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海外认知与认同研究综述

2024-03-21 07:07马秀武张发钦
西部学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学者命运共同体

马秀武 张发钦

(广西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柳州 545006)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顺应时代潮流、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回应时代之问的重要举措。当今世界虽然矛盾、冲突很多,但是和平、发展、共赢是时代主流这一点是毋容置疑的。每个民族和国家的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用平等开放的态度来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不仅有利于实现共同发展,也有利于构建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从而实现共同繁荣的美好愿景。因此,在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跨文化传播时,除了遵循对外传播规律以外,还需探索传播内容受众群体的话语习惯以及发掘各国各民族文化的共性,了解其海外认知与认同。

一、海外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基本认知

国外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研究文献大多各执一辞,综述性的文献目前尚未成型。另外,关于该理念的海外研究大多集中于美、日等发达国家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过梳理文献,发现海外研究者主要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背景、理论依据、动机与实践路径进行研究。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的背景研究

“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1]面对深刻变化的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一些国外学者聚焦于该理念的提出背景进行了研究。有学者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的核心外交政策之一,这一概念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进入了新时代[2]。有海外学者指出,文明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两大主题:第一,保护文化遗产和理解不同文化是支持和平社会发展、加强可持续发展和防止暴力极端主义的基本手段;第二,互学互鉴、兼容并蓄是各种文化的共同责任[3]。一些海外学者认为,该理念是中国顺应时代潮流,为了更好地推动全球化发展而提出的。比如布莱恩·约翰逊认为,中国正在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该理念也提供了一种新的国际秩序观[4]。有学者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旨在建立一种新型的国际秩序,是对国际社会出现问题的回应,建立一种新的国际秩序是时代之需[5]。科斯坦蒂诺斯·伯胡特瑟法则认为,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等领域的一体化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开始对国家主权问题提出挑战,因此就需要一种顺应时代发展,并且有关跨国公民权利以及处理各国之间关系的理论来指导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适时地提出,是刚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6]。

综上所述,海外学者对于该理念提出背景的主流认知是,因为世界格局在不断变化,需要一种新的国际秩序。因此,在国际环境不断变化发展的背景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全球化的顺利运行和经济建设的正常发展。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的依据研究

国外学者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起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和中国传统的儒家大同思想。英国学者、经济学家罗思义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国际劳动分工创造了世界利益共同体这一想法的概括性描述[7]。尤基·卡里奥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内涵,有很大程度上受中国传统文化“天下观”的影响,在借鉴的同时进行了适时创新。《纽约时报》的记者塔特洛认为,该理念受儒家文化“天下大同”思想影响深远。有学者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理论成果,不仅表明马克思主义永不过时,也表现出马克思主义辩证性思维方式的科学性,这就告诉我们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吸引力和指导性[8]。有学者认为,中国现代外交根植于儒、道、释三家思想,了解这些思想流派有助于理解中国的外交文化,同时有利于从价值观角度去理解该理念为何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总体目标的原因。罗马尼亚学者斯特利安·博伊亚指出,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对中国塑造新型国际关系有很大程度的影响。比如,“和谐世界观”“新安全观”和“新型大国关系”等源自儒道文化的非乌托邦理念,这些都代表着“全球治理”范式新阶段的到来[9]。

综上所述,关于该理念的理论之源,海外学者普遍认为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相关。因此,要深刻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内涵及其理论品格,就必须追根溯源,系统地分析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的动机研究

对于该理念的动机及其实践路径研究,大部分国外学者认为,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为了实现中国梦、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达到提升国际话语权的目的。此外,这一理念往往同“一带一路”倡议一起被分析。有学者认为,传播该理念需要加强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宣传,建构起人类价值观共享的话语平台,这样有利于在全球层面形成价值共识[10]。有学者提出,中国文化迫切需要在自身独特的经验和文化基础上,通过中西文化的比较和互鉴,寻找和提炼出与人类共同文明有共通之处的超越性、普适性价值,形成和发展共识。只有这样,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努力才能符合我们的期望[11]。有学者认为,从影响全球并奠定现代文明基础的古代发明如造纸术、指南针和美味的中国美食,到现代工程和创造力的奇迹比如“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在防治荒漠化和贫困方面的奇迹般的努力,从古代的丝绸之路到现代的航运和商业网络等,中国一直是亚洲文明和亚洲乃至世界学习的枢纽[12]。有的学者认为,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重要实践形式的“一带一路”倡议,可以在此基础上寻找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共性,从而引起共鸣,这样更易被国际社会所认同。比如,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录》以东方的“丝路文化”作为故事的主线,将涉及的东方历史文化以说故事的方式记录下来并进行传播。因此,将“丝路文化”作为载体,进行文化交流互鉴可以激发对于探索该理念与本国文化共性的兴趣。综上,关于该理念的动机及其与实践研究,海外学者普遍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新时期中国领导人为了解决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所提出的一份中国方案,也是对于建立一种新的国际秩序的美好愿景和追求。

