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盛钦
[关键词]王洛宾;民族音乐;文化传播;原创音乐剧
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文化传播的存在。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文化特质或文化要素从一个区域传播到另一个区域,从一个群体传播到另一个群体,从一个时代传播到另一个时代,呈现为文化传递、扩散和流动的现象,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①文化传播的概念在中国原创音乐剧《往事歌谣》中尤为突出,特别是剧中“王洛宾”的音乐作品与艺术精神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较好的传播意义。
一、“王洛宾”角色文化传播的特征与价值研究
(一)角色的文化传播特征
中国原创音乐剧《往事歌谣》以我国著名民族音乐家的故事为题材,王洛宾先生一生致力于西北地区的音乐的采集、改编与创作,将西北地区音乐瑰宝传播到祖国的东部地区,并作为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的标签的作品为全世界所熟知,具有较为明显的文化传播特征。
1.思想性
剧中“王洛宾”角色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思想性。该角色穿越历史时空将王洛宾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完美再现。比如,青年时期的王洛宾参加西北抗战剧团,为唤起国人团结一致、抗击敌人而努力奋斗:牢狱时期的王洛宾受到国民党严刑逼供时,始终坚持爱国爱党的原则;采风时期的王洛宾也将爱国主义精神融人民族音乐的创作当中。音乐剧《往事歌谣》中“王洛宾”角色的呈现将本剧的爱国主义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给广大观众,紧贴红色主旋律,具有高度的思想性。
2.民族性
剧中“王洛宾”角色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具有民族性特征,王洛宾先生放弃法国巴黎音乐求学的梦想,扎根我国西北这片肥沃的艺术土壤,致力于中国独特的民族文化的探索,挖掘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一方面,王洛宾先生对这些艺术瑰宝进行整理、改编与创作,并将其传播到祖国的东部地区,促进不同地区的民族文化交叉与融合,该角色的呈现体现了文化传播的民族性;另一方面,王洛宾先生的创作使得具有中国特色的西北地区民族音乐文化在世界民族文化丛林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剧中“王洛宾”角色的呈现体现了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民族性特征。
3.真实性
中国原创音乐剧《往事歌谣》是以我国北平师范大学校友王洛宾先生的真实事迹为题材进行创作的一部艺术作品,至今,王洛宾先生的许多音乐作品仍在国内乃至世界各国广为流传。剧中“王洛宾”角色不同于其他剧本的虚构角色,具有较为广泛的知名度与较高的认可度。该角色的呈现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极大地凸显真实性特征。
(二)角色文化传播的价值
在全球智能化时代,中国在世界文化浪潮中,如何树立自己的文化旗帜,并发挥其影响力显得尤为重要。音乐剧《往事歌谣》中主人公“王洛宾”角色的呈现便是中国文化传播中的一面旗帜。“王洛宾”角色的呈现具有较高的文化传播价值,主要体现在打造中国文化名片、彰显中国文化自信、唱响中国红色旋律以及促进中国各民族融合四个方面。
1.打造中国文化名片
中国原创音乐剧《往事歌谣》中“王洛宾”角色的呈现集合了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全学科的师生团队以及国内业界多位艺术家,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元的王洛宾艺术形象。以该角色为一个艺术典型,将王洛宾先生献身大西北与民族艺术文化的经历以及“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精神予以放大和呈现,力求打造一张属于21世纪初源自中国高校的艺术创新、展现时代气韵、体现国家艺术文化创作水准的文化名片。
2.彰显中国文化自信
中国原创音乐剧《往事歌谣》中“王洛宾”角色的创作与呈现,便是彰显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当前,各国之间的较量并不单纯是经济实力的较量,各国的文化软实力在其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剧中该角色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典型人物形象在进行文化传播时,以王洛宾为代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家及其艺术精神自然而然地被世界人民接受,特别是王洛宾的作品《在那遥远的地方》被当作世界看中国的重要文化窗口。
