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介入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现状研究

2024-03-18 05:19张晓筱王梓旭徐震乐
现代特殊教育 2024年4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残疾人

张晓筱 王梓旭 徐震乐

【基金项目】 本文为中国残联课题“我国残疾人康复辅助器具服务保障制度的实施路径研究”(2021CDPFAT-32)、国家社科基金“独居老人风险应对与社会工作干预模式研究”(23CSH055)研究成果。

【摘要】 社会工作者是推进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不可缺少的一环。基于武汉市、淄博市、长春市、常州市和西宁市残疾人的问卷调查,揭示残疾人对社会工作者介入辅助器具服务意愿的影响因素,探索社会工作者介入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的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现有辅助器具使用满意度、辅助器具政策了解程度、是否有社会工作者帮助挑选辅助器具的经历与残疾人需求社会工作者介入意愿呈现正相关;受教育程度与残疾人需求社会工作者介入意愿呈现负相关。

【关键词】 残疾人;辅助器具;社会工作者

【中图分类号】 G913

【作者简介】 张晓筱,讲师,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zhang.xx@whut.edu.cn,武汉,430070);王梓旭,徐震乐,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武汉,43007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实现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辅助器具服务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辅助器具服务。《残疾人基本辅助器具指导目录(2020版)》表明,残疾人辅助器具保障制度建设的推进和探索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在残疾人辅助器具发展过程中,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仍存在认知不足、供需矛盾突出、支付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对残疾人辅助器具的需求满足还停留在较低层次,难以做到全面化、个性化、科学化。目前,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模式已逐渐从医疗模式转变为社会模式,这需要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不仅关注生理康复,还需要关注其心理和社会层面[1]。社会工作能从个人、家庭、社区三个层面来参与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的路径,充分协调各方面的资源来帮助残疾人解决其辅助器具服务方面的问题。随着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其在残疾人工作中已经积累了较多经验,对于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也有了一定研究。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发展需要社会工作者的介入。通过调查寻找影响残疾人意愿的因素,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探索社会工作者介入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的路径,加快社会工作者介入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的进程。

通过对现有的社会工作者介入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研究进行分析,发现大部分研究都采用了定性研究方法,且以个案访谈为主。但在量化数据收集汇总与地区比较分析上还存在空白。为了更好地研究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模式,全面推进社会工作者介入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本研究采取量化研究方法,研究湖北省武汉市、山东省淄博市、吉林省长春市、江苏省常州市和青海省西宁市五个区域的样本。这五个地区的经济人文情况存在差异,社会工作者机构发展状况也不同,具有一定的地区代表性。

一、文献回顾

加强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体系建设,是辅助器具服务工作迫在眉睫的任务之一。本文将从社会工作者介入角度出发,围绕残疾人的辅助器具服务介入情况展开讨论。

(一)我国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的现状

辅助器具服务模式的核心是在对残疾人需求进行评估的基础上为其配置适时、适用的辅助器具,提高残疾人对辅助器具适配服务的满意度。但由于工作起点低、基础弱,与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的需求相比,我国的辅助器具事业发展还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方新、李晞等学者提出,目前我国辅助器具服务体系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辅助器具服务保障制度和相关法规政策尚不完善;辅助器具服务网络尚不健全;辅助器具服务机构服务能力不足;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差距大;服务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方面[2]。陈振声和闫媚通过研究发现,我国辅助器具服务还存在着专业服务人员缺乏、服务能力不足、专业技术低等问题[3-4]。黄秀梅也提出现阶段我国康复辅助器具标准化人才队伍专业水平不高,业务能力不强的问题[5]。我国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处于较薄弱状态,要提高我国辅助器具服务水平必须在这一方面下功夫。

同时还应看到,我国在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制度建设方面也处于较薄弱状态。王宏和许晓鸣在比较了国内外辅助器具服务发展动态等相关情况后指出,虽然我国《残疾人保障法》中有加强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的内容,但辅助器具服务领域的法规政策没有配套的条例,也缺乏对各类辅助器具服务机构的管理政策,因此缺乏可操作性,经费的投入也缺乏连续性[6]。我国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仍需要进一步加强服务水平标准化建设[7]。因此,制定完善的辅助器具服务政策,对促进辅助器具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有学者提出,我国应推动辅助器具服务保障政策建设,在原有辅助器具服务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修改意见,同时指出现有辅助器具服务模式缺乏制度性的管理与法规的创新[8-9]。根据学者对辅助器具服务相关政策的分析,我国在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领域的制度建设还应继续完善,抢抓机遇,纳入大局,探索建立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政策保障体系。

