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际娣
近年来,广东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突出位置,扎实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严格落实“三区三线”,深入实施河湖长制、林长制,加快描绘以绿美为底色的广东生态画卷。
岭南春早!雨水节气刚过,南岭山脉雾气氤氲,春天的气息笼罩大地。在南岭国家森林公园,部分树木已抽出新绿,而1300公顷的华南五针松原始森林,松树苍劲挺拔,屹立于广东之巅,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在这里凸显,广东生态屏障越发牢固。
事实上,除了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当前广东还在积极创建丹霞山国家公园,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和4个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建设,持续加强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取得历史性成就,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正式落户深圳。
一系列的成果正是广东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的成果。近年来,广东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突出位置,绿色日益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经过数代人的接续努力,广东“绿色版图”不断扩大,基本实现了“绿起来”的目标,已经到了“美起来”的阶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广东正加速形成。
加固生态屏障保护物种多样性
1月31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举行2024年首场例行新闻发布会,会议通报了2023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及广东未来生态环境发展举措。会上通报,广东大气六项主要污染物浓度连续9年全面达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前两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91.9%,劣V类断面全面清零;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到92.3%,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持续高位改善,美丽中国广东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广东生态屏障不断加固,物种多样性也更加丰富,绿美广东带来的生态红利更加凸显。去年9月,我国关于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的区域动议提案获得《湿地公约》常委会第六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这意味着我国正式成立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这一中心正是落户在深圳。
经过十年努力,深圳累计修复红树林面积43.33公顷,全面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水鸟栖息地保护、生态系统科学修复,广泛推动科普教育,生态保护融入城市生活的点点滴滴。
除此之外,在韶关始兴南山保护区首次发现桫椤群落,在始兴车八岭自然保护区多次监测到中华穿山甲等珍稀动物;东莞首次野外监测到野生白鹇种群和彩鹮;深圳红树林国际自然保护区豹猫由“稀客”成为“常客”……清晨时分,成群的白鹇更是飞到寻常百姓家房前屋后觅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常态。
目前,广东省森林覆盖率达53.03%,野生动植物物种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广东正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引领,全力创建南岭国家公园、丹霞山国家公园,高标准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持续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的成果。
在广东东部,原本黑臭的练江、榕江、韩江经过治理再次成为老百姓的“亲水河”;茅洲河更是从黑臭到水质达标,再到如今的水绿岸美,如今茅洲河沿岸已经成为老百姓散步休闲的好去处。广东数条污染最严重河流的变迁,便是广东持续保护生态环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生动实践。
防污治污成果显著得益于广东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当前广东已全面建立了省市县镇村五级河湖长体系、省市县镇四级河湖警长体系,人数达8万名,工作机制和机构设置取得新突破。与此同时,广东万里碧道建设高质量推进,积极推进水经济发展,河湖治理综合效益加快释放。
示范先行 建立生态保护“湾区标准”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徐晓霞在1月3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粤港澳生态环境同保护共治理的格局逐步形成,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绿色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对标美丽中国先行区的目标要求,广东将携手港澳谋划共建美丽湾区合作路径,推动重点领域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创新推动重大战略平台示范先行。
数字化转型、光伏、新能源……一场以能源结构调整为基础的经济绿色低碳转型也在上演。当前,广东产业、交通结构也不断优化调整,绿色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新能源车在城市穿梭;广东还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碳普惠等试点示范走在全国前列,资源能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高水平完成国家下达的碳强度等约束性指标。
这些实践经验都将助推粤港澳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海洋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固体废物协同处置等重点领域深化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在创新推动重大战略平台示范先行方面,广东率先探索试行与国际接轨的生态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体系和合作模式;开展碳标签互认机制研究与应用,探索建立区域内部产品碳足迹与低碳产品认证制度;推动三大平台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和交流合作,强化绿色金融、绿色贸易、绿色能源等领域国际合作,实现高水平互利共赢。
近日,“广东蓝”的图片刷爆了朋友圈,这是广东长期聚焦“蓝天保卫战”的成果。数据显示,广东大气六项主要污染物浓度连续9年全面达标,空气质量达标率94.8%,改善幅度居全国第二,PM2.5浓度21微克每立方米,较“十三五”同期进一步下降32%,在全国排名第四。
当前,广东成功构建守护“广东蓝”的两大体系,让工作推进有章可循:一方面是完善了大气污染治理经济政策;另一方面则加强科学治气能力建设,完善大气环境管理体系。同时加大措施落实保障,推动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同时,广东生态环境部门还将联合相关部门制定“1+N”的大氣污染治理政策体系,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图,切实推动重点治理措施落地见效。
下一步,广东将围绕“开展六大行动、完善两个体系、强化一个保障”开展工作。其中六大行动指:优化产业结构,实施产业绿色低碳转型行动;优化能源结构,实施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发展行动;优化交通结构,实施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行动;强化多污染物减排,实施提质增效降低排放强度行动;强化面源污染防治,实施精细化综合治理行动;强化联防联控,实施大气污染区域协同行动。
编辑/麦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