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出场逻辑、内在关系和实践进路

2024-03-16 16:44刘根旺吴云志
学术探索 2024年1期
关键词:基本原理中华马克思主义

刘根旺,吴云志

(1.江西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2.大连海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以及新时代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重要经验,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要求的准确把握和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科学判断。当前,“两个大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乘势而上、破茧化蝶,需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理论创新来推动实践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出场逻辑

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关键节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论断,由“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的变化,凸显出中国共产党人对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觉和推进理论创新的规律性把握。“第二个结合”作为主题被自觉提出来,具有其特殊的出场逻辑。

(一)历史逻辑:致力于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自信

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提出应当放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史中来考察,这样才能深刻理解其全貌原意。概括来讲,提出“第二个结合”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在文化发展方面的内在要求,实现由文化自卑到文化自信的转变。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使中国被迫加入“世界的历史”,自此封建统治者引以为傲的“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的盲目自信陷入了“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状态。中国人民在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自己高度发达的封建主义文明已经不适应救国救民的要求和世界发展的趋势,被动挨打迫使中国人从文化层面反思自省,寻求救国救民的良方。曾经盛极一时的文化自信转向了文化自卑,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由引领的主角转向了学习追随的客角。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探索,中国走上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发展崛起,促进了文化角色的历史性转变,再次点燃起文化自信的希望。实现这样的转变客观上要求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突出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这就意味着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主体视角来寻求通往美好未来的自我超越可能,避免优秀传统文化的客体姿态。“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9:49.一个民族要想创造辉煌历史,客观上需要文化上的强大独立,因为它可以提供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突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体现和内在要求,更是从文化的不自信走向自信的历史自觉的表现。

当然,今天谈文化自信,并不是盲目自信,有其充分的实践基础。在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成果,指引中国人民历史性地解决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问题,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6.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理念不仅提供了解决现代化进程中问题的答案,同时也得到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认同。如面对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冲突,中国共产党人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义大于利、天下一家等智慧来阐释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立场,使得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得以彰显。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形塑文化自信的主动追求和实践自觉,提出“第二个结合”就成为顶层构想上的需要。

(二)理论逻辑:准确把握“中国具体实际”内涵

“第一个结合”内在地包含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双重意蕴。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积累的重要经验。“中国具体实际”是一个系统整体的语境概念,不仅仅包含经济实际、政治实际、更包括文化的实际情况。由于社会历史条件和理论认知的不同,过去并没有明确把“第二个结合”提出来。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的战略高度、传承与弘扬中华文明的历史维度,把“第二个结合”明确提出来,在理论上丰富了“中国具体实际”的内涵,提高了我们党对中国具体实际的理论清醒。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在认识上达到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层面才算全面彻底。否则,对中国具体实际的把握就是片面的、有缺陷的。

随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得愈加透彻,就必然涉及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同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是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的拓展延伸。在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把握中国具体实际,处理好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的关系,需要面对中国的古与今、中与外。“第二个结合”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两个方面对正确处理好中国古与今、中与外的关系明确了方向和要求。通过“结合”,对古今中外的思想智慧进行批判的借鉴,实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群众基础和历史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中国生根结果。“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315.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两个大局”,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在运用“两个结合”的过程中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吸收了中华文明和中国精神的精髓要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三)现实逻辑:持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能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引。“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4)继续把党史总结学习教育宣传引向深入 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N].人民日报,2022-01-12(001).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阶段,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能够产生理论、需要思想而且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而对思想理论的需要来源于社会发展的实践。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实现民族复兴目标所需要的科学理论指引而体现出的自觉。因此,考察其出场逻辑,不能忽视现实对理论的需要。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要面临的现实问题,国际上“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5)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6.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6)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6.面对这些世界问题、时代问题,需要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而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发展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根本途径之一。只有坚持“第二个结合”,用符合中国历史文化实际的科学理论来指引实践、解决问题、应对挑战,才能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不被各种风高浪急甚至是惊涛骇浪的考验所阻止停滞。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能没有精神力量的支撑。国无精神不立,人无精神不强。社会发展的进步包含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一方面,实现民族复兴不仅要求物质上的富足,更需要精神上的富有,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另一方面,精神的富有可以增强人民群众实现目标的动力。无论从民族复兴的表征上,还是从实现民族复兴的途径上,都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这就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在历史积淀中形成的传统文化,从中华文明发展史中汲取智慧力量,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自觉提出并积极做到“第二个结合”适应了这样的需求。只有不断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引领和精神动力作用,增强民族复兴的科学引领、夯实民族复兴的群众基础,才能厚植实现中国梦的文化根基。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前提是二者能够结合,二者相结合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相互的,既有助于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同时也有利于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是真理的真理、科学的科学,从一般角度概括说明了人类发展的规律,为全人类提供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过程中以其普遍性的真理为中国人民提供了实现民族复兴的科学指南,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了民族形式的转换。

