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年味儿去旅行

2024-03-16 19:34白英
旅游世界 2024年3期
关键词:铁艺杨柳青铁棍

白英

红灯点亮,暖泉年味

年味儿,是烟花爆竹那硝烟的味道;是采办年货那喜气洋洋的味道;是吃年夜饭那幸福温暖的味道;也是观看春晚那兴致勃勃的味道;更是以上所有味道都混合起来的,喜庆团圆的味道。在这个春节假期,让我们一起踏上一段难忘的旅程,寻找那些隐藏在街头巷尾的年味,去品尝地道的年味美食,观赏精彩纷呈的民俗表演,感受浓浓的亲情和友情。

制作灯笼的手艺人梁库

蔚县铁艺灯笼:点亮红火中国年

“十万人家火烛光,门门开处见红妆。”唐代诗人张萧远在《观灯》中描述了古代节日观灯的盛景,春节元宵节赏花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每盏花灯都象征着新年的繁荣昌盛,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地处张家口蔚(yù)县的暖泉古镇被誉为“中国十大最具年味的地方”之一,年节中的古镇,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挂满了造型各异颇具北方特色的古典式铁艺宫灯,给古老的城堡增添了无比喜庆的氛围。

灯笼照亮幸福生活

大红灯笼高高挂

“大红灯笼高高挂,红火日子年年有。” 行走在冬日的暖泉,艳阳高照,天出奇的蓝,大街上处处彩灯高挂,丝毫没有古诗描述中苍凉悲壮的感觉。不管门庭高挑的深宅大院,还是土墙残垣的寻常百姓之家,宫灯与对联,相互映衬下,红的那么耀眼,扑面而来的是历史记忆中的宁静和幽远。初建于明代的暖泉古镇,由西古堡、北官堡、中小堡三个村落组成,文化底蕴深厚,为著名的张库大道起点,因镇中心有一四季长流、冬暖夏凉的泉水而得名。走在古镇青石路上,隨处可看见洋溢着浓郁地方特色的铁艺仿古宫灯,灯笼上细铁丝编成花朵、福字、寿字等各种玲珑别致的精美图案,在红纱的衬托下与古朴的木窗木门交相辉印,透着拙朴,充满着灵动,浸润着喜气,演绎着极富地方风情的年味,真是春意满满、幸福满满、年味满满、中国特色年欢乐满满!

穿行在大街小巷,游人如织,处处感受到沉淀在时光里的味道。店铺的老板忙活着手里的活计,热情地介绍着自家的特产,千里迢迢前来暖泉过年的游客们自然也不会浪费古镇度过的每一分钟,徜徉在古街上寻觅浓浓的年味。一众店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家名为“手工编织灯笼”的店铺,步入其间,只见顶上吊的是大型宫灯,柜中摆的是各色挂灯,桌上放的是微型工艺灯,一组组色彩艳丽的铁丝灯笼,构思巧妙造型别致,置身其中,仿佛来到“灯笼世界”。店铺老板是一位敦厚朴实的制灯手艺人,名叫梁库,是位做灯近三十年的老师傅,他热情地为顾客介绍着他的手作铁艺灯:“你看这个灯,骨架均匀,颜色靓丽,灯上编出的图案双花相连,寓意好事成双,也很讲究呢!”梁师傅说,这些灯笼看似简单,但制作过程极其复杂,小到绕钢丝、配颜色,大到搭骨架,都需要纯手工制作,并融入了民俗特色,蕴含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

“鸿运当头喜迎新,人丁兴旺交好运。”梁师傅常年与灯为伴,他是爱灯更知灯,为什么每逢过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口高挂红灯?除了渲染红红火火的气氛,更有一些吉祥的民俗寓意,红灯笼高挂头顶,谐音“鸿运当头”,“灯”和“丁”谐音,另一个寓意则意味着家里的人丁兴旺,家族繁荣。梁师傅说起灯的历史,特别是铁艺宫灯的来龙去脉,自豪之情更是溢于言表。灯笼,又称灯彩,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而纯手工铁丝仿古灯笼也有数百年的历史。灯笼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连,在古代是照明用具,或放置室内,或悬挂院廊,除却基本的照明功用,亦起美化空间的作用。而今,照明作用已消失,反倒是成了绝佳的装饰品。在中国古代制作的灯彩中,以宫灯和纱灯最为著名,梁师傅制作的就是多见于北方的铁艺仿古宫灯,明清时期,这种灯已发展到百余种图样,如“双喜灯”“寿字灯”“八宝吉祥灯”等,祥瑞之意随之扩展。中国传统铁艺宫灯,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特色,真是一盏灯笼,千载悠悠。

