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娜
[关键词]高校;音乐师范生;应用型;中小学音乐教育
一、音乐师范生“4+1”课外实践培养模式的提出背景
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说:“一名小瓦尔道的音乐教师远比布达佩斯歌剧院院长重要。一位院长只有可能失败一次,而一名教师教三十年书,如果教得不好,就会扼杀掉三十代人对音乐的热爱。”由此可见音乐教师的重要性。但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培养又绝非一项简单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师范生人才培养指明方向:“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加强教师教育,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提高教师培养质量。”但纵观高校音乐师范生培养现状,很多学校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当下部分高校音乐师范生对专业方向理解有偏差,对教师职业认识较肤浅,对教学对象不够了解,对教学原理理解不够深入,对音乐教学内容不够熟悉,对教学技能运用不够熟练,对上课感到摸不着头脑,缺乏反思与研究精神,应用能力明显不足。
师范院校要想在有限的本科四年中培养“应用型”未来中小学校音乐教师,须从多个环节打破壁垒,定向突破。现以成都师范学院音乐学院为例,遵照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提出的“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教师培养基本理念,在成都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设置的课程种类和课时量不变的情况下,试图探索一条纵横衔接的课外拓展路径,构建浸润性教育环境,以“师德修养”、“技能修炼”(教育理论类、专业实践类课程的拓展)、“课堂修真”(教材教法类、教学实践类课程的拓展)、“论文修订”四大模块及“读书自修”一条主线贯彻始终的“五修”课外拓展路径(如图1所示)。
二、提升高校音乐师范生“应用型”课外实践培养的改进对策
(一)模块一:师德修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教育是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的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决定意义的伟大事业。人民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关系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未来。因此,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培养绝非一项简单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个滚雪球的漫长过程,但很多师范生大一进校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对此,师范院校教师要把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放在师范教育首要位置,在师德修养上进行正能量的熏陶和感染,使师范生尽快建立教师的光荣使命感、责任感及深厚的教育情怀,让他们怀揣教育的信念和理想,胸怀大志、勤奋学习、德才兼备。但思想教育的路径应避免唱高调、讲理论,最佳方法便是大力借助榜样的力量。措施如下。
1.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遵守师德规范
通过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师范生的师德,通过经典诵读、专题培训等形式汲取中华文化精髓,传承中华师道。引导师范生注意穿着高雅、简洁、大方,发色、发型符合教师职业要求。
2.举办模范教师大讲堂
《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提出:创新师德教育方式,通过榜样引领、情景体验、实践教育、师生互动等形式,激发教师涵养师德的内生动力。师德修养采用理论说教和唱高调是远远不够的,可以借助榜样的力量,比如,同学生介绍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中外大教育家的事迹,或邀请当地一线优秀的教师和校长进课堂进行自我成长经历分享,举办模范教师公益大讲堂(省外模范教师可充分运用线上录像转播形式)。模范教师大讲堂可从教书育人、艺术社团、科学研究和教学行政管理四个方向举办典型模范教师讲座,使师范生了解模范教师的成长经历、学习教学经验,对教师职业方向与学校工作有进一步了解,树立信心,保持学习、钻研和教学的热情,拓宽眼界,并尽快进入教师角色,让前辈经验和个人感悟有机融合。
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是师德培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能真正使师德修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模块二:技能修炼
