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企业为创新重要载体,多元共建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2024-03-15 05:08:51阮崇信
中国集体经济 2024年6期
关键词:县域经济科技创新

阮崇信

摘要: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指明“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列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基础在县域,活力在县域,难点也在县域。新形势下,县域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新昌通过科技创新带动县域发展,从资源匮乏的小县城到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全省第一技术创新县。2019年,“全面推广科技创新‘新昌模式”被写入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新昌模式”所探索出的道路为县域科技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科技创新;县域经济;国家创新型县(市)

一、县域科技创新研究背景及意义

县域科技创新是科技强国的重要一环。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指出:支持县域科技创新发展要全面的核心创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现创新发展对于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的快慢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县市的发展速度。重视科技产生的新兴技术,提升生产要素质量,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对县市发展有深远影响。与此同时,随着产业结构转移升级,未来快速发展背后一定伴随着高新技术的应用。县域经济要持续长期快速发展就要依靠科技和创新不断挖掘寻找新的增长点。

县域科技创新是推动县域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县域是我国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空间、城镇体系的重要一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纽带。以科技创新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带动工业快速发展。以科技创新引领新型工业化建设,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二、新昌现状

新昌县隶属浙江省绍兴市,地处浙江省东部,绍兴南部,南边与台州市天台县交界,西南与金华市东阳市、金华市磐安县交界,西、北两面与嵊州市交界,与嵊州市同属新嵊盆地,县域面积1213平方千米。2022年,新昌县生产总值实现564.75亿元。

目前,新昌拥有国家单项冠军企业4个,上市企业16家,技术创新指数列全省第一,创新指数列全省第四。全国首个县域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示范基地落户新昌,入选全省创造力十强县(市、区)和第二批全省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建设名单,“全面推广科技创新‘新昌模式”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科技创新主要指标走在全省前列,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连续七年保持在4%以上,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74.7件,规上企业产学研合作覆盖率达9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达90%,新产品产值率始终保持在50%以上。建成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154家,全县万人人才拥有量达2586人。新昌索出的科技创新“新昌模式”,用科技创新带动县域发展。

2017-202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逐年增加,增速也保持较高的水平。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加14.8%,2020-2021受疫情影响增加值增速稍有所下降,但始终保持正增长,202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加12.5%,增速再次回到10%以上。除此之外,2022年全县规上工业装备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5%、12.4%、8.2%,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69.18%、55.14%、18.09%和90.17%。

2017-2022年新增专利数有所下降但是也保持较高的水平。2022年,全县专利授权数实现2792件,外观设计247件。2021年,全县专利授权数实现3880件,其中发明专利622件,实用新型3023件,外观设计235件。2019年共申请各种专利5407件,比上年减少4047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1241件,比上年减少2276件。专利授权数5168件,比上年减少5002件,其中发明专利1055件,比上年增加455件。2018年共申请各种专利9454件,比上年減少1064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3517件,比上年减少322件。2017年共申请各种专利10518件,比上年减少3838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3839件,减少1450件。专利授权数4497件,比上年减少202件,其中发明专利426件,比上年增加122件。

三、“新昌”做法

新昌模式集政府、企业、高校、研究院所为一体。从顶层设计出发重视科技发展,密切关注科技创新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通过制定有效的政策,帮助企业发展,并给予资金支持;同时通过政策吸引人才,让人才扎根新昌,为新昌的发展持续助力。县校合作为企业提供技术,同时,通过企业落地转化科研成果;并且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新昌模式”是以企业为载体,落地转化科技成果,创造价值。政策支持和县校合作为依托,直接为企业提供经济、技术的支持,同时也助推人才培养,为科技创新增添活力。

(一)顶层设计引领科技发展

新昌县政府重视科技发展,数年间新昌不断出台政策支持推动创新科技的发展,为创新科技保驾护航。2021年,新昌县R&D经费20.74亿元,占GDP比重4.77%,远高于国内和省内平均水平。新昌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连续八年保持在4%以上。

