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天香

2024-03-20 22:39:25王力
雪莲 2024年1期
关键词:班主戏班

【作者简介】王力,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浙江作家“新荷人才”,曾获第十八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二等奖,出版长篇小说《隐形钉子》,在省市级报刊发表作品七十余篇。

苏小七自打懂事起就知道父母一共生了七个女儿,自己排行老七,也就是说前面还有六个姐姐。可是那六个姐姐她从没见过当中任何一个,关于她们高矮胖瘦、美丽丑陋都是一无所知。

每当想起这个,苏小七总是一肚子的忿忿不平,姐姐们的存在感几乎是零,甚至到底存不存在都让人怀疑,凭什么就把自己排在老七的位置?她觉得父母有些神经失常,纯粹为了管教她而臆想出了前面六个女儿。随着年龄增大,心里这个念头也跟节节拔高的嫩笋一样,无论如何都抑制不住了。

七岁那年,父母将苏小七送入学校。与其他女孩不同,苏小七离了父母管教,立即无法无天,虽然是女儿之身,但性情抵得上半个男人,在学校里上蹿下跳,带领班级男生与高年级学长开战,把嚣张跋扈的校霸打得低头认怂。上课从桌底爬到讲台冲老师扮鬼脸,把正讲得眉飞色舞的老师吓个魂飞魄散。父母往学校跑了八百次,赔礼道歉更是不计其数,回去也没少教训女儿,可苏小七依旧性情不改,这股蛮劲似乎已经深深熔铸在体内。

一日,校长来家探访,谈话中提到:“此女童无读书天赋,但有演戏之资,不如将她送入梨园,他日或能成为一代名伶。”

苏小七的父亲不以为然,说:“那不成了离经叛道、不务正业的浪荡儿吗?”

校长说:“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状元。教育也是因材施教,钢铁成器,泥胎做陶,正所谓不同的材料做不同的东西,天理使然也。”

苏小七的父亲不再反驳了,但是心里依旧不以为然。校长怕是厌烦了女儿的胡闹,所以用此等冠冕堂皇的借口将麻烦甩掉。父亲索性给苏小七换了一所学校,但后面证明女儿无非是换个场所胡闹罢了。

校长所言非虚,苏小七实在无心学业,唯有对戏剧钟爱异常。苏小七刚刚学会说话,祖母曾带她去看了一场戏,回来竟将台词一一唱出,并且唱得丝毫不跑调,随着年岁增长,这个天赋是再也掩盖不住了。可是若将女儿送入梨园,意味着荒废学业,苏小七父亲笃信“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古训,戏唱得再好又如何,不过是他人取乐消遣的工具罢了,唯有坚持读书才能真正出人头地。父亲心里读书立业的念头最终占据上风,于是给苏小七定了一条规矩:往后不得看戏,更不得唱戏,否则将鞭笞三十。为了让苏小七服从,父亲还煞有介事地用藤条打了一根长鞭放在堂前,以明警示。可是对于苏小七来说,只要能唱戏,挨上一通鞭子也是不在话下的。后来有一次,苏小七趁着父亲出远门,将鞭子偷来丢进了池塘。父亲回家后看见鞭子不见,撸起袖子想要打她,又无奈地放下了手。

转眼间,苏小七就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内心的反叛意识也日渐强盛,她觉得自己与这里的一切都格格不入,同时远方的梦想也对她散发出香味,犹如一只无形的手对她勾了勾指头,她再也坐不住了。十八岁那年,苏小七辞了父母远行。母亲哭成泪人,父亲无奈叹息,学而优则仕的梦想终成泡影。

临行前,父亲将一笔钱放入包袱,苏小七又把钱拿出来塞回父亲手心,说道:“您二老多保重!”就此离了故乡山水远去。

苏小七一路踏着风尘前行,闻讯全国知名的戏班开门纳贤,顾不上喝一口水便匆忙赶往。报名现场只有寥寥数人,因为戏班在全国范围内都享誉盛名,不少人便打了退堂鼓。尚且年輕的苏小七有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笃信只要信念坚定,就没什么不可能。即便后面被班主拒绝,她内心的信念丝毫未减。

在打量了苏小七一番后,戏班主直言不讳道:“演戏者,讲究形神俱佳。你腿形过粗,不符合标准。”

说完,班主扫了一眼门可罗雀的现场,又说道:“我们班子向来是宁缺毋滥。”

苏小七依旧兴冲冲地问道:“那我腿变细了,是不是就可以得到录用了呢?”

