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霁云
加利福尼亚州白人骑手,1957年
在纽约,哈斯拍摄了大量彩色街拍,尝试了当时令人耳目一新的长曝光,模糊、抽象、氛围氤氲,勾勒了都市里车水马龙、行人匆匆的流动图景。哈斯自己将这种创作解释为“由运动构筑起来的流动的色彩”。
彩色纽约,1952—1962年
彩色纽约,1952—1962年
第三大道的反思,1952年
彩色纽约,1952—1962年
加利福尼亚州,1977年
彩色纽约,1952—1962年
66号公路,1969年
多巴哥,1968年,选自《创世纪》
新英格兰,1973年,选自《创世纪》
驯马,哈斯的动感照片十分出色,就像流动时间拉出的幻影,与印象派绘画有异曲同工之妙。
冰岛附近的苏尔采火山,1965年,选自《创世纪》
恩斯特·哈斯(ErnstHaas,1921—1986),生于奥地利,一生致力于摄影探索,被美国《大众摄影》杂志评为世界上最有创作思想的10位顶级摄影大师之一。他是老一辈摄影家中将彩色摄影推向一个高峰的大师,他的作品改变了很多人对彩色摄影的创作观念。
哈斯走上攝影的道路,始于一次偶然的发现。那天,他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看到了一张拍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玻璃底片。哈斯后来回忆说:“它让我想起了我爸爸的那间小暗房,他在里面冲洗照片时的情景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此时,我觉得有一股力量在推动着自己。”
父亲留下的玻璃底片,引起了哈斯对摄影浓厚的兴趣。后来,当哥哥问他将来靠什么为生时,连一台像样的相机都没有的哈斯脱口而出:“照相机。”于是,哥哥分给哈斯一块20磅重的人造黄油。当时,刚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的奥地利粮油奇缺,哈斯用这块黄油,从黑市上换来了平生拥有的第一部相机——Rolleiflex(相机品牌,禄来福来)。他用它拍摄黑白照片,后期又转用徕卡相机,并将徕卡持续用了一辈子。
1947年,当罗伯特·卡帕看见哈斯的关于遣返奥地利战俘的照片时,他邀请哈斯到巴黎加入新成立的马格南图片社。这是哈斯事业中一个非常成功的开端,后来他成了同时代最有影响的摄影家之一。此后,他的照片被广泛地刊登在世界各国一些主要杂志上,如《生活》《假日》《国家地理》《巴黎竞赛》等。
1951年,哈斯漂洋过海来到美国。他开始彩色摄影实践,很快便有了成果,两年之后,《生活》杂志连续两期用24个版面刊出了他的纽约城彩色照片《一个魔幻城市》,这在黑白占据主导的年代是罕見的。杂志主编这样解释:“纽约已经被大量的各种艺术表现方法所描绘,但新的探索者总是在寻找更新的奇迹。哈斯用彩色构成的图案,微微晃动的反光板为神奇的纽约注入了新的艺术生命。”
每一个时代都有奇迹发生,但机会总是属于那些乐于尝试新事物的人。正如哈斯所说,自己从黑白转彩色没什么特殊原因,只是因为彩色胶片已经技术成熟。当新事物来临,我们害怕失败,作茧自缚,而探险者却从不断失败中屹立起来,获得新生。
1962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为他举办“彩色摄影”展览,这是该博物馆第一个彩色摄影作品展览,时隔14年后,才展出第二个彩色摄影展览。可见,哈斯被誉为“色彩魔术师”“彩色摄影先驱”,名副其实。
其中,哈斯的动感照片尤为出色,《斗牛》《野马》《驯马》等作品,就像流动时间拉出的幻影,与印象派绘画有异曲同工之妙。哈斯在拍摄这些动感作品的时候,仔细地观察和研究各种动态,力求使自己身体的动作与动体的活动协调,并决定自己在快门开启的那段时间里所采取的行动。
他没有什么固定不变的快门速度。他说:“我喜欢随机应变,这样可以给我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更加丰富多样的视觉组合。”哈斯的动感照片把色彩、时间和造型一起加入到拍摄的“决定性瞬间”之中,美到令人窒息。
功成名就并不构成哈斯探索止步的条件,1971年他出版《创世纪》,发行30万册,创美国画册销售最高水平。《创世纪》(TheCreation)是哈斯用12年时间拍下的宏大主题,表现地球的诞生、地球上各种原始动力和繁衍在地球上的动物、植物等“芸芸众生”及四季变化。《创世纪》以新生的视角,用彩色摄影表达人类开眼看世界的新奇。
1986年,恩斯特·哈斯获得了哈苏摄影奖(HasselbladAward),这是对他为摄影艺术贡献了重大成就的肯定。同年,他在纽约死于中风,享年6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