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麟峰小学 郑丹梅
2014 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各学段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体系。文化基础作为核心素养的三大板块之一,可见其在学科素养的指导实施上具有重要地位。音乐学科中的“以美育人”“以情感人”“以文化人”的特点是学校美育的重要内容,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独特的作用,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结合对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教师不能仅靠作品层面的内容教授相关的技能,音乐教学深远的意义在于学习音乐的文化价值。
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要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的积累和创新成果,为新课程改革明确了国家层面的教学要求。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二级指标“人文底蕴”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三大要点,要求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形成基本能力、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形成的精神文化遗产和智慧的结晶。音乐作为人类情感表达最直接的一种艺术形式,记录着各个时期劳动人民的生活愿景及思想感情,展现了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在不同时代的文化精神。对古今中外在人文领域所积累的经典作品,作为一线音乐教师,要培养学生理解其蕴含的人文思想。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见证了文化是把双刃剑,可聚、可裂;文化的功能意义在于使用和理解文化的人。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年版)》核心素养内涵解析指出,文化理解是对特定文化情境中艺术作品人文内涵的感悟、领会、阐释能力。文化理解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在艺术活动中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增强文化自信。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要反思文化理解素养在育人方面的重要性,文化理解素养不仅可以拓展学生对音乐艺术学习深度,还可以培养学生跨学科文化交流合作的能力。本文旨在探讨音乐学科文化理解素养的培育路径,以期为音乐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随着艺术学科核心素养的颁布,其非常清晰地指出文化理解素养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及指导意义。新课程改革下如何构建新时代生本音乐课堂,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对音乐学科的育人价值观进行重新定位。如何打破学科的局限性,设计更广阔的音乐视觉,增强学科之间的联系,文化理解素养的提出为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实践、作业评价等指引了明确的方向。
音乐具有文化属性。音乐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层面包括乐谱、乐器、声音的物理属性、音律的数学关系、心理和生理影响指标等。音乐创作来源于对生活的感悟与理解,作者通过乐谱的形式记录故事的过程及喜怒哀乐,并用音响传递与表达。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人民具有自己的文化背景、民俗风情、自然景观和民族语言,他们用独特的音乐表达方式深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音乐教材为例,每册教材共有十二课,每课都有鲜明的人文主题,收录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在我国的民族音乐、革命文化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上尤为突出。
以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课为例,本课两首演唱歌曲分别是东北民歌《新东北风》和朝鲜族民歌《嗯嘿呀》。依据文化理解素养内涵提出的“民歌中的音调与地方方言语调的关联也体现了音乐的物质文化”,结合本单元内容挖掘与题材相关的资源,以丰富课堂教学知识点,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笔者在备课时将文化理解素养纳入单元教学目标:通过资源调查,能与同学分享东北人民及朝鲜族人民的民族文化、艺术、风格等特点;理解各民族文化的多元性,树立各民族团结友爱的文化自信。课前,教师布置前置性作业,拟定调查表让学生提前查阅资料,综合对比歌曲的异同,如表1 所示。
表1
通过表格呈现,学生对两首歌曲的知识架构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教师再利用视频展示东北的地域特征及生活习俗,让学生对当地的地理风貌和风土人情产生直观的认知;通过欣赏二人转、东北秧歌等具有代表性的特色表演,学生对东北的音乐有了更深的了解;通过歌曲的演唱表现和律动感知,学生感受了音乐的情绪及风格特征。以上系列路径的学习,让学生对民族的多元文化的了解提升到高层次的思考,从而树立文化自信,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向他人描述音乐特征。
审美感知素养内涵指出:能依据音乐作品的表现题材,领悟其情感表达,感悟其刻画的形象,并理解音乐的意蕴和风格。审美感知这部分的素养与文化理解素养融会贯通、交织相辅。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通过有组织、有意义的音响传递和表达作品所描述的思想感情。聆听作为音乐学习最基本的途径,并不只是教育学生单一地倾听,而是通过聆听丰富音乐的情绪、情感和审美体验。
以湘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课为例,本课包括演唱歌曲《彩色的中国》,以及听赏歌曲《歌唱祖国》。从作品题材分析,这两首作品都是以“祖国”为情感主题,教学目标的设定不能仅局限于如何演唱歌曲旋律,还要进一步联系作品的文化背景,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彩色的中国》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歌曲,教授歌曲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从中国地图上观察各个省份的地理位置,课前通过查阅历史资料获悉各个地域的图形特征,并对中国地图有初步了解。歌曲的第一乐段旋律平稳、节奏规整,休止符的运用让乐句更短促、活泼。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翻阅地图册时的动作以及查阅到熟悉的黄河、长江,看到祖国壮丽山河时的激动心情。第二乐段二声部旋律是歌曲的高潮,从弱拍起唱,通过六度音程跨越直接到达高音区。通过聆听感知,学生在演唱上掌握了歌曲的音准及旋律走向,但是对音乐的情感表达无法与歌唱同步。此时,教师可以播放歌曲《两岸一家亲》,激发学生内心对炎黄子孙血浓于水的亲情的自豪感;朗读余光中的《乡愁》,感受思念亲人的惆怅与悲伤。学生在歌曲的关联文化中逐渐理解歌曲表达的意境,从而带着激情饱满的情绪完整表现歌曲。
通过歌曲的聆听,学生感受到伟大祖国的欣欣向荣、繁荣富强,表现出对祖国无限的忠诚和热爱,坚定了祖国必定更加辉煌的决心!
