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锐,王雪松
(吉林大学 行政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中国积极开展主场外交活动,在有效参与全球治理,提升国际话语权,增加国际贡献,融入世界发展大势的同时,也提升了国家治理水平,推动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的内外联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组织、策划、开展了一系列主场外交活动,为塑造自身大国形象,提升国际地位,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了强大助力。
近年来,中国多次举行主场外交活动,既出于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需要,也有着内在的原因。
1.全球治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更加突出
随着全球性问题的不断显现,全球治理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然而,当今全球治理体系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一些国家对全球治理的保证和承诺是脆弱的,虽然各国就诸多全球治理方案和倡议达成了协议,但一到国内政治领域,要么协议被否决,要么有的国家批准后又退出,要么有的国家退出后又要加入,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方案被视为儿戏,缺少负责任心态;(1)苏长和.大变局下的全球治理变革:挑战与前景[J].当代世界,2021,(7).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经济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分布不平均。各类安全问题不断爆发,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安全形势愈发复杂。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开展主场外交,参与全球治理,既有助于为解决全球治理所面临的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也有助于对外展现自身大国形象。
2.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需求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共产党员网.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EB/OL]. [2022-12-02]. https://news.12371.cn/2013/11/12/ARTI1384256994216543.shtml.此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被多次提及,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3)中国政府网.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 [2023-10-19].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涉及多个领域,而外交则是连接中国与外部世界的桥梁和纽带。因此积极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推进外交外事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经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任务。(4)一带一路网. 王毅谈2020年中国外交六大任务[EB/OL]. [2023-10-19].https://www.yidaiyilu.gov.cn/p/112667.html.通过开展主场外交,参与全球治理,可将中国外交所倡导的各种理念、构想和计划等向全世界进行传播,通过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主动参与议程设置与规则制定,倡导国际合作、完善国际制度、塑造国际规则引领全球治理机制向符合自身改革与发展需要的方向发展等方式,可以更好地服务于自身改革与国家治理。
3.提升自身吸引力和软实力的需要
近年来,国家之间的竞争愈发聚焦于国际影响力、文化吸引力、话语权强弱等“软实力”领域,通过开展主场外交,发挥主场优势,中国吸引了大批外国民众来华参与外交活动,将中国近些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向全世界进行展示,这可以使来华民众对于中国有更广泛更深刻的认知,在增强自身吸引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同时,更会有效地塑造和展现中国国家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国实行改革开放40多年来,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吸引着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前来中国参与外交活动,亲身感受改革开放带给中国的沧桑巨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内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对外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和互利共赢的旗帜,不断拓展外交布局,这为中国赢得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赞同,也为继续开展主场外交活动积攒了“人气”,夯实了基础。
4.完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布局的重要路径
主场外交具有其他类型外交所不具有的独特优势,包括议程设置的主动性、理念传播的便利性、媒介影响的引导性等,通过主动设置活动议程,增强对外传播的能力和水平,引导新闻媒介发挥正向积极作用等途径,活动的主办方可以借助主场外交,提升国际影响力,进而增强综合国力。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借助主场外交的场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完善总体外交布局、增强外交对国家整体工作推动作用的重要路径。特别是随着新冠疫情的结束,国际航线正在逐步恢复,入境政策也在不断放宽,这都为中国继续举办主场外交活动创造了便利条件,也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总体布局。