1.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为科学对待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基本立场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构成了中国人民独特的精神标识,成为人民心有所属、魂有所归的精神依托。近代以来,中华文明的发展经历了封建主义文明从盛极一时到没落淘汰,进而寻求新的文明理论指导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程。近代以来许多仁人志士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而形成的关于中西方文明的争论交锋就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阵痛过程。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理论,指引中华民族走上了复兴之路,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中华民族在世界文明激荡中站稳脚跟和中国人民生活赖以维系的精神家园。对待传统文化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和立场,唯物史观中联系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提供了答案。完全割裂历史传统与现代文明的关系,意味着对自己“从哪里来”的否定、对党的领导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否定,这是在背叛历史,与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相违背。毛泽东早就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隔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不能完全割裂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要理性对待传统文化。当然,也不能完全把传统文化全盘复制粘贴到当前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一切客观现实都在不断变化中。机械照搬传统文化的结果只能是水土不服。因此,在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应当坚持尊古不复古、守正不守旧的理念,要反对极端主义,旗帜鲜明地抵御历史虚无和文化复古。依据变化着的客观实际的需要,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为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基本遵循

继承并不是全盘复刻、简单传递,要对传统文化的内容加以辨别剖析。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历史条件性和社会制度属性,同时又蕴含着可以跨越时空、超越社会形态的永恒价值追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在五千多年历史发展中实践劳作形成的文明凝结体,既具有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夹杂了相对于社会主义形态落后的、僵化的价值观念。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掌握传统文化“优秀在哪”,客观上要求区分辨别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与精华、封建因素与反封建因素。如何进行辨别,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提供了对照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的一般性规律,它广泛吸收了人类思想精华,超越了以往的任何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为对照标尺,那些符合马克思主义一般的、抽象的科学理论的传统文化观念都属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前社会发展具有一定价值。而那些与马克思主义的一般规律相违背的则属于传统文化的糟粕,对社会进步发展会产生阻碍作用。

在文化发展的层面上,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过程,就是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良币”驱逐传统文化糟粕“劣币”的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文化上要革故鼎新,毛泽东提出要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而非帝国主义的、封建的、少数人的文化。“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8)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他指出“我们信奉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思想方法,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忽视中国文化遗产”,(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91.要推陈出新,借鉴吸收。同时,这也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奠定了基本遵循。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不断发展完善社会主义文化。在国家发展层面,从“两个文明”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公民个人层面,从培育“四有”公民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再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建立在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为对照,进而继承传统文化精华,摒弃传统文化糟粕的基础上实现的。