总体来看,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研究,海外学者的研究热情不断上升、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研究者可以说已遍布全球。虽然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评价积极正面的较多,但是也不能忽略一些海外学者对于该理念的质疑。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应该始终保持清醒,坚持文化自信,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但海外对我们中肯的批评也要虚心接受。鉴于此,有必要深入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其他国家被误读的原因,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推广赢得更多的认同和话语保障。

二、海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知偏差及其原因分析

自第一次向世界传递中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该理念对外传播至今已经走过了十二个年头。该理念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与热议,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被称为中国特色外交的一张文化名片。当然,外界舆论在称赞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质疑。对该理念持有怀疑态度的是一些西方国家,包括周边亚太地区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长期与中国有领土、领海争端的国家,对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存在明显顾虑。

(一)海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知偏差

一是一些海外研究者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未来指向存在认知偏差。罗伯特·沃克表示俄罗斯与中国对现存国际秩序不满,欲构建一种新型的国际秩序。两国都开始加强对自己边境区域的管理,希望不动用武力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但他们必须知道,美国会动用军事力量来回应自身所遭受的威胁[13]。白邦瑞在题为《中共对外干预活动:美国和其他民主国家该如何应对》的报告中指责中共干预美国选举、破坏学术自由、培养乐于同中国合作的美国精英人士、影响美国智库、改变好莱坞和美国媒体的叙事、让华人社区为中共的目标服务等,还指责那些“跟共产党跑的西方人”,不仅可能会讲中国好话,还可以帮助中国理解那些北京试图影响的辩论[14]。

二是一些海外学者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意图存在认知偏差。有学者称,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中国开始增加对世界不同区域的投资,随着中国经济影响力的逐渐提升,不少欧洲国家对于中国对其进行投资的动机开始产生怀疑,对于中国“收购欧洲论”进行了一番热议。还有一些学者表明,构建区域“命运共同体”的前提,是需要确立区域之间的边界,这就无法避免地涉及领土主权问题。比如,建立“亚洲命运共同体”,但中日两国之间的领土有争议,对此日本表示没有意愿合作共建命运共同体。更有学者认为,作为该理念实践的“一带一路”倡议,想要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加强沿线国家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从而缓解与周边国家间关系的这一方案,可能会起相反的作用,会使邻国考虑对中国主导性的经济存在进行制衡[15]。

综上所述,一些海外学者认为,中国政府借助该理念来展现自己负责任大国的正面形象,是为了更好地实施经济掠夺等殖民手段。在当前国际舆论环境中,西方以美国为首,经常宣扬“中国威胁论”,指责中国没有承担与其地位相应的国际义务,甚至会走向“强权即霸权”的道路。鉴于此不难发现,在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前提下,蕴含着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跨文化背景下传播,需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求同存异,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海外学者对该理念的认同度。

(二)海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知偏差原因分析

一是西方国家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影响力的恐惧。近代以来,西方领先中国200多年,早已习惯了对中国的居高临下,但是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西方国家出现了不适应和一些担忧。西方第一个担忧在于,中国崛起以后,是否会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诉求,挑战现有的国际秩序、替代美国,重新建立一种符合自己切身利益的国际新秩序。西方的第二个担忧是,越来越强大的中国是否会用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政治理念,取代300年来以基督教文明为核心的西方政治理念。对中国的发展抱着极大敌意的西方右翼政客和学者试图开启一场“新冷战”,大肆渲染“文明冲突论”和“修昔底德陷阱”等概念,企图在国际上孤立中国。

综上所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始终保持偏见,存在只许我强、不许你强的霸道心态,换言之是它们对中国崛起的担忧和焦虑。因此,对于西方国家为了干扰中国的发展,做出的恶意抹黑与歪曲事实,中方应该保持高度警惕,积极做好预防和应对工作。

二是某些西方人对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吸引力的恐惧。中华文明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几千年来都不曾中断,在悠久的历史中沉淀了丰富多彩、古脉传承的文化。随着综合国力的逐渐强盛,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影响力随之不断扩大,这就让西方一些国家感到了被“征服”和“同化”的恐惧。由于经济全球化等因素,各国各民族间交流日益频繁,中医、熊猫、孔子、长城、京剧、春节、高铁等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元素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所熟知。与此同时,学习汉语的国际热潮随之而来。西方国家的一些人,始终对中国持有偏见,再加上对自身文化缺乏信心以及自我封闭的狭隘心态,他们开始呼吁关闭孔子学院,并且开始讨论中国文化影响是否侵蚀他们的所谓学术自由。

