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度比较研究

2024-03-20 06:31张博姜海云毛丽娟尹相荣
中国市场 2024年7期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科技创新

张博 姜海云 毛丽娟 尹相荣

摘 要:文章立足于大湾区发展特征,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調模型,在测度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度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粤港澳大湾区不同城市间的异质性,按照大湾区城市群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度的差异进行分类,并根据城市间不同经济特征以及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有针对性地提出金融发展扶持科技创新的新思路。文章的研究结论有助于完善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科技金融的合作机制,并助力城市间更好的协同发展,为建设世界级大湾区提供参考。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耦合关系;科技创新;金融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4)07-0001-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4.07.001

1 引言

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也是一个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金融市场蓬勃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取得新的突破,科技金融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这对于我国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加速产业升级换代有着积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发挥作用。” 2021年10月13日,广东省印发《广东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计划,通过先进制造技术为新兴产业壮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未来产业布局提供强力支撑。截至2022年4月,广东省高科技技术企业入驻量超过6万家,位居全国第一。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计划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虽然大湾区整体实力强大,但区域内部11座城市间经济发展水平尚存在差距,面对差异化的经济特征,以及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的不同,如何做到“量体裁衣”,对不同城市有针对性地提出金融生态支持科技发展的创新路径是急需破解的难题。

2 文献综述

2.1 研究现状

约瑟夫·熊彼特最早提出了“创新”的概念,认为金融发展对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科技创新和金融发展是一对互相成就的组合,金融系统通过融出资金帮助科技企业成长发展,等科技企业长成参天大树后再反哺金融机构。通过对欧盟国家、亚洲国家等实证研究表明,金融业的发展对创新企业有正向的促进作用。有学者研究发现,金融发展会提升科技企业的创新效率,是逐步发生的(King和Levine,1993;孙伍琴和朱顺林,2008)。还有一些学者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的耦合互动机理。比如,王认真(2014)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我国不同省份之间金融发展对科技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发展和科技创新存在着显著的空间依赖性。郑玉航和李正辉(2015)的研究发现,由政府主导的金融资源同科技创新间存在着稳定的协同关系。孙志红和周婷(2019)研究发现,在农村地区金融发展水平与科技创新之间的相关性低。蔺鹏等(2019)选取一系列科技类投入指标与国民生产总值进行对比,分析了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之间的互动机制。

2.2 文献述评

整体看,国内外学者在研究方法的运用和发展模式的梳理方面成效显著,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很多启示,但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研究的文献较少。由于澳门地区相关数据较难获得,已有文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除澳门地区外的10个核心城市,对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与金融发展之间耦合关系的研究是有缺憾的。因此,文章的边际贡献在于选择了包含澳门地区在内的粤港澳大湾区11个核心城市,针对不同城市间的经济特征以及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研究大湾区城市科技创新与金融发展之间耦合程度现状可能性的成因,并提出政策建议,为大湾区优势产业的整合以及提升整个大湾区的科技金融协同效应提供参考。

3 研究设计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中山、惠州、肇庆和江门9个城市,以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截至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的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3万亿元人民币,是目前全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3.1 研究方法

3.1.1 指标体系构建

文章参照张芷若和古国锋(2018)、冯锐等(2020)等学者的设定,通过构建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的指标体系,测度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发展耦合协调度。其中,科技创新程度和金融发展程度的具体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1。

3.1.2 熵值法求权重

文章参考冯锐等(2020)的设定方法,选用P值法赋权来测算科技创新与金融发展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P值法赋权的具体步骤如下:设 Xij(i=1, 2, …, n; j=1, 2, …, m)为第i个子系统中的第j个指标观测值。

(1)用极值法将原始数据无量纲化:

Sij=Xijmax(Xij)(1)

式中,Sij表示无量纲化处理后的数据;Xij 表示第i个子系统中的第j个指标观测值;max(Xij)表示指标观测值中的最大值。

(2)对指标做占比变换:

Pij=Sij∑mj=1Sij(0≤Sij≤1)(2)

式中,Pij表示第i个子系统中第j个指标占该指标的比例;Sij表示无量纲化处理后的数据。

(3)计算指标的熵值:

ej=-k∑ni=1PijlnPij(3)

式中,ej表示各指标的熵值;lnPij表示指标比例的自然对数;其中,k>0, 0≤ej≤1, k=1/lnn。

(4)计算指标Sij的差异系数:

dj=1-ej(4)

式中,dj表示指标Sij的差异系数,dj越大表示该指标的作用越大;ej表示各指标的熵值。

(5)计算指标Sij的权重:

ωij=dj∑mj=1dj(5)

式中,ωij表示指标Sij的权重;dj表示指标Sij的差异系数。

(6)得分计算。为求两个子系统对其综合序参量的总体贡献,文章运用线性加权法来实现综合序参量的集成:

Zij=∑njωijSij, 其中∑njωij=1(6)

式中,Zij表示科技创新和金融发展两个子系统的综合序参量;ωij表示各指标的权重; Sij表示无量纲化处理后的数据。

3.1.3 耦合协调模型

借鉴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系数模型,构建科技金融耦合度模型:

C=2 Z1×Z2/(Z1+Z2)(7)

