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俊先
(作者单位: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浙江煤炭地质局)
乡村振兴是推动农业农村实现现代化发展的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历史选择,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从理论逻辑看,乡村振兴战略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关系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城乡融合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伟大实践,主要内容涵盖发展农业农村经济、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从实践逻辑看,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包括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推动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
为了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我国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一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等方式,推动农业供给结构优化和提质增效;二是鼓励发展特色产业,培育适应本地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的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产业;三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四是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农村土地流转,鼓励农民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五是开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绿色农业发展,建设美丽乡村;六是鼓励农民创业,通过促进农民工返乡、扶持农村电商等方式,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水平。
首先,财务监督是核心要素,主要包括监督决策的审批、制度的执行、报表的编制和披露等方面。通常情况下,政府部门承担农村财务信息的监管职能,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监督经济组织的各类财会活动,保障财务信息的可靠性。
其次,审计是监督的重要部分,主要审核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分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其中,内部审计由内部人员完成,是保障财会监督有效性的第一道措施,涉及组织结构、决策程序、工作流程、权责划分等方面的内容,目的是确保组织财务活动的合规性和风险可控性;外部审计则由专业机构或政府部门负责,是独立于组织的专业审计机构,主要关注审计对象选择、审计程序和方法、审计报告发布等问题。
再次,制度是财会监督体系的基础,规定了财务报告的编制准则、会计政策、核算方法,以及一系列经济行为活动所遵循的规定程序等,确保财务信息生成的规律性。
最后,信息披露也是财务监督的核心原则之一,主要是指组织在财务会计活动中的信息披露工作。例如,农村地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及时披露其财务数据和相关信息,保证财务信息公开透明。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财务会计监督是密不可分的[1]。乡村振兴战略着重强调优先发展农业农村经济,而农村财务会计监督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且在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农村工作,保护集体财产,保障财务公开等方面有重要意义[2]。但是,目前乡村振兴下农村财务会计监督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数据来源不准确,收集信息不系统。由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一些农村企业原始会计凭证存在数据不准确、票据丢失的现象,存在账目录入和计算错误、遗漏等问题,加上业务数据传递和转化不及时,导致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二是会计制度不健全,操作缺乏标准化。农村地区会计主体缺乏健全的会计制度体系,缺乏标准化的决策审批流程。农村经济特点的多样化和行业态势的复杂性,造成不同企业在会计账务处理上存在差异,导致会计信息难以对比分析,对后期产业决策造成干扰。
三是数据未及时更新,信息化水平较低。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数字化、网络化软硬件设施相对落后,造成财务会计数据处理水平相对较低,且缺乏专业技术工具和设备,会计信息的录入、采集还是采用传统的手工方式,造成数据不准确、更新不及时、漏报等问题,进而影响会计信息质量。
一是信息孤岛现象存在,业财融合难以协调。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业财独立管理的情况,各模块的信息共享不畅通,容易形成信息孤岛,造成业财数据流动受阻,数据转化不及时、转化依据不充分,造成财务数据失真,财务数据不能准确地反映经济业务开展情况,从而对管理决策造成干扰,影响战略实施的效果。同时,业财融合度低会使信息披露效率和公开度降低,存在信息不对称、不透明的问题,促使一些人利用机会进行舞弊,产生虚报、谎报、瞒报财务数据等违法违规行为,极大地损害了农村企业和机构的利益。
二是资金管理较困难,风险控制显短板。农村地区资金管理缺乏科学有效的制度和手段,资金使用率较低,企业规模小,资金来源有限,造成资金浪费、滞留、挪用等问题。业财融合度低造成风险控制往往体现在财务口,忽略业务前端的风险管控,业财“两张皮”现象给企业造成潜在的风险,导致资金浪费、资产流失。
三是绩效评价较匮乏,激励机制难建立。农村地区业财数据对接不畅,很难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造成“各人自扫门前雪”的不良局面,无法准确评估和实施奖惩,最终导致业务人员和财务人员目标不一致、动力不协调、作业不同步、结果相背离。
一是内部控制不到位,风险防控不给力。农村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相对薄弱,会计核算体系不健全,审批流程不完善,容易出现会计信息失真、资金滥用等问题,给财务会计监督带来风险。内部控制缺失体现了内部管理第一道关键防线的缺失。农村企业自身无完整的风险防范体系,将导致营运管理、财务管理安全性降低,容易面临财务舞弊、资金被侵占等风险。