中国积极开展主场外交活动,既可以向外界展现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也有助于践行并创新中国外交理念,打造国际关系理论新范式。
1.反映中国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在全球化时代,国与国之间势必要开展贸易来往和相互投资,这不仅要求具有良好的金融环境,更需要国家制定出台便利化的对外政策,进行更大规模的对外开放。因此中国举办主场外交活动,既为各国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提供条件,也为培育全球贸易和投资的制度环境提供商议的平台。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成就,在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世界格局加速变化的局势下,通过举办主场外交活动,提供协商、谈判、政策对接、经贸合作的平台,营造互利共赢的合作环境,可以向外界清晰地表达中国将继续坚定推进并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信号,将有力推动全球共同发展繁荣。
2.践行中国外交理念并进行创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外交不断发展前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理念在继承中创新丰富,先后提出了包括人类命运共同体、亚洲新安全观、新型国际关系等在内的一系列中国外交新理念,而通过举办主场外交活动,在践行上述理念的同时,也对其进行了有力的传播。主场外交通过国家和地方密切协同,充分调动地方外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全民力量,推动了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区域合作,具体和生动地表达了中国的外交理念,是中国外交理念创新的实践,也使得参与者亲身体验到中国外交的创新发展,进一步弘扬和践行了中国外交理念。
3.探索国际关系理论新范式
中国积极开展主场外交活动,将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型国际关系等向全世界进行了传播与讲解,体现了中国对于国际关系理论创新的不断探索。在中国的主场外交实践中,没有冷战思维,没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没有零和博弈与赢者通吃,主场外交活动本身展现的是国际体系中所有行为体共商共建的行为,是世界各国决策者和领导者共议当前形势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现象。例如中国在多次主场外交活动中都提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主权国家无论大小,都是国际社会的一个成员,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分子,主权国家不分强弱,均在命运共同体中享有平等对话权利和承担义务,这是与以往任何国际关系理论方式都有所不同的逻辑。
4.更好突出中国在国际机制中的重要角色
完备的国际机制是应对全球性问题、促进全球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中国近年来综合国力的增强与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在国际机制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是大势所趋。在中国所举办的主场外交活动中,担任相关国际机制的轮值主席国是重要内容,包括G20、APEC等。通过担任国际组织、机制和论坛的主席国,举办相关主场外交活动,既可以加强中国外交与国际机制的协调性,促进国际机制继续完善,也可以更好地向外界发出中国声音,提供中国方案,进而凸显中国在国际机制中的重要角色,维护并促进国际秩序。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精心谋划,积极作为,高频率、多场次、高规格举办主场外交活动,涵盖多个领域,有力地增进了和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推动了世界经济复苏,增强了自身的国际话语权。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一系列主场外交活动中,根据每一次主场外交活动与会主体的涵盖范围,可将中国所举办的主场外交活动划分为全球性主场外交、区域性主场外交、跨区域主场外交三个层次。
在全球性主场外交层面,中国着眼于在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发出中国声音,增强国际影响力。在政治领域,中国于2017年12月举办了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对各个政党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讲解与传播,加深了中国同世界其他国家政党之间的友谊,提升了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各国各个政党之中的影响力、感染力、号召力。在经济领域,中国高度重视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实现共同发展,提高民众生活水平。因此通过举办2016年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和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与会各国达成了多项共识,提出了一揽子方案,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推动全球经济复苏贡献了重要力量。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持续期间,中国顶住压力,依旧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世界经济遭受新冠疫情严重冲击的背景下,中国此举更是向世界明确表达了自身将继续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回暖的决心,也彰显了中国的大国担当。