综上所述,一些欧美国家普遍存在文化、种族和制度的优越感,对于中国文化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有偏见的同时,还用冷战思维来看待中国文化传播。对于此,我们要有信心,因为全球化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止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学院以及熊猫外交的对外传播,需要搭建好沟通桥梁,确立平等自愿的合作立场以打消外界疑虑。

三是西方现有理论无法完全解释中国发展的恐慌。早在十九世纪,西方就已形成了相应的社会科学理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西方国家发现它们现有的科学理论,已无法完全解释中国的发展道路。对于此,一些西方学者深感不解,而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对于中国带有偏见,总是自负自大地用自己的经验来看中国的发展。但是中国走的是一条任何国家都没有走过的发展道路,中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恰恰是西方经济学所反对的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对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需要找新的理论来解释和进行理论创新。

综上所述,西方人习惯于根据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来解释与其不同历史、不同文化的人的行为,以此论断中国会进行殖民、扩张和称霸。他们狭隘地认为人类文明只有一条西方式的发展道路,但是人类文明并不是只有一条发展道路。因此,不同文明之间不必相互仇视,可以和平共处,应当互相借鉴、共同发展。

三、提升海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认同的基本路径

鉴于海外研究的特征,为消除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误解和偏见,进而提升海外对该理念的认同度,我们应从以下三方面努力。

(一)融通中外话语体系,促进求同存异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16]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有明显提升,但是在中国传统的叙事思维下,我们习惯了委婉的表达方式,过度拘泥于国内的话语体系,表达风格未能进行有效的话语转换,因此跨文化对外传播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需要跨越文化特别是语言障碍,构建有效的话语方式,让世界各国人民更好地认识中国、理解中国,能够全面地看待中国的和平发展,从而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传播效果。鉴于此,对外进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宣传,讲好中国故事需要知己知彼,从共性切入从而达到吸引对方的效果。跨文化传播,要研究受众的兴趣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共通之处,以此产生情感共鸣,拉近彼此的距离,建构符合受众群体特征的话语方式,对故事背后的文化意蕴进行对接,从而达到受众认同的效果。

(二)创新传播策略,加强文化交流

在顺应国际传播规律的前提下,重视对传播策略的研究,有利于提升传播的时效性和精准性。要对国际受众进行研究,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外传播如何符合传播内容受众群体习惯的表达方式,从而构建中外融合的话语体系,把握传播的准确性、有效性,更好地理解文化的对接效应,最终为国际社会所接受和认同。

比如,电影《卧虎藏龙》不仅在片名中展示了“虎啸风云”的意象,还通过影片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历史悠久的中国,影片中的人物又似乎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注视着自己的背影。李安在他的影片中表现的东方古典气质和审美态度,颠覆了西方古典叙事传统,从视觉结构内部强化人物的外在表现和戏剧冲突,创造出一系列具有东方神韵和美感的影片,只是他的使命不是征服,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李安所有的电影是他对生活、对传统、对文化长久以来一直积累感悟的一次集体释放。他的电影在华人看来相当西化,西方的观众却觉得具有东方原味。李安的“中国文化思维”具有的缓慢、含蓄的表现手法本身,就很富于中国化的诗意和文学性。

(三)拓宽文化交流渠道,引发理念共鸣

我国对外宣传的话语主体比较单一,目前仍然是以官方作为我国对外传播的话语主体,对运用好华人华侨等一些民间团体和力量的话语优势来开展对外传播重视不足。华侨华人是国际间文化交流的主体之一,他们丰富多彩的实践可以促进我国与各国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进一步增进双方的了解,密切国家间的关系。以加拿大华人华侨为例,近年来,随着中国政府对海外汉语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华人开始创办华文学校,加强与祖国的联系,在中加交流中扮演中介者的角色。比如蒙特利尔佳华学校是华侨在加拿大创办的最早的中文学校之一,其课程不仅有中文,还有数学以及围棋、中国功夫、中国文史、中国音乐等科目。加拿大国际文化基金会主席吴永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跨文化背景下,中国与加拿大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看法,为了减少误解与偏差,要加强文化对话。加拿大华人华侨通过跨国文化交流,在此活动中充当的组织者和推动者的身份,是中加双方社会文化交流的桥梁,有利于双方相互理解、相互合作。

猜你喜欢
学者命运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命运的更迭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命运秀
学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