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鹏志 彭 勇 王中华 邓开宏 刘海燕 梁坤明 刘宁宁
(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农业科学研究所 新疆奎屯 833200;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胡杨河市人民政府 新疆奎屯 834034;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130 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新疆奎屯 834034;4.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129 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新疆奎屯 834032)
2022 年以来第七师胡杨河市深入贯彻国家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持续巩固和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打牢粮食安全基础。 小麦套播大豆技术的运用,能够充分利用本地的光温和土地资源,从而实现“小麦不减产,多收一茬豆,一年两熟”的目标。
麦田套播大豆是指在冬小麦成熟前播种大豆并及时进行田间管理的种植模式。 该模式利用2 种作物生长过程中的“空间差”和“时间差”缓解茬口矛盾,解决大豆因播期迟,低温所致的产量低、不稳定的问题。 在麦—豆套作模式下,大豆播期提前及小麦遮阳后田间温湿度条件较好, 更有利于大豆的萌发及出苗,成株率和产量显著提升[1]。 因此实施精准栽培管理技术,使用耐密高产品种、精量点播、系统调控、水肥一体化、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对大豆简化栽培、节本增效、增收致富及大豆产业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
大豆产量260 kg/亩。
选择抗逆性强、 适宜本区域种植的高产优质大豆品种,生育期90~100 d,具有株型收敛、耐密、抗倒伏、有限结荚习性、适宜机械采收(底荚高度不低于8 cm)等特性[2],如华疆2 号、黑河45、黑科60、昊疆23、中黄901、中黄615 等。
单株结荚14~16 个,单株粒数33~35 粒,百粒重19~21 g。
由图1 可知,小麦播种前根据机械车辆的轮距、胎宽和套播模式要求对24 行播种机进行行距调整:播幅3.75 m 的播种机械调整为“7 带22 行”,连接行15 cm,小麦行距10 cm,大豆行距22 cm。 滴灌带配置为“6+1”模式,即行内6 带加连接行1 带,带行宽为15 cm[3-4]。 为确保小麦收获时不碾压套播作物,预留75 cm 供小麦收获机械车辆通过。6 月底套播时小麦株高不超过1 m[5]。
图1 套播大豆株行距配置(单位:cm)
2.2.1 套播机械 选择高架免耕播种机。 落地机架高85~90 cm,播幅3.75 m,7~8 个单体免耕精量可调播种器,具有覆土、镇压功能,最小行距25 cm,最大行距50 cm。套播行距配置分别为75-47-47-47-47-75 cm,平均行距53.5 cm。
2.2.2 牵引动力机械 牵引动力机械应选择高架拖拉机,马力≥70 匹,轮胎宽度25~35 cm,轮心距应保证在(206±3)cm 以内,车轮加装分行器(护苗器),离地高度40~50 cm, 车轮行走在预留的40 cm 运行行内,须配备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导航),以保证精准在预设套播行内运行。
为确保播种行覆土全面,镇压确实,须在套播前5~7 d 对小麦田进行滴水,每亩灌水60~80 m3,确保每行湿润峰衔接,不影响小麦灌浆,保证套播大豆正常出苗。
复播大豆品种多为内地引种, 对新疆盐碱土壤较敏感,尽可能选择pH≤8.3、含盐量≤0.1%、土地肥力中等偏上、0~20 cm 耕层养分有机质含量≥1.2%、全氮含量≥0.08%、碱解氮含量≥70 mg/kg、速效磷含量≥20 mg/kg、 速效钾含量≥100 mg/kg、 土壤容重1.3~1.4 g/cm3、总孔隙度45%~50%的地块。