式中,C表示科技金融耦合度值,其取值范围是0~1;Z1和Z2分别表示科技创新子系统和金融发展子系统的综合序参量。因为耦合度模型难以区分两者之间绝对水平的高低,因此,文章继续构建科技金融交互耦合协调度指标,如下式所示:

D= C×HH=αZ1+βZ2(8)

式中:D表示耦合协调度;C表示耦合度;H表示科技创新与金融发展系统综合协调指数,反映了科技创新与金融发展系统的整体协同效应。参考相关学者的研究文献,确立 α=0.4, β=0.6,并将协调度设为6个等级(见表2)。

3.2 数据来源

文章选取2011—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11个核心城市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数据主要来源于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gd.gov.cn)、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gov.hk)发布的《香港创新活动统计》、澳门金融管理局(amcm.gov.mo)发布的《澳门统计年鉴》和《2011—2020年广东省统计年鉴》。

4 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度分析

2011—2020年,除香港、佛山、江门和中山外,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群中的其他城市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度均稳步改善。其中,澳门地区(0.0687~0.0739)、香港地区(0.4040~0.3015)、东莞市(0.4626~0.4656)、佛山市(0.4882~0.4692)、广州市(0.6420~0.7444)、江门市(0.2742~0.2486)、惠州市(0.2495~0.2793)、深圳市(0.8564~0.9275)、肇慶市(0.1548~0.1639)、中山市(0.3310~0.3020)和珠海市(0.2550~0.2894)。

第一,按照耦合协调度划分标准,变化最为显著的是香港地区,由于受到内外部多重因素影响,耦合协调度从濒临失调降级到中度失调,原因可能在于香港地区长年受地租经济的影响,并叠加影响社会稳定因素的存在,空心化的情况愈加严重,除服务业尚较发达外,科技公司转移内地发展现象明显。第二,2011—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中只有广州和深圳始终处于中高度协调等级,这与两地经济发达、金融市场繁荣、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途径多有关,对于科技企业的支持明显优于其他各市。第三,东莞和佛山两市处于濒临失调等级,尽管佛山市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度有所下降,但整体看,佛山市稍优于东莞市,两市处于除深圳和广州外的第二等级,原因可能在于它们紧邻广州和深圳两市,承接了一些优质金融、科技企业的转移,同时在科技企业获取金融市场的支持方面相较其他城市更有优势。第三等级的城市包括中山、惠州、江门和珠海四市,4个城市均处于中度失调等级,其中惠州市受益于“深莞惠”经济发展,珠海市受益于横琴自贸区建设带来的政策红利,2011—2020年期间两市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度均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中山和江门两市均有所下滑。但随着“深中通道”的运行,中山市与深圳市之间的互动愈加频繁,未来可期。第四等级的城市包括肇庆和澳门,十年间两个城市都处于稳步上升态势,但其耦合协调度常年小于其他8个城市,这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有一定关系,金融和科技资源相对匮乏,其中,澳门地区未来可能会受益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相关政策的落地而有所改善。

图1 粤港澳大湾区各地市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度

图2 粤港澳大湾区各地市2011年与2020年变化情况

5 政策建议

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是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文章运用空间计量模型,选择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的面板数据,测度了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度,并重点研究了粤港澳大湾区不同城市间存在的异质性,按照科技金融耦合发展程度的差异性进行分类,有针对性提出政策建议:第一,粤港澳大湾区11个核心城市的政府应做好互助协调的顶层架构,通过政策扶持适合本地特色的科技企业发展,同时构建信息共享机制,引导有金融资源或者与本地科技企业互为上下游的城市间形成优势互补,进而搭建起11个城市之间立体的互助体系,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企业营造更加良好的创业氛围。第二,地方政府可以为科技企业成果提供展示平台,建设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提升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效率,实现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转让,让金融资本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同时,也为金融资本提供相应的退出机制,形成科技金融企业部门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局面。第三,做好人才的引进工作,通过政策制度的配套设计,营造良好的金融、科技人才成长、生活的环境,做到人才引进来还能留得住,进而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健康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动能。

参考文献:

[1]KING R,LEVINE R.Finance,enterpreneurship and growth:theory and evidence[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93,(3):513-542.

[2]冯锐,高菠阳,陈钰淳,等.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耦合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地理研究,2020,39(9):1972-1986.

[3]蔺鹏,孟娜娜,马丽斌,等.区域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耦合机理和联动效果评估——基于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研究[J].南方金融,2019(1).

[4]孙伍琴,朱顺林.金融发展促进技术创新模式的影响——基于Malmuquist指数的分析[J].统计研究,2008(3):46-50.

[5]孙志红,周婷.农村财政金融、农业科技创新与农村经济发展[J].武汉金融,2019(4):66-71.

[6]吴汉荣.以色列科技创业融资政策研究及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10):124-126.

[7]王认真.中国省域技术创新的科技金融支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4(4):93-100.

[8]郑玉航,李正辉.中国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有效性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5(7):127-136.

[9]张芷若,谷国锋.科技金融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检验[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8,39(4).

猜你喜欢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科技创新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金融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实证分析
构建推进科技创新的资金模式的研究
浅析金融法律体系完备程度对我国金融发展的影响
邮政金融应对互联网冲击的对策探讨
对外开放对金融发展的抑制效应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