(二)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的相关研究

方新、李晞等学者提出,我国应在残疾人辅助器具適配服务中采用综合服务模式,提供包含“评、配、练、教、社”五个方面内容的全方位服务,其中的“社”,即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在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主要是为用户提供资源整合、心理疏导等支持服务,激发用户发挥辅具的潜能。他们通常扮演资源联系者、宣传者、推广者、支持者、跟进者等角色。但我国在社会工作者介入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领域发展较薄弱,一方面是残疾人对社会工作者的认知度不高,对社会工作职业性质的认识模糊[10-11]。有学者调查显示,在残疾人家庭中,对社会工作者有一定了解的家庭仅占其样本量的13.4%[12]。另一方面,我国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缺乏专业人才,尤其是专业社会工作者数量少。根据民政部门户网站公布的《2021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持证社会工作者共计73.7万人,远远无法满足我国数以千万计的残疾人对辅助器具服务的需求。学者孙先德也曾提出,专业的人才队伍是残疾人获得辅助器具服务的关键,想要加快辅助器具服务事业发展,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加强社会工作者人才队伍建设[13]。由于当前社会工作者在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领域的培训中存在着唯“技术至上”的倾向,这使社会工作者在介入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过程中失去了人本关怀;容易产生高层次的教学研究人员缺乏等问题。社会工作者介入残疾人辅助服务的发展是确保残疾人权益、为残疾人赋权增能的重要举措,是帮助残疾人有尊严地回归社会生活的重要基础。目前,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一直处于较薄弱状态,针对社会工作者介入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的研究也较为少见。

国内近10年的研究侧重于对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政策、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现状与发展、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体系建构等领域的研究。在多位学者的文章中均提到社会工作者在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中的重要作用,但现有研究缺少针对社会工作者介入辅助器具服务过程的研究。同时,现有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方面的研究更多地使用实地调研法、个案分析法进行质性研究,缺乏基于数据分析的量化实证研究。

本研究期望通过对全国不同地区残疾人辅具使用状况进行调研分析,以期了解残疾人对社会工作者介入辅助器具服务的意愿,讨论现有社会工作者介入辅助器具服务的不足并尝试提出解决办法,推动社会工作者介入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的进程。

二、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使用及满意度现状

本研究探讨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使用及满意度现状,重视实证性与客观性,强调数据結果的真实、统整与合理解释。本研究使用量化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问卷设计与发放针对有辅助器具需求的残疾人,覆盖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残疾类型的残疾人,可以反映残疾人的辅助器具服务的需求。

研究采用自编问卷进行抽样调查测量,以残疾人自填式问卷作为测量工具。为了使测量具备信效度与降低不同生理状况残疾人造成的影响,问卷设计前期,研究者与残疾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合残疾人对辅具应用及了解程度修改问卷用语,便于调查。

研究对象的选取以立意抽样的方法,对来自五个地区(湖北省武汉市、山东省淄博市、吉林省长春市、江苏省常州市和青海省西宁市)的数据,按照不同区域进行抽样,预计从五市残疾人总体中抽取135名残疾人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如下:(1)至少具有一种残体症状;(2)配合研究(排除有严重认知障碍者)。从问卷发放的地区来看,综合了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考虑了不同的城市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各地辅助器具相关政策、发展现状和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差异。

研究于2022年9—12月,采用面对面方式,对符合标准的共计126位残疾人进行问卷调查。由调查者亲送问卷并完成施测。问卷回收后,先抽除无效问卷,并注记问卷无效之原因。以统计分析软件 SPSS 26.0为工具,对收集来的问卷进行筛选与录入,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的变量进行赋值,最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以期对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使用情况达到全面性认知和深度理解。通过发放、收集和处理问卷数据,共筛选出126份样本,剔除无效样本2份,最终得到124份有效样本,样本有效率为98.4%。

(一)残疾人个人背景变量

从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来看,调查对象男性占比51.6%,女性占比48.4%,男女比例接近1∶1;调查对象的年龄分布较为广泛,年龄较长者占比较大,30岁以上占比91.1%,其中60岁以上老人占总样本的33.1%;残疾类型中肢体残疾占比48.3%;残疾等级为未知占比40.3%。如表1所示。