灯笼的世界

灯笼的图样,都在脑子里

梁师傅制作的铁艺宫灯颇具特色,灯笼骨架用黑色的细铁丝编出网状花式图案,红色的纱布从内侧贴进去,使精美纹饰的骨架露在外面,古朴典雅而又不失现代气息。从一捆普普通通的铁丝,到一盏精致典雅的灯笼,究竟需要多少工序和时间?

“一个20厘米左右的小灯笼,一个老师傅得做上一天,大的用时一周或者十几天也是常事。”梁库师傅指着手里正编的一个灯笼框架说,可别小瞧它,看上去很简单,但实际上制作过程很复杂,需经过选料、拉直、设计、拧花、装配、制托、盘梁、裱布等八道主要工序。“在这些工序当中,拧花是最关键的环节!”每个花样都是一点点拧出来的,“灯笼的图样,都在脑子里!”一根根细细的铁丝,在梁师傅手中经过千转百折,编制成造型各异、精致典雅的灯笼框架。然后是上漆糊布,这是妇女们的拿手好戏,布从里面糊,还要糊结实,布与铁丝的接触面很小,需要用针锥从外精确顶住,与伸进灯笼中的手配合,把红布粘实粘牢并保持平整,这也考验手工艺人的耐心与细致。最后经过装配、制托、盘梁等工序,一盏灯笼才算大功告成。

层层把关,步步尽心,一道道工序细心雕琢,一个个环节巧手编制,大红喜庆的立式宫灯、小巧玲珑的瓜型灯笼、色彩斑斓的圆桶灯笼……清新古朴、流光溢彩的各式灯笼跃然眼前。梁师傅和工友们制作出来的铁艺仿古灯笼,造型优美,工艺精细,图案丰富,结实耐用。

回忆起这些年制作灯笼的变化,梁师傅说,为了延长灯笼的使用寿命,增加灯笼的实用价值,铁丝仿古灯笼也是在不断改进创新,把原来灯笼面所用普通布料逐步改为麻布和现代气息浓厚的仿羊皮材质,并将绘画、剪纸、编织、刺绣等艺术元素融入到铁艺灯笼的制作中,基本造型也拓展为坛形、桶形、方形、六角形、球形五大类别,以此基础上开发出宫灯、佛灯、葫芦灯、异形灯等60 多个规格100多个品种,铁艺仿古灯在他们的手中演绎出新的乐章。

把铁艺灯笼做成产品

谈起自己近三十年做灯笼的岁月,梁师傅也是感慨万千。1997年,他从老乡手里收了一个铁丝拧成的灯笼,听老乡说,这灯笼是清朝的物件。虽然灯笼里的布早已破了,但灯笼的框架仍旧完好无损,铁丝拧成的图形也异常精美。他顿时觉得这灯笼是个好东西,便拿上去北京潘家园古物市场售卖,卖出的价格也证实了他的想法。随后数月,他收旧物时,便特别留意起了灯笼,但灯笼收得数量有限,只有几个,询问的人却很多。一来二去,梁师傅心里有了新主意:“收旧物总有收完的时候,但若是自己能做,那可就不一样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改革开放节奏不断加快,市场繁荣民生振兴,经常跑外的梁师傅思想活跃,及时捕捉到这一千载难逢的创业良机。灯笼,尤其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铁艺编织灯笼,是具备广阔市场前景的一个产品,有十分深远的发展空间。逢年过节,开业庆典,婚丧嫁娶,灯笼制品对烘托节日气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把铁艺灯笼做成产品!”他为自己的这个想法兴奋起来,回家就与家人和村里人分享,大家都觉得可行。

