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普融通:推进福建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4-03-14 06:18兰绍清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融通院校职业

兰绍清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2020 年9 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 年)》,指出坚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类型、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1]2021 年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提出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促进不同类型教育横向融通,2022 年5 月颁布并实施的新的《职业教育法》总则第三条,从立法的高度确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地位的教育类型,推进职普融通。“职普地位等同,职普融通”从政策倡导变成政策要求,最后上升到国家法律,职普融通成为推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协调发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抓手。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福建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十条措施》等一系列重要文件,[3]深入实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计划、省级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教师能力提升计划、应用技术创新计划等9 大重点项目,取得明显成效。

一、福建省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初显雏形

近年来,福建省职业教育聚焦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体制机制、专业设置、教师队伍、培养模式等改革,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专业(群)基本覆盖各类重点产业。形成了从中职、专科到本科的职业教育体系,国家、省级“双高计划”职业院校示范引领成效凸显。现有省级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9 所,全国首批职业教育本科试点院校1 所;高职院校49 所(其中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6 所、国家“双高计划”建设高职院校5 所);具有招生资格的中职学校203 所(含技工院校49 所),如表1 所示。

表1 福建省职业教育体系院校数量表

(二)纵向中高职贯通有序推进

中高职五年一贯制3 +2 办学、专本贯通试点、分类考试招生等工作有序推进,打通了中职教育的“断头路”,学生选择职业教育的方式更多元化(见表2)。2022 年五年制高职教育招生专业点645 个,下达招生计划4.15 万。5 所高职院校和4 所本科院校开展医学类和师范类9 个专业点的专本贯通试点。实施“两依据一参考”职教高考制度,2022 年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录取9.54 万人,增长11%,其中中职学生7.24 万人,增长15%。调整专升本招考类别及科目,放宽报考限制。2022 年专升本报考人数为6.4 万人,增长38.8%。

表2 2022 年福建省职业教育贯通培养路径表

(三)横向职普融通试点逐步推进

2016 年以来,福建省先试先行,出台职普融通相关政策,积极推行职普融通改革试点,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多元立交的育人机制,在两种教育类型之间搭起一座互通的桥梁,打通横向融通渠道,为学生发展搭建更广阔的平台。福建省部分地市推进职普融通试点工作情况(见表3)。

表3 2022 年福建省普职融通试点推进情况表

二、推进职普融通面临的问题

(一)职业教育体系层次不完善

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分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个层次,初等职业启蒙教育缺失,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又并不完善,大部分中等教育主要集中在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高等职业教育只限于专科层次,本科以上职业教育屈指可数。两层次之间缺乏清晰的衔接和协同发展机制。据教育部官网发布,2022 年,全国共有高职 (专科)学校1489 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32 所,其中我省仅有职业教育本科试点院校1 所。[4]高职专科学生如果希望继续深造只能在脱离职业教育体系后升入普通本科院校继续学习,这不仅导致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人才流失,而且引发职业教育的处境恶化,造成职普横向融通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二)职普价值认同不对等

受“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传统观念影响,人们将职业教育视为补充教育,普遍认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二者地位不同,无法等值。学生及其家长层面,更多的是希望通过参与普职融通,从职业院校转到普通院校,从而实现学历提升的目标,而有意愿从普通院校转到职业院校的几乎寥寥无几。社会人才观层面,用人标准呈人才高消费的趋势,社会对人才价值、人才培养认知,人才的期望、评价标准取决于是否名校毕业,是否高学历,而忽略了技术技能的重要性,这就导致了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在求职与升职中屡屡受挫。“重普轻职”的现实状况,造成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刻板现象,双向融通的理想设计,在操作层面却变成了“单向奔赴”的尴尬。

(三)资历框架和转换机制尚不健全

由于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二者长期割裂,其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以及评价标准与评价方式等已经自成体系,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聚焦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技能、普通教育则更加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学术理论的研究,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导致了学生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转换时遭遇种种障碍。从现实来看,当前职普融通政策缺乏综合性和系统性的规划,各地以试点的形式开展融通实践,融通过程两种类型教育之间的课程对接、学籍转换、学分互换等尚无标杆性的成功经验借鉴,具象化的可供操作的实施细则尚未出台,融通配套体系和架构的不充分,导致学生、家长对职普融通的美好愿景,被流于浅表化、形式化。