2017年,新昌出台《关于坚持工业立县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科技、人才、信息化、高新产业等政策,提高科技扶持等政策的精准性,并持续加大其财政投入。继续推行科技计划及项目管理中第三方评价制度,定期发布企业科技创新指数。深化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政企联动,全面推行企业内控体系与保密制度,上市公司和驰名品牌、驰名商标、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实现警企联络室全覆盖。

2023年出台的《新昌县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到2025年,科技创新对县域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科技创新“新昌模式”更具辨识度,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形成,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涌现,创新型城市和科技强县、人才强县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1. “真金白银”助力企業

《关于加快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实施产业链协同创新战略。开展重点产业“卡脖子”技术攻关,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鼓励构建“未来创新”场景,支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加强区域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和管理。

大力推进“企业上云”,对当年认定的省级制造业“云上企业”,给予20万元奖励;强化“安全用云”保障,对业务系统通过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二级以上测评的企业,二级每个系统给予2万元奖励,三级每个系统给予5万元奖励。对通过省级软件企业评估的,给予20万元奖励;对当年取得软件著作权并通过软件评测的软件产品每个一次性给予1万元奖励。

引导数字经济相关企业向数字产业园区集聚,对新入驻数字产业园的企业,3年内年营业收入超过300万元的,给予当年房租全额补贴;对行业竞争力强、建设资金有保障的企业,优先保障用地需求。

对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一次性奖励80万元。当年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鼓励信息工程公司做大做强,当年被认定为省级重点信息工程(智能制造)服务公司的,给予30万元奖励。推进“头雁行动”。对单体工业企业县内产值超5亿元的企业,实行优先供地等政策优惠。

2. 搭建科创人才飞地,创新人才“引留用”新机制

新昌通过吸引人才为科技创新保驾护航。新昌打造的“天姥精英”人才品牌计划,从杭州、北京布局科创人才飞地和科技人才港,组建运作总规模10亿元的高层次人才科创投资基金,聚焦“高精尖缺”,大力引进资深专家、海外工程师、高层次海外留学人员和高端创新团队。并每年安排数千万的科技财政专项资金,为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等提供生活补助、科研创业经费。而且引才机制更加灵活,让研究人员以科研成果形式入股,为设立博士后和院士工作站的科研院所提供资金支持等。为解决企业人才的“后顾之忧”,县政府为他们提供专门服务和重点保障。新昌采用的“引留用”机制解决企业人才的“后顾之忧”。

(二)构建“企业出题 高校解题 政府助题”政校企合作机制

新昌积极探索与大学共建产学研结合的模式。一方面通过政府对接学校、企业,帮助企业攻关应用难题;另一方面有效帮助学校的科研成果落地转换。新昌引进集聚高校共建产业创新研究院3家、高校技术转移中心近20家。深化两层双向对接,带着企业进高校找团队,邀请专家来新昌找企业,促进校企精准合作,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近年来始终保持在100项以上。深化政府精准助题。出台产学研合作专项政策,建立专家、团队激励表彰制度,为参与新昌产学研合作的研究生团队、研究生导师设立专门奖项。实行县领导结对创新团队制度,每月联系,每季走访,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1. 县校合作为企业科创增添动力

浙江理工大学和新昌县人民政府联合申报的“企业出题 高校解题 政府助题”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浙江模式”。工程类专业硕士研究生直接扎根新昌,实地解决企业面临的科技难题。形成一种“深度、长期、全方位”的合作。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从2014年至今,这些工程硕士累计服务地方企业554家,解决工程问题2325项,项目完成率高达96.45%,并授权各类知识产权1172项。“政府助题”切实发挥学校与企业的对接,有效促进高校的成果转化,切实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问题。

2016年,新昌县政府与浙大工研院、学工部签约,共建众创空间和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浙大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与新昌县政府签订共建众创空间协议。双方将建设新昌县众创空间,包括科技创业孵化中心、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等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浙大党委学工部与新昌县政府签订共建协议,建立“新昌基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平台,并由新昌县政府遴选当地优秀企事业单位接纳浙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

