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信息茧房:新媒体引领中国青年拥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4-03-18 07:06蔡梦虹曾晓林
新闻传播 2024年1期
关键词:茧房同质化中华

蔡梦虹 曾晓林

(韩山师范学院 广东 潮州 521041)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育青年主动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积极弘扬传统美德,逐步成长为兼具世界眼光与民族传统的新时代青年。”[1]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对文化未来的发展有更进一步的要求,要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就必须传承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在此基础上建立文化自信。而“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又是国家建设发展的关键力量,可见激发中国青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加强文化的自信心是极其重要的。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如果依旧使用简单的灌输方式对中国青年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成效肯定一般。当今的中国青年思想多元活跃,对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适应力强,也自成一套适用于新媒体的沟通体系。所以当下要引领中国青年拥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须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创新传播方式和探索新的传播路径。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也加快了信息茧房对青年用户包围的进程。信息茧房是由美国学者桑斯坦提出来的,他认为信息茧房会让用户只选择自己喜爱的内容并置身于让自己身心愉悦的领域内[2],久而久之,用户就如受困在蚕茧中一般,对茧房外的信息不甚了解,因此本文认为信息茧房会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路上的拦路虎,亦值得探讨。

一、当代中国青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

(一)情感认知强烈

一项对国内十所高校的700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大学生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导向[3]。在另一项针对南京800名青年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学生都意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益于自身的成长发展,也认为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很有必要[4]。可见,中国青年在主观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有十分积极的态度。

(二)认知深度欠缺

调查显示,青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流于表面,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探究,难以构建深度的知识体系。例如阅读四大名著只读简装版,对待部分常识的把握程度仅停留在中学阶段。而且青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缺乏系统全面的整体认知,往往只关注其一两个方面,如传统节日文化、四大发明等,而对中医药文化、戏剧文化等其他与自身关系不太密切的优秀传统文化则较为陌生[5]。

(三)认知渠道单一

中国青年学习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渠道最多来源是课堂,其次是通过书籍、旅游见闻、电视节目等方式进行学习,都属于单向传播的渠道,缺乏互动的活力。虽说目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在新媒体上进行传播,但其内核依旧是传统媒体的传播思路[6]。又或者是在新媒体上进行传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分娱乐化,例如出现“杜甫很忙”“李白很酷”等名人恶搞事件,文化被泛娱乐化的负面效应极强,不利于中国青年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背后价值的思考。

二、信息茧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困境

桑斯坦提出信息茧房这一概念是在2006年,当时中国的新媒体时代也未真正到来。在十多年后的今天,新媒体时代的确为用户提供了个性化信息订制的服务,大大降低了用户搜索信息的成本的同时信息茧房也逐步形成,特别在人工智能算法技术日益成熟的情况下,深陷在茧房中的用户所接收的信息、价值观会逐渐单一化与固化,无法拓宽自身的信息接收面,这等消极作用也十分影响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交流[7]。因此,需要进一步分析导致信息茧房的多重因素,探究其影响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原因。

从文献分析的结果来看,桑斯坦曾提出信息茧房也被称为是自我偏好的同质化,也有其他学者直接称为同质化茧房[8]。可见在信息茧房描述性概念中,同质化是其不可缺乏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将从用户群体和算法过滤机制这两个方面所导致的同质化对信息茧房的形成进行阐述分析。

(一)用户群体导致同质化

用户在新媒体中的好友数量越多,用户会通过观察线上好友的共同兴趣和观点,并在交流中展示这类兴趣和观点,这是为了让自己在新媒体上的形象更稳定可靠。在新媒体上也经常出现沉默的螺旋的现象——当一件事情的某个观点被多数用户所认同时,那么支持其他观点的用户会呈现出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无形的群体压力让群体同质化更深了一步。再者是用户会在新媒体上寻找认同自己观点想法的群体,并当用户在此群体中涉入的程度越深时,群体内部的用户会对观点和想法进行强化和同质化,这便产生了“回音室效应”,既是在一个独立的圈子中,观点和想法都得到了充分的回应,回应室效应虽然不完全与信息茧房一致,但它与信息茧房有着相似的心理机制。综合以上论述,再结合近年来我国新媒体上兴起的各类亚文化组织,它们都有明显的群体组织,每一个亚文化的群体都十分独立,拥有属于自己群体的观念与立场,青年用户无论是出于喜爱还是为了合群加入到这些类型的群体中,青年用户之间的信息会逐渐显现出趋同的特征。亚文化的观念与立场在这个群体内得到逐步的强化,让青年用户充分认同对自己的观念立场。所以虽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新媒体上的主流文化,但由于在新媒体上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不够新颖,其主流文化地位也受到亚文化群体的不断冲击,青年用户分散了更多的注意力在亚文化群体上,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失去更多的竞争力。

(二)算法过滤机制导致同质化

算法的过滤机制——其一是内容的推荐,它通过当前用户在新媒体上关注的对象情况,预设当前用户感兴趣的其他对象,并推荐给当前用户;其二是协同过滤机制,这个机制是挖掘当前用户在新媒体上所展示出的兴趣点,然后通过将拥有类似兴趣点的其他用户的观点看法推荐给当前用户,从而让当前用户有所谓的新发现,但依旧是在不断强化用户的喜好,将用户困在信息茧房内[9]。特别是新媒体时代是一个流量至上、娱乐至上的时代,各种娱乐、猎奇甚至低俗等无营养内容层出不穷,利用青年用户的好奇心给其带来即时性的上瘾体验,一旦用户上瘾,算法会对青年用户的兴趣点进行采集与分析,不断地让青年用户在无意识中摄入更多无营养内容,全然不知自己已经被信息窄化和偏食。长此以往,青年用户在新媒体上能接触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则越来越少。还有西方国家通过利用新媒体各个平台的信息茧房算法过滤机制向中国的用户,尤其是向青年用户隐性地输送包含其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的内容,如影视作品、网络游戏等,而且部分西方的影视作品和网络游戏还掺杂着黄赌毒等不良元素,试图利用信息茧房的同质性使青年用户全面接受西方的思潮,而且青年用户是互联网的主力军,长期沉浸在新媒体这个虚拟的花花世界中会产生失控感,加剧自身主体意识的模糊,从而更容易被不良观点立场所迷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也容易被瓦解。

