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坤 王 玉
1.安徽民正司法鉴定所,安徽 蚌埠 233700;2.福建明鉴司法鉴定所,福建 晋江 362200
损伤分析是法医临床鉴定的重要举措,随着时代的发展,法律规定发生了变化,对法医临床鉴定的要求明显提升,通过加强对损伤分析的应用,可以准确判断导致损伤的方法、器械,同时还可根据伤者的实际情况确认伤情等级,如轻微伤、轻伤、重伤。鉴于法医临床鉴定是司法程序中的重要技术工作,其必须随着大众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进行转变,使整个法医临床鉴定工作能够更加有效化,保障司法公正。
随着法医临床鉴定技术的发展,已经有多样化的鉴定方式被应用于司法事业,对保障司法公正有重要帮助。从目前的司法案件看,对法医临床鉴定有比较大的依赖性,通过加强对损伤分析的应用能够持续提升法医临床鉴定准确性,而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损伤分析方法愈加多样化,而且损伤分析的整体科学性、有效性均有显著提升,这也给司法临床鉴定工作提供了重要帮助,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损伤分析依然可以在司法临床鉴定中大放光彩[1]。
近些年来我国在法制领域有比较快速的发展,迎合了时代发展需求,为司法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帮助。在大多数司法案件中需要应用到损伤分析,通过加强损伤分析有利于及时确认患者损伤程度、损伤性质,并精准鉴定损伤情况对患者劳动能力的损害,进而可以对犯罪人提供一定的量刑依据[2]。总的来看,当前损伤分析已经成为司法案件办理的重要根据,可以从公正、公平角度完成对有关责任及行为的认定和判断,维护了我国法制的公正性。
法医临床鉴定是重要的司法鉴定环节,为保障鉴定准确性、充分发挥法医临床鉴定的作用,必须明确损伤分析的应用重点,使整个案件处理更加合理、顺利。一般在法医临床鉴定时,损伤分析需要重点关注患者表面皮肤创口,若患者因外力或暴力伤害出现皮下或表皮受损情况,而且受损处属于全面裂开状态则可被判定为“表面皮肤创口”。首先,在表面皮肤创口的损伤分析中,需明确是否是被物体打击破坏,进而确认表面皮肤创口属于首次伤害还是二次伤害;其次,在表面皮肤创口的损伤分析中,还能够鉴定出导致患者损伤的具体器物,不过需注意的是一般无法进行快速鉴定[3]。因此,在对表面皮肤创口情况进行损伤分析时,应先对创口进行处理,严防情况恶化。待患者情况稳定后方可对创口处进行全面清创,随后方可进行器物判定,例如若采用锐器导致患者表面皮肤创口,那么其创口缝合边缘会非常齐整,无表皮掉落、皮下出血情况。如若是因钝器导致损伤,将会有不规则的瘢痕,且创口边缘不齐整,并会有明显皮下出血、表皮掉落情况。再如,若创口存在二次损伤,则会在缝合伤口后出现与首次创伤缝合现象的明显差异。
损伤分析时应重点关注受害人自身疾病情况,如若未关注其自身疾病因素,极有可能出现因疾病因素引起的损伤,容易在法医临床鉴定中出现混淆情况,对此必须关注受害人的身体疾病情况,如尤其要关注骨质流失、钙质缺失情况,若受害人存在以上情况,极有可能出现骨折,而且此类疾病因素引起的骨折与外力作用引起的骨折比较相似,因此容易导致鉴定混淆。据悉,在其他发达国家的相关法律中已经对自身疾病导致的损伤有明文规定,我国在该方面相对不足,在对受害人进行损伤分析时,若存在自身疾病引起损伤的可能,则会根据鉴定要求进行损伤、疾病之间因果关系的判断,由此可见我国在该方面与其他国家的法律有所差异,对此在未来仍需要持续加强相关研究,明确疾病与损伤之间的关系,并出台更为具体且行之有效的判定方法。
受害人在受到伤害时容易出现骨折情况,对于此类情况的损伤分析,需要重点分析导致骨折的受力方法、受力形式,进而为司法鉴定提供依据[4]。一般情况下,受伤人的内部骨骼受损的受力形式主要包括旋转骨折、线状骨折、压缩骨折等。在对受害人内部骨骼损伤分析时需要严格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首先,应了解受害人是否存在骨折,需要对受害人身体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明确其是否存在血管压迹、先天性变异等;其次,对于确认存在骨折的患者,应注意鉴别病理性骨折和单纯骨折,若为病理性骨折还应明确具体病理因素;再次,应对患者骨折情况进行深入检查,对此需重点鉴定骨折处的骨痂生长情况,以此判断骨折的新旧程度,并且还需系统性地判断骨折引起的炎症反应情况;最后,在明确以上骨折相关内容后,还需分析导致骨折的方法、损伤机制,以此作为案件处理的重要依据。
在一些案件办理中,通过加入对法医临床鉴定方法的应用,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办案效率,同时还可为司法鉴定工作提供更多新经验。损伤分析时,还需判断受损时间与案件联系,例如在骨折损伤方面,可根据对受害人骨折损伤愈合情况的分析确认与案件之间的联系。据悉在很多案件办理中,往往会因多种因素直接影响最终的案件办理,通过加强对损伤分析方法的应用,能够构建受损部位、受损时间之间的联系,这不仅可提高法律判断的精准性、合理性,还可为案件办理提供有力帮助[5]。如在具体损伤分析时,需明确患者是否存在皮下损坏情况,若出现血红蛋白分解情况则表明已经出现皮下损坏情况,而且因时间的不同,血红蛋白分解情况也有差异,因此需要借助技术手段判断血红蛋白分解的开始时间;同时还可根据创口肉芽改变、瘢痕形成状况等判断是否与案件有联系。总而言之,对损伤情况的损伤分析判断有助于明确损伤情况与案件的关系,这对提高案件办理效率有直接帮助。