蔚县铁丝灯笼

说干就干,就这样,梁师傅开始专业做起了手工灯笼。凭借在美工机械等方面的天赋,自信满满的他开始研发灯笼手工编织技术,并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改造,开启了一条漫长而又艰苦的新征程。起初,四五个人通过拆解旧灯笼摸索制作过程,编出的花样十分有限,但即便是简单的花样、现做的灯笼,到了市场上也十分畅销。有了好的开始,梁师傅开始研究新的颜色和花样,红布、黄布、碎花布,方形、圆形、八角形,在随后的几年中,各种造型不同的灯笼相继问世,且很受市场欢迎。普普通通的一根铁丝在他手里破茧成蝶幻化成艺术精品,平平凡凡的一块布料经过他的双手就成为透着吉祥和欢乐的艺术造型,靠着一双勤劳的巧手,纯手工铁丝仿古灯笼手艺人梁库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拧出红红火火的精彩人生!

灯笼点亮了古镇的夜空,也给游客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蔚县暖泉镇的铁艺灯笼,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熠熠生辉的光芒,点亮了红火的中国年。这些灯笼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手艺,还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在每一个年节,每一个特殊时刻,无论是挂在屋檐下还是手提着走街串巷,铁艺灯笼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让人们感受到浓郁的年味和喜庆的氛围。

穿服装

徐沟背铁棍:黄土高原上的空中芭蕾

“南庄的火、太谷的灯,徐沟的背铁棍爱煞人。”这句流传在山西的民谚,画龙点睛地道出了徐沟背铁棍的艺术魅力,而素有“空中芭蕾”之美誉的徐沟背铁棍(背棍,铁棍的合称),作为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已成为山西人分外喜欢的红火项目,每每精彩亮相在各种庙会集会上,都会让国内外游客大开眼界,叹为观止!

棍尖世界:飘浮摇动,天仙下凡

每年過年,山西太原小店区刘家堡的传统庙会红红火火分外热闹。刘家堡,俗称堡儿上,明代吏部尚书王琼故里,古村迎春庙会传承悠久,远近闻名。一进堡门,就见古街上人山人海,先看到的是背棍,伴随着敲锣打鼓的声音,远远望去,只见远处红红绿绿的一片越来越近,那身着戏装的艺人们走着秧歌的步伐,踩着点,有起有伏,特别之处在于左肩上面悬空站着一个小孩,两只手臂也随着艺人的节奏左右摆动,并带动两只长长的摆袖翩翩起舞,是活生生的“空中舞蹈”。棍下的人颤颤颠颠,伴着乐曲徐徐前行,如沐春风;棍上的小孩忽忽悠悠,随着节奏上上下下,似天仙下凡。再往跟前就看清楚了,有的是书生打着雨伞上站了一个白衣女子,这就是《白蛇传》;有的是道士打扮的人顶着花篮上站着一个头带牡丹的少女,这就是《洞宾戏牡丹》,还有西施、王昭君、穆桂英等等。每个组合仿佛都在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再看众人的目光,就像被磁石吸住一样。艺人们扛起八十多斤重的背棍,孩子们悬于二米高地空中,轻松自如地行走,尽情地抒发着内心的情感。

快乐的背棍人

背棍过去,后面过来了气势更加庞大的队伍,这些好似抬轿子的就是铁棍。铁棍,造型精美,本身就是一个活动的小舞台。这个舞台,纵横不过四尺,高不过三尺,舞台两侧有两条近两丈长的横杆,前后由十六名男青年抬起,而站在这个被抬起的舞台上的是栩栩如生的戏曲人物。剧中人物脚下是一个大转盘,景色有山、有水、有桥、有花草,非常逼真,可以几个人同时转。虽然铁棍都使用铁架子支撑,但你看不到一丁点铁,他们装饰得天衣无缝,非常神奇。随着铁棍的悠扬起伏,加上木杠弹性的惯力,架上的三个小女孩子水袖一甩,和着鼓点儿,悠悠扬扬地在上下颤动中飘浮摇动、翩翩起舞,让观众满目生情。再看抬者挺胸直腰,步调一致,与上面的小演员默契无比,他们以饱满的热情舞出的是豪爽、奔放和洒脱。

