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志红,李海燕(通信作者),张 颖
(天津市蓟州区中医医院放射科 天津 301900)
股骨颈骨折属于骨科常见的疾病类型,是指在直接或间接外力作用下致股骨颈断裂,股骨头下段至股骨颈基底部是常见的骨折位置,通常以中老年人群为主要患病群体。对于股骨颈骨折,临床常采取手术或保守治疗,由于股骨颈骨折内部结构比较复杂、骨折分型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治疗的难度,故需鉴别诊断股骨颈骨折分型[1-2]。X 线摄影是临床诊断股骨颈骨折的常用手段,能明确骨折类型,为疾病诊治提供依据,但易出现误诊和漏诊[3]。多层螺旋CT 三维成像具有扫描速度快、检查耗时短、图像清晰度高、低辐射、信息量大等优点,利用三维重建技术能直观、立体且多维度展示骨折结构,现已在骨科疾病诊治中广泛应用[4]。为探究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在股骨颈骨折分型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本文选取2021 年4 月—2023 年4 月天津市蓟州区中医医院诊治的81 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选 取2021 年4 月—2023 年4 月天津市蓟州区中医医院诊治的81 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4 例,女性37 例;年龄44~81 岁,平均年龄(62.78±7.59)岁;受伤至入院治疗时间1~10 h,平均(5.38±1.26)h;病灶部位:左侧38 例,右侧43 例;骨折原因:交通事故35 例,跌倒26 例,高空坠落12 例,其他8 例;解剖分型:基底型24 例,头下型21 例,头颈型36 例;Garden 分型:Ⅰ型8 例,Ⅱ型19 例,Ⅲ型32 例,Ⅳ型22 例。
纳入标准:(1)经手术病理学检查诊断为股骨颈骨折,符合《成人股骨颈骨折诊治指南》[5]的诊断标准;(2)存在明显外伤史,新鲜骨折;(3)均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4)同意术前实施多层螺旋CT 三维成像检查;(5)对拟采取的研究方案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陈旧性骨折;(2)并发其他部位骨折;(3)心脏等器官功能存在恶性病变;(4)癌症患者;(5)并发严重全身性感染疾病;(6)存在CT 线检查禁忌证;(7)精神病或视听功能障碍,不能配合完成研究。
研究对象均实施多层螺旋CT 三维成像检查,详细方法为:
(1)仪器参数:选择荷兰飞利浦公司生产的飞利浦64 排128 层纳米螺旋CT 扫描仪(型号:Philips64),参数设置:管电流设为320 mA,管电压控制在130 kV,层间距设为5 mm,层厚设为5 mm,扫描螺距设为1.0~1.5 mm,矩阵设为512×512,重建层厚设为0.625 mm。(2)检查流程:检查前告知患者不能佩戴金属饰品或手机,尽可能穿棉质衣物,告知CT 检查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指导其进行屏气训练,同时引导其深呼吸缓解紧张情绪,确保身体放松。进入CT 扫描室后,协助患者采取仰卧姿势,确保骨折部位尽可能靠近扫描床中央,沿着髋臼上缘开始扫描,直至股骨小转子下、耻骨联合处方可停止扫描,完成平扫后将扫描数据上传至工作站。按照股骨头颈的三维结构特征,通过冠状位、横切位、矢状位对CT 扫描数据进行2 mm 薄层三维重建、多平面重建、容积再现等,在重建过程中可适当调整角度,确保重建的图像清晰度,根据CT 扫描数据和三维重建图获取髋关节的三维结构图像、股骨颈的三维结构图像、股骨头的三维结构图像。(3)图像分析:邀请医院2 名资深影像学医师负责阅片,仔细观察骨折部位、周围组织的损伤情况、骨折严重程度等,判断骨折解剖分型,若2 名医师的结论存在差异,应共同商讨或邀请另一名资深影像学医师共同商讨后得出结论。
(1)分析多层螺旋CT 三维成像股骨颈骨折分型诊断准确率,其中解剖分型包括基底型、头下型、头颈型,Garden 分型包括Ⅰ型、Ⅱ型、Ⅲ型、Ⅳ型。Garden 分型标准:①单侧股骨颈的骨皮质出现破碎现象,伴有少量的不连续股骨颈皮质,评定为Ⅰ型;②双侧股骨颈的骨皮质明显破碎,一侧股骨皮质连线比较光滑,骨折断端部位没有出现股骨颈轴向旋转移位,视为Ⅱ型;③双侧股骨颈的骨皮质明显破碎,断裂位置的图像连线呈阶梯状,且股骨颈轴向旋转移位,评定为Ⅲ型;④双侧股骨颈的骨皮质区域全部破碎,股骨颈轴线旋转骨折端呈分离状,代表Ⅳ型。(2)观察股骨颈骨折影像学表现。
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81 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解剖分型显示基底型24 例,头下型21 例,头颈型36 例,经多层螺旋CT 三维成像检查基底型22 例,头下型19 例;头颈型34 例,各分型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骨折解剖分型的总诊断准确率为92.59%(75/81),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多层螺旋CT 三维成像检查解剖分型结果分析[n(%)]