依据本地区历年初霜期发生时间和当年气候情况,根据大豆生育期特点,确定6 月20-30 日适宜套播大豆。
选用粒大、饱满、纯净、无霉变、无病虫害且发芽势、发芽率≥95%的种子。播前根据天气及温度,晾晒大豆种子1~2 d,提高活力。 使用噻虫·咯·霜灵(精甲霜灵+咯菌腈+噻虫嗪) 进行拌种。 若6 月底雨水偏多,且冬小麦为中晚熟(230 d 左右)品种,可使用10.0 mg/kg 烯效唑拌种, 能够显著增加套作大豆茎粗,防止子叶生长过快,缩短第1 节间长度,防止后期倒伏[6],若用其他种衣剂拌种须在半天内播种。
开展套播作业的机车速控制在3 km/h, 开沟深度3~4 cm, 株距3.0~3.5 cm, 理论株数3.6 万~4.1 万株/亩[7],播种量8~10 kg/亩,播行笔直,下种均匀顺畅,覆土全面,镇压确实,不损伤小麦茎秆、穗等部位。
“春争日、夏争时”。 以“早播种,促苗早发,一促到底”为核心。
4.1.1 麦豆共生期大豆生长特点及管理
(1)生长特点。 套播后麦豆共生期一般为10~12 d,此时小麦即将进入成熟期,对光热资源和水肥的需求迅速下降。 大豆经历出苗和苗期,气温偏高,日照时数长,光热资源充沛,大豆生长快。
(2)田管要点。 主攻方向:育壮苗、防徒长、促进花芽分化。
技术措施:一是叶面喷施生长调节剂,每亩施用缩节胺8~10 g,对大豆进行1~2 次化学调控,控节间、防徒长、促茎强、育壮苗、防倒伏,促进花芽分化,株高在30 cm 以下且有2~3 片复叶为宜。 二是苗期主要以化学除草为主,化除喷药时期应在大豆1~3 复叶之间、大多数杂草2~3 片叶龄期,在早上和傍晚光线不强、温度不高时进行叶面喷雾作业为宜,温度过高时降低药液浓度,过低时提高药液浓度(谨防药害发生)。 使用高效盖草能30~50 mL/亩或精喹禾灵30~50 mL/亩复配氟磺胺草醚50~70 mL/亩兑水30~40 kg进行茎叶喷雾。 三是注意观察田间虫害的发生。
4.1.2 大豆开花结荚期
(1)生长特点。 开花结荚期在第2、3 片复叶时开始,一般持续30 d 左右。 开花主要集中在上午6:00-9:00。 4~5 d 可伸展1 片复叶、生长1 节,1 节1~6 个荚不等。 当荚长1 cm 时称为结荚,此时是生长最旺盛的时期,是需水需肥关键期。
(2)田管重点。 主攻方向:健壮、防旺、增花、增荚。
长势长相:开花期封垄,结荚期透光。
技术措施:一是增水肥;二是初花期喷施调环酸钙,结荚后期滴施烯效唑,促转化防旺长;三是叶面喷施微肥(硼肥、钾肥和钙肥)和生长调节剂(胺鲜酯、芸苔素内酯),防黄叶、增花、增荚;四是防虫。
4.1.3 大豆鼓粒期
(1)生长特点。 鼓粒期一般30 d 左右,是干物质积累期。
(2)田管要点。 主攻方向:保绿叶、防落荚、防秕荚、增粒重。
高产长相:荚多粒多,高而不倒。
技术措施:一是水肥充足,叶片不衰老且生长旺盛;二是继续喷施抗逆性调节剂或微肥,保绿叶、防落荚、增粒重;三是防草防虫。
4.1.4 大豆成熟期 当豆荚发黄褐色时停水停肥,成熟期一般20 d 左右。
冬小麦收获后,气温普遍较高,大豆生长迅速,应防范大豆“高脚苗”、缺素症、病虫害的发生。
4.2.1 化调促早熟 套播大豆7 月底8 月初现花即可进行调控管理,根据品种特性、株型、长势长相、密度情况适时适量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 能够促进侧芽生长、 调控花期、 提高成花成荚率, 促进套播大豆早熟的作用。 初花期每亩喷施5 g 调环酸钙(15%)1 次。 初荚期每亩使用15~20 g 调环酸钙(15%)兑水25~30 kg,喷施1 次(于早晚光线较弱时喷施)[8]。
叶面肥喷施可在花期、结荚及结荚鼓粒期进行。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钼酸铵,配合喷施铁、硅、钙和钼等多元中微量叶面肥,生育期内共喷施叶面肥3~5 次,增加叶片营养,延长叶功能,起到保花、保荚、增粒重作用。