表1 残疾人辅助器具使用情况描述性分析

[ 频数 百分比(%) 平均值 标准差 性别 男 64 51.60 1.48 0.5 女 60 48.40 年龄 29岁及以下 11 8.90 3.54 1.35 30—39 22 17.70 40—49 21 16.90 50—59 29 23.40 60岁及以上 41 33.10 残疾

类型 视力障碍 26 17.90 - - 听力障碍 24 16.60 言语障碍 18 12.40 肢体残疾 70 48.30 智力障碍 6 4.10 精神残疾 1 0.70 残疾

等级 一级 10 8.10 3.84 1.26 二级 10 8.10 三级 20 16.10 四级 34 27.40 未知 50 40.30 受教育

程度 小学及以下 21 16.90 2.65 1.07 初中 32 25.80 高中 46 37.10 大专或

本科 20 16.10 研究生

及以上 5 4.00 家庭

平均

月收入 1000及以下 13 10.50 2.91 1.13 1001—3000 33 26.60 3001—5000 43 34.70 5001—8000 22 17.70 8000以上 13 10.50 ]

(二)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使用及满意度现况

统计发现,自费购买是受访者获得辅具的主要方式,占比42.2%。在现有辅具器具数量上,51.6%受访对象表示只拥有一件辅具,38.1%受访对象拥有2—3件辅具,仅有1人表示拥有5件以上辅具。大多数残疾人都拥有较高的现有辅具使用满意度,不满意的残疾人占比仅6.5%。在辅具获取过程中,42.9%的残疾人表示接受其他人的帮助,但不是社会工作者、医护人员、居委会成员和政府人员。经过进一步访谈得知,其他人主要是指残疾人的亲戚朋友。辅具回访程度并不乐观,38.8%残疾人选择了其他人员,通过进一步访谈得知,基本上没有回访情况。曾经拥有社会工作者介入经历的残疾人只占总样本的28.2%,现在社会工作者介入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并不普遍。目前残疾人对于社会工作者介入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具有普遍的需求。对于辅助器具政策的了解,只有4%的残疾人表示非常了解,16.9%表示比较了解,我国的辅助器具政策宣传仍需加强。如表2所示。

表2 残疾人辅助器具使用情况的描述性分析

[变量 项目 频数 百分比(%) 获得辅助

器具方式 自费购买 65 42.20 社区内租赁 16 10.40 政府补贴购买 12 7.80 政府免费发放 40 26.00 其他方式 21 13.60 现有辅助

器具数量 1个 64 51.60 2—3个 48 38.70 4—5个 11 8.90 5个以上 1 0.80 现有辅助器具使用满意度 非常满意 44 35.50 满意 39 31.50 一般 33 26.60 不满意 8 6.50 非常不满意 0 0 获得辅助器具时获得了谁的帮助 医护人员 19 11.80 社会工作者 32 19.90 政府人员 28 17.40 居委会成员 13 8.10 其他 69 42.90 是否有社工帮助挑选辅助器具 是 35 28.20 否 89 71.80 购买并使用辅助器具后,有哪些人对辅助器具使用情况进行回访 辅助器具售卖者 39 26.50 医院人员 4 2.70 社工 24 16.30 残联人员 23 15.60 其他人员 57 38.80 辅助器具政策了解程度 非常了解 5 4.00 比较了解 21 16.90 一般 52 41.90 不太了解 24 19.40 完全不了解 22 17.70 残疾人对于社工介入意愿 非常有必要 26 21.00 有必要 36 29.00 一般 59 47.60 没有必要 3 2.40 完全没必要 0 0 ]

三、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使用对社会工作者介入意愿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差异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用K个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分析残疾人辅助器具使用现状和社会工作者介入辅助器具服务情况;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分析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用线性回归分析讨论残疾人信息及辅助器具使用情况对社会工作者介入辅助器具服务意愿的影响。

(一)变量设置

本文的因变量是残疾人对于社会工作者介入意愿,分为“非常无必要”“无必要”“一般”“有必要”和“非常有必要”,具有序次特征,因此本文采用线性回归分析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本文的自变量有3个,分别是:辅助器具政策了解程度、是否有社会工作者帮助挑选辅助器具、现有辅助器具使用满意度。辅助器具政策了解程度通过“您了解在购买辅助器具时,可以获得的政策支持吗?”题项来测量。以往文献表明,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经济水平等都会对残疾人需要社会工作者介入辅助器具服务的意愿造成显著影响,因此本文设置控制变量为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经济水平、残疾等级。本文变量描述如表3所示。