班主笑而不语,在苏小七看来是一种默许,于是更加坚定了信念。

为了维持生计,苏小七去找了一份事情做。职业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饭馆跑堂。在他人看来,这份职业只适合于男性,女性柔弱的双腿是万万经不起折腾的。但对于浑身充满反叛精神的苏小七而言,这根本不是问题。对于招收一名女跑堂这件事,起初饭馆掌柜也有诸多犹豫。但当苏小七表示自己愿拿三分之二的薪酬,饭馆掌柜点了头。毕竟廉价劳动力谁都不会拒绝。苏小七把跑堂这份职业可谓推到了极致,自从着手以来没有过一次延误,更没有接到一单投诉,饭馆掌柜为当初的决定庆幸不已,苏小七的两腿犹如踏着三太子的风火轮。在人们看来,女跑堂是稀有职业,许多人为了满足好奇心前来吃饭,无意间也提升了饭馆的营业额。总之一句话,掌柜对这位女跑堂那是相当满意,到后面不仅加了工钱,还有意将其发展为合伙人。

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跑堂这份活本身就很费腿,可闲暇之时,苏小七并不是让腿歇息一会,而是把腿架在门口的围栏上摁压。那种姿势,看着就难受。大家都以为她疯了,饭馆掌柜也皱起眉头。时间一久,人人都传苏小七的腿上藏着使不完的力气,所以才把跑堂这份行当干得风生水起。

双腿终于有了行云流水之美,苏小七在阳光中欣赏身上这件尤物,眼前理想之光也更加耀眼。苏小七意识到时机成熟,立即向饭馆掌柜辞行。饭馆掌柜吓得不轻,以为她一时头脑发热了,谁知她字字坚定不移。挽留无果,饭馆掌柜只得忍痛应允。那天,苏小七踏着欢快步伐上路。目送苏小七离去,饭馆掌柜止不住摇头叹息。

苏小七的目标还是那个全国知名的戏班。此时,戏班已经迁移到很远的地方。可是再远的距离也阻挡不了追梦人的步伐!苏小七总算又找到了它,班主依旧是说出“宁缺毋滥”的那位。见面那一刻,班主脸上浮现出诧异,显然还记得苏小七。苏小七迫不及待展示了修炼成功的双腿,班主看了后点头赞赏。

可是也并不意味着就能顺利加入戏班。班主请苏小七演唱了一段,听完不住地摇头,说:“声音不够细腻,此乃先天不足也。”

苏小七急忙说:“我可以改变。”

班主依旧摇头,说:“声音乃先天造就,如何能改变?年轻人,劝你打消念头,莫在无用功上虚度时光。”

一字一句,犹如铁锤敲在苏小七心头,也敲在心里的理想上。理想摇动了几番,但并未碎裂,依旧高高矗立于心头。命运犹如给她套上了一个枷锁,若是选择顺从,一生亦能安稳度过。可是,有些人宁可将枷锁连同身体一块儿在岩石上撞得粉碎。对他们而言,自由浪荡的灵魂远远重于一切。

如何改变声音?此问题莫要问天,天岂肯轻易改动自己的落笔?能够改变声音的法子人间未有,除非在仙境。苏小七听闻海上有仙岛,岛上产一种珍果,具有神奇功效,尤其是吃下十枚便可养出清丽歌喉。关于仙岛珍果的传说在人间从来是匆匆走过,漫不经心的人根本注意不到它的存在,而一旦传入有心之人耳中,无论怎样缥缈的传说都变得真实可信。

海上仙山只在大雾弥漫之时现身,有航行经验之人都懂得,海上弥漫起大雾乃是航程中最凶险的时刻,哪怕资深航海人也不敢在大雾中穿行。苏小七一连找了数十位资深航海人,听闻要在大雾弥漫之际出海寻找仙岛,有的人直接拒绝,有的人哈哈大笑。苏小七将酬金提了又提,到头来依旧没一人愿意替她出海。更让苏小七难过的是,人人都笑她太过疯癫,放着人间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寻觅什么海上仙岛,当真是荒谬之极。

既然无人相助,苏小七打算独自出海,她相信心诚则灵。苏小七寻了一艘木船,备齐干粮和淡水扬帆起航。海面万里绸蓝,无风无浪,阳光照射海水跃起万道金蛇,正是风景醉人之际。苏小七却无心赏玩,心里只盼早日见到仙山为好。茫茫海面,一叶孤舟劈波前行,或许只有上天知道,孤舟承载的是一颗坚定无惧的心灵。