在区域性主场外交层面,中国身处亚太地区,这一地区在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巨大发展潜力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为此,中国积极发力区域性主场外交,在经济上,通过举办2014年APEC会议和历届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与会各方签署了多项协议,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在政治和安全上,中国先后举办了2014年的亚信峰会,2018年的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以及2023年的中国—中亚峰会,为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加强经贸往来,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跨区域主场外交层面,中国高度重视跨区域联动,积极推进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金砖机制和中非、中阿、中拉等合作论坛的作用,先后举办2017年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峰会和中非、中阿、中拉合作论坛峰会,在政治、经贸、人文等领域开展了密切的合作,有力推动了与不同区域国家之间关系的升级。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大力开展跨区域主场外交,与发展中国家深化各领域的合作,既可以为双方关系的发展提供了目标,指明了方向,也有助于巩固和扩大中国外交的“朋友圈”,增加支持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通过举办多次主场外交活动,在政治上,向外界展示了自身的发展目标,减轻外界担忧和舆论压力;在国家形象塑造上,中国持续发挥大国作用,塑造了良好的国家形象;在软实力建设上,中国先后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理念、观点和构想,向全世界传播了中国声音,增强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1.展现自身目标,减轻舆论压力
近年来,世界各国在充分感受中国的高速发展并从中受益的同时,也对中国崛起产生不确定性的担忧和恐惧,“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新殖民主义”等不负责任的言论沉渣泛起,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形象。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冷静应对,通过举办一系列主场外交活动,向全世界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内涵和实施路径,传递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念。例如,2023年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西安举行,这是中国2023年首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也是建交31年来,中国和中亚国家元首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峰会达成多项共识,包括成立中国—中亚元首会晤机制、在重点优先合作领域成立部长级会晤机制、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中亚五国倡议和发展战略对接等。(5)外交部.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清单(全文)[EB/OL]. [2023-10-19].http://newyork.fmprc.gov.cn/gjhdq_676201/gj_676203/yz_676205/1206_676500/xgxw_676506/202305/t20230519_11080191.shtml.通过举办中国—中亚峰会,既有助于推动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也向外界清晰传递了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共同发展道路的信号,表明中国将继续助力提升其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舆论压力。
2.增加国际贡献,塑造中国的大国形象
当今世界,各类全球性问题交织重叠,使得国际形势愈发复杂,更需要世界各国齐心协力,共同应对。然而当前,“逆全球化”现象愈发普遍,合作治理政治化趋势有所抬头,单边主义盛行,新冠疫情中的应对更是深刻暴露出了当前全球治理体系的赤字与短板,世界亟需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做出表率。面对这种形势,中国通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一系列主场外交活动,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打造了一个负责任、有作为、敢担当的大国形象。例如2023年适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中国举行了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来自世界五大洲的国家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论坛,论坛达成了多项多边合作成果,涵盖能源、交通、智库建设、人工智能等领域,内容极其丰富。习近平主席所发表的主旨演讲引发全球共鸣,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科摩罗财政、预算及银行业部长卡马利迪尼·苏埃夫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着眼人类前途命运、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携手应对人类共同挑战的最伟大倡议之一。“倡导团结合作、开放共赢是这一倡议取得巨大成功的最根本原因。”哈萨克斯坦“一带一路”专家俱乐部主席布拉特·苏尔丹诺夫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有许多重要原因,包括注重与共建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弘扬开放包容、共享机遇,共商共建共享合作原则获得越来越多的国际认同,等等。“实践证明,共建‘一带一路’符合世界大多数国家和人民共享发展机遇的愿望”。(6)新华每日电讯. 凝聚团结共识注入发展动力——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持续引发全球共鸣[EB/OL]. [2023-10-23]. http://www.news.cn/mrdx/2023-10/21/c_1310746587.htm.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局势下,中国通过举办主场外交活动,不断加大公共产品供给力度,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提升民众生活水平贡献了中国力量,塑造了大国形象。
