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慧波 马春艳 杨英杰
(1.榆林市子洲县中医院,陕西 榆林 718499;2.陇县中医医院内四科,陕西 宝鸡 721200)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患者颅内及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造成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1-3]。针刀是一种特殊针灸治疗,是新型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微小创口诊治,又不伤患者健康组织,目前已有临床诊治将其运用于脑梗死患者诊治当中,且取得较好效果[4]。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针刀具有调理机体运血、疏经活络等功效,但临床上针对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针刀诊治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选取我院120例脑梗死恢复期诊治患者展开研究。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临床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本院进行脑梗死恢复期诊治的患者120例,采取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纳入、排除标准与研究[5]中的一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病人一般资料或n(%),N=60]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醒脑开窍针刺法进行诊治,具体操作如下:让患者保持仰卧姿势,选取内关、三阴交、合谷、足三里、风池等穴位,并做上标记,在皮肤处进行消毒,使用一次性无菌针,45°角斜刺5~10 mm,采取雀啄手法进行刺针,直至患者眼球湿润为止;再进行捻转提插方式对患者内关、三阴交、合谷、足三里、风池等穴位进行5~10 mm针刺,留针30分钟,每日1次,每周6次,共进行4周诊治。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针刀疗法,具体操作如下:选取临床经验丰富主治医生,让患者保持坐位或俯卧姿势,选定患者需要进行针刀诊治部位进行消毒杀菌,直直刺入,刀口线与患者纵轴平行,垂直于患者皮肤,刺入患者皮肤,进行切割并横向疏通。出针在创口进行3~5分钟压迫。每次诊治20分钟,每周1次,共进行4周诊治。观察指标与研究[5-8]中的一致。
2.1 FMA评分对比诊治前两组患者FMA上肢及下肢功能评分基本相同(P>0.05),诊治后观察组患者评分相对于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2。
表2 FMA评分对比分,N=60]
2.2 VAS评分对比观察组患者无痛与轻度疼痛率相对于对照组更高,且中度疼痛、重度疼痛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VAS评分对比[n(%),分,N=60]
2.3 不良反应对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00%)相对于对照组(18.33%)更低(P<0.05)。见表4。
表4 不良反应对比[n(%),N=60]
2.4 诊治效果对比观察组患者诊治总有效率(96.67%)相对于对照组(81.67%)更高(P<0.05)。见表5。
表5 诊治效果对比[n(%),N=60]
脑梗死是一种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是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疾病。研究数据表明[9],脑梗死约占急性脑血管疾病70%,是导致人类死亡三大系统疾病之一,我国每年约有250万新发病例,且每年仍呈上升趋势,具有病发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其临床病症主要表现为意识不清、四肢瘫痪等,而感觉障碍为其主要症状体现,患者对外界刺激感知能力下降,甚至无感知,对患者日常生活及身体健康安全造成严重影响[10]。
本研究表明,诊治前两组患者FMA上肢及下肢功能评分基本相同(P>0.05),诊治后观察组患者评分相对于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无痛与轻度疼痛率相对于对照组更高,且中度疼痛、重度疼痛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而言上下肢感觉功能恢复更快,且躯体疼痛感越低。观察组患者采取脑开窍针刺法结合针刀方法进行诊治,醒脑开窍针刺选取患者内关、人中、三阴交穴位有醒脑开窍和滋阴补肾功效,尺泽、委中、风池等穴位,有效疏通患者经络,改善患者感觉功能。由本次研究可知,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00%)相对于对照组(18.33%)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针刀疗法进行诊治,采取微小型创口闭合性手术,减低患者诊治出血等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诊治总有效率(96.67%)相对于对照组(81.67%)更高(P<0.05)。究其原因:脑开窍针刺法对患者有疏经活络及改善患者感觉障碍功效,而针刀疗法用微创方式对患者局部粘连、堵塞及挛缩等情况,进行切开,在保证不损伤患者正常健康组织情况下,将病灶切除,有效提高患者整体诊治效率。
综上所述,使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针刀方法对脑梗死恢复期感觉障碍患者进行诊治,有利于提高患者上下肢体感觉、降低患者躯体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及提高总体诊治有效率。因此,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针刀具有临床诊治价值,提倡推广使用。
利益冲突说明/Conflict of Intetests
所有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伦理批准及知情同意/Ethics Approval and Patient Consent
本研究通过榆林市子洲县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