3.唱响中国红色旋律
中国原创音乐剧《往事歌谣》中“王洛宾”角色的创作与呈现紧贴我国政治文化方向,高举中国特色旗帜,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红色文化,唱响中国红色旋律。剧中“王洛宾”在面对侵华日寇时,果断参加西北抗日剧团,与萧军、萧红出演文明戏《放下你的鞭子》,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呼吁群众团结一致、对抗敌人;此外,剧中“王洛宾”在监狱中受到共产党员老罗的精神引领后,坚定了未来的发展道路。剧中该角色的人物塑造在许多细节处理上都表现了一个忧国忧民的爱国青年形象。该角色的创作与呈现将中国特色旗帜高高举起,嘹亮地唱响中国的红色旋律。
4.促进中国各民族融合
20世纪初,从北京出发准备追梦巴黎高等音乐学府的王洛宾途径西北,结果被西北的音乐打动,因此决定放弃去巴黎留学的梦想,一生扎根大西北的音乐厚土,对西北地区的音乐进行改变与创作,采集西北的民族民间歌曲,进行歌曲改编并填上符合汉族人语言习惯的歌词,并将其传播到祖国的东部。当时的中国地域辽阔,东西部因相隔千里而沟通较少,所以东西部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较大,但是王洛宾的歌曲逐渐打破了东西部文化的隔墙。中国原创音乐剧《往事歌谣》中角色的创作与呈现极大程度地还原了王洛宾采集西北民歌并且进行文化传播的画面,树立了“王洛宾”角色的典型形象,通过音乐剧《往事歌谣》的演出与宣传,力争促进中国各民族音乐与文化的融合,同时,该角色的文化传播对于中国各民族团结与融合同样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王洛宾”角色文化传播渠道与受众研究
2021年初,笔者进行关于中国原创音乐剧《往事歌謠》中“王洛宾”角色的文化传播研究问卷调查,目的是进行该剧中角色文化传播研究的主要渠道及受众的研究与分析。共发出问卷500份,有效问卷为423份。
(一)角色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
中国原创音乐剧《往事歌谣》中“王洛宾”角色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较为丰富。从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该角色的传播主要包括7种渠道,可以看出中国原创音乐剧《往事歌谣》中“王洛宾”角色文化传播渠道中最为突出的是新媒体宣传的渠道。信息全球化的时代,新媒体传播为文化传播最重要的渠道,该角色文化传播正是这一现象的体现。
(二)线下观众与线上观众调查对比分析
中国原创音乐剧《往事歌谣》中角色文化传播的受众研究主要针对线下与线上观众观感的调查、对比与分析。近两年,观众对于其观看方式主要分为以下三种:一是线下剧场观看,二是线上远程观看,三是线上线下均观看。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61.63%的观众选择到剧场现场观看音乐剧,15.12%的观众在线上观看了该音乐剧,以及23.25%的观众线上线下均观看过该音乐剧。从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该音乐剧的文化传播主要靠线下剧场演出进行传播。
另外,本剧“王洛宾”角色的文化标签的调查结果呈现丰富多元的样态(观众问卷调查答案为多项选择),最为突出的是七个关于“王洛宾”角色的文化标签(如图2所示),分别是心怀理想、浪漫多情、醉心创作、爱国爱党、意志坚强、载歌载舞、善良单纯。这7类来自观众的文化标签答案不仅直观地表明了观众对其的需求与兴趣,而且也表明了该角色文化传播取得一定的效果以及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发挥了有目共睹的实际作用。
最后,关于中国原创音乐剧《往事歌谣》中“王洛宾”角色文化传播价值的问题同样进行了问卷调查,有94.19%的观众直接肯定了该角色的文化传播价值,并且没有观众否定其文化传播的价值。从结果可以看出,该角色文化传播得到了绝大部分观众的认可,在受众的心理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很大程度上符合观众的需求与兴趣,这是该角色文化传播取得成效最为重要的基础。
综上,中国原创音乐剧《往事歌谣》中“王洛宾”角色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丰富多元,观众对于该角色的认可度较高,为该角色进行文化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王洛宾”角色文化传播的思考与启示
中國原创音乐剧《往事歌谣》中“王洛宾”角色文化传播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效果,但作为艺术专业学习者与研究者,不能一味沉浸于喜悦当中,而是要冷静地观察与思考。哪些是规律性的经验,哪些是偶然性的结果,以该角色为代表的中国音乐剧典型角色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动力和活力支撑音乐剧行业甚至整个文化艺术行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值得每一个艺术学习者与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一)角色文化传播面临的挑战