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基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理论特质就是与时俱进,其本身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理论。马克思恩格斯不可能跨越时空的局限对各国社会主义运动细枝末节的问题给出现成答案。如果那样的话,马克思主义便不具有真理性,陷入机械主义、教条主义的漩涡。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64.各国共产党人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本国社会主义运动的过程中,需要将其与客观现实结合起来,形成本土化时代化的创新理论成果,才能克服马克思主义水土不适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本身也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发展。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并不会因为时代变迁、国情变化而过时落后,依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明灯,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马克思主义的这种品质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基本方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将其直接拿来宣扬运用,而是要摒弃其携带的封建性因素,作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客观现实的现代性阐释。这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自身影响力、生命力才能不断增强。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原因就在于做到了与时俱进,在时代和现实的淬炼中并没有失去其精髓,却根据客观需要进行不断丰富完善,带着精神的精华和收获前进,实现传统文化的内涵式发展。实现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延续中华文明是每一代中国人的历史责任。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在实践创新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实现一次又一次的理论创新,以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关键因素。立足于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地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明确了其内涵,“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11)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57.这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觉和规律性把握,凸显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指引作用。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文化资源

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丰厚养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1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8.

1.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内在地要求与中国历史、文化相结合,否则便无法解释、解决中国的具体的实际问题,无法体现出理论本身的科学性。中国共产党人不是教条主义者,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实事求是,使人的认识“应然”与客观的中国社会“实然”保持统一,实现了理论的具体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具体化的文化基础。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内在地包含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要求。完全抛弃优秀传统文化就丧失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思想基础,是舍本逐末的做法。因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不断发展创新的需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因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吸收滋养自己的养料,进而实现理论的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1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中华民族形式的重要方面。只有马克思主义被赋予民族形式,才能形成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才能摆脱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机械教条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丰富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其中“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1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8.更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般理论在中国古代的深刻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

2.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传播认同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实现理论对于中国实践活动的科学指导,其前提是理论要掌握群众,促进理论的传播认同。而这需要借助中国语言,优秀传统文化既在内涵上包含诸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也在语言表达上契合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广泛传播的需求。

“马克思主义通过汉语化而获得了‘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获得了语言层面上的‘民族形式’。”(15)何中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逻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04-19(001).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语言表达方式,构成了人们日常生活实践的交流媒介和人的存在方式,给人们留下特殊的、深刻的语言印记。汉语是中国人民的母语、规范用语,虽然人民日用而不觉,但其本身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表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中国人民在运用这种语言表达方式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才能有效地传递信息,才能感受到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马克思主义在地域产生上属于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后,需要进行语言的转换、表达习惯的转换。只有这样,人民才能认识、理解马克思主义,把握其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而以其为指导,揭示中国现实,促进中国发展,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理论创新。即使进行了语言的转换,但马克思主义的原著浩瀚如烟,有些内容晦涩深奥,必须借以通俗的表达来阐释。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利用其影响力,努力实现理论的通俗化。如毛泽东用班固在《汉书·河间献王传》中所写的“实事求是”来概括思想路线,阐释主观与客观相统一;邓小平用民间歇后语“摸着石头过河”来形容改革要循序渐进、确保社会稳定,强调实践的重要性,用《诗经》中的“小康”一词来描绘中国发展的目标、揭示共产主义理想在社会主义中国的阶段性目标。通过借用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说了中国话,掌握了人民群众,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得以深入人心。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践进路

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需要坚持系统全面的理念,统筹谋划,把握核心要点。

(一)挖掘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不忘本来才能面向未来。促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其前提是要明确传统文化中哪些精髓要义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是可以结合的。习近平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利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16)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N].人民日报,2023-06-03(001).这深刻阐明了认识把握中华文明历史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价值。中华文明绵延不断,博大精深,只有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形成关于中华文明系统完整的历史脉络认知,把握其主要内容,促进“第二个结合”的进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理念概括为四个方面,即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挖掘阐发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从内容上要从这四个方面进行着力。为此,我们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进一步挖掘充实和牢牢把握中国古代人民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精华。继续探索中华文明的未知,揭秘本源,还原历史。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要做好研究阐释工作,准确把握历史人物、历史史实背后所折射的人文智慧,进一步提升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认知,完善补齐对于中华文明历史脉络的认知空白部分。另一方面,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守正创新,推陈出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引领方向、把当前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需要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运用的决定因素,把富有民族特色、符合中国人民表达接受习惯的中国话语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用语,以此来推动中华文明再一次容光焕发,开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二)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治国理政的智慧