(二)受教育程度对残疾人使用辅助器具服务的影响

通过差异分析发现,残疾人受教育程度和残疾人对现有辅助器具使用满意度、是否有社会工作者帮助挑选辅助器具、社会工作者介入意愿、辅助器具政策了解程度均有显著差异。具体如表4所示。

第一,现有辅助器具使用满意度与受教育程度存在显著差异性。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残疾人比受教育程度为初中、高中、研究生及以上的残疾人对辅助器具满意度高;受教育程度为大专或本科的残疾人比受教育程度为初中的残疾人对辅助器具满意度要高。

第二,是否有社会工作者帮助挑选辅助器具在受教育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性。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残疾人比受教育程度为高中、研究生及以上的残疾人拥有更少的社会工作者介入经历;受教育程度为初中的残疾人比受教育程度为研究生及以上的残疾人拥有更少的社会工作者介入经历。

第三,辅助器具政策了解程度在受教育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性。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残疾人相比于受教育程度为高中的残疾人拥有更高的辅助器具政策了解程度。

第四,受教育程度与残疾人对社会工作者介入意愿存在显著差异性。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残疾人比受教育程度为初中、高中、大专或本科、研究生及以上的残疾人拥有更高的社会工作者介入辅助器具服务的意愿;受教育程度为初中的残疾人比受教育程度为高中者拥有更高的社会工作者介入辅助器具服务的意愿。

(三)现有辅助器具使用满意度、辅助器具政策了解程度、社会工作者帮助对残疾人需求社会工作者介入意愿的影响

为研究残疾人对社会工作者介入意愿的影响因素,将其作为因变量。年龄、性别、收入、残疾等级、受教育程度、现有辅助器具数量作为控制变量,是否有社工帮助、现有辅助器具使用满意度作为自变量,建立回归分析模型。从表5模型摘要中可看出:调整后R方为40.7%,这表明因变量残疾人对社会工作者介入意愿变动的40.7%可由模型中的自变量解释。

表5 假设检验[模型摘要 模型 R R方 调整后R方 标准估算的误差 1 0.671a 0.450 0.407 0.63934 ]

为研究模型的显著性,对其进行了F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从中可看出:F=10.366,显著性为0.000<0.05,整个模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模型当中至少一个自变量会对因变量产生显著影响。如表6所示。

表6 ANOVAa

[ANOVAa 模型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显著性 1 回归 38.135 9 4.237 10.366 0.000b 残差 46.598 114 0.409 总计 84.734 123 ]

从回归系数表可看出,性别的回归系数为0.046,其对应的t=0.377,显著性为0.707>0.05,系数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性别不会对因变量残疾人对社会工作者介入意愿产生显著影响;同理,年龄(t=0.781,显著性=0.436)、残疾等级(t=-0.989,显著性=0.325)、现有辅助器具数量(t=-1.773,显著性=0.079)、现有辅助器具使用满意度(t=0.912,显著性=0.364)、辅助器具政策了解程度(t=1.959,显著性=0.053)均不会对因变量残疾人对社会工作者介入意愿产生显著影响。受教育程度的回归系数为-0.325,其对应的t=-5.292,显著性=0.000<0.05,回归系数在5%水平下是显著的,因此,受教育程度会对因变量残疾人对社会工作者介入意愿产生显著影响。类似可得,家庭平均月收入(t=2.459,显著性=0.015<0.05)、是否有社会工作者帮助挑选辅助器具(t=2.826,显著性=0.006<0.05)也会对因变量残疾人对社会工作者介入意愿产生显著影响。具体如表7所示。

综上所述,回归方程为:残疾人对社会工作者介入意愿=4.665-0.325受教育程度+0.142家庭平均月收入+0.408是否有社会工作者帮助挑选辅助器具。

受教育程度、家庭平均月收入和是否有社会工作者帮助挑选辅助器具会对残疾人需要社会工作者介入意愿产生显著影响。现有辅助器具使用满意度、辅助器具政策了解程度均与残疾人对于社会工作者介入意愿呈现正相关。另外,社会工作者帮助挑选辅助器具与残疾人对社会工作者介入意愿也呈现正相关。

