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时空特征研究

2024-03-20 06:31王雅洁谢思雨
中国市场 2024年7期
关键词:时空特征长江经济带双碳

王雅洁 谢思雨

摘 要:为了解决“双碳”背景下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缺少相关评价指标体系的难题,文章结合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发展数据,采用变异系数法、泰尔指数法以及莫兰指数法分析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动态变化趋势与空间特征。结果显示:时间上,各省市经济高质量综合得分呈上升趋势,但五大维度发展趋势不尽相同;空间上,各省之间差距逐渐缩短,但五大子维度之间的平衡发展问题仍然突出;长江经济带整体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各省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协调效应作用不佳。文章可为全面认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现状提供模型支撑,并有力推动其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双碳”;动态趋势;时空特征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4)07-0005-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4.07.002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長江经济带是中国面积占21%的重要区域,其总人口和经济总量已超过全国的40%。为实现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采取了绿色低碳发展、生态补偿机制和创新驱动等措施。然而,在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长江经济带需要实现“双碳”目标并提高发展质量。为了研究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情况,文章构建了“双碳”目标指标体系,并分析了城市群的动态变化和空间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已取得重要进展,但在空间分布上仍存在不平衡的问题。本研究的结论对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稳定和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文献综述

近年来,针对经济发展质量已有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宋洋、李先军等[1-5]认为高质量发展是新发展格局下经济内在要求驱使外在体现的不断演变的进程,并从多角度丰富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某些学者认为可以使用部分指标来代替经济高质量发展[6-8];另有部分学者认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测量需要构建综合指标体系,但不同学者之间的思路、方法存在较大差异[9]。李书昊等[10]从技术发展等方面建立测度体系,测算出新时代下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水平。钞小静等[10-12]测算了当前经济高质量指数并预测未来趋势。研究表明,经济发展速率、环境规制、基础设施建设等都会在一定范围内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13-15]。目前相关研究关于高质量发展的测度指标虽各具特色,但却较为单一,无法充分体现新时代新发展格局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文章从两方面对现有研究做出一定的补充:

(1)将“双碳”与高质量发展相结合,建立崭新的多视角、综合性的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

(2)结合变异系数、泰尔指数与莫兰指数分析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之间的空间差异与相关性,研究结论对推进长江经济带城市群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实践启示。

2 模型设计

2.1 指标体系构建

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使得我国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已达到新高度,建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的综合评价体系[16-19]。其中,创新对于破解技术龙头防御性技术输出带来的上限效应,减少对投资驱动型企业的依赖,实现自主研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协调着眼于提高经济体系的整体效率,从产业结构、城乡结构、经济社会等方面选取指标进行衡量。绿色发展旨在与“双碳”结合,从低碳发展、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开放发展则致力于形成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和要素禀赋相匹配的开放格局。共同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基础,旨在解决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质量不平等问题。文章从资源禀赋、经济成果、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构建共享发展子维度的指标体系,共计16个次级指标和41个具体指标。

2.2 模型构建

文章采用熵权TOPSIS法进行赋权测度,具体步骤如下:

(1)数据标准化处理:

正向指标:Yij=Xij-min(Xij)max(Xij)-min(Xij)

负向指标:Yij=max(Xij)-Xijmax(Xij)-min(Xij)i=1, 2, …, n; j=1, 2, …, m(1)

(2)计算指标比重:

Pij=Yij∑ni=1Yij(2)

(3)计算指标信息熵:

Ej=-(lnn)-1∑ni=1Pijln(Pij)(3)

(4)计算指标权重:

Wj=1-Ejm-∑mj=1Ej(4)

(5)构建加权矩阵:

Rij=Yij×Wj(5)

(6)确定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

Q+j={maxRi1, maxRi2,…, maxRim}

Q-j={minRi1, minRi2, …, minRim}(6)

(7)确定指标到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之间的距离:

D+i= ∑mj=1(Q+j-Rij)2

D-i= ∑mj=1(Q-j-Rij)2(7)

(8)计算接近程度:

Ci=D-i(D+i+D-i)(8)

新发展格局五维度相辅相成,各地高质量发展方式不同但结果相同,故文章对子指标取相同权重。

3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时间差异分析

3.1 总维度分析

基于上述研究设计,测度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水平,如图1所示。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表现逐年平稳上升,各省市综合得分介于0.02~0.14,年均增速4.85%。尽管各城市近10年来高质量发展水平提高,符合政策推行目的,但整体水平偏低,发展速度缓慢,经济质量不高,不利于整体可持续发展。

3.2 子维度分析

由图2可知,2010年长江经济带的创新发展指数极值区域分别位于江浙沪地区和云贵渝地区。随着创新驱动理念的推行,安徽、湖南和江西等省的创新发展指数显著提高,湖北和四川的创新发展进展迅速,缩小了各省市之间的差距。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协调水平不断提高,区域协调发展不平衡问题得到较大改善。但各省市之间的绿色发展水平差距逐渐扩大,江浙两地的绿色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其他省市。尽管国家积极实施对外开放政策,不平衡问题仍然日益严重,江浙沪的开放发展水平与其他省份相比差距越來越大。而且,除江浙沪地区外,其他地区的共享发展水平提升缓慢,甚至有些地区共享指数出现小幅下降,各省市之间的共享发展差距逐渐扩大。