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培养的是懂教育的未来中小学音乐教师,而非培养演奏家、歌唱家。因此,音乐教育专业技能修炼要符合中小学教学的实际需要,以音乐师范生的发展成效为导向,重点突出教书育人的能力和素质。良好的弹、唱、舞、挥、即兴弹唱能力是一名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立身之本。对于音乐师范生来讲这些单项技能不要求水平比肩钢琴、声乐、舞蹈、指挥系,但一名中小学音乐教师却应该尽可能具备全面的专业能力。措施如下。
1.开展音乐基本功技能大赛
技能比赛是音乐师范生提升和展现自我的绝佳机会。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参与技能大赛的过程中通过反复锤炼各项技能,既能“以赛促学”,提高平时课堂效率,还能“以赛促练”,促进课后刻苦训练;既能检验自身真实技能水平,还能充分锻炼沉着冷静的比赛心态。容易被学生忽略的即兴伴奏是将来到学校最实用的技能之一,因此一定要多進行练习,提高即兴伴奏能力。很多高校音乐师范生通过比赛获得了巨大进步,树立了自信,也提高了各门功课学习的积极性。
2.举办学生律动结课汇报演出
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在1914年所写的论文《节奏运动、听觉训练和即兴》中强调:“体态律动的目标是在本课程结束时,不是能使学生说我知道,而是我体验到。”这样的体验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打开了他们的情感世界的大门。音乐律动课程使学生获得了体验和表现音乐情绪及情感的能力,学会了音乐动作的创作。体态律动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尤其受到中小学生的欢迎。因此,组织律动汇报演出是“以演促思”,有利于促进师范生在小组团队紧密合作之下进行思考、设计、创新、排练、再完美呈现音乐,同时为今后胜任中小学音乐律动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技能大赛和律动结果汇报演出,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展示专业技能水平的舞台,还能带动和促进师范生技能训练的深入开展,有利于提高师范生教学技能实践能力。同时,教师也能获得专业技能提升,有利于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有利于教学手段的革新。因此,音乐师范生技能大赛和汇报演出的开展确实很有价值和意义。
(三)模块三:课堂修真
教师资格全国统考包括對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的考查。中小学音乐教师资格考试包括现场备课、课堂模拟授课等内容,教案设计中也必须呈现弹、唱、指挥等音乐专业技能,体现了国家对未来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专业技能与教育教学能力的更高要求。
通过调查发现,本校音乐师范生考取教师资格证最大的拦路虎之一是平时严重忽视音乐听觉,违背“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由于听得太少,对大量音乐作品都感到陌生、茫然。达尔克罗兹指出:“音乐教育既不能是单纯的技术训练,更不应该是脱离音响的理论知识和规则的传授,它首先应该是对音响和情感的体验。”音乐考试仅靠背文字答案,用错误的音乐学习方法学习音乐必定道路崎岖坎坷。事实证明,通过大量聆听,熟悉音乐教材中的作品才是教学返璞归真的真正起点。
1.开展音乐学科知识竞赛
音乐学科知识竞赛内容覆盖面应更广,涵盖义务教育阶段教材中音乐片段听辨、音乐知识、旋律视唱、节奏认读、即兴创编、艺术课程标准等内容。此项比赛能促进学生对各科学习的重视,促进他们对中小学音乐教材有更深入、细致的研读和理解。
2.举办说课试讲比赛
中小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课堂教学,因此必须在高校的课堂中体现与中小学音乐课堂之间的密切联系。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具体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使用,都应有意识地与中小学音乐课堂进行无缝衔接,使音乐师范生尽早熟悉中小学全套音乐教材,逐步掌握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实操方法,为走向音乐教育岗位打下扎实的基础。
对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材熟悉之后开始学习备课、说课、试讲,并进行真实课堂实战。可分为“模仿获奖课”教学组与“同课异构”说课试讲组。模仿获奖课是深化理解的过程,通过模仿对优秀课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手段方法理解更透彻;同课异构(8人同课)能让学生在对比中轻松发现哪种教学设计最高效。赛后可将学生优秀教案汇编成册。评委可聘请中小学一线骨干教师,并进行有效评课指导。此项比赛为学生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做好前期充分的训练准备。未入围决赛同学自选场次观摩,并认真填写“3+2”(三个优点、两个建议)评课单。