“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17)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90.优秀传统文化中不乏治国理政的理念与思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理体系是在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思想的指导下,吸收优秀传统文化中治国理政智慧的过程中形成完善的。没有优秀传统文化中治国理政智慧的滋养,就不可能有当前的治国理政的制度体系。立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治理需要,结合完成时代任务的担当需求,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需要注重借鉴传统文化中治国理政的智慧。

一方面,借鉴吸收优秀传统文化,凝练治国理政的新理念。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古代先贤和仁人志士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治理和发展的、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观点、形成了一些跨越时空、具有永恒价值的思维惯性。它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治国理政方面的智慧结晶,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思想资源。要把这些资源真正地转化为适合我国社会治理与发展的理念。按照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要求,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大胆地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拓展其内涵,赋予其新的时代内蕴,以此来引领社会发展,确保社会有效、稳定运转。另一方面,要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在其基础上提出的新思想、新理念。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之林站稳脚跟的根本所在,是人民群众魂有所归的精神家园。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借用优秀传统文化的这一优势,宣传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理念,可以提升其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促进社会治理,确保人民幸福安康。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1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6.

(三)厚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底蕴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9)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1.习近平总书记这一宣示指明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今后前进奋斗的方向和路径。中国式现代化既有现代化的一般性特征,同时又具有中国特色。为此,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需要厚植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这既是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当前和今后的现实要求,也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社会发展的契合所在。

充分挖掘阐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传统文化色彩,提升人民群众对现代化道路选择的理解、对中国式现代化核心要义的把握,以此来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和群众基础。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平发展等特征。厚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根基,既要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五个特征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说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同时也要从这五个方面深入挖掘阐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优秀传统文化观念的吸收,揭示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要通过对比,才能彰显比较性优势。西方的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截然相反,是资本扩张、物质主义膨胀、人类主宰自然、殖民侵略的现代化,产生了两极分化、精神匮乏、自然赤字、和平赤字等问题,给人类带来了严重后果。厚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根基,既要从正面揭示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价值、现实需求,也要从反面说明中国不走西方现代化的必要所在,以此来增进人民群众对这条道路的认同与践行,坚定走这条道路的信心决心。

(四)展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

文明因多样而精彩、因互鉴而进步。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面对时代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强音,建设和平发展、平等开放的世界,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要求,也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倡导。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向往和平、共谋发展,和合思想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仅要关注本国的发展,同时也需要关注各国共同的发展。

坚持互相平等、互相尊重,构建良好的国际关系,共建和平世界。中国没有穷兵黩武、国强必霸的文化基因,但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换位思考的传统。和平的环境关乎着全人类的发展,维护和平是全人类的价值追求。在国际交往合作过程中,平等对待,关照彼此利益,争取双方权益的最大公约数。坚持和衷共济,互帮互助,以实际行动践行亲诚惠容的倡导,共建温情世界。中国古代历来讲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互相帮扶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遇到好事,分享喜悦是基本礼节;遇到难事,互帮互助是应有的情义。要一如既往地把这种情义书写在各国危难之际,共克时艰,应对挑战,这才能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普世性,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力量智慧和中国人胸怀天下的宽阔胸襟。坚持合作共赢,共建繁荣、稳定、美丽的世界。以合作代替对抗、以共赢取代零和。面对发展中的难题,要共同协商,共同维护发展稳定,以增进各国人民的福祉利益为出发点,共谋发展事宜。坚持包容互鉴,共建开放的世界。各国在文化、宗教、民族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它们并不是各国共同发展的篱笆。当出现分歧差异的时候,要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加强交流提升彼此信任,以开放促进交流、以包容促进合作。

猜你喜欢
基本原理中华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发展经济学基本原理
人脸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UPS电源的基本原理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