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菲
(作者单位:盐城市演艺集团有限公司)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是在企业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基础上,通过预算编制、执行、控制、考评与激励等方法,引导整个企业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管理方法。它通过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全程跟踪和监控,确保企业能够实现预期的目标和效益[1]。其主要步骤包括:
第一,制定预算目标。企业需要明确年度预算目标,包括收入、成本、资产、负债等方面。这些目标应与企业的长期战略规划目标相一致。
第二,收集和分析数据。企业应该收集和分析与预算有关的数据,包括内部历史数据、外部市场趋势、行业竞争对手情况等。这些数据将为预算编制提供依据和参考。
第三,制订预算计划。企业根据预算目标和数据分析结果制订预算计划,包括收入预算、成本预算、投资预算和资金预算等。预算计划应具体和可执行,并与企业长期战略规划相协调。
第四,预算审核和批准。企业需要对制订的预算计划进行审核,并按规定程序进行批准。在这个过程中,需对预算计划的合理性、可行性和一致性进行评估,并按照实际经营情况及时调整,以确保预算计划符合企业的年度目标和要求。
第五,预算执行和控制。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企业需要跟踪和监控预算执行情况,每月对上月预算完成值的偏差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并及时采取针对性调整措施,以确保年度预算目标顺利实现。
第六,预算评估和绩效管理。企业需要在年度预算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预算评估和绩效激励机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包括比较实际数值与预算目标的差异,并将绩效反馈给相关责任人,之后企业根据绩效情况实施奖惩。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行业竞争的加剧,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随之增大。为了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可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的各项活动、各种资源进行统一安排和调配,以全面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为企业中长期经营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第一,提高经营决策质量。企业通过制订预算计划,明确目标和优化资源分配,可以帮助管理层更加客观和全面地评估生产经营状况,为决策者提供客观的决策依据,减少主观性和不确定性,从而提高经营决策的质量。
第二,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一个企业自身所拥有的资源总量是有限的,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使企业根据预算计划有效分配资源,并进行跟踪和控制。通过准确掌握资源使用情况,企业管理层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资源浪费和不合理使用问题,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发挥出最大的潜能。
第三,加强内外沟通和协作。全面预算管理涉及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层级的协调与合作。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的各级组织机构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而需要通过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的沟通与协商,使其了解自身在全局中所处的位置,主动进行沟通,加强团队合作与协同,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
第四,制定绩效考核激励机制。企业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会设定明确的业绩目标,并将其与员工的薪酬机制相结合。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企业可以使员工了解自己在特定时间的工作量和收入水平,激励员工积极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效益。
第五,提升风险管理和应对能力。要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企业就要对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并制订相应的方案。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企业可以提前识别和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实施有效的举措来规避风险,增强抗风险能力。
受当前经济发展状况、性质、规模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编制过程缺乏协作、与战略目标不匹配、预算目标值制定不合理等多种问题,由此造成经营发展方面的诸多困扰,经济效益亦受到影响[2]。
部分企业虽也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由财务部门主导,其他部门和子企业参与,但协调机制不完善,导致信息共享不畅、业财融合不足,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难以保障,增加了预算执行难度,导致中后期频繁出现追加预算等现象。
部分企业拥有多个子企业,而国家政策、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有可能导致各子企业的预算目标与总部的战略目标不完全一致,但总部在审核全面预算时仍参照前3年业绩加权平均数来设定预算值,造成预算目标与战略规划目标不一致。
企业内部不同部门忽视整体利益,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导致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出现分配不公平、协作不力等问题。集团企业与子公司间存在自主权与集团控制权的平衡问题,子公司希望拥有更充分的自主经营决策权,而集团企业则希望实施统一的预算管理。这就导致全面预算管理的决策过程复杂、控制权限存在冲突等,制约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在编制全面预算时,部分企业管理层在年度预算执行过程中既不为实现目标提供有效支撑,也没有对目标进行合理修正,导致有些预算目标不合理,实际数值与预算目标差距较大,且难以针对后期考核结果进行刚性兑现,起不到应有的约束或激励作用。
部分企业特别是大型集团企业在年度全面预算编制完成后,企业管理层认为后续工作全部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导致其他部门和子企业缺乏参与积极性,各关键岗位人员缺乏有效沟通,造成预算执行和控制失效,对于预算偏差的发现和处理滞后,无法及时进行调整和纠正,最终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
部分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规模庞大,管理结构较为分散,业务运作比较复杂,部分管理者和员工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解与应用不到位,且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和指导,导致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效果不佳[3]。