二是财会报告不准确,权责分离不清晰。农村企业内部控制不到位,会影响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对外难以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造成财务报告不能真实反映经营成果,财会监督工作处理不规范。同时,权责不清容易造成管理混乱,一人独大,产生腐败、违规违纪行为。例如,决策者和执行者权责不分离,记账人和稽核人权责不分离等,会出现自己监督自己的情况,造成内控失效,流于形式,大大增加操纵财务数据的风险,降低财会监管的独立性。
一是监督审计不到位,违规现象频发。由于农村地区监督和审计力量较弱,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审计机制,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时有发生,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一些农业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或获得更多的财政补贴和帮扶,可能存在财务造假行为,如虚报业绩、虚列成本费用、出具虚假财务报表、资金挪用等,种种行为会对财会监督的可信度和有效性造成巨大的冲击。
二是监测手段不足,协调配合不畅。农村地区监管部门缺乏有效的监测和评估手段来应付各类风险,无法及时获取财务信息进行研判,无法对违规违纪行为进行全面的监测和评估,这会导致监管被动滞后,难以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处理。加之各部门之间协同配合度不高,信息共享和协作不畅,各自为政,资源调配不到位,从而导致资源浪费,财务会计监督工作盲目重复,无法实现高效精准的监管。
一是教育水平不高,实践经验缺乏。农村地区财会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缺乏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绝大多数财务人员只懂财务不懂业务,这导致财务人员财会理论和实践操作结合度不高,缺乏指导业务的能力。再加上部分农村财会人员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实际业务操作经验,尤其在复杂的财务处理、报表编制、信息技术应用、政策把握等方面,缺乏足够的专业能力来处理实际问题。
二是学习培训机会少,业务技能视野窄。农村地区财会人员难以及时获取最新财会、税务法规政策,集中学习培训的机会少,所学所用的知识相对滞后。部分财会人员对计算机和财会软件的应用能力相对较差,无法熟练操作电子化会计系统和利用财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报表编制。
一是加强数据采集,强化数据管理。提高源头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准确性与完整性,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标准对原始凭证进行归档、登记、分类和保管,建立科学合理的会计核算体系,确保数据真实准确。
二是完善财务会计制度,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财务会计制度,明确会计核算方法及报表编制流程等。同时,及时跟踪国家会计准则的更新和变化,确保会计制度与法规保持一致[3]。逐步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修养,选拔政治素质过硬、专业技能扎实、职业操守良好的财会人员,加强对其进行培训,明确奖惩机制,营造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
一是加快信息化建设,搭建信息互通平台。通过搭建业财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换,提高数据信息的流通速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推行数字化财务管理系统建设,打通数据互通接口,提高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效率,及时获取、共享和利用乡村业务相关的财务信息,支持决策和管理。
二是优化会计核算制度,完善扶持政策。通过分析乡村经济特点,以准则为基础,建立健全乡村业务和财务数据归集、处理和分析的会计核算系统。积极鼓励乡村企业和财务机构在业财融合方面进行创新,逐步推动业财深度融合。
一是优化内部控制制度,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建立适应乡村经济特点的内控制度,明确职责权限,包括会计核算、财务报告、资金收支、资产管理、成本控制、税收筹划、专项资金使用、不相容职务分离等,确保财务活动合法合规。识别乡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关键风险,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并制定相应风险应对措施。例如,结合审计、检查和监督机制,及时发现、纠偏资金收支风险、财务数据安全风险、专项资金挪用风险等。
二是明确职责分工,强化信息披露。清晰划分乡村财会人员的职责和权限,避免职权滥用和资源浪费[4-5]。建立必要的请示和报告制度,明确审核、审批监督职责,确保决策执行有章可依、透明合规。健全财务信息披露机制,向内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及时准确的财务信息。
强化监督问责,多方合作共济。建立严格的监督执纪问责制度,对违反规定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通过“以案促改、以案促干、以案促学”的方式,逐步形成有效的威慑警示机制,净化乡村财务管理环境。同时,加强农村组织或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合力共济。例如,财务部门要加强与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审计部门等的协作,共同推进乡村财务会计监督工作。
组织培训学习,提高综合素质[6-7]。人才培养应镶嵌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人才培养和乡村振兴战略均为建设中国特色美丽乡村,实现共同富裕的“千万工程”,必须从战略制定中建立人才职业发展通道,积极开展专业培训班、研讨交流会、经验分享等活动,逐步提高农村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农村财务人员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财务会计监督的综合能力。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农村财务会计监督需要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基于上述理论基础,本文从多角度剖析了现有乡村财会监督存在的问题,如会计信息质量不准确、业务和财务融合度低、内部控制缺失、财会监管不力与人员素质不高等,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健全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机制、提高业财融合度、强化内部控制与监管、提升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等对策,以期为农村财务会计监督的实施提供有效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