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和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牛生产学》课程中的应用探究

2024-03-20 10:07沈宜钊秦仕达徐宏建李秋凤刘观忠高艳霞李建国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2期
关键词:成果案例评估

沈宜钊,王 莉,秦仕达,徐宏建,李秋凤,刘观忠,高艳霞,李建国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保定 071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现代化进程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此后,国家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旨在培养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政策,对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在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并对各行各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高校教师应从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学科和专业的发展,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高等教育中,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 理念和混合式教学模式已成为重要的教学趋势。OBE 理念的核心在于以学习成果为导向,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及其应用,这一理念强调教育活动应紧密围绕预期的学习成果设计[1]。在全球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OBE 教学理念因其明确的目标导向和高效的教学成果而受到广泛认可。混合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结合线上和线下教学资源与方法的新型教育模式,为高等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这种模式有效整合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与网络技术的便捷性,使得教学活动更加灵活多样,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习惯[2]。在快速发展的教育环境中,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教育的可接触性和参与性,而且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升了教育质量。在高等教育中,尤其是在专业技术较强的领域,如《牛生产学》,采用OBE 理念和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望实现更高效和质量更优的教学效果。这对于适应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OBE 理念和混合式教学的应用现状

成果导向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其核心在于围绕学生的需求和发展进行教育活动[1]。此模式强调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旨在满足每个学生的特定需求,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在OBE 中,学生被鼓励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以培养自我指导学习的能力。OBE 模式明确规定了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目标,使教育工作者能够更精准地指导学生,帮助他们实现预期的学习成果。该模式重视学生的实际学习成效及能力发展,通过综合评估学生的能力和表现,全面把握他们的学术进步和个人成长。评估和反馈机制在OBE 中扮演关键角色,它们不仅有助于学生改善学习方法,也使教育者能够调整教学策略,以更有效地满足学生需求。持续的评估和反馈被认为是提高教育成效的重要手段。OBE 模式还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和社会生活。它鼓励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于解决现实问题,这对于职场成功极为关键。OBE 模式的灵活性也是其一大特点,它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学科领域进行调整,使得教育过程更具适应性,能够满足多样化的学习环境。总体而言,成果导向教育模式通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明确的学习目标、重视学习成果、以及有效的评估和反馈机制等多方面的优势,有效提升了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混合式教学是一种整合传统面对面教学和在线远程教学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充分利用了科技和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并已在当今教育领域取得了广泛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线学习平台大规模地普及,学校和教育机构纷纷开始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传统面对面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使他们能够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接入教材。同时,教育科技的不断创新也为混合式教学注入了新的动力,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应用使学习变得更为沉浸式和互动性。教师专业发展成为推动混合式教学的重要环节,而实时反馈和评估工具则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助于个性化教学的实施。总体而言,混合式教学已成为一种有力的教育创新,为教育提供了更为多样和适应性更强的教学模式。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创新与发展,特别是OBE 理念的广泛应用,高等教育领域开始关注教学方法的转型与优化。OBE 教育理念的核心在于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中心,注重学习成果的实现与评价,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实际应用[1]。《牛生产学》 作为农业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技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难以满足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是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本研究旨在探索OBE 理念在 《牛生产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特别是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来提高教学效果。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了线上与线下的教学资源和方法,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深入思考[2]。在《牛生产学》 这一课程中,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增强他们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从而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该研究对于理解和推广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农业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可以作为其他农业相关课程教学改革的参考模式,促进教育方法的创新和多样化;另一方面,通过实证研究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可以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与实践的依据,进而推动整个教育体系的优化与发展。

3 《牛生产学》 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3.1 教学方式老套

在《牛生产学》 的传统教学中,过度依赖于标准化的讲授和演示方法,导致教学缺乏活力和创新性。这种教学模式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创造力的培养,使教学过程变得单调和机械。课堂上过分依赖于幻灯片和理论讲授,忽略了互动性和实践性的教学,如讨论会、实地考察和实验室工作,导致学生对牛生产学的核心概念和技术缺乏深入理解。为了改善这一状况,需要更多地融入现代教育理念,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和协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3.2 教学内容滞后

牛生产学作为一个不断进步的领域,其教学内容需要及时更新以反映最新的行业动态和技术创新。但目前的教学内容往往与行业实践和最新研究成果脱节,教材和课程内容的更新滞后,不能充分涵盖新兴领域,如智能牧场管理、精准畜牧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策略等。这种滞后不仅限制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也影响了他们未来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因此,教学内容的更新需要与时俱进,同时引入行业专家和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以确保学生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知识和技术。