3.增强国际话语权,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当前,对于一国综合实力的评估不仅取决于军事力量、经济发展水平等硬实力的水平高低,话语权等软实力的强弱也是一国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军事力量也有所增强,但同时也面临着话语权等软实力较弱的局面,话语深度不够、传播主体单一、传播平台存在短板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阻碍了软实力的发展。为了扭转话语传播困境,中国积极有为,主动发声,在各类主场外交活动中搭建传播体系和平台,通过领导人发表主旨演讲、新闻媒介广泛参与等途径,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向外界进行传播扩散,扩大了受众范围。例如通过举办主场外交活动,有力地推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型国际关系等理念的传播与推广,向全世界发出了中国声音,使得外国民众进一步了解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话语内涵,为继续开展大国外交活动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同时主场外交活动还可以展现中国开放自信的大国形象,中国借助主场外交活动,生动、全面地展现了中国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展现中国风采,强化了中国的软实力、吸引力与国际影响力。
4.加强文明交流,消除误解隔阂
国家间在开展政治来往和经贸合作的同时,在文明领域开展交流互鉴也极其重要。政治来往和经贸合作可以夯实国家发展的政治和经济基础,而开展文明交流互鉴则有助于增进国家之间的民心相通,消除误解和隔阂,弥合分歧,为政治和经济交往提供保障。2019年5月,中国举办了亚洲文明对话大会,这是继博鳌亚洲论坛后,中国主要面向亚洲搭建的又一重要对话合作机制,对于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国同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文明交往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中国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集中表达了中国的文明观,超越了西方文明观所倡导的文明冲突论和文明优越论,丰富了文明观的内涵,为开展文明交流互鉴,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不同外交模式对国家具有不同的能动作用,主场外交在搭建全球治理新平台,贡献中国力量,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完善变革的同时,也通过进行信号传递,对外传播自身理念;编织合作网络,深化各方合作;增强地方城市治理水平,充分发挥城市作用等方式,为实现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内外联动贡献了力量。
根据信号表达理论,国家首先通过官方声明来定位国家形象,其次开展外交实践来进行信用验证,并借助拓展受众群体来扩大传播范围,最终塑造国家形象。(7)肖晞,宋国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中国大国形象塑造——基于信号表达的理论与实践[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3).对于中国而言,在国家形象的建构上,通过领导人官方表态、各类新闻媒介宣传报道等途径,中国逐步确立了负责任大国、社会主义大国、东方大国等国家形象,而在开展外交实践加以验证的过程中,主场外交具有独特的优势:第一,在便利性上,作为大型国际交往活动,主场外交活动的参与主体往往数量众多、覆盖面广、层次多元,并且在形式上涵盖了双边、三边、多边等交流方式,这使得主场外交活动的举办方可以更好地整合资源,倾听各方利益诉求,并在此基础上向各个参与主体进行信号表达,既兼顾各方又实现了传播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助于对外交往与沟通。第二,在规范性上,作为重要的外交场合,主场外交活动的举办方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向各类与会主体“发声”,统一并规范传播内容,避免多个“一对一”交涉间常出现的混乱、猜疑和杂音,放大和延伸传播影响力。第三,在权威性和可信度上,通过举办主场外交活动,领导人和高级别官员出席活动,在公开场合展示和宣传本国治理经验和方案,有助于增强传播内容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并且活动的主办方往往会制定和出台一系列政策、方案并落地实施,这需要东道国的地方政府、相关组织和公民个人齐心协力予以推进,提升了国家治理水平。更重要的是,随着信号表达进程的持续,受众群体的范围也会不断扩大,通过接收群体的切身感受,推动了信号表达和理念传播的进一步深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借助一系列主场外交活动为全球和区域治理提供了大量的中国方案,这既是中国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完善变革的重要实践,也是提升中国国家治理水平的关键举措。究其原因,中国所提出的各项倡议、理念和构想,大多都源自自身进行深化改革的实际经验与具体成效,与在主场外交活动中所提出的内容深度融合、内外联动。特别是在主场外交活动中,主办方在理念传递和信号表达方面具有较大的便利性,在主动设置议程的前提下,主办方可以更加自由主动地发出自己的声音,表明自己的观点与想法,与参会国家、各类国际组织和新闻媒体进行交流互动,增强外国对于中国方案的认知与理解,以争取到更多的支持。而通过建立信息收集反馈机制,在表达信号的同时,也可以获取外方的看法和意见并进行筛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与发展。例如,每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举办时间均在中国两会后召开不久,两会在对前一年工作进行总结的同时,也会对未来的国家发展进行规划和工作部署,为世界所关注,而海南又是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重要历史见证。因此通过博鳌论坛这个平台,中国可以对自身未来的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特别是经济政策进行宣传与解读,加深其他国家对于中国发展的正向认知和理解,减轻舆论压力,为中国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近年来,中国举办的主场外交活动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中国担任轮值主席国,承办此次活动,例如G20峰会、金砖国家峰会、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等;另一类则是中国自主创办的主场外交活动,例如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但无论哪种类型的主场外交活动,都要求各参与主体具备开展高水平合作的能力。