欢舞

徐沟背铁棍真不愧是一种人体与器械相结合的表演艺术,以铁棍为连接的人上立人、人上缚人的民间舞蹈形式令人惊叹。光是背棍的样式就有直顶、旁挂、活心(转轴)和单人棍、双人棍以及三人棍等样式,其制作工艺集中体现了清徐民间工艺美术的精湛与灵性。背棍的结构分为上、中、下三截,下截的铁绊和曲挺历来被认为是民间的绝活,制作巧妙,充分运用了物理学的力学原理,从打造捆绑至插合表演,都准确地掌握了重心与力量的平衡。而铁棍的制作,既大气又精密,其总挺、支挺、圆盘、插头等部位最为关键,“桌面”与“总挺”整体装饰讲究华丽与活泼相统一,个性张扬与和谐融洽相统一。铁棍在行进中表演,抬棍者众多而步调一致,其奥妙在于传承艺人创造了与众不同的“号子”,无论起停、转弯、快慢、路滑以及遇到各类障碍物等情况,都有特定的口号,即使在欢腾吵闹的环境中,这些口号语言也会格外“醒耳”。

棍尖故事:历史悠久,受人喜爱

徐沟的背棍、铁棍历史已近千年,由抬神求雨的活动演化而来。在内容上取材于民间传说、戏曲故事及现实生活,一根棍反映一出戏和一个故事上下一体,同歌同舞,玄妙奇特。徐沟背铁棍表演的时间近代以来逐渐固定在每年正月十五“闹元宵”的社火娱乐之中。表演时,背棍者根据人物角色、故事情节,随着锣鼓音乐节奏迈开步伐、摆动肢体;被背儿童也随之做出相应的表情和舞姿,达到上下默契、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背棍表演时,少则五六组,多则上百组,俯视步履铿锵、尘土飞扬,仰视彩袖挥舞、珠光眩目。百姓们视此为喜庆吉祥,家长们希望自已的子女每年都能进入背棍表演队伍,盛服彩妆,凌空起舞;壮年汉子也以参加背棍、展示自己的技艺和耐力为荣。

来参加表演的是清徐县徐沟镇一家名为的张氏背铁棍的表演团,每年春节的这个时候,背铁棍表演都会成为庙会里的一大卖点。老艺人告诉我,徐沟镇有七个大队,每个队都有背铁棍表演团,年年过节都很忙。在他们的演出队伍中,最大的演员60多岁,20岁时从艺,至今已有40多年的艺龄,年龄最小的仅四五岁,却已经像是个经验丰富的“老”演员了。人群中,最显眼的就是那些装扮齐整、活泼可爱的小演员们。只见扮演穆桂英的小演员,蛾眉凤眼,桃色的腮红衬得肉嘟嘟的小脸十分可爱,她自豪地说“我表演都快5年了,一点都不害怕!”一招一式已初具“老艺人”的风范,根本不怯场,在众人面前抖着鲜红的长衫,美滋滋的。

中场休息时,有个小男孩啥都不管了,拿着他的小马鞭,满场子撒欢。原来他是和爸爸表演 “马马棍”。身披红色斗篷,手持蓝色马鞭,俨然一个飒爽小骑手。这个“马马棍”还有个小机关:小孩和爸爸通过一个活动的铁棍连在一起,这个铁棍隐藏在爸爸手上马儿的身体内。当爸爸用力托举时,他可以很快实现由坐到立,站在马背上,整个动作瞬间完成,连贯、精妙,引得现场观众赞叹不已。

民间艺术——背棍

整个表演中,孩子们有着自己的世界,无忧无虑、尽享快乐。每天早晨6 点半起床,尽管天气寒冷,却始终以一张可爱的笑脸面对着观众,为了少上厕所,不影响演出,一般都用鸡蛋充饥,有时太累了,就在架子上面打个盹。在外人看来非常艰苦的事,孩子却毫不在乎。据说在当地每逢正月十五鬧元宵,各家的男孩女孩都把自己能上背棍、铁棍视为一种荣耀,认为参加者男好娶、女好嫁,象征着自己的一生幸福。女孩子会为当年曾是“坐棍”的而自豪和骄傲。