2. 县校合作为人才培育奠定基础

2022年,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新昌建立,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新昌学院。“新昌学院”是新昌县第一所大学,新昌学院将以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为主,同时兼具成人教育、职业培训、技术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功能。新昌学院的建立是县校合作进一步发展的成果。由政府与学校的协议合作模式改为学校在当地建立分院,这样的合作模式更为紧密且为新昌打造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生命健康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奠定基础,为新昌县域经济发展提供长久支持。

2023年浙江药科职业大学与新昌县人民政府共建“浙江药科职业大学新昌学院”。学校将通过与新昌技师学院开展“3+2”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学生实习实训、深化与新昌药企产学研合作等途径全面启动与新昌县的战略合作。新昌学院计划前期达到1500名学生办学规模,由浙江药科职业大学具体负责实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工作,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新昌县大健康产业实现紧密型合作,积极打造复合型、多功能的产教融合样板学院,成为富有特色的县校合作办学的“新昌样板”“浙药模式”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示范案例。

3. 建设研究院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

在新昌政府的支持下多个研究机构成功建设,如“康立纺机自动化控制研究院”“浙江省装备电子研究重点实验室”“杭电·康立联合研发中心”。这些研究院的建设推动企业不断创新发展。

2012年,康立纺机自动化控制研究院成立,作为新昌纺织印染装备产业链中唯一主攻纺织自动化控制的研究院,康立科技不断攻克纺机自动化和信息化前沿技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并纱设备控制系统”“纺机成型控制系统”等一批开发成果,补强了新昌纺织机械装备和印染技术的短板。康立科技还与杭州高校建立“杭电·康立联合研发中心”,并在总部和杭州分公司建立了多支研发团队,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浙江省装备电子研究重点实验室于2018年10月获浙江省科技厅批准建设,主要从事行业装备电子领域的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及人才培养。实验室在行业装备电子领域拥有一支高水平科研队伍。实验室针对制造业或行业装备所面临的共性技术难题,面向机器视觉与机器人控制技术、信息融合与处理、产品外观缺陷检测、行业专用装备、机联网与大数据分析、电池管理等技术领域展开深入研究和开发。坚持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已在工业机器人一体化控制系统、动力电池自动成组、纺机数字化控制、海洋科考装备等多项应用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多个研究成果已经完成科技成果转化,已在浙江天能集团、超威电源、浙江康立自控等企业批量生产,为发展省内高端装备制造业、数字经济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三)新昌启示

新昌依托科技创新,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道路。政府重视科技发展从顶层设计上将科技纳入未来发展的重要环节,并以企业为重要载体助力企业发展、提供企业帮扶、给予企业奖励。以学校、科研单位为抓手培养人才,不断为科技创新增添活力。

(四)顶层设计助力科创发展

科技自立自强,首先要夯实根基,培育创新沃土。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从顶层设计出发,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稳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2019年 “全面推广科技创新‘新昌模式”被写入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表明省层面重视县域科技发展,为市县层面开展科技工作起到良好支撑作用。有利于科技发展的良好政策会传导到企业、学校及个人。只有顶层设计切合实际,且具备“高度”才会赋予“下级”更大的能量,助推县域科技发展。

1. 研发投入为科技创新注入动力

研发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提高利润,保持领先地位,推动企业发展。不断研发新产品为企业的发展注入动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通过完善的研发体系,持续发展。研发可以帮助企业持续发展,改进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需求,增加企业收益,从而保持企业的领先地位。新昌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连续八年保持在4%以上,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74.7件,规上企业产学研合作覆盖率达9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达90%,新产品产值率始终保持在50%以上。将来,经济发展越来越依靠科技创新,县域经济也不例外,新昌之所以能完成从“制造强县”到“智造强县”华丽转身,就是不断在提高研发投入的力度,用“创新创造”代替“模仿制造”。 重视科技创新,在未来将拉开县域间的层次。