3.3 考核机制单一

当评价课程最终成绩时,目前通常采用考勤、实验报告和期末成绩的综合方式。其中,考勤对最终成绩的权重相对较低,主要反映学生的出勤情况;实验报告存在着一些学生之间撰写内容雷同的情况,这可能导致分数之间差距不大,难以准确评估学生的实际表现。因此,期末成绩成为最主要的评价方式。但仅仅依靠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存在一定片面性,可能促使一些学生在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仅仅临时背诵知识点以应付考试,而不能真正将专业知识融入到他们的整个学习体系中,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知识应用能力,达不到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无法充分考量学生在理论和实践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将OBE 和混合式教学引入《牛生产学》课程

4.1 成果导向教育

成果导向教育是一种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核心的教育模式,强调课程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估方法都应围绕预定的学习成果展开。其核心原则包括明确的学习目标设定、学习过程的灵活性、以及成果的具体化与可测量性。OBE 的特点在于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通过定制化的教学方法和灵活的学习路径达成具体的教学目标[3]。《牛生产学》 课程的教学安排紧紧围绕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不仅仅是为了教授理论知识,更是让学生在一个接近实际工作环境的模拟场景中自主学习。通过提供细致入微的生产管理案例和丰富的文献资料,教育过程强调了学生的主动参与,要求他们不是只理解问题的表象,而是深挖问题的根本以及可能的解决策略。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课程中引入了案例分析的教学法,强化了学生将课堂理论与实际场景相结合的能力,这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被鼓励扮演决策者的角色、分析数据、评估风险、提出创新解决方案,并对其可能的结果进行预测。这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全面发展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和决策能力的过程。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不仅学会了如何学习,还学会了如何思考和行动。此外,案例分析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学习如何在团队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如何聆听并吸纳他人的想法,以及如何协同合作找到最佳解决方案。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增强了学生对奶牛生产学的兴趣和参与度,更为他们将来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这种教学策略,学生在完成学业后不仅掌握了必要的知识,还具备了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的能力。在实行成果导向教育的背景下,《牛生产学》 课程的教学安排紧紧围绕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案例教学的方法不仅仅是为了教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一个接近实际工作环境的模拟场景中自主学习。

4.2 混合式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指将传统面对面的教学方法与现代在线学习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充分利用线上与线下资源和教学手段的优势,为学生提供更为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特点包括资源的丰富性、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以及学习时间和空间的灵活性。混合式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显示出良好的教学效果,尤其在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增强课程互动性以及满足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需求方面具有显著优势[4]。混合式教学利用在线平台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方式,如视频教程、互动模拟和在线讨论等,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还增加了学习的灵活性和可及性。在线学习部分的自主性和便利性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节奏和时间安排来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动力。离线课堂的安排则侧重于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技巧。在面对面的课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式教学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将在线学习的理论知识与现实世界的问题结合起来。此外,课堂上的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不仅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也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评估方面,混合式教学模式采用了多元化的评估方法。在线测试和作业用于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而课堂表现和项目作业则评估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这种综合评估方式确保了学生能够全面地发展,并且他们的学习成果既具体又可衡量。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有效地结合线上和线下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全面、灵活和互动的学习环境。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也为他们的未来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确保他们在完成学业后,不仅掌握了必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具备了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的能力。

4.3 教学方法对课程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将OBE 理念与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应用于《牛生产学》 等农业高等教育课程,有望显著提升课程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明确的学习成果导向,学生能够更清楚地了解课程目标,从而更有目的地学习。同时,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灵活性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互动性。这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实践技能培养以及创新思维的发展。

5 教学实施与成效

5.1 教学模式设计

教学模式主要通过案例教学设计与实施进行,其中案例的设计按照教学目标、案例内容、相关文献以及引导思考的顺序依次呈现,明确教学的内容和目的意图并预设整个授课过程,在相应时间点根据案例及资料展示内容引导学生学习与讨论。表1 展示了“奶牛围产期饲养管理”案例设计的详细内容。本设计侧重于成果导向教育的实施。

表1 “奶牛围产期饲养管理”案例

5.2 实施步骤

5.2.1 课前

教师根据围产期奶牛饲养管理的案例和相关文献资料,通过微信群提前一周推送给学生,鼓励学生以自由组合的方式形成学习小组,自主选择研究主题。小组成员需基于选定的主题,搜集和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并通过小组讨论,形成汇报PPT。