综合可知,长江经济带子维度发展指数提高,经济趋向高质量,但地区间发展差异大,创新和开放发展差异最大,需注重共享和绿色发展,区域协调发展较为均衡。

4 长江经济带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差异分析

4.1 地区差异水平分析

针对长江经济带各省市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差异,通过测算2010—2019年的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发现,整体差异呈现逐年减小的趋势,如图3所示。2019年的指数分别为0.403和0.162,说明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良好,缓解了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各省市协同发展。

由图4可以看出,高质量发展包含的五大层面的总体发展差异与前文趋势相同。左图显示,开放与创新发展的差异最大,但各省之间的差距日益缩小。创新发展的差距下降幅度高于开放发展,可能是受到国家推行创新驱动产业转型优化政策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在其他三个子维度中,绿色和共享的发展差异不断加大,而协调发展相对平衡,且各省之间的差距缓慢缩小。

右图显示,创新发展的泰尔指数在2014年后开始低于绿色和共享指数,表明长江经济带对创新发展理念的有效推行。绿色和共享的发展差异不断加大,各省之间的不平衡情况有待解决。

4.2 空间相关分析

4.2.1 全局空间聚集效应

为了度量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是否存在空间相关性,文章计算了2010—2019年Morans I统计量,得到的结果如图5所示。

自2010年以来,全国各省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通过Morans I统计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在1%的显著水平下。虽然整体上Morans I呈现波动增幅趋势,但自2017年以后稳步上升。这表明中国更注重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缩小贫富差距以实现共同富裕。各省应加强区域协作,共同提高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4.2.2 局部空间聚集效应

绘制2010年和2019年的局部莫兰散点图,以检验各省市之间的聚集位置与类型。一到四象限分别表示高高聚集、低高聚集、低低聚集以及高低聚集。可知江浙沪地区始终呈现显著的高—高聚集,表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周边的区域也有较高的发展水平。位于第三象限的省市数量变化趋势不大,湖北、湖南和重庆等地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呈现低—低聚集。在低—高聚集方面,2010年只有安徽处于此象限,随后的2019年,江西也呈现显著的低—高聚集。

图6 局部莫兰散点分布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文章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但逐年提高;五大子维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开放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严重。地区差异方面,城市经济整体高质量发展差距缩小,但子维度平衡发展问题仍然突出,绿色和共享发展差距加大。空间相关性方面,各省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江浙沪地区存在高—高聚集效应,其他各省之间呈现低—低聚集状态,各省之间的协调效应作用不佳。该研究对于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及制定政策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5.2 政策建议

文章提出了基于新发展格局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和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研究结论。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以下三个政策建议。首先,要从五大子维度出发,同时加大创新活动投资力度和推进城乡协同效应,实现共同富裕。其次,要找准各省市的协调发展问题,缩小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制定适应的发展政策,推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加大保障力度,缩小贫富差距。最后,要打破各省市区域发展边界,加强区域间协调联动发展。通过调整周边地区关系、加强地区之间的合作联系,缓解区域间的发展障碍,实现区域之间协同发展。这些政策建议可以促进长江经济带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宋洋,李先军.新发展格局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与评价体系[J].贵州社会科学,2021(11):120-129.

[2]赵剑波,史丹,邓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40(11):15-31.

[3]夏锦文,吴先满,吕永刚,等.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拐点” : 内涵、态势及对策[J]. 现代经济探讨,2018(5):1-5.

[4]王永昌,尹江燕.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及趋向[J].浙江学刊,2019(1):91-95.

[5]孙祁祥,周新发.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7(3):140-149.

[6]KLENOWH P J.Misallocation and manufacturing TFP in China and India[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9(4):1403-1448.

[7]田萍,汪制邦.我国第三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J].数量经济研究,2019(3):100-120.

[8]何兴邦.环境规制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8(2):1-10.

[9]魏敏,李书昊.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8,35(11):3-20.

[10]钞小静,惠康.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26(6):75-86.

[11]王亚男,唐晓彬.新发展格局下我国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测度及空间分异[J]中国流通经济,2022,36(2):67-77.

[12]师博,任保平.中国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测度与分析[J].经济问题,2018(4):1-6.

[13]馬轶群,史安娜.金融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2(11):30-39.

[14]陶静,胡雪萍.环境规制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29(6):85-96.

[15]潘雅茹,罗良文.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机制与异质性研究[J].改革,2020(6):100-113.

[16]邓创,曹子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与区域异质性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2(2):31-39.

[17]陈景华,陈姚,陈敏敏.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0,37(12):108-126.

[18]刘军,边志强.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研究——基于新发展理念[J].经济问题探索,2022(1):92-111.

[19]鲁邦克,邢茂源,杨青龙.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与时空差异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9,35(21):113-117.

猜你喜欢
时空特征长江经济带双碳
“双碳”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转型金融路径探索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基于数字足迹的自驾车旅游客流时空特征研究
省内流动人口时空特征及其城镇化效应研究
长江经济带低收入医疗保障基金建立与管控措施
长江经济带产业竞争力现状分析
山东省县域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
长江经济带股权交易所建立与管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