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景 上海市浦东新区灵山幼儿园
教师PCK(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学科教学知识)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舒尔曼于1986 年提出。舒尔曼认为,教师除了要具备学科内容知识和教学法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一种能将这两方面知识相结合的能力,即学科教学知识。
音乐教学对于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而教师作为音乐教学中的启蒙者,在培养幼儿音乐学习兴趣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目前幼教领域很多青年教师,个人的艺术素养较高,有些教师自小学习乐器,抑或擅长唱歌、跳舞,本身对幼儿音乐教学充满兴趣,但是作为幼师,在实施幼儿音乐教育中普遍存在缺乏音乐教学的能力(PCK),无法有效地激发幼儿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因此,如何运用PCK 来激发幼儿音乐学习兴趣已成为当前音乐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从实践层面入手,从教育现场的角度出发,通过案例研究、量化数据的测评、调查问卷等研究方式,探寻教师音乐教学中的PCK 特性,探讨教师高水平的PCK,激发幼儿音乐学习兴趣的教育策略,旨在提升青年教师的PCK,为同行提供实践的启示和指导。
教师PCK 是教师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将学科知识与教学知识相结合,形成一种专门的、专业的、动态的、个体化的知识体系。教师PCK 的特性包括专业性、综合性、动态性和个性化。教师PCK 的发展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学科知识基础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同时还需要教师关注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和研究成果,不断更新和发展自己的PCK。
教师的PCK 水平对激发幼儿音乐学习兴趣起着关键作用。教师掌握音乐背景知识和教学策略,能更好地引导幼儿参与音乐活动,并提高幼儿的音乐理解能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教师有效地运用各种教育方法,通过创设情境、使用多媒体教具和开展音乐游戏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此外,家庭资源的合理运用也是教师PCK 的重要范畴,对幼儿音乐学习兴趣的启蒙和保值具有重要价值。
目前,青年教师的PCK 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高水平的PCK 教师能够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能提升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参与度和学习效度,激发幼儿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低水平的教师PCK表现为音乐专业知识匮乏、教学方法单一,落实音乐教学就是依据音频跟唱、模仿视频跟跳,导致幼儿对音乐学习不感兴趣,无法真正体验音乐教育中的趣味,在模仿中无法学到真正的艺术审美,长此以往对幼儿音乐教育的发展形成阻碍,因此,激发3~6 岁幼儿音乐学习的兴趣已经迫在眉睫。作为一名幼师,有责任和义务在实践中学习、探索教师PCK,总结积累提升PCK 的实践策略,共同为教师创设有利于PCK 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机会,为幼儿音乐学习兴趣的激发提供支持和资源,对幼儿音乐教育的质量提升做出积极的努力。
本课题研究从2022年9月到2023年6月,历经近一年。2022 年8 月,完成开题报告,2022 年9 月到12 月为实践研究阶段。
·四次案例研究——教师聚焦托、小、中、大四个年龄段四个班级的幼儿,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探索音乐教学中教师PCK 的特点,研究如何运用高质量的PCK 激发3~6岁幼儿的音乐学习兴趣。
· 两次的量化数据测评——对教师音乐教学的PCK 进行前后两次测评,评估教师PCK(音乐学科知识20 分、教学法知识20 分、幼儿学习需求分析20 分、个人反思与改进20分、教学效果20分)的前后变化对幼儿音乐节奏学习的影响,设计了同一内容两份量化评估表,分别进行前测和后测。邀请了团队的五位教师进行客观测评,并计算变化量,依据变化量的分析,了解执教教师在经历数次的案例研究之后PCK 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教师的发展程度。
· 两次的家长调查问卷——面向四个班级的家长组织网上问卷,《幼儿家庭教育资源的现状调查与研究》,研究家庭教育资源在实践意义上价值。《幼儿对音乐学习的兴趣现状调查与研究》对包括“喜欢程度”“参与度”“创造力”等方面的评估指标进行评分。
2023 年的1 月至6 月为理论总结阶段:完成分析案例、整理数据、梳理经验,完成论文结题报告。
本次研究开展了大班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狮王进行曲》、中班舞蹈活动《兔子舞》、小班的节奏乐活动《小鸟闯闯闯》以及托班的音乐歌唱活动《在农场里》。执教教师是一位拥有良好音乐素养的青年教师,但其音乐教学能力较为薄弱。为了帮助青年教师提升PCK,本次研究中特邀请了两位高级教师进行专业点评,并邀请了四个班级的班主任共同参与听课、评课,希望通过团队的力量去实现青年教师音乐教学能力的快速提升。
在《狮王进行曲》的欣赏活动中,高级教师许老师观察到执教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利用丰富的教具和多媒体设备,激发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在创编环节中,执教教师用动物的各种动态卡让幼儿去模仿和学习。幼儿积极模仿,争相学习各种动物的姿态,与音乐融为一体,用丰富的肢体动作表现动物的狂欢。本案例中,教师通过动作的示范、多种教具的运用,为幼儿的表达和创造提供了良好引导。
在中班的《兔子舞》学习中,听课教师评价执教教师多频率地运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发了幼儿对音乐的热爱。执教教师以“兔妈妈”身份与小兔(幼儿)亲密互动,鼓励他们向同伴表达友好的情感,教师充分关注每个幼儿的情感需求,增强了幼儿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和投入感。
在小班的节奏乐《小鸟闯闯闯》学习中,执教教师运用了“一课三研”的方式,在三个小班分别开展。通过三次研讨,引发了教师三次修订环节、三次整改教具学具、三次调整教学方法,但教学效果一次比一次好,幼儿的积极性一次比一次高涨。这种方式有效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同时也提升了执教教师的反思能力,多频次的反思,让教师经历了“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循环上升的发展过程,促进执教教师直接经验的快速积累。