(四)性别对于残疾人使用辅具服务的影响

现有辅助器具使用满意度与性别存在显著差异性,P值为0.016,t值为2.434。性别对于是否有社会工作者帮助挑选辅助器具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辅助器具政策了解程度和辅助器具使用满意度上存在差异,且男性的满意度普遍低于女性。有些受访者对于辅助器具的满意度低,不是因为辅助器具本身,而是受到自身性別视角的制约。在调查和访谈过程中,有些年龄较大的男性受访者面对身体上出现的变化,一时难以接受,拒绝外界的帮助,对于使用辅助器具表现出强烈的排斥和不满。如表8所示。

四、分析与讨论

(一)残疾等级模糊现象普遍

调查发现,残疾等级为“未知”占比40.3%,残疾等级普遍模糊现象本质上反映了残疾人身份认同问题,残疾人不愿面对自身残疾人身份或者对残疾人身份出现了错误认知。从整体的社会环境来看,福利政策和社会文化等宏观因素共同影响着残疾人身份认同的形成。身份认同理论认为,身份认同产生于社会环境之中,环境的影响因素不仅有学校、文化、父母、生活等场域,还包括对当下情景的心理感受和反馈[14]。样本中有些学历水平较低以及老年的受访者受到病耻感及外界歧视影响,认为认定了残疾等级,申请了残疾人证,就等于把自身的身体状况不佳、劳动能力欠缺这一事实告知了他人,容易遭受差别对待[15]。其次,部分残疾人缺少家人的照护,自身也缺乏认定残疾等级、申请残疾人证的能力和意识。加之社会关注较少,这部分残疾人不清楚自身的残疾程度,也得不到相应的治疗和康复。因此,社会环境问题是导致残疾人等级模糊现象普遍的原因之一。

另外,样本中残疾人等级模糊现象主要出现在老年残疾人群体之中。老年残疾人的身份认同,包含老年残疾人对自身社会地位的认知,以及对自身社会角色的认知等多个维度的内容,与老年残疾人的精神心理状态息息相关。研究表明,老年残疾人的精神心理状态是影响其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16]。这种残疾人身份的不认同表现在个人和集体两个方面。个人方面,老年残疾人容易成为无归属群体,将自身与健康老年人隔绝。集体方面,社会保障福利制度的缺失,容易弱化老年残疾人的认知能力,导致老年残疾人各种“标签”固化。努力提高老年残疾人群体的生活水平,落实对老年残疾人的政策支持是消除这种负面认知的有效方法。

(二)受教育程度对残疾人使用辅助器具服务具有多方面影响

研究发现,年龄在现有辅助器具使用满意度、是否有社会工作者帮助挑选辅助器具、辅助器具政策了解程度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残疾人受教育程度和残疾人对于现有辅助器具使用满意度、是否有社会工作者帮助挑选辅助器具、社会工作者介入意愿、輔助器具政策了解程度均有显著差异。虽然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残疾人对于辅助器具的满意度较高,但这并不等于这部分受访者所使用的辅助器具的质量或者效果更好。受教育程度低会限制人的认识水平,使其缺乏自我发展的动力[17]。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残疾人拥有更少的社会工作者介入经历,但对社会工作者介入的意愿更高,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可以为残疾人链接多方资源。但老年人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影响,获取资源的途径非常有限[18],缺少向社会工作者寻求帮助的意识或者途径,缺少社会工作者的介入经历。这同时说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残疾人,能够获得的资源和支持也较为有限,更需要专业社会工作者介入辅助器具服务。且研究发现,当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残疾人了解社会工作者可以为其提供帮助后,他们更加期望能够获得社会工作者的服务。

(三)辅具使用满意度及政策了解程度均与残疾人对于社会工作者介入意愿呈现正相关

目前,残疾人对于辅助器具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他们不仅需要康复理疗,还需要心理与社会的接受与认同。社会工作者的介入不仅能提供链接相关资源和挑选辅助器具方面的服务,还包括对残疾人心理疏导和社会认同度等方面的服务。社会工作者是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过程中的资源联络者,也是宣传者、推广者、支持者和跟进者[19]。社会工作者的介入除了在辅助器具的适配和使用上更有利于残疾人的康复、提高残疾人对于辅助器具使用的满意度外,还可以提供心理等其他方面的服务,发掘残疾人的优势,提高抗逆力,增强其自我价值感和社会认同感。