行了数日,干粮淡水逐渐减少,海面依旧阳光晴朗,半点雾气都见不到,更别说仙岛的影子。苏小七心里焦急起来。到后面,干粮清水告罄了,苏小七徒手抓飞鱼,吃鱼肉充饥,饮鱼汁鱼血解渴。海上仙岛依旧无半点踪迹。比孤悬深海更加可怕的是,内心日渐低落的希望。

昏睡中,苏小七被一阵歌声惊醒。那歌声,如琴如箫,如吟如诵,时而如海兽戏波,闪转腾挪,时而如海鸟御风,轻快灵动。饥困交加的苏小七顿时来了精神,如沐春风。此种歌声人间难寻,定然来自海上仙岛。苏小七放眼眺望,前方海面有茫茫雾气浮游移动,其间一座岛屿似被海神之手刚刚托起。那个久难追寻的传说终于在眼前变作了事实!

岛上惠风和畅,春暖花开,俨然一座天堂。传言此乃王母娘娘在人间的疗养地。苏小七大步走在仙岛,心中盼望珍果快快现身。功夫不负有心人,苏小七总算找到传说中的仙树,然而树上仅有九枚珍果,根据迹象表明,第十枚珍果刚刚被摘走。苏小七吃下九枚珍果,急忙开始寻找第十枚。偌大的岛屿,加上人生地不熟,要想找到一枚珍果难度可想而知,更何况谁能保证那枚珍果还没有被吃进肚中。

苏小七遇见一只大鸟,大鸟浑身毛色光鲜,犹如披了一袭华美霓裳。大鸟口中正衔着那枚珍果,苏小七一路跟踪到大鸟巢穴,只见一只幼鸟苟延残喘。苏小七明白了,大鸟是要用那枚珍果挽救孩子的生命。大鸟发现了跟踪者,转过头来看着苏小七。

眼前是一条生灵!苏小七打消了抢夺的念头,大鸟似通人性,喂完孩子后向苏小七点点头,目光里有感激神色。

仙树每三年结一次果,眼下未能吃下十枚珍果,意味着又要在此等待三年。苏小七安下心守护仙树,同时帮助大鸟照顾幼小的孩子,幼鸟羽翼日漸丰满,一桩功德也日渐圆满。大鸟张开尖喙,一阵歌声如漫天花雨抛洒在苏小七心头,没错,自己来时听见的那阵歌声就来自于此!

漫长的三年时光终于走到尽头!仙树再次结出十枚珍果,采摘前苏小七在树下俯身致敬,感念上天恩德。十枚珍果终于融入身体,将化作美妙的歌喉。

该返程了,苏小七来到沙滩。经过三年风吹日晒,木船已破烂不堪,根本无法载她回归乡土。正当苏小七绝望之时,大鸟在她身前俯下身子,苏小七坐于鸟背,大鸟乘风展翅,翱翔于海面之上送苏小七回到人间。

苏小七再次现身令所有人都吓了一跳,在他们意识里,苏小七早已葬身在惊涛骇浪中。对于她的重新出现,人们也很快找到了答案,那就是苏小七压根就没出海,什么出海寻仙压根就是无聊之人以讹传讹的谣言。苏小七顾不上同别人解释,匆匆赶往寻找戏班的路途。如今戏班又迁移到了远方,苏小七花了近半年时间方才找到戏班所在地。

一见面,班主脸上的惊讶更加强烈。班主第一句话是:“你尚未嫁人?”

苏小七说道:“梦想未竟,何以嫁人?”

班主道:“你的声音……”

苏小七放开嗓门唱了一段戏文,班主连同几个资深师傅赞赏声不绝于耳,惊为天人。班主立即将一个天大机会双手奉上。当地乡贤即将举办七十寿宴,需要请班主派送名角演唱助兴。乡贤家财万贯且德高望重,若是获得对方好评,戏班定是蓬荜生辉。此前因为事关重大,班主在人选上犯了难,如今苏小七的出现,问题迎刃而解。班主对苏小七信心满满,可是孰料此行闯下了天大的祸事。

前头就说过,苏小七记忆力超常,只花了平常人的一半时间就把戏文烂熟于心,戏文皆是歌颂乡贤高风亮节、造福乡里之类,免不了夸大其词,苏小七一遍遍诵习,心里渐渐冒出个疑问来:乡贤当真如戏文中所颂这般?