棍尖艺术:博采众长,自成体系

徐沟背铁棍艺术从整体的设计、制作、制彩、装彩、绑法到表演,各个环节都凝结着数代人的智慧,它运用传统工艺和表演技能,具有凌空、高难、精妙的特点,是一种兼具戏剧内容之精华、舞蹈动作之飘逸、杂技惊险之玄妙、绘画色彩之缤纷的独特艺术,被专家誉为“空中舞蹈”“无言戏剧”“活动雕塑”“流动杂技”。

之所以说是空中舞蹈,是因为徐沟背铁棍从表演形式上非常注重动作的舞蹈性。无论是下面背的、抬的大人,还是上面舞动的孩子,既有规范的舞蹈步伐和表演动作,又根据其不同的表现内容、不同的棍类,有各自特定的要求。而且在表演过程中,上下协调配合形成一个表演整体,给人以美的享受。之所以称无言戏剧,是因为徐沟背铁棍的表现内容,大部分取材于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及传统戏剧。一支背棍、一台铁棍就是一出戏,但它不是具体地表现其中某一情节或某一场景,而是将整个剧情加以提炼、浓缩、凝结,通过简洁而关键的道具、概括而富有代表性的场景、协调而富有美感的形体动作和人物表情加以表现出来,使人看到这一特定造型就可以联想到整个故事的始末,回味深长。

之所以像是流动杂技,是因为徐沟背铁棍棍型设计玄妙,制彩精巧,其造型颇有惊险之感。直观看去,下面的人犹如一个大力士,一只臂膀毫不费力地托着一件道具,而在道具上还站着一个亭亭玉立的姑娘,这个姑娘或一只脚站在雨伞薄薄的边上,或一只手攀着一枝细细的树枝悬在空中,使人看后不知其妙、难以置信却又不得不信。之所以又喻为活动雕塑,是因为徐沟背铁棍在不违背力学重心的前提要求下,尤其注重追求造型之美,或对称、或不对称,均以协调美感为标准。看上去犹如一尊尊雕塑,却又赋予灵动的美感,浑然天成。

除此之外,徐沟背铁棍博采众长,在传统玩法的基础上,吸收了欧美芭蕾舞“托举”、东北秧歌“群舞”、民间高跷“凌空”等精华,经过民间艺人的不断雕琢,成为集戏剧内容、舞蹈动作、雕塑造型、杂技惊险、绘画色彩于一体的独特艺術,徐沟背铁棍这一传统民间艺术,正带着黄土高原淳朴的民风,走向未来!

杨柳青:运河古镇闹新春

杨柳青,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仅闻其名便给人以古老的回味、诗意的联想。春节的喜庆还未消散,元宵的香味儿已弥漫在空中,逛古街,买年货,赏民俗,观年画,品美味,醉味蕾,敲锣鼓,闹新春,人潮涌动,龙狮劲舞,千年古镇杨柳青笼罩在中国年热闹、欢乐的气氛中。一道道精彩、热烈、丰盛的民俗大餐新鲜生动,展现着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真是“康乾盛世开漕运,酒肆林立百业兴。运河清波映杨柳,户户丹青画吉祥。”

古镇闹新春

千年运河荣古镇,浓浓年味扑面来

来到大运河畔的千年古镇杨柳青,浓浓年味扑面而来,满目皆是喜气洋洋的好气象。走在进村的路上,两侧的彩灯绵延数公里,年画文化、精武文化、运河文化、民俗文化,全都融进了彩灯的创意设计之中,从大到十几米长的“新春大吉”彩灯,小到半米见方的杨柳青年画娃娃彩灯,无不透出浓浓的年味儿,点缀着吉祥、欢乐的节日氛围。古镇大街上,舞龙、舞狮、腰鼓、武术,娃娃舞……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花会节目轮番上演;非遗市集上,杨柳青年画、风筝、剪纸等非遗技艺集中展示,令游客大饱眼福。特色的民俗、种类繁多的小吃和手工艺品,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吃的喝的玩的用的应有尽有,红的黄的绿的彩的颜色各异,琳琅满目的年货让人应接不暇,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你来我往的砍价声,在喜庆欢乐中,烟火气氤氲升腾。

