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敏 孙建良*
膝骨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病,对于终末期患者,通常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手术创伤大,患者术后疼痛加重,优化术后镇痛方案,对早期康复锻炼至关重要[1]。术后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与术后疼痛密切相关[2-3]。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Femoral nerve block,FNB)具有起效快、创伤小的优势[4]。鉴于此,本研究观察评估了超声引导下FNB 对TKA 术后炎症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 运用G*Power3.1 统计学软件和相应公式估算样本量:;其中Zα和Z1-β为常数,软件中查表得出。σ 是估计标准差,Δ 为效应量差异,根据既往文献的数据进行估算。以α=0.05,β=0.1为标准,得出每组至少纳入28 例患者,以10%的脱落率,每组实际纳入患者30 例。本研究纳入自2019 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共60 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FNB 镇痛,对照组患者接受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本临床研究获得了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IIT-20190109-001-003),所有参与试验对象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1)年龄≥18 岁者;(2)因膝骨关节炎接受了单侧TKA 手术者。排除标准:(1)年龄<18 岁,>80 岁者;(2)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血友病性关节炎等炎症性关节炎疾病者;(3)合并严重基础疾病,包括重度肝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异常、心血管疾病、重度贫血、难以控制的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者;(4)恶性肿瘤及肿瘤晚期者;(5)有麻醉药物滥用、过敏及禁忌史者;(6)意识不清,或精神和心理疾病,检查随访不配合者。
1.2 麻醉方法与术后镇痛管理方案 两组患者首先均连接静脉通路,连接多功能生命体征监护仪,监测各项生命体征,手术由相同的主刀医生完成,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体位采取侧卧位,患肢在上方。将L2~3或L3~4椎间隙作为穿刺点,待脑脊液外流后,注入0.5%布比卡因2 mL 后退出蛛网膜下腔阻滞针,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4 cm 后妥善固定导管改平卧位。控制麻醉平面在T10 以下。阻滞平面低于T10 者,硬膜外注入0.5%利多卡因3~8 mL 至阻滞平面达T10。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方案,即在手术结束前0.5 h 将自控镇痛泵连接入静脉通路,镇痛药物为100 mL 生理盐水中配入2 μg/kg 舒芬太尼,自控剂量为1.5 mL/次,48 h后拆除镇痛泵。若术后患者静息痛>4 分,予以帕瑞昔布钠进行补救镇痛。观察组患者将探头放置在一侧的腹股沟位置,明确神经血管的解剖学标志后,进行股神经鞘阻滞。神经刺激器频率设置为2.0 Hz,电流为1.0 mA,当出现明显髌骨跳动时代表神经阻滞穿刺针正确。头端置管后连接自控镇痛泵,镇痛药物为0.2%罗哌卡因250 mL,基础剂量为5 mL/h,自控剂量为2 mL/h,48 h 后撤掉镇痛泵。
1.3 观察指标 (1)镇痛效果指标: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价术后6 h、24 h、48 h时患者静息状态与活动状态时的疼痛程度。VAS 评分的具体评估方法是画一条横线,其中一端定义为0 分,代表无痛;另一端定义为10 分,代表剧痛。然后让患者在横线上做标记,计算所对应的评分数值。从0 分至10 分,数值越大表明疼痛程度越剧烈。(2)炎症及氧化应激指标:在术后即刻、术后24 h、术后72 h 采集所有患者的静脉血5 mL,置于干燥的真空非抗凝管中。
0.5 h 后,在室温下以3,000 r/min 的速度离心20 min,分离出上层血清置于EP 管中。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脂质过氧化氢(Lipid hydrogen peroxide,LHP)水平。试剂盒均使用上海联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严格按说明书操作。(3)不良反应与并发症:观察术后72 h 内患者出现的不适反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n和%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流程图见图1。观察组中男12例,女18 例;年龄60~79 岁,平均年龄(69.7±5.2)岁;平均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3.4±2.1)kg/m2;美国麻醉学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为Ⅰ级20 例,Ⅱ级10 例。对照组中男13 例,女17 例;年龄61~80 岁,平均年龄(70.4±5.3)岁;平均BMI(23.1±1.9)kg/m2;ASA 分级为Ⅰ级21 例,Ⅱ级9 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BMI、ASA 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的术后VA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的术后VAS评分比较[(±s),分]
?
2.2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镇痛效果比较 见表1。
2.3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炎症指标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炎症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炎症指标比较(±s)
?
2.4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氧化应激指标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氧化应激指标比较(±s)
?
2.5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有1 例出现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率为3.3%;对照组有1 例出现眩晕,2 例出现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率为10%。
TKA 手术会引起严重的应激性反应,患者也常感受到剧烈的疼痛感[5-6]。本研究中,作者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 及48 h 的静息状态和活动状态VA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证实周围神经阻滞可以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先前研究证实,炎症因子可直接导致疼痛程度加重,CRP、IL-6 和TNF-α 是常用的炎症水平血清指标[7-8]。TNF-α 是一种最常见的促炎因子,IL-6 为多功能细胞因子,可促进炎症细胞活化[9-10]。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术后1 d 和术后3 d 的血清CRP、IL-6和TNF-α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股神经阻滞可有效抑制炎症因子分泌,机体炎症高反应状态得到明显减轻。
既往研究报道,TKA 多采用全身麻醉干预方案,可能增加手术应激反应[11]。氧化应激反应会使疼痛程度加重。疼痛及炎症均可导致氧自由基合成过多,使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12]。超氧化物歧化酶能够发挥稳定的抗氧化活性,减少组织损伤。丙二醛是由活性氧自由基降解多不饱和脂肪酸而形成的,可作为脂质过氧化的一种标志物[13]。李林峰等[14]学者分析了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试验组患者术后血清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明显降低,证实了对氧化应激反应的抑制作用。本研究发现在术后24 h、72 h,观察组患者的血清SOD 水平明显增高,而MDA、LHP 水平则明显降低,提示氧自由基显著减少,术后氧化应激反应程度得到缓解。
TKA 术后患者通常伴随多种基础性疾病,全身麻醉会使术后呼吸循环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尽管FNB 的风险明显低于全身麻醉,但也存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15-16]。本研究中,神经阻滞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静脉自控镇痛方案,证实该技术是安全可靠的。
本研究还有一些有待改进之处。首先,研究病例数仍然较少,临床随访时间短。其次,本研究未对相关机制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研究小组计划下步继续设计较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对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开展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术后镇痛,不但能有效减轻术后疼痛,还能抑制患者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