究其原因,一方面,主场外交不同于其他外交形式,由于其是在一国境内举行,往往需要动员国内政府部门、社会团体、民间组织乃至公民个人等多种力量,通过开展各类主场外交活动,整合各类相关资源,对于加强一国国内的总体协调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主场外交活动中,一般是由中央政府统一领导,外交部、商务部牵头组织,地方政府密切配合,活动举办地的各个相关部门也参与其中。通过举办一次主场外交活动,各个部门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密切联动,犹如精密仪器上的各个零部件,各自有序运转,保证主场外交活动的有序进行,这对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以中拉论坛中方后续行动委员会为例,涉及外交部、中联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商务部等40多家单位,(8)中国—拉共体论坛.《中方后续行动委员会成员名单》[EB/OL]. [2022-12-02]. http://www.chinacelacforum.org/zfcbwyh/zfcwhdw/201507/t20150708_6802679.htm.各部门和地方政府集中在一起,既避免了各自为战的混乱局面,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通过发挥各自职能,不断磨合探索,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进而提升工作能力。
另一方面,主场外交往往涉及多个领域,涵盖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安全等方面,而主场外交则构成了各领域合作、整合与延伸的关键连接点,为跨国合作和各方发展战略对接提供了契机,助推合作网络进一步扩大。在主场外交活动中,往往会设置多个不同主题的平行分论坛,所涉及的内容也不局限于活动主题,这就使得主办方的各领域相关部门具备了沟通交流的机会。同时主场外交作为重要的国际交往平台,起到了联结各方、统筹整合各类交往方式的重要作用。在主场外交活动中,多边会晤与合作固然是主要内容,但主办方可以同时实现双边会晤与多边协商的有机结合,开展包括经济外交、文化交流、金融合作、公共外交等各类外交形式在内的整体性活动。
通过举办主场外交活动,东道国的各个部门,各个领域的行为主体之间势必会开展大规模的合作,并且在合作的过程中各方之间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这对于编织并完善合作网络,提升国家动员能力,增强国家治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有学者提出,主场外交中的“主场”二字不仅仅是强调地理范畴,更要体现东道主政府的能动性,即该国政府有意识、有能力对外交活动(特别是多边外交)的议题、进程、效果等内容进行规划并施加重要影响,并善用主场优势进行有效运筹,从而放大外交活动对维护和拓展本国利益的功能,达到一般外交难以企及的效果。(9)陈东晓.中国的“主场外交”:机遇、挑战和任务[J].国际问题研究,2014,(5).如果一国政府仅负责提供活动场地,而对活动的主题、议程设置、预期目标缺乏影响力,或一国政府有良好的初衷和愿望,但囿于自身实力等原因无法对活动产生实质性影响,都会使主场外交活动的效果有所折扣。这就意味着主场外交的举办国不仅要提供活动场地、后勤保障等服务,更重要的是要保证本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要有相匹配的“主场外交”的能力。
一方面,举办一次主场外交活动往往需要长时间的筹划与准备,在这一过程中,相关工作机制可以充分发挥领导和统筹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将各部门统合起来,做好分工与磨合,避免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不断加大对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2018年3月,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升级为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主任,强化党中央对外事工作的统一领导。主场外交活动的综合性有助于发挥中央权威,动员各部门参与其中,在协调领导指挥和统筹决策的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能力。
另一方面,主场外交也有助于增强城市治理能力,优化城市形象,丰富城市功能。主场外交活动一般是在举办国境内的某座城市举行,城市的各个部门包括民众都会参与其中,通过举办主场外交活动,可以全面、立体地对外展示城市形象,让参与者切身感受到中国高速发展所带来的成效,让世界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而城市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服务氛围,不仅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主场外交活动,更会增强主场外交参与者的满意度,助力优化城市的国际形象。在丰富城市功能方面,通过策划、筹备到开展主场外交活动,对于城市的对外交往功能有很大的提升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一系列主场外交活动中,除了北京和上海,越来越多的城市也承担了举办主场外交活动的重任,如杭州、厦门、苏州、郑州等。通过举办主场外交活动,对于整个城市的组织协调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媒体宣传、后勤保障、交通安保等部门都会在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有助于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并且成功举办主场外交活动,还有助于提升城市的知名度,打造城市品牌,助力城市更好发展。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0)人民网.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EB/OL]. [2022-12-02].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0/1029/c1001-31911511.html.主场外交在助力中国更好参与全球治理的同时,也服务于国家治理,实现了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的内外联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此,中国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战略目标,继续做好主场外交的布局与规划,在提升国家治理水平的同时,也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与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