京杭大运河横穿杨柳青镇,历史上曾有“先有杨柳青,后有天津卫”一说。运河流水潺潺,春夏之际两岸杨柳依依一派江南景象,因而杨柳青镇又有“北国小江南”“沽上小扬州”之称。杨柳青三字很撩人,干净,清爽,靓丽;有色彩,有动感,更飘洒着诗情画意。中国古人很智慧,也很浪漫,很早就捕捉到杨柳的美感和寓意。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曾御驾亲临杨柳青,因而此段运河又名为御河。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镇,杨柳青古镇拥有因京杭大运河流经而形成的的运河文化,以“莲(连)年有余”民俗形象为代表的年画文化,以石家大院、安家大院、如意大街等为代表的大院文化,以开拓津疆军营商史为代表的赶大营文化,附近还有文昌阁、普亮宝塔等历史遗存,以水为路,因河繁荣,世代沿革,繁华至今。

节日气氛浓郁的古镇街头

在御河桥附近,阵阵铿锵的锣鼓声吸引了游客的视线,杨柳青古镇的形象和标志,巨大的“胖娃娃抱大鱼”雕塑,金光闪闪喜气盈人,憨态可掬的模样让人一下就联想到“连年有余”的吉祥寓意。“抱鱼广场”上,武术、腰鼓、舞狮、高跷等纷纷亮相。由鼓、钹、铙、小镲合奏出的丰富韵律,静时如平湖秋月,动时似龙飞凤舞。

街头表演

古街深深昌盛地,幡旌一片尽膏糖

从杨柳青御河沿岸走过,阳光下古朴典雅的“杨柳青”牌坊格外耀眼,这里已是一派人流如织、熙熙攘攘的热闹景象。杨柳青镇因运河而繁荣,闻名遐迩,尤其是明清两代,漕运鼎盛,运河两岸千帆竞渡,樯橹蔽日,市井繁华,商贾云集。流经杨柳青的南运河更是漕运的转运必经之地,南来的商品都汇聚此地,再转运北方各处销售。繁忙的漕运,人口的流动,南北文化的交汇,使得运河边的杨柳青经济昌盛,也推动了当地文化的极大发展,成为中国北方民间艺术集散地。走进杨柳青,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亭台楼阁林立,酒旗货幌招摇的古代街市,一串串大红灯笼把青砖灰瓦,磨砖对缝的仿清代商贸建筑群,装点得喜庆祥和。

而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石家大院大戏楼里的红灯笼,据说若从空中俯瞰戏楼,其房顶的造型是一个巨大的“寿”字,暗喻“石家子嗣富足长寿”之意。石家大院居于古街尽头御河岸边,是杨柳青大院文化为代表的,原为清末津门八大家之一石元士的住宅,宅名“尊美堂”。始建于1875 年,是一座已有140 年历史的大型清代民宅,也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民宅,其砖木石雕精美传神寓意吉祥,占地面积七千多平方米,整个建筑群包含18 个院落,可谓四合连套、院中有院、轴线明确,有“天津第一家”“华北第一宅”之称。

