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奇莹
1999年年初,日本著名心理学家河合隼雄出版了著作《什么是最好的父母》,2020年,该著中译本在中国出版发行。回望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期的日本,似乎仍处于经济发展相对繁荣的尾声时期。经过高速成长期的发展,明明物质条件更好了,生活更加便利了,孩子的问题反而更多了。按照河合隼雄自己的一些时间记忆点来梳理, 1997年可谓父母焦虑凸显的年份之一,因此,该年日本神户发生了青少年连续伤人甚至杀人事件。此后,青少年犯罪案件在日本不断出现,父母们陷入深深的不安之中。于是,很多人开始向河合隼雄咨询孩子的心理问题、子女养育问题、亲子关系问题等,邀请他开讲座的也络绎不绝。然而,这一时期内,问题增多的其实不仅仅是孩子。伴随泡沫经济的崩溃与就业冰河期的到来,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对日本社会经济更可谓雪上加霜。加上同一时期日本劳动派遣法的再次修订,大量非正式员工的工作大门被强力打开,1998年前后日本自杀人数激增,贫富差距扩大,包括育儿世代的父母在内,整个社会的不安定感与日俱增。
河合隼雄试图从更长的文化视野谈论日本“个人主义”的浅表性和父权制的结构问题。他指出,自近代以来,尤其二战后,源自西方的“个人主义”在日本流传开来,“核心家庭化”愈演愈烈。同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所谓的地域共生社会逐渐消失,许多年轻的父母突然开始独自承担为人父母的养育责任,这正是工业化带来的“生活革命”。但是,他认为,日本人的这种“个人主义”是非常脆弱和短期的,它仅仅停留在对西方个人主义的模仿上,而且,日本在引入个人主义文化的时候,还否定了过去一直奉行的大家互相支持的传统。所以,在河合看来,日本既没有建立起真正的个人主义,也丢失了传统社群的扶持传统。并且,当过去的“家”被否定时,取而代之的是公司变成了日本人(男人)的新“家”。对于多数的父亲来说,他为了公司这个“家”的单向繁荣(经济的“成功”)而不得不把自己的“家”扔在一边。于是,“父职”就必然从家庭里缺位了,父亲并没有在做“父亲”,而是“隐形”了。正因如此,母亲只好一个人背负起再生产领域中养育、照护、教育、管理孩子的全部责任,甚至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更讽刺的是,正因为家庭中这种“父性原理”的缺失,母亲不得不自我父性化,当声色俱厉的母亲形象越来越突出时,给予“接纳”“理解”与“保护”的“母性时刻”便日益减少,这种状况用河合的话来说便是“父性乱七八糟,母性马马虎虎”。正因如此,孩子会分外割裂,苦不堪言。
河合希望父母们首先能拥有一份悠然自在的内心和开放的育儿态度,在物质丰富之后,人们还需要同等丰富的心灵能量與之抗衡。这份心灵的能量,不仅孩子需要,作为父母更加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