”。把觅渡精神挖掘出来了,把一个地方的文化激活了。
能产生直接性效果的,多了去了;能有间接性效果的,十分罕见。梁衡之作间接性效果的取得,在传播效果上不仅仅促成受众认知的加深与情的打动、美的熏染,而且从无形到有形,冲破精神层面,短鞕驭及野马式地延伸到现实中,参与了社会生活。在神州大地甚至广袤的海外,他被传播的效果是现代作家中无人堪可伯仲的。从传播价值到传播方式再到传播效果,从作用人们头脑而到参与社会生活,“梁衡现象”已经有了完整、清晰而独特的传播链条,摆在广大受众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