损伤分析时可以确认损伤部位与致伤工具的关系,对案件办理有重要作用。例如法医在对受害人进行临床鉴定时,可根据创口处形状、骨折形状、表皮剥离形态等进行分析检查。在案件审批过程中,法院要求提供致伤工具与损伤部位之间的鉴定报告,这时便需对致伤器物进行鉴定,可以采用肉眼观察、影像学检查等方法进行系统性分析,例如对于髌骨横断骨折情况,可在损失分析时确认为股四头肌强烈收缩引起,再如椎体楔形骨折可判定为摔伤。
损伤分析还可用于分析死亡方式,一般可将死亡方式分为他杀、自杀、意外死亡等。由于死亡后患者生理因素的变化,使得死亡方式鉴定有较高难度。总的来看,死亡方式鉴定是一项非常繁杂的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全面了解死者的现场情况,对案情进行系统分析;同时在具体的死因鉴定中,应了解受害人是否存在疾病,明确疾病与死亡之间是否有直接联系,而且还应对其身体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是否存在致命性损伤。通过鉴定死亡方式、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便可为案情处理提供重要线索,进而为法律评判提供依据。
损伤分析是法医临床鉴定的重要途径,随着时代的发展,损伤分析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愈加深入,可以说在司法鉴定中能够起到关键性作用。鉴于此,当前在进行法医临床鉴定时,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做到遵纪守法,这是确保损伤分析能够真正在法医临床鉴定中发挥作用的前提。由于法医损伤鉴定在开展过程中可能涉及一些赔偿、后期责任的相关问题,使得很多当事人往往非常重视,甚至通过“耍花样”途径获得更多的赔偿,抑或者减少应承担的责任。对此,作为法医工作人员,必须清楚认识到所处工作岗位的具体职责及职业道德,恪尽职守,严格根据规范化标准开展相关损伤分析工作。
法医损伤分析与各类案件的办理工作密切相关,属于公职人员,而且法医的相关工作具有极强的专业性、技术性要求,对此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综合素质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作案工具愈加复杂化、多样化,给相关侦查工作提出了难题,法医临床鉴定作为案件侦破过程的重要助力,必须有极强专业素质水平的人才支撑,如此才能够真正发挥法医临床鉴定的作用,确保司法公正。同时,各行业领域中对人才的需求均在持续上升,法医行业也是如此。因此,法医部门应重视人才培养,大力培养高素质人才[6]。首先,管理部门应重视提升法医人员准入条件,促进法医人员的人才转型,向全能型、高素质角度逐步发展,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损伤分析等法医临床鉴定工作质量及效率;其次,法医人才的培养需要有完善的人才教育培训机制,对此管理部门需从实际情况出发,综合分析过去法医人才培养中的问题,结合当下具体情况优化培训机制,给予制度、待遇方面的保障,打造、充实法医人才队伍;最后,当下可用于法医临床鉴定的损伤分析技术较多,并且依然处于持续发展趋势,需要法医部门不断探索新技术、新工具,以此提升法医鉴定水平。
法医鉴定工作一般于临床上开展,但也有很多时候需要到案发现场了解情况,并与临床鉴定工作相结合,进而实现全面判断。由于每一案件案发现场的不确定性、环境因素等多样化因素影响,往往会给相关鉴定工作带来较大难度,对此法医在现场了解情况时必须重视现场细节,以案发现场为核心开展调查分析工作,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例如在刑事案件中,法医需要对受害人进行全面的损伤分析,并结合案发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精准判断,为整个案件的定性提供依据,例如明确案件类型、受害人致命因素等。总的来看,现场细节对法医鉴定工作有重要帮助,相关法医人员应具备丰富经验、扎实的理论基础,在参与某一案件时,从案发现场的蛛丝马迹中寻找有价值的信息,为案情侦破提供有力帮助。
当前法医临床鉴定已成为司法鉴定的重要途径,作为法医鉴定的重要技术,损伤分析的应用范围在逐渐扩大,同时也已经有比较完善的执行标准,需要法医人员在对受害人进行损伤分析时严格遵守。相关的损伤分析标准是以足够多的数据支撑形成,能够保障鉴定分析准确性,因此法医人员在损伤分析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7]。对此,在进行损伤分析时,首先,应仔细、全面对比执行标准的相关参数,以此为鉴定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其次,应将标准真正贯彻落实到法医临床鉴定的各个环节,使整个法医鉴定过程均可保障规范性、标准性、精准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法医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法医临床鉴定为司法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法医临床鉴定中的损伤分析技术得到了快速进步,显著提高损伤分析准确性,对提高案件办理效率有重要帮助。损伤分析的应用有助于案件办理,能够为司法鉴定提供有力依据,在其具体应用时,必须针对受害人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明确损伤分析重点,在本文中便围绕对表面皮肤创口、自身疾病、内部骨骼受损情况等几种损伤分析重点进行了详细阐述,与此同时还为提高法医临床鉴定中的损伤分析应用水平提出了几点建议,如遵纪守法、大力培养人才等,望能够对促进司法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