三、突破信息茧房同质化,巧用新媒体打造多元传播路径

(一)优化算法,丰富传播形式

个性化算法过滤机制确实是造成信息茧房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如果可以有效地利用算法也不外乎是一种突破信息茧房同质化的好方法。一方面,用户无论是对各类观点的看法,还是对内容的选择,甚至是在新媒体中的群体站位都非一成不变,特别是青年用户,他们喜爱探索更新鲜的事物,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户的兴趣点和关注点会发生迁移,算法应该及时甚至是预测到用户的变化,以此促使用户注意力的转移与延伸。另一方面,算法需要“出其不意”,不能让青年用户在其舒适的领域内久待,身为青年需要利用新媒体开拓自身的眼界,因此算法适当地为青年用户推荐惯性之外的讯息和内容很有必要。

算法被优化的同时,也需要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通过科技赋能,采用数字呈现的方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跨越时空的界限,还能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立体起来,以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吸引青年用户,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感化青年用户,让青年用户从内心深处赞同并热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2023年4月莫高窟的“数字藏经洞”小程序上线,仅仅上线1周有超过1400万用户进入小程序,用户不仅可以身临其境地领略莫高窟的神奇壮丽,小程序内还设置有游戏互动机制,增强用户的体验感,进一步加深用户对莫高窟文化历史的了解。如今微博,抖音,微信,哔哩哔哩等社交平台的用户量巨大,且多为青年用户,但是各个平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并不全面,也缺乏对传统文化特点的凝练,像许多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宣传时常常面临着“走不出去”的难题,这就需要多依托各类社交平台、移动客户端、融媒体平台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包装,例如2023年的春节,潮汕地区的英歌舞走红网络,刷屏各大社交平台,让全国各地的用户甚至是海外用户都认识了英歌舞这一非遗文化,特别有助于增长中国青年的文化自信心。当然不仅是非遗文化需要弘扬,让坚持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账号能在各个平台都有一席之地,都很有利于优质作品的产出和实现效果的良性循环。而且也只有当传播的形式不断地丰富,才能在新媒体上占领更多的地位,再加之算法的优化,最后达成新媒体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算法更大概率地推荐给青年用户的目标。

(二)健全引导机制,丰富传播的内容

加强对新媒体上各个平台的监督,通过实名认证,锁定账户的年龄层。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所指的青年年龄范围是14~35周岁。所以,平台需要有社会责任意识,为年龄范围在14~35周岁期间的青年用户多输送与本平台原来的调性不同的信息内容资源,促使青年用户接触更多元化的信息内容,为青年用户营造出一个信息较为均衡的环境,努力让青年用户打破信息茧房。当然这可能并不太利于平台的定位,甚至不利于平台的收益,但平台要将眼光放得长远——只有将青年托付起来,国家才能更强更稳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平台的运营才有可能长久不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媒体上的传播始终要以内容为王。一是政府要加强力度展开网络清朗行动,对以“低俗媚俗”内容博取流量的行为零容忍,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辟出一条规整之路。二是由于青年用户是成长生活在一个中西方文化交融的时代里,当他们面对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难免会觉得生涩难懂。因此,既然身处在文化传播的新时代,就要利用跨界融合的方式丰富传播的内容。三是利用传统文化优秀的内容,打造优秀的衍生品,通过各类衍生品丰富文化传播的内容,再将其传播出去,从而实现形成文化性、艺术性与娱乐性相结合的传播模式,突破了以往老旧刻板的呈现形式。例如,近几年来,在青年群体中炙手可热的国潮风很好地证明了跨界融合的方式是一种成功的尝试。像虎年春晚的舞蹈节目《只此青绿》,便是以我国青绿山水画的巅峰之作《千里江山图》为创作背景打造出来的,采用的是“文化+艺术”的跨界融合方式,一时间快速地称霸在新媒体上的各个平台,国人对其赞不绝口,甚至夸张地称看完《只此青绿》不止有“文化自信”已经是“文化膨胀”了,更是有许多青年用户模仿挑战“青绿腰”,又将模仿的照片发送在新媒体上,引发大家的讨论和热议。在热议中,青年用户间又互相科普了更多关于中国传统舞蹈、传统画作的知识热点,至此引起新一轮的热门话题。

结语

大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增长中国青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新媒体的介入与发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而言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加剧了信息茧房的现象,因此需要不断地研究造成信息茧房的影响因素,不断地提出突破信息茧房的新方法,但另一方面充分运用好新媒体,突破信息茧房同质化,巧用新媒体打造多元传播路径,可以为中国青年带来喜闻乐见的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国青年源源不断地吸取精神食粮,汇聚成勇往直前的凝聚力。

猜你喜欢
茧房同质化中华
信息茧房
材料作文“信息茧房”阅卷实录
轮椅总裁与“茧房”姑娘,十万公里的爱穿越生死
织就信息茧房的人,或许就是你自己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同质化市场背后致富路指何方
时事新闻报道如何避免“同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