81 例股骨颈骨折患者Garden 分型为Ⅰ型8 例,Ⅱ型19 例,Ⅲ型32 例,Ⅳ型22 例。多层螺旋CT 三维成像准确检出Ⅰ型7 例,Ⅱ型18 例,Ⅲ型31 例,Ⅳ型20 例,股骨颈骨折Garden 分型的诊断准确率为93.83%(76/81)。见表2。
表2 多层螺旋CT 三维成像股骨颈骨折Garden 分型的诊断结果单位:例
多层螺旋CT 三维成像检查股骨颈骨折典型影像见图1:可见不规则骨折线,骨小梁结构紊乱,骨皮质部分中断,股骨头存在旋转移位,伴有髋周软组织肿胀,部分髋臼或大小转子可见细小碎骨片。
图1 股骨颈骨折多层螺旋CT 三维成像
股骨颈骨折在临床较为常见,主要是由于交通事故、高空坠落、跌倒等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下所致,临床上表现为髋部疼痛、下肢活动受限、下肢疼痛等症状,若未及时治疗可诱发股骨头坏死、关节僵硬、肌肉萎缩、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给患者的身体健康构成极大威胁[6]。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促使股骨颈骨折的患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如何诊治股骨颈骨折引起临床关注。手术是临床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常用手段,但骨折类型是影响手术成功与否的危险因素,术前明确骨折分型对于提升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7]。因此,临床加强股骨颈骨折分型的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手术病理学是临床诊断股骨颈骨折的“金标准”,具有极高的诊断准确率,但其属于一种侵入操作,对身体造成的伤害较大,且不适用于术前诊断。X 线摄影是骨科疾病常用的诊断方式,具有操作简单、检查速度快、价格低廉等优点,可诊断多数患者的病情,但股骨颈的结构比较复杂,再加上X 线的图像分辨率较低,且不能拍摄股骨颈侧位片,不能清楚查看骨折端旋转、前后移位成角、重叠等情况,无法全方位、准确判断骨折性质,导致误诊和漏诊时常发生,诊断效果有限[8-9]。随着影像学技术的提升、影像学设备的改进,多层螺旋CT 三维成像孕育而生。多层螺旋CT 三维成像作为一种新型影像学技术,能进行高速、大范围扫描,且不受体位限制,在获取高精确数据的同时,可利用先进的图像后处理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和重建,构建清晰逼真的三维图像,从而更加真实、直观、多方位地反映骨折病灶的细节,展示股骨头旋转移位等情况[10]。解剖分型和Garden 分型是临床常用的两种股骨颈骨折分型方式,其中解剖分型能有效分析骨折的解剖结构特点,而Garden分型可明确骨折的移位程度[11]。该研究发现,81 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解剖分型显示基底型24 例,头下型21 例,头颈型36 例,多层螺旋CT 三维成像检查各解剖分型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骨折解剖分型的总诊断准确率为92.59%(75/81),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1 例股骨颈骨折患者Garden 分型为Ⅰ型8 例,Ⅱ型19 例,Ⅲ型32 例,Ⅳ型22 例,多层螺旋CT 三维成像检查股骨颈骨折Garden 分型的诊断准确率为93.83%(76/81)。这与郑少龙等[12]研究报道相似,充分证实多层螺旋CT 三维成像在股骨颈骨折中的诊断价值,可有效鉴别股骨颈骨折的解剖分型和Garden 分型。分析其原因是:多层螺旋CT 三维成像耗费的时间较短,能减小运动伪影的干扰,获取完整的CT 影像学图像,且能利用VR、MRP 等技术进行图像重建,获取骨折部位的三维结构图,特别是显像重叠结构区域,从而准确诊断骨折部位及骨折移位等情况;同时,多层螺旋CT 三维成像的图像分辨能力较强,能获取清晰的影像学图像,根据图像直观观察股骨头是否出现旋转移位等情况,进而鉴别诊断股骨颈骨折分型[13]。多层螺旋CT 三维成像作为一种非侵入式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技术,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力和图像分辨力,能获取精确、高分辨的图像,提高股骨颈骨折的灵敏度和诊断度,便于临床医师根据影像学图像诊断疾病,并制定准确的诊疗技术。该研究结果显示,股骨颈骨折的影像学表现为:多层螺旋CT 三维成像可见不规则骨折线,骨小梁结构紊乱,骨皮质部分中断,股骨头存在旋转移位,伴有髋周软组织肿胀,部分髋臼或大小转子可见细小碎骨片。由此看出,股骨颈骨折患者可通过影像学表现明确解剖结构,进一步提高分型诊断准确率,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改善预后结局。
综上所述,针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的诊断效果良好,有利于鉴别股骨颈骨折的解剖分型和Garden 分型,明确影像学特征,提高诊断准确率,为手术方案的拟定提供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加大推广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