在托班的音乐歌唱活动《在农场里》中,执教教师加入了轻响的对比演唱,弹奏钢琴引导幼儿发现轻响的特性,示范演唱轻响的不同,还用对唱的方式增加唱歌的情趣,增加了幼儿对唱歌的兴趣,整个过程幼儿学得兴趣盎然。
本文的案例研究都围绕教师音乐教学的PCK,由高级教师评价引领,同行教师参与点评,还有执教教师的自主设计、调整修改和活动反思,对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是学习和提升的过程,大家从中了解到了音乐教学中教师的PCK 的表现特性,更目睹了教师PCK 对幼儿音乐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提高的实际效果。
经过前后两次的数据测评,发现教师的音乐学科知识、音乐教学法知识、幼儿学习需求、个人的反思以及学习效果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音乐学科知识变化量(5%)、音乐教学法知识变化(8%)、个人反思的深入程度(7%)、学习效果的变化度(7%),百分比越高说明执教教师的PCK 发展程度越高。根据测量结果,发现执教教师在经历实践研究之后,PCK 确实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本次研究充分考虑了不同家庭背景对幼儿音乐学习的影响,对家庭教育资源纳入PCK 运用范畴。研究开始时,向家长明确了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并对家长发放问卷,问卷显示:其中100%的家长认为激发幼儿的音乐学习兴趣非常重要,90%的家长认为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有明显提高,85%的家长愿意提供音乐资源支持音乐教育,100%的家长愿意陪伴幼儿学习音乐(唱歌、欣赏、打节奏等),75%的家长认可幼儿在音乐学习中的创造能力。
数据分析表明,家长对幼儿音乐学习兴趣的变化持肯定态度,对幼儿园的音乐活动表示愿意支持和配合。尤其是对于每月1 次的视频上传活动,参与人数从最初的8 人逐渐增加到第4 次的25 人,几乎全部参与。有的家庭不仅有孩子的表演视频,还有父母的表演视频,家长的热情参与带动了幼儿对音乐的学习热情。
经过一个学期的不断尝试,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发现了音乐教学中教师PCK 的特性,探索了教师高水平PCK激发幼儿音乐学习兴趣的关键策略。
舒尔曼教授提出了PCK 的概念,强调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学科内容知识和教学法知识,以便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在幼儿音乐教学中,教师PCK 的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整合性:音乐教学中的教师PCK要求教师将音乐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知识进行整合。教师需要充分了解音乐学科的内容、原理和技能,同时懂得如何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发育规律进行教学。
2.发展性:教师PCK的发展性与教师的专业成长密切相关。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和参与专业培训,教师会不断调整和优化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PCK水平。
3.情境性:幼儿音乐教学中的教师PCK 具有情境性。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幼儿的需求和反应来调整教学策略,以便实现更有效的教学。
4.反思性:教师PCK具有反思性。教师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经验教训,以提高教学效果。这包括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反思。
5.实践性:教师PCK 具有实践性。教师的PCK 不是抽象的理论知识,而是在实际教学中体现出来的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磨炼和提升自己的PCK 水平。音乐教师通过不断的实践,摸索出适合自己班级幼儿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
总的来说,幼儿音乐教学中的教师PCK 要求教师具备整合性、发展性、情境性、反思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这些特点随着教师在实践中的不断运用,水平会越来越高,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和潜能,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1.创设丰富的音乐环境,营造幼儿感兴趣的学习氛围:教师应当创设一个充满音乐的环境,让幼儿自由地探索和体验音乐。这可以通过布置音乐角落,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提供各种各样的乐器等方式实现。
2.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教师应设计有趣、具有吸引力的教学活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例如,教师可以设计音乐游戏、歌唱活动、乐器演奏等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激发他们的兴趣。
3.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当与幼儿建立积极的、支持性的关系,让幼儿感到安全、舒适和尊重。这样,幼儿会更愿意参与音乐活动,并对音乐产生兴趣。
4.鼓励幼儿主动参与:教师应鼓励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发挥主动性,让他们自主探索、创造和表现。这可以通过提供自主演奏乐器、即兴表演的机会等方式实现。
5.针对不同幼儿的需要和兴趣:教师应当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幼儿的需要和兴趣进行教学。例如,对于有特殊需求的幼儿,教师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对于有音乐天赋的幼儿,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参加音乐表演等活动。
6.给予幼儿正面的评价和反馈:教师应当及时给予幼儿正面的评价和反馈,鼓励他们的音乐学习。这可以通过表扬、鼓励的话语以及身体语言等方式实现。
7.持续发展和提升自身PCK:教师应持续发展和提升自身的PCK,以适应幼儿不断变化的需求。这可以通过参加专业培训、工作坊,运用团队共同学习等方式实现。
通过运用这些关键策略,幼儿教师可以有效地激发幼儿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在音乐领域取得更好的发展。
本研究在实践研究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本研究的教师的样本选择较少,执教教师因为音乐教学的经验有限,短期内无法快速切换对不同年龄特点的把握。建议可以适当扩大研究教师的样本,以更全面了解教师在运用PCK方面的实践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