三、有效推进职普融通的对策

(一)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推进职普融通层级

1.分阶段、逐步渗透职业启蒙教育。分层定位,在小学阶段,通过开设多样化的兴趣小组、手工、美术等课程,培养动手能力,在初中阶段,学校教学的过程中增设相关职业课程,培养职业认知,进行职业启蒙、职业体验,在高中阶段,开展职业规划指导、劳动教育和企业参观实践,做好未来的职业规划与准备。

2.多渠道、有序发展职业本科教育。一是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变,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有序推进应用型本科或有工科办学经验的院校改制为职业本科院校;二是推动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适度发展职业教育本科专业,[5]高校或教育部门根据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支持符合条件的高职学校的高水平专业开展相应的职业本科培训;三是推动更多优质高职学校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遴选办学出色、师资力量雄厚的高等职业院校,在严格审核的基础上,升格为职业本科。

3.依禀赋、试点推进融合发展。依托当地大学城教育资源集聚优势,推动当地各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深度合作,先行先试,最终打破高等教育学校的类别界线,校际间资源共享,做到以专业和课程而非以院校为标准提供更高层级职业教育。构建政府主导、学校创新、企业助力、标杆引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全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推行多元化的人才评价体系

1.加大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提高职业教育经费在国民教育中的占比,在财政预算中增加职业教育的专项经费,将优质的职教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储备范围,支持优质职业院校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职业教育的投入与运营,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引入市场机制,加强校企合作,建立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合作机制;加快落实福建省推动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十条措施,指导各设区市确保到2025 年底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比例达90%以上,其中对2024 年达标比例90%以上或2025 年达标比例100%的设区市,给予一次性奖补1000 万元,[6]进一步激发职业学校办学积极性。

2.构建多元化的高考体系。推进技术技能型高考与学术型高考双轨并行,并且双轨并重,改变传统的高考方式,引入开放式、探究式的考试形式,注重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除了考试成绩,可以通过面试、实践表现、作品展示等方式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探索多元的录取模式,根据不同院校和专业的需求,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适合的录取机会。

3.推行多元化的人才评价体系。不唯学历与名校评价人才,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传承注重细节、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和追求,宣传和表彰劳模精神,激发创造力和积极性,在全社会形成重视技能型人才的浓厚风气,营造平等就业、公平竞争人才录用与选拔机制,从法律层面确保两种模式高考下培养出来的人才享有同等待遇。

(三)完善顶层设计,建立与职普融通相匹配的国家资格框架

1.建立职普融通资格框架信息平台,确定职普融通资格框架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要素,结合国家的学科标准和职业标准对不同教育路径获得的资格根据课程信息、评估信息进行认证,规范证书发放的程序。

2.根据发展需求调整评价制度,对标福建省“四大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紧密对接地方行业的技术技能需求和产业特色发展,及时更新职普融通资格框架中的职业领域要素和学习目标,建立并完善与职普融通相匹配的课程评价制度,确保培养的人才符合市场需求。[7]

3.搭建可等值转化的标准构架,在不同层级、不同类别的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之间搭建起可等值、可对比、可沟通、可衔接的桥梁,[8]形成全国统一的管理架构和标准,建立并完善与职普融通相匹配的学分认证制度,使不同教育类型的学习成果都能在同一个框架之中实现等值等价,打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历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之间的壁垒。[9]

4.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对职普融通资格框架的实施进行定期监督和评估。通过组织评估机构、开展质量监控和质量评估、听取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对框架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进行评估。

普职融通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将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

猜你喜欢
融通院校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包罗融通的艺术探索家
我爱的职业
论教读与学写的生活化融通
融通生物借直销上市?
圆满融通品佳境,《思泉鼎竹》意浓浓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