中国原创音乐剧《往事歌谣》中“王洛宾”角色文化传播过程中给予我们许多思考的空间,尤其是该角色在文化传播过程中面临着三个方面的挑战。
1.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困境
近年来,中国原创音乐剧虽然有明显的发展,但音乐剧艺术仍然未占领国内艺术市场的主要位置,仍未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中国音乐剧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因此,中国原创音乐剧《往事歌谣》中“王洛宾”角色更为广大的文化传播目标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中国音乐剧行业的限制。
2.主旋律作品与主流观众的对接困难
中国原创音乐剧《往事歌谣》中“王洛宾”角色以我国人民音乐家王洛宾先生为原型进行艺术创作,具有较强的红色主旋律色彩。在信息时代,“红专正”题材的音乐剧角色想要获得年轻观众的青睐仍有较长的一段路程。
3.高校学生演员的基本技能不够完善
中国原创音乐剧《往事歌谣》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出品的一部大型原创校园音乐剧,虽然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艺术专业师生联合国内业界艺术家们共同创制,但主要演员仍为高校学生,特别是主人公“王洛宾”角色相较于其他音乐剧角色来说挑战难度更大。高难度系数的唱段、多种少数民族舞种表现、较为密集的台词传达,以及多层次的角色表演、动态的舞台布景与道具等方面对于高校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仍具有一定的挑战难度。因此,该角色的扮演者在兼顾技能展示与文化内涵传达的同时,难免会削弱该角色文化传播的自觉意识。
(二)角色文化传播的启示
中国原创音乐剧《往事歌谣》中“王洛宾”角色文化传播面临层层困难与挑战,给中国原创音乐剧发展、中国艺术行业发展、中国文化传播等方面带来一些启示。
1.以专业性推动中国原创音乐剧的长足发展
我国目前音乐剧相关研究较少,音乐剧行业规模不够完善,因此,促进音乐剧作曲技术提升、主要演员的基本技能全面发展极其重要。总而言之,注重中国原创音乐剧人才的专业性,才能促进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发展,建立在良好专业基础上的音乐剧创作也是中国原创音乐剧进行文化传播的地基。
2.以民族性构建原创音乐剧的中国学派
音乐剧源于西方国家,与我国具有本土特色的舞台艺术形式存在不同,但是舞台艺术的发展规律基本相同。因此,中国音乐剧的发展亟须结合我国本土文化与艺术形式进行融合发展,扎根肥沃的中华民族土壤,以更接近中国观众的语言与方式进行文化传播。民族性是中国特色的体现,是中国文化屹立于世界的底气,也是中国文化传播最重要的基本元素。因此,作为艺术学习者与工作者,应当立足本土,着眼民族特色,为创造出具有中国价值、中国特色、中国气质、中国品位的艺术作品而奋斗。
3.以大众性凸显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创作方向
音乐剧《往事歌谣》中的“王洛宾”角色是以我国著名音乐家王洛宾先生为原型进行创作的典型角色,他的音乐作品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性,而且传唱度较高,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至今仍流行于世界各地,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也是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的载体。因此,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创作应该注重大众性,应坚持我国著名电影学家其“三人民”的艺术观,即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艺术家。中国原创音乐剧应该以人民的审美需求为标杆,紧贴人民群众的生活,只有广大群众的支持才能使中国原创音乐剧取得可持续发展,才能为我国民族艺术进行文化传播贡献力量。
结语
国家艺术基金项目音乐剧《往事歌谣》中“王洛宾”角色的成功塑造无疑为中国原创音乐剧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提供了借鉴。此外,该角色的文化传播也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对“王洛宾”角色文化传播的特征与价值、渠道与受众、挑战与启示多方面进行研究,希望能为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同时,为实现以王洛宾角色为代表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进行国内外文化传播而努力奋斗,为推动我国不断创造出具有中国价值、中国精神、中国品位、中国气质的艺术作品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