此外,我国现有辅助器具政策仍存在诸多不足,也影响了残疾人对政策的了解程度。我国康复辅助器具福利政策服务输送机制仍不成熟,缺乏中立化的评估服务。虽然可以利用现有具备服务能力的公办机构(如假肢厂、残联辅助器具中心等)开展评估,但这些机构往往难以延伸至基层及偏远地区[20]。社会工作者及社会工作机构在这一过程中可起到中介作用,使康复辅助器具福利政策的服务输送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四)社会工作者帮助挑选辅助器具与残疾人需求社会工作者介入意愿呈现正相关

拥有过社会工作者介入经历的残疾人更希望社会工作者能介入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反映了残疾人对于社会工作者这一身份的认可。想要在残疾人社会工作中获得高认可度,社会工作者需要利用专业工作方法将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需求与机构特色相结合。另外,资源丰富程度直接影响了社会工作者能否为残疾人提供满意的辅助器具服务,因此,社会工作者还需要担任资源整合者这一重要角色[21]。辅助器具服务需要多主体参与,这一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尤其要体现出自身的专业性与不可替代性。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研究发现,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在现有辅助器具使用满意度、是否有社会工作者帮助挑选辅助器具、辅助器具政策了解程度的显著性差异呈现出不同特点。社会工作者对提高残疾人辅具服务的满意度起到重要作用。

第一,残疾人对于辅助器具的使用满意度、社会工作者介入意愿、辅助器具政策了解程度容易受到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对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残疾人而言,他们有充足的信息或者获取信息和链接资源的渠道来满足自身对辅助器具的需求,且能够作出相对理性、客观的判断。而对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残疾人,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渠道有限,且几乎不向外寻求帮助,缺少必要的辅助器具适配环节和后续的维修跟进服务,辅助器具与残疾人的适配度低,不利于自身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对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残疾人而言,更加迫切地需要专业人士以及社会工作者的帮助。

第二,本研究发现,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发挥着重要影响作用,拥有过社会工作者帮助挑选辅助器具经历的残疾人更希望社会工作者能够介入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社会工作者在整个服务的过程中起到了“枢纽”的作用。社会工作者不仅可以在整个辅助器具服务的过程中与残疾人保持紧密的联系,向他们宣传相关的政策,还可以根据残疾人的实际需求向相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社会工作者能够随时关注残疾人的身心情况变化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且可以将残疾人的情况和需求总结性地告知专业的辅助器具适配人员,这是对目前专业人员不足的补充。同时,社会工作者也需具备相关辅助器具知识,从而更好地为残疾人提供服务。因此,辅助器具服务制度的完善需要社会工作者参与。

我国社会工作者介入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具有很大的空间。虽然在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领域社会工作者的参与程度有限,但研究发现,残疾人普遍对社会工作者介入服务存在一定的需求,社会工作者也可以凭借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介入这一过程,更好地为残疾人提供服务。同时,社会工作者介入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还需要相关部门和机构的进一步探索和推动。

(二)建议

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体系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对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还有差距,而社会工作者的介入能有效改善这一情况。本文在探索社会工作者介入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的路径基础上,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具体如下。

第一,持续关注弱势群体,拓宽对残疾老人、低学历残疾人的服务介入渠道。相比于受教育程度高、经济状况好的残疾人,其他残疾人获取辅助器具渠道较为狭窄,了解辅助器具政策机会更少。对于配发的辅助器具使用效果往往夸大事实,影响康复理疗效果,甚至造成二次伤害。所以这类残疾人更加需要社会工作者介入帮助其挑选辅助器具,从而促进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事业全面发展。

第二,注重辅助器具服务中的性别因素。现有的研究很少关注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中的性别因素,但传统社会中的性别观念对于辅助器具获取,以及辅助器具使用和辅助器具使用效果都产生了显著影响。相比于女性,男性在辅助器具服务中更加容易受到心理因素影响,产生抗拒情绪。所以在社会工作者介入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的过程中,对于男性残疾人应该更加关注其心理状况,注重对他们情绪的安抚与疏导。

第三,把辅助器具服务政策宣传作为重要工作事项,鼓励专业社会工作机构介入。残疾人对于辅助器具政策的了解程度影响辅助器具服务的效果,而大部分残疾人缺乏对政策的全面认知了解。社会工作能够充分协调各方面的资源来帮助残疾人。通过专业社会工作者对政策的宣传与解读,能够帮助残疾人弥补自身信息资源的缺乏,获得经济物质上的帮助,進而推进政府政策的实施与改革,

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只有关注残疾人对于社会工作者介入意愿的影响因素,采取合适的路径介入,才能更好满足残疾人美好生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旭,陈功.老龄化背景下的康复辅助器具利用与需求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11):1350-1353.