沿街缓缓行走,人头攒动,各种小吃的香味扑鼻,步行街两旁小商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两边商铺也都是生意红火,美食、年货、文化礼品,充满了市井味、文化气,有很浓郁的天津地方特色。杨柳青年画、春联、吊钱、花灯、泥人、剪纸等各种年货琳琅满目。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煎饼果子等传统美食让人垂涎欲滴,杨柳青酥糖、茶汤、熟梨糕、棉花糖等各种特色小吃应有尽有。游人们穿红戴绿、喜气洋洋,老幼相携,吃糕尝糖,好一派古镇风情!“津门一绝” 龙嘴大铜壶冲茶汤的情景,颇具民俗特色,最为吸引眼球。特制的龙嘴紫铜大壶,壶把是由一条龙構成,龙须、龙爪、龙鳞清晰可辨,壶嘴饰一大龙头,龙嘴上伸出的两根龙须尖端还有两个红绒球,随着冲茶汤师傅倾壶冲水的动作而颤动不已。铜壶盖旁的小汽笛“呜呜”响着,冲茶汤的师傅一手端碗,一手掀起铜壶,壶嘴向下倾斜,一股沸水直冲碗内,刹那间水满茶汤熟,还没有品尝“茶汤”,就已被这奇特的龙嘴大铜壶和冲茶师傅的精彩表演陶醉了。茶汤师傅乐呵呵地说:“每逢过节,我这一天都闲不住,来的游客们都喜欢这茶汤,特别是外国游客更把我的茶汤称为一绝!”

年画古镇

杨柳青木版年画传承人霍庆有

杨柳青木版年画《欢天喜地》霍庆有作品

民间艺术绽奇葩,连年有余年画兴

杨柳青除了古镇风貌,御河通衢,更出名的是享誉华夏的木版年画。年画年画,挂起年画迎新年,你家一幅年画娃娃墙上挂,我家一对门神守护家……在很多人心中,年画进了家,年味也浓了。对于杨柳青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霍庆有来说,能让大众在年画中感受新春,感受年味,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

“连年有余杨柳青,运河津畔年画兴。桂英挂帅耀门庭,八仙过海显神通。水泊梁山忠义将,红楼梦里又重逢。画里上下五千年,无所不包无不能。” 静静流淌的大运河,孕育了千年古镇杨柳青,也使得运河边的杨柳青成为中国北方民间艺术集散地,孕育出了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首的杨柳青年画、享誉津京的杨柳青风筝和剪纸等民间艺术奇葩。

漫步街巷,随处可见带有年画元素的景观小品、特色建筑,年画早已成为杨柳青镇的代名词。推门进入“霍庆有杨柳青年画博物馆”,仿佛来到了年画的世界,四面墙上是密密匝匝各式裱好的年画,大红配大绿的撞色运用,给人一种乡土气息扑面而来的喜庆。暖暖的阳光泼洒进室内,照得桌上五颜六色的颜料丰润起来,一位脸色黝黑,目光炯炯的老人,戴着眼镜,手拿画笔,正在为年画上的娃娃“开眼”,他就是老字号“玉成号”画社第六代传人霍庆有。“杨柳青年画工艺复杂,总体说包括‘勾、刻、印、绘、裱五道工序。”只见他用画笔慢慢描画着娃娃的眼线,平缓的笔锋描到眼角处猛地一收笔,娃娃的大眼睛顿时活了起来。细看这幅年画,令人惊奇的是无论站在哪里,娃娃的眼睛仿佛都在和你对视,霍老师笑着说“这就是杨柳青年画绝的地方!”

《连年有余》是杨柳青娃娃年画系列中的代表,也是杨柳青年画最有辨识度、最受欢迎的形象。画作上的娃娃童颜佛身,戏姿武架,体态丰腴,活泼可爱,怀抱鲤鱼,手拿莲花,取其谐音恰为连年有“鱼”,寓意生活富足。让人不解的是年画娃娃的发髻一边扎着小辫子,而另一边戴着头花,霍老师笑着指着娃娃,“这个娃娃左看戴着花是女孩子的装扮,右看扎小辫是男孩儿习俗,寓意就是儿女双全。” 杨柳青年画源自民间,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寓意吉祥,雅俗共赏,洋溢着质朴的喜气,散发着真挚的情感,仿佛是一部翻开的地域文化辞典,它藏着中国的年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文化传承和精神凝聚。

猜你喜欢
铁艺杨柳青铁棍
家乡闹红火
现代室内空间中的铁艺艺术探究
杨柳青年画的“副产品”——春宫图
杨柳青年画的“副产品”——春宫图
对居室中铁艺装饰的研究
浅析铁艺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杨柳青
韩铁棍(下)
韩铁棍(上)
浅谈现代铁艺装饰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