音乐艺术具有时代性,既与音乐所使用的发声体和一定时代的生产工具、生产力紧密联系,又与人用音响形式来表达对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的感受相关。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产生出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体裁风格的作品,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置身于年代中,立足于创作者的初衷,联系创作背景,探究时代的文化特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体验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产生与作品的共鸣。
以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课为例,本课安排了听赏管弦乐曲《晚会》、歌曲《嘉陵江上》和演唱歌曲《游击队歌》。三首作品均为我国著名音乐家、教育家贺绿汀先生所创作,创作背景来自我国人民的革命斗争题材。
教学本单元时,教师先提前制定单元学习任务,通过课前学习单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相关作品的创作年代及歌曲所述内容发生的时间。对现在的小学生而言,他们无法通过音乐作品直接感同身受抗战的艰苦历程。课堂导入时,教师以学习单汇报为切入点,分组讲述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人民同仇敌忾的抗日英雄故事,学生可以从历史的脉络中清晰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伟大壮举。接着,观看电影《地道战》片段,从影片中直观感受游击队员的智慧战斗情节,再结合歌曲的聆听,想象游击队员战斗的画面。从歌曲轻快、活泼的旋律演唱中表现出游击队员乐观向上的战斗精神。通过动作体验,有的学生猫着腰跟着音乐前进,有的学生蹲下身子准备射击,精彩紧张的画面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学生对歌曲学习的深入理解。
通过本单元学习,学生从作品中展开想象并体验,深层理解了音乐体现的精神内涵与时代文化之间的关系。
音乐实践活动形式或行为方式也是人类特有的音乐文化,不同民族有不同的音乐活动形式。我国的民族音乐是数千年来各族人民经过共同创造积累的结果,无论是唱腔、旋律还是舞蹈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呈现出绚丽多彩的音乐特点。湘教版音乐教材内容丰富,从一年级开始就融入众多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活动的实践表现,让学生感受各民族美妙的音乐特征,从小树立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坚定信念。
以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九课为例,本课安排的两首演唱歌曲分别是侗族大歌《蝉虫歌》、蒙古族民歌《小黄鹂鸟》。通过侗族大歌及蒙古族短调音乐的学习实践,让学生了解我国侗族及蒙古族的优秀传统音乐,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音乐文化的素养,体现了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特色。
侗族大歌是我国少数民族侗族的传统音乐形式之一,也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浓厚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表演形式闻名于世。教学《蝉虫歌》时,首先,教师让学生观看视频,了解侗族人民的生活环境、日常劳动及表演形式;其次,教师创设情境创设,让学生仿佛置身于侗族山寨中,通过旋律的高低模唱表现蝉叫声、虫鸣及山涧流水声;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循环呼吸的技巧,体会低声部连绵不断、涓涓流水的意境,感受二声部无伴奏合唱的自然独特之美。近年来,随着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和保护,侗族大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和喜爱,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文化制度是指在不同社会和历史时期,音乐创作、表演和传承所遵循的规则、价值观和习惯,体现了特定社会的审美观念。作品分析是辨识音乐文化制度变迁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不同时期和地区的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可以看到音乐文化制度的变迁所带来的影响和变化。
不同的音乐文化制度对音乐创作和表演有着不同的要求和限制,反映在作品风格和特点上。例如,西方古典音乐教育注重技巧和理论的培养,强调学生对经典曲目的演奏和解读,可以观察到古典主义创作的音乐作品注重对称、轻柔的声音、复杂的曲式结构等特点。以四年级上册第三课为例,本课以奥地利古典音乐家海顿的故事为线索,分别学习其三首作品《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四十五“告别”交响曲》和《小夜曲》选段,通过分享音乐家的故事,让学生懂得海顿是推动古典乐时期交响乐发展的重要人物;通过《惊愕》和《告别》两部具有代表性的交响乐作品的聆听、感知和体验,理解海顿的作品通常富有活力,充满了乐观和幽默的情调。
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的演变和传承来辨识音乐文化制度的变迁。不同时期和地区的音乐作品之间会有一定的联系,其中的变化体现了音乐文化制度的变迁。例如,欧洲古典音乐在不同时期经历了巴洛克、古典、浪漫等时期的演进,每个时期的作曲家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但又深受当时的社会和审美观念的影响。
在现代音乐中,个人创作和市场需求的影响使作品更加多样、自由与大众化,特别是流行音乐更加注重个人创造和表达,强调现场演出和即兴演奏。以六年级第九课中的歌曲《蜗牛》为例,歌曲鼓点明显,节奏感强烈,节奏紧凑有力,给听众带来一种强烈的动感和冲击力。歌曲演唱者将流行曲风与自己的独特演唱风格相结合,为歌曲增添了个人色彩,展现了个人音乐个性。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了解了流行音乐是一种以强调旋律、简单的和声结构、多样的风格和广泛的听众为特点的音乐流派。流行音乐风格和特点可以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区有所变化,但其受欢迎程度一直保持着稳定的特征。
通过对作品的分析,结合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的了解,学生可以深入探索音乐文化制度的变迁,更好地理解不同时期和地区音乐的风格、主题和演变过程。同时,这样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音乐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综上所述,根据《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文化理解素养内涵的阐述,结合小学音乐课堂实践经验,教师可以从物质文化之多元、作品情感之表达、时代文化之特征、民族文化之特色、音乐文化制度之变迁五个方面组织音乐活动,作为实现学生文化理解素养培育的路径。小学音乐教育不仅教授音乐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素养,使他们成为具有文化敏感性和全球意识的公民。通过这样的教育路径,学生将更加开放、综合和具有创造性,能够更好地融入多元文化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