[2]方新,李高峰,熊宝林,等.康复辅助器具服务模式与人才队伍建设[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8(2):211-214.

[3]陈振声.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体系的构建[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6):583-585.

[4]闫媚.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现状与政策建设思考[J].残疾人研究,2012(4):67-70.

[5]黄秀梅.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现状与政策建设思考[J].活力,2022(3):145-147.

[6]王宏,许晓鸣.残疾人辅助器具及其服务[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4):321-323.

[7]唐瑞瑞,胡龙军,徐桔密,等.上海市标准化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社建设现状调查[J].医学与社会,2023(2):19-23.

[8]董理权,吴小高.我国残疾人基本辅助器具服务保障制度建立的必要性浅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8):989-992.

[9]梅哲,孙晓红.上海市康复辅助器具租赁服务的现状、问题与建议[J].中国民政,2021(6):38-41.

[10]喻欢.从一个个案看社工在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中的作用[J].社会工作(上半月),2010(2):49-50.

[11]徐红梅,伍幼林.国内社会工作者的基本现状及能力建设研究[J].城市问题,2010(9):56-61+66.

[12]文军.当代中国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十大挑战[J].社会科学,2009(7):68

[13]李婧,卜长莉.社会工作参与贫困残疾人社区康复的路径探究——以长春市H社区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54-59.

[14]孙先德.构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体系 推动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1):1001-1003.

[15]于淼,陶兆铭.被排斥与自我排斥的身份认同——一项深圳市残疾青年的经验研究[J].青年研究,2017(4):11-22.

[16]韩央迪,张丽珍,赖晓苗,等.何以践行社会工作的“社会性”?——一项针对成年精障人士“老养残”家庭照料者的项目实践[J].社会工作,2017(4):35-53+109.

[17]姚远,陈昫.老年残疾人身份认同问题研究[J].人口研究,2011(6):43-50.

[18]井淇,高倩倩,蔡伟芹,等.我国残联系统辅助器具残疾康复机构人员配置分析[J].医学与社会,2021(1):10-13+19.

[19]肖源.南京市残疾人辅助器具辅助技术专业服务人才现状的调查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2(6):83+91.

[20]魏晨婧,李高峰.我国康复辅助器具福利政策现状与思考[J].社会福利(理论版),2021(5):3-6.

[21]祝韵,谭卫华.影响社会工作机构获得高认可度的因素分析[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71-76.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ocial Workers Intervention in the Service of Assistive Devices for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in Five Cities

ZHANG Xiaoxiao   WANG Zixu   XU Zhenle

Abstract:Social workers ar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advancement of assistive device services for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in Wuhan,Zibo,Changchun,Changzhou and Xining,this paper reveal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willingness to have social workers intervene in assistive devices services and explores the ways for social workers to intervene in. The results show: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using existing assistive devices,the understanding degree of assistive devices policy,the experience of whether there is a social worker to help select assistive devices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willingnes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to have social workers intervene in;there i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evel of education and the willingness of having social workers intervene in.

Key words: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assistive devices;social workers

Authors:ZHANG Xiaoxiao,lecturer,School of Law and Humanities and Sociology,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ang.xx@whut.edu.cn,Wuhan,430070);WANG Zixu,XU Zhenle,undergraduate,School of Law and Humanities and Sociology,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430070).

(特約编校:慕雯雯)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者残疾人
高等继续教育在提升社会工作者核心职业能力中的作用
工作条件、家庭支持与职业发展:中国社会工作者离职意愿的多因素分析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对职业流动影响的研究——基于对广州市社会工作者的调查
论我国人口促进社会工作者核心能力的培育
浅析残疾人就业对策
社会服务机构中社会工作者激励因素研究
我骄傲
方便残疾人用的橱柜Chopchop
便于残疾人进行登机的Skycare轮椅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