3.教学见习与实习
见习提前至大二、大三开始,组成8人小组用空余时间轮流指定学校进行短期见习。在参与见习的过程中修完与课堂教学密切相关的艺术课程标准、音乐教学设计等课程,这是迈向准教师身份的第一步。大四年级进行全日制实习,需要将艺术课程标准研读、音乐教学作品分析、音乐教学法、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组织、教学案例分析、信息技术等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加强教育教学的能力。学生8人一组,经过课前集体讨论备课后方能正式上课,上课须全程录像,详案与录像打包交回学校检查、保存。
课堂修真一定要有意识地对接基础音乐教学。在教学内容的选材和教学方法的渗透上,要凸显音乐学科的特点,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还要关注与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的紧密关联,体现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特色。在音乐教育专业必修课程系列中,音乐教法类的课程对于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夯实学生基础音乐教育教学能力至关重要。
(四)模块四:论文修订
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除了具备良好的师风师德、音乐教育基础理论、音乐学科专业技能,还应该具备创造精神、教学研究、教学反思及撰写论文的能力。在实践中,音乐师范生需要对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进行进一步的巩固、整合、反思,最终达到自身教学理论与实践水平的提升。
1.勤反思,勤记录
督促高校音乐师范生养成善于思考教育问题的习惯,勤动笔、勤记录,在反思中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2.提高论文写作水平
新时代的音乐教师应该享受读书和享受思考、研究带来的乐趣和充实感。提高论文写作的水平不是一蹴而就的,需经过长期的积累和锻炼。认真对待大学毕业前的第一篇教学论文,让它成为教师职业生涯中好的开始。
(五)一条主线“读书自修”
见习、实习、参加各类实践活动都是提升高校音乐师范生实践能力的方式,但读书却是最深人人心的方式,可以以一条主线一以贯之。苏霍姆林斯基说:“读书,读书,再读书。”读书可以大大丰富音乐师范生的课外认知、学科知识、教学与技能经验,同时还能提高其思维能力、思想境界和胸怀格局。但目前很多音乐师范生对阅读教育经典读物兴趣不浓、动力也不足。因此,师范院校教师要重视对音乐师范生的读书指导,使其学会读书,在阅读中获取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成长。每学期至少为学生推荐2~3本教育类读物,数量不多,压力不大。将教育理论与实践融合,以得到“共读、共话、共情”的效果,促进师范生素质不断提升。
1.读教育理论书籍
教育理论书籍是提高自身素质、站好讲台的立足之本。因此,高校要重视对音乐师范生教师教育素养的培养,倡导音乐师范生研究教育理论,要明确音乐师范生不是教音乐,是教人学音乐;不是要成为音乐演奏和演唱的专家,而是要成为掌握音乐学科教育教学素养的音乐教师。目前我国高校音乐师范生的师范性还不够突出。要想使音乐师范生具有扎实的教育教学素养,就要进一步在课余充实教育理论的学习,突出师范性。
2.读课堂管理书籍
促使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是课堂管理,没有课堂管理能力无法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课堂管理的能力也是一名合格教师必备基本能力之一。但是,初出茅庐的音乐师范生在实施课堂管理中面临诸多问题,如何走进学生心灵解决课堂管理问题就需要通过阅读课堂管理书籍增强课堂管理意识和能力。
3.读艺术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纲领,通过阅读才能了解和理解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性质、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要厘清音乐学科课程内容“欣赏”“表现”“创造”“联系”涵盖的14项具体学习内容和分段学习任务,这样才不会走错路和弯路。
4.读优秀教学设计
从优秀教学案例中师范生可以学习教学目标的制订和撰写,教学方法的运用和实施,教学语言的使用技能,实现教学逻辑严丝合缝。
结语
高校音乐师范生想要在教师职业生涯中快速成长,必须多参与各方面的教学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进行不断地反思,促进自己教育理念的内化和教育能力的提升。将中小学音乐教学所必需的实践综合素养渗透于纵横衔接的4+1“五修”特色路径,探索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实践取向”的教学体系,畅通高等音乐师范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沟通渠道,强化实践育人,提高音乐师范人才培养质量,适应普通中小学校的音乐教育需要,与社会需求精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