距离开场尚有较长一会,苏小七起身离了后场。人生七十古来稀,寿宴一辈子也只此一回,府内人人不敢懈怠,疾步奔走忙碌,一时间谁也顾不上谁。苏小七穿过廊道进入后院,忽然听见一阵惊叫声,似是一个女子遭遇了什么险情。苏小七赶紧循声找去,当拨开一扇窗,看见了令她愤怒至极的情景。苏小七正要破门而入,转念想到里头受害者的声誉,于是压住怒气用力咳嗽了一声,施暴之人被声音惊到,暂停了暴行,受害者趁机逃脱。苏小七亦快步离去,一颗心咚咚直跳,又气又惊。

遇到此情况是始料未及的,也让内心那个疑问更加浓烈。德高望重之人的府邸,竟上演如此不堪之事,看来所谓盛誉也是徒有其名。更可笑的是,自己竟还要为其歌功颂德,真是瞎了眼睛!

锣已开,鼓已敲,好戏徐徐开场。台上之人俊朗外形、清亮歌喉无不让人拍手称赞。场下中央那个身影是本次寿宴的主角,一位德高望重之人,也是不久前一桩丑行的制造人。此时,那个身影犹如一坨巨大的牛粪,直直立在苏小七视线中央。面对世间如此巨大的污秽,苏小七不动声色,口中悠悠演唱,暗中将原先装在心里的歌颂美词全部换做揭露丑行的批判陈词。

天上忽然风云变色,电闪雷鸣。苏小七声音柔美,戏文却像巨石砸向湖面,层层涟漪激荡不绝。此时的名角,俨然成为天下正义的伸张者,全场惊作一团,场中主角更是坐立难安,一张老脸恨不得塞进地缝。之前那声咳嗽,犹如头顶神明发出的警告。不过,主角很快恢复了冷静,自己的地盘岂容他人放肆?一声令下,四名大汉冲上戏台,将出言不逊者打倒在地。苏小七嘴角挂血,口中演唱依旧不绝于耳。

“快快堵住她的嘴!”

一名汉子撕下一块衣裳塞进苏小七嘴里,苏小七用力将布团吐出,控诉之声更加响亮。有罪之人心惊胆寒。

“岂有此理,给我打!”

转瞬间,拳头雨点般落在苏小七身上,一名女子怎架得住四名大汉的雷霆暴击,苏小七浑身伤痕累累,口中陈词也渐渐微弱,可是未曾间断。失去意识的苏小七被丢进了旷野之中,天空飘起雪花,苏小七的身子渐渐僵硬,一缕芳魂眼看就要归于黄土。

虽然被搅了局,寿宴依然进行下去,在场宾客无一人相信苏小七的陈词,他们更相信自己的眼光不会看错人。只当是戏班主有眼无珠,收了个疯子,竟然还指派她来给乡贤祝寿。寿宴结束,乡贤在一干人的拥护下来到戏班兴师问罪。得知事情经过,班主倒吸一口凉气,顾不上判断事情真伪,急忙设宴向乡贤赔礼道歉,送上珍藏多年的金蟾蜍、玉如意,并带领所有人自罚十八杯,乡贤的怒气总算平复了些。

当苏小七睁开眼睛,一团火光渐渐清晰,将原先笼罩在身上的严寒驱散。自己正躺在一张床上,身上盖着厚实的棉被,记得之前盖在身上的是冰冷积雪,自己如何从冰窖来到了温床?

炉火前坐着一个身影,手持一卷书正低声诵读。听到响动,身影转过来,苏小七看见一张眉目俊朗的面孔,露出关切的神情。

“你醒啦!”

年轻人端来一碗热汤放在床头,说:“你昏迷了两天,喝点东西补一补。这是我从后山挖的黄精熬成的汤。”说完就要扶苏小七起身。

苏小七身子一缩,婉拒道:“我自己来吧。”

年轻人说道:“你还有伤在身,尽量不要多动。”说完拿过一只大枕头微微垫起苏小七上半身,接着将一勺热汤送到她嘴里。那股温热,从嘴里一直流到心底。喝完热汤,苏小七的精神恢复了些,伤口也不那么疼了。

年轻人放下碗:“你身上是跌打损伤,需要药材医治,我去后山采些药来,你再休息一会。”

年轻人推门出去的那一刻,苏小七分明看见外头仍在飘飞的风雪。这个人与自己素不相识,竟然愿意在大雪天出门为自己采药。是怎样的情分让他甘愿如此?苏小七觉得,自己此前在冷眼与丑恶中穿行,如今终于抓住了人世间那一团温情,眼泪在枕头上流成一道小溪。