只有在思想上充分了解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才能够在日常工作中给予全面预算管理足够的重视。管理层只有把具体工作分解到各级责任部门乃至个人,同时加强培训,使他们充分认知和理解全面预算管理,才能更好地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一是在组织结构方面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制定相关制度,成立全面预算管理的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执行小组,并明确其权限,从而确保全面预算得到有效执行。
二是公司在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时,应明确各部门的职责,确保各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和协作,中高层管理人员保持充分联系,防止全面预算管理流于形式,促进全面预算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三是鼓励普通员工深度参与全面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增强他们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引导员工了解自己部门的预算目标,并参与制订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工作计划,增强全面预算管理的可执行性。
预算编制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应该注重科学性和可行性。要想做好预算编制,就需要充分调研、分析和预测,考虑内外部环境的影响,确保预算目标的合理性和可实现性[4];要想做好预算编制,确保全面预算顺利实施,就要合理选择预算编制方法,切实提升全面预算编制的可靠性与可行性。常用的预算编制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是历史数据法。这是最常用的预算编制方法之一。它基于过去的财务和业务数据进行预测和推算。展开来说就是通过分析过去的数据,识别业务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的业务表现,并以此为基础设定预算目标。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相对稳定和可预测的业务环境。
二是目标管理法。使用这一方法时应基于企业的战略规划目标。首先,将企业的中长期战略规划目标细分为具体的短期目标;然后,将这些短期目标转化为可衡量的指标和目标值,并以此为基础设定预算目标。这种方法将预算与企业的战略规划紧密结合起来,可确保预算目标与企业战略规划目标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三是参与式预算法。这是一种强调员工参与和沟通的预算编制方法。它通过与各个部门和员工的密切合作,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将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纳入预算编制。这种方法可以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提高预算目标的可行性和可执行性。
四是固定预算法。这一预算法又称静态预算法,是以预算期内某一固定业务量水平为基础,来确定相应预算指标的预算编制方法,适用于经营活动比较稳定的企业和社会非营利性组织。
另外,全面预算也可以采取零基、增量及滚动预算相结合的方式来予以编制。首先,对于不常发生的预算,使用零基预算的方式进行预算编制,提升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其次,对于现有业务正常开展且列支费用合理的预算,采用增量预算的方式进行编制,这样简单易行;最后,立足中长期目标,结合不断变化的经营发展形势,采用滚动预算的方式进行预算编制,提升预算的可行性。此方法可使预算目标更加适应市场需求,为管理者作出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执行控制是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企业应建立行之有效的预算执行控制机制,包括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和评估、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和调整、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和整改等。
一是成立负责预算考核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科学合理的动态考核和综合考核机制。动态考核属于事中控制,是在日常生产经营工作过程中对预算指标和实际完成指标之间的差异进行及时分析和考核,偏重于过程;综合考核是年末对预算完成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定,其考核内容以营收、净利润、毛利率等财务指标为主,偏重于结果。综合运用二者,可保障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得到有效执行。
二是建立健全预算执行分析制度,并定期执行。为深入掌握预算的执行情况,企业应遵循全方位、全维度的原则,建立健全预算分析制度,定期召开预算执行分析会议,研究分析预算执行产生偏差的原因,并进行纠正和调整。通过预算执行分析工作,为各级领导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三是制定预算审计制度,执行预算审计工作,维护预算管理的严肃性。企业应定期针对内部各部门和子公司开展预算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预算审计包括全面审计和抽样审计,在有特殊要求和目的的情况下,也可以突击开展专项审计。通过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对各部门和子公司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有期限的整改要求。
全面预算管理具有复杂性和全面性的突出特点,推行有一定的难度,而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将企业费用审批流程和预算控制程序固化,是当前有效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良好选择。现阶段,我国企业建设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系统通常采用专业软件和自主开发软件相结合的方式。专业软件的优点在于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和逻辑能力,可以充分对接业务流程和预算,实现数据高效流动和有效共享,使得企业可以在复杂庞大的管理体系下高效完成与全面预算管理相关的合并、分解、对比分析等工作。同时,因各企业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企业还应根据自身独特的发展需求,自主开发软件,将个性化的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同专业软件结合起来,从而提升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能力和水平,保证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5]。
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而且能够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应该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发展形势,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需要建立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势,切实有效地开展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考核等方面的工作,降低和规避企业有可能发生的各种经营风险,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