5.2.2 课中

课中,教师通过播放与围产期奶牛饲养管理相关的教学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观看完视频后,教师引导学生分享感受,并借此机会加强学生对奶牛饲养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他们的专业使命感。接着,教师将结合视频内容和学生的讨论,引出关于奶牛饲养管理的关键问题,并组织学生就这些问题进行汇报和讨论。在此过程中,其他学生可以提出疑问,汇报小组共同解答。教师对讨论情况进行及时的总结,补充学生讨论中未涉及的关键知识点。

5.2.3 课后

课后号召学生展开相关主题讨论,对课程内容进行反思、总结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分析。鼓励学生对案例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的中肯意见尽量采纳。对于善于思考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比较活跃的同学给与相应的肯定。

5.3 评估方法

学习成果的评估采用多元化方法。传统的考试用于评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而课程作业和不同阶段牛只饲养效果评估、不同用途牛只配方设计评估等小组项目则用来评价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学生的参与度、课堂讨论质量和在线活动表现也是评估的重要部分。学生反馈通过课程结束时的问卷调查和定期的意见收集来进行,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保证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学习成果的详细评估方法包括以下5 个方面。

5.3.1 传统考试

考试内容分为两部分:①选择题(40%) 用于评估学生对牛生理学、遗传学等基础知识的掌握;②案例分析题(60%) 用于测试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如分析影响牛繁殖疾病的案例,提出诊断和预防措施。考试采用闭卷形式,持续时间为2 个小时。

5.3.2 课程作业和小组项目

课程作业包括每两周一次的实践练习,如设计一个牛饲料配方,考察学生对营养学知识的应用;小组项目包括一个学期末的大型项目,如模拟一个牛场的运营,评估包括项目报告(70%)和PPT 汇报(30%),评分标准侧重于团队合作、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5.3.3 学生参与度和课堂讨论质量

学生参与度通过考勤、课堂提问参与和在线论坛活动的方式进行评估,占总成绩的10%。教师和助教通过观察进行评分,侧重于评估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交流能力。

5.3.4 在线活动表现

在线活动包括每周的在线测验和讨论板参与。在线测验侧重于理论知识点的掌握,讨论板依据学生的发帖质量和互动频率进行评分。

5.3.5 学生反馈的收集和应用

课程结束时通过在线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反馈,包括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材的满意度等。每月通过简短的在线反馈表格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即时意见,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通过这些详细的评估方法,可以全方位地评价学生在《牛生产学》 课程中的学习成果,同时根据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

6 牛生产学教学改革的主要成效

在《牛生产学》 课程采用基于OBE 教学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后,收集并分析了一系列数据来评估教学效果。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平均成绩从70.9 分提高到80.2 分,提高了13.08%,主要集中在课程的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方面。另外,参与度分析表明,学生在课程中的互动频率和质量均有所增加,尤其是在小组合作任务和在线讨论中表现更为活跃,学生在每节课中的互动频次从改革前的平均0.8 次,提高到改革后的13.2 次。从互动内容上看,学生的互动主要集中在课程内容相关的实际案例的理解与分析,如围产期奶牛多发的营养代谢病的实际案例,学生通过与教师的互动交流,从奶牛生理代谢、营养需要、遗传基础、日粮组成、饲养管理和饲养环境等方面,全方位分析营养代谢病发生的原因。在育肥肉牛的营养需要的实际案例分析中,学生通过与教师的互动交流,从不同营养素的代谢特点、营养特性、不同营养素在动物体内发生的生化反应以及育肥肉牛适宜的育肥目标等角度,全面解析育肥肉牛在育肥过程中不同营养素的重要程度和营养需要。这些互动交流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了解,也提高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学生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对新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体系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

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程参与度。这不仅体现在学习成绩的提高,还反映在学生学习态度和行为的积极变化上。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牛生产学》 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首先,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显著提升,这主要得益于线上资源的丰富性和教学活动的多样性。例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播放和讲解当前规模化奶牛场和牛肉场的宣传视频,让学生更直观、深入地了解当前我国牛只的生产模式,摆脱牛只生产脏乱差的固有印象,了解科技在畜牧生产上应用现状,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厚植了学生的知农爱农情怀。其次,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也有了显著增强。这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5]。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混合式教学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学习过程更加灵活和个性化。

7 小结

本研究在《牛生产学》 课程中实施了基于OBE 教学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结果表明,这种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理解能力和促进批判性思维方面效果显著。通过结合线上和线下资源,实现了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教学方式的多样性,这使得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深入思考能力,对于实践技能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也具有显著的优势。

猜你喜欢
成果案例评估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工大成果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评估依据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