年轻人姓宋,名默生。在宋默生的精心照料下,苏小七总算能下床活动。可是她没来得及高兴,发现自己的歌喉已经大不如前。惊恐之下,苏小七求宋默生带她去寻访名医,名医给出的诊断结果是,苏小七的声带受到了严重损害。对于热爱戏曲之人而言,此事的痛苦比之死去有过之无不及。

宋默生深知苏小七内心伤痛丝毫不亚于肉体伤痛,接下来日子里一遍遍悉心开导。渐渐地,他发觉这个女子柔弱的体内藏着一股顽强劲头。宋默生为苏小七的执念所感化,不再劝她放下过去,而是带着她到处寻访名医。天南地北,集镇偏乡,甚至深山幽谷,都留下他们匆忙的脚步。

苏小七始终相信上天不负有心人,于是再一次感化了上天。有人向他们提供了一条线索,有位名医曾研制出一种能够修复人体器官的良药。但是那位名医已经十多年没有出现在人们视线中,焉知是否还在人间。这是一条模糊不清的线索,苏小七却感到希望在眼前熠熠生辉。

循着线索坚定不移找去,苏小七终于推开名医的院门。名医为她开出药方,上面所列药引皆是世间最苦之物。

名医问她:“如此巨苦,你何以经受?”

苏小七拉着心上人之手,说道:“心中有光,何惧之有?”

苦口良药需喝上九九八十一碗才可治愈体疾。此种药引寻常人喝不过十碗,苏小七喝完八十碗依旧觉得甘之如饴。天选歌喉终于在人间重唱,痊愈的那天,苏小七为宋默生高歌了一曲,宋默生听完连连赞叹:

“此乃国色天香也!”

两人举办了简单的婚礼,清贫的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苏小七不再去寻找戏班,觉得就这样日日唱给心爱之人聆听,内心亦颇有获得感。

无论乱世还是和平时期,男儿总想出人头地,出人头地的最好方式就是从仕。进入仕途需要一大笔资金,对于家境普通的宋默生来说是难以企及之事。宋默生极力掩饰内心失落,但苏小七锐眼看出丈夫脸上笑容有所失色,也很清楚丈夫内心所想。作为妻子,自己当竭尽全力帮助丈夫如愿,可是上哪去弄到一大笔资金呢?苏小七想到一个人。

又一次见到苏小七,班主陷入长时间的惊愕。这个女人历经磨难,竟然完好无恙。旁人想要将苏小七赶出门去,班主挥手制止,示意左右退下。

待众人散去,苏小七说明来意,她要向班主借一大笔钱。听完苏小七的请求,班主问道:“如此数量的借款,你如何能偿还。”

苏小七忽然跪在班主面前,双手合十道:“我愿终身侍奉此班。”

班主深知這个女子向来说一不二,于是颔首答应。苏小七拿到借款,想着心爱之人即将圆梦,内心欣喜不已,唯独忘了一个枷锁今后将永远套在自己身上。

宋默生刚刚上岗就被委以重任。北方爆发流民叛乱,政府需要出兵弹压,宋默生被指派到北边平叛,回来后官升一级。这是上天送来的好机会,只是两个相爱之人从此将忍受相当一段时间的分离苦痛。

临行时,宋默生长久抱着妻子不松手。苏小七笑着宽慰道:“分别只是暂时,为国效力乃是光荣之举,你安心前去,不用挂念我。”然而宋默生转过身那一刻,眼泪如潮水般决堤而泄。

宋默生离开不久,从北而来的风里带着他死在平叛前线的消息。闻知噩耗,苏小七肝肠寸断,几度哭昏过去。然而每到登台亮相,她整个人又活了过来,前后判若两人。大家对此都深感疑惑,只有班主明白,苏小七沉浸台前,为的是忘掉台后的痛苦。夜深人静时刻,他一次次看见苏小七在冷风中抱着烈酒豪饮。他内心不忍,好几次都想上前劝阻,最后又默默离去。伤口已经够深,若是再有人一触碰,怕是会流血不止。

苏小七立志从今以后沉心戏曲,再也不问儿女私情。班主自觉年事已高,又感动于苏小七内心虔诚,遂将戏班交给她,自己从此退隐江湖。苏小七将戏班命名为苏家班,一转往日风格,所演绎之戏皆是人间大团圆。眼下是不幸的岁月,她偏偏要将团圆结局反复上演,守护住乱世中少得可怜的温情。

可是乱世多动荡,又有多少心愿能够达成?命运变得冷漠薄情,还要往不幸之人的伤口上撒几把盐。战火从北方一路烧来,和平的家园转眼间只剩残砖断瓦。苏家班在战火中毁于一旦,全班人只有苏小七和几名师妹侥幸存活。

废墟里,苏小七和师妹们衣衫褴褛,浑身沾满焦土灰烬,战火愣是让曾经台上风光无限的人变得如此狼狈落魄。虽得幸存,一个问题也摆在面前:戏班没了,往后的生活希望在何处?