2. 企业是科技创新重要载体

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也是经济产出的重要组成。以企业为载体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是新昌模式的重要环节,也为发展科技创新的县域提供了良好的思路。以康立科技为例,康立科技是新昌的当地企业,主要生产销售:电子仪器、仪表、测试设备、计算机软件及硬件等产品。当时纺机控制系统在国内尚未成熟,康立科技发现了国内的技术空白,瞄准关键核心技术,聚焦研發机构,在纺机、轴承、制冷配件、生命健康四大行业布局创新联合体,率先开展纺机行业试点,建立由政府、专家团队、行业龙头企业三方组成的智能纺机联合体,开发“针织物瑕疵在线检测”等3个智能化模块,并自主研发纺机控制系统,破题攻关,最终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康立有2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2个产品替代进口产品。在康立推出的最新一代清纱器产品,其性能水平、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国际先进水平,但是其价格仅为国外产品三成。

除此之外新昌还是中国轴承之乡、纺机基地、冷配大县、全国医药强县、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目前传统产业轴承企业600多家,产值占全国15%的份额;空调部件企业200多家,已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全球制冷空调控制部件王国”。拥有一大批细分领域的“冠军产品”,如维生素E、车用电子膨胀阀等15个产品在全球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第一,瑞舒伐汀、液位传感器等20个产品在国内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第一。技术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新昌企业的共识。每上一个拥有高附加值的新产品,企业就上一个新台阶,技术创新带来巨大效益,所以要坚定不移走创新之路。

3. 县校合作是孕育科技的重要平台

县校合作对推动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实用型人才培养、科技成果示范转化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新昌县校合作两种模式,一种帮助企业和高校进行对接,搭建校企合作的桥梁,加强科研合作,协助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同时帮助企业攻关技术难题。例如:浙江理工大学和新昌县人民政府联合申报的“企业出题 高校解题 政府助题”。这样有利于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同时也给学校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接触了解企业的机会,更有利于研究出符合实际的科研成果。第二种是高校在当地建立分校,搭建人才培养的平台,培养人才并在未来助力当地企业发展,帮助当地企业解决科研难题。例如:由政府与学校共同建设的“新昌学院”,政校合作的模式更有利于人才平台的搭建,为新昌打造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生命健康产业等产业奠定基础。

4. 人才是科技创新重要资源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高水平人才,科技的创新依赖于人才的智力和实践能力。在专业人才的助力下,科技才能不断向前推进。与此同时,科技的发展也为人才的成长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平台。“新昌模式”采取外部吸引和内部培养两种方式搭建人才梯队。政府制定人才政策,并通过“天姥精英”等人才品牌计划,吸引高水平人才。政校企合作共同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在新昌本地建立“分校”和研究院进行人才培养,助力科技创新持续发展。灵活的人才“引留用”机制对缺少人才的县市具有很大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现代经济探讨》入选人大2012年版“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J].现代经济探讨,2013(02):1.

[2]石菲.2022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峰会推动更多云上创新[J].中国信息化,2022(10):29.

[3]李浩,张素娟,董洁.智库咨政的价值认同研究——以《科技中国》的创新实践为例[J].传媒,2022(10):20-22.

[4]靳珍.陕西省县域绿色经济发展策略[J].当代县域经济,2022(11):70-72.

[5]刘璐璐,刘慧子.新发展阶段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周口探索[J].山西农经,2022(18):19-21.

[6]李洪涛,王丽丽.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学习效应对区域共同富裕的影响[J/OL].科技进步与对策:1-9[2023-09-07].

[7]曾一帆.“双区驱动”战略下高校科技创新提升路径探究——以佛山为例[J].中国科技产业,2022(11):52-55.

(作者单位:中国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县域经济科技创新
论以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烟草行业可持续发展
商(2016年32期)2016-11-24 18:17:35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
人间(2016年24期)2016-11-23 15:22:39
构建推进科技创新的资金模式的研究
东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11:02:07
京津冀协同发展模式下河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群问题研究
价值工程(2016年29期)2016-11-14 00:54:49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17:42
浅议县域经济在招商引资中面临挑战和机遇之探析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57:57
要素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率分析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
企业导报(2016年10期)2016-06-04 11:5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