4.2.2 水肥管理 复播大豆按照“以促为主,一促到底”的原则及时滴水施肥。 大豆是需肥较多的作物,氮磷钾需求量比小麦、玉米等作物高。 复播大豆全生育期总施肥量应不少于66 kg/亩。 施肥量可为尿素33 kg/亩、磷酸一铵20 kg/亩、硫酸钾15 kg/亩[9-10]。 全生育期共滴水8~9 次,间隔时间7~10 d,每亩滴水量280~320 m3[11-12]。
4.2.3 病虫害综合防治
(1)病害防治。 大豆的主要病害有菌核病和霜霉病。 菌核病在发病初期,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 每亩喷药剂60 g, 可控制菌核病危害。也可选用50%可湿性粉剂乙烯菌核利, 每亩用药量为1 500 倍液药剂60~70 g。 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幼苗和种子,受害严重时叶片早落,产量大幅度降低。防治方法:用药剂拌种或田间发病后及时喷施药剂。每100 kg 种子用35%甲霜灵拌种剂300 g;苗期发病初期每亩用3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30~60 g,进行喷雾防治,每次间隔7~8 d,连喷2~3 次。
(2)虫害防治。 复播大豆田发生的主要虫害有棉铃虫、甜菜夜蛾、蓟马和叶螨。 坚持农业措施为先,化学措施为辅,以大豆健康栽培基础,生态防控为核心保护利用天敌。 防治蓟马:可选用乙基多杀菌素、溴氰虫酰胺、苦参碱、啶虫脒等防治。 防治棉铃虫、甜菜夜蛾:可用性诱剂诱捕器压低基数,监测种群动态;可在卵孵化盛期, 用BT 或NPV 进行防控, 事半功倍;其次可选用甲维盐、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等交替防治。 防治叶螨:坚持少量高频滴灌制度和化学防控相结合的方法,可用阿维菌素、哒螨灵、螺螨脂、乙螨唑等进行防治[13]。
(1)为减少小麦收割对大豆的影响,尽可能选择割台4~8 m、 车轮内侧轴距206~210 cm, 轮面宽度66~75 cm 的大型收割机械。制定收割标准,严禁漏子率超标、不带粉碎抛撒器的收割机械下地作业。
(2)评价小麦联合收割机作业质量评价指标主要由籽粒损失率(≤2%)、清洁率(≤93%)、破碎率(≤2%)、割茬高度、地头边角作物的收割等组成。这里尤其应关注落籽的情况变化, 一方面减少小麦产量损失,另一方面预防大豆田次生小麦恶性生长,使用苗后除草剂徒增成本, 同时易对大豆苗和周边作物产生药害。
(3)在非特殊情况下,收割机作业期间严禁偏离设定线路运行,拉运车辆尽可能在地头接粮,必须下地的要按规定车辙运行, 最大程度减少对大豆苗以及地面的碾压。
(4)秸秆还田。 小麦收获时会制造大量麦草秸秆,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大豆的生长发育和田间管理。为此,务必同时对麦草秸秆处理,由收割机械自行粉碎抛撒,秸秆还田,可有效保持田间土壤水分,麦草的覆盖同时也减少了杂草的生长和危害。
(1)采收标准。 机械收获应在叶片基本脱落,豆荚成熟度80%、豆粒满圆时进行收获。 割茬≤8 cm,滚筒转速≤300 r/min,行驶速度≤3 km/h,根据豆粒大小调节脱粒间隙,水分控制在13%即可收获。 采用带有大豆专用挠性割台的机械收获, 田间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收获时段,建议根据天气情况,选择在7:00-11:00 或20:00-24:00,降低田间采收损失率。
(2)合理晾晒。 选择晴好天气,大豆不宜直接放置水泥地面上,建议在帆布上晾晒,可利用木锨薄摊勤翻,待干燥均匀后再进行机器清扬。
(3)机器清扬。采用专业清扬机械,筛网分3 层,筛网规格140.0 cm×200.0 cm,第1 层原筛规格为0.8 cm,第2 层长眼筛规格3.0 cm×3.5 cm, 第3 层长眼筛规格0.3 cm×30.0 cm,以便达到大豆交售标准。
(4)贮藏技术。 安全贮藏水分为12%,超过13%有霉变风险[14]。 大豆种子富含蛋白质,高温条件下易变性;且含油量高,导热率小,在高温条件下不易降温。因此,大豆种子必须采取低温入库。有必要时,可在寒冬季节开仓降温,再进行低温密闭贮藏。 特别是经过晾晒的大豆种子,必须待种子冷却以后,方可入库贮藏或交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