绝望的师妹们想要寻短见,苏小七拉住师妹们的手,说:“戏班虽然毁了,只要人活着,希望就在,苏家班的灵魂就在。”声音坚定不移,在师妹们心上撞出星星之火。

出于生计,苏小七拿出全部积蓄办起一方小小的面馆,努力维持师妹们的温饱。即便为了生计忙前忙后,每当夜深人静,苏小七总会拉着师妹们鸣锣开曲。没有锣鼓,那就倒扣碗盘,以筷子敲击作曲,一遍遍练习走步、比划、唱念做打,炉上之火臻于纯青。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种新的曲调在苏小七心里萌芽,发展成势。那曲调四平八稳、平易近人,紧贴俗世烟火日常,如同广大人民的共同呼声。那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亦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心中所盼。招待客人之余,苏小七也会为他们唱上几句,赢得一片掌声。虽然不是登台演唱,但能为他人带来片刻欢愉,苏小七已经心满意足。在乱世中积起了一桩桩功德。

太平盛世终于来临。那一年,苏小七刚好八十岁。政府提出文化育人的口号,张贴告示深入发掘各类民间曲艺。苏小七也看到了告示,此时在她看来,能够在面馆里为客人演唱几句,赢得片刻的掌声,已经足矣。艺术未必要强大的排场来展示,重要的是内心的坚守,她已经做到,因而无需再计较太多。

可是,才高之人的名头在坊间哪是那么容易被盖住的?苏小七接到了政府的邀请,请她出演一场戏剧,向新一代人展示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苏小七虽已年过八十,但激情仍在,宝刀不老。演出那天,她带领同样年迈的师妹登台,唱出款款人间温情,演绎尘世悲欢离合,带领一颗颗饱受苦难的心走向大团圆。

演出结束,台下掌声雷动,人人抚掌竖指。如此精湛曲艺、敬业艺人,实乃民族文明之幸。苏小七站在台上,热泪盈眶。自己窮尽一生,为的就是这一场演出。眼下迎来人生的高光时刻。

政府要奖励巨额资金,并授予苏家班荣誉称号。苏小七接过奖金,转手就捐赠给民间曲艺基金会,为文化传承贡献微力。至于荣誉称号,苏小七坚辞不受。她向来遵从内心,亦是最强动力,因为无需什么荣誉称号来鼓舞。

苏小七与师妹们走过台下,人群中忽有个声音赞叹道:“此乃国色天香也。”

苏小七猛地回头,只见心爱之人站在不远处,与她一样垂垂老矣,满脸笑容。苍老的心里心潮澎湃,苏小七不顾周边目光杂乱,冲过去与心爱之人紧紧相拥。他们在动荡岁月中颠沛流离,今日终于在太平盛世里重逢,半生苦难就此归零。春暖花开,冰雪消融,在等待中苍老的人,迎来了生命的第二春。

掌声再度响起,周围的人们纷纷祝福他们。苏小七与心爱之人携着手走出会场,她似乎看见命运画了一个巨大圆圈,如今来到了终点,亦是初心出发的地方。如此,一生也就圆满了。

猜你喜欢
班主戏班
戏痴
安徽文学(2023年3期)2023-03-13 14:37:53
功德林寺戏班:寺院文化对觉木隆派的特殊重塑
云南壮剧的几种组织形式
戏比天大
现代文化视野下二人台艺术的多元传承模式
艺术评鉴(2018年16期)2018-12-29 09:28:00
从社会组织的视角看云南壮剧民间戏班的性质
老区民间木偶戏班现状调查与研究
老区建设(2016年4期)2016-09-28 05:16:30
民国时期汉剧戏班竞争与艺人排外样态
戏剧之家(2014年23期)2015-01-12 01:03:28
反串
小小说月刊(2011年2期)2011-05-14 14:5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