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脱贫时代高职贫困生的心理精准扶贫工作研究*

2024-03-13 09:49汤靖雯周美丹
南方农机 2024年4期
关键词:贫困学生贫困生资助

王 娟 ,汤靖雯 ,周美丹

(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0 引言

2021 年2 月2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 899 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 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1]。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指出,摆脱贫困的关键在于改变意识和思路,而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脱贫[2]。在脱贫攻坚时期,高职院校建立了“奖、贷、助、勤、补、减、免”全方位的资助体系,强有力的政策、制度保障,力争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与此同时,也发现了在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仍存在许多突出问题,特别是贫困生存在心理贫困的现象。

尽管许多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得到了资助,但这并未带来显著的教育成果或激励作用。部分接受者反而觉得这种救助是应得之物,而不必感激或者付出额外精力去改善自己的状况。此外,一旦面临较大的负担与焦虑情绪,这些学生往往会变得急躁不安且注意力难以集中到学业中来,有时还会产生一些异常行动及症状,如高血压、呼吸困难等,并伴随食欲减退等问题,导致身体健康受损。我国学者的相关论述指出,“精神贫困”是指由于个体缺少目标追求意识、信仰悲观化及其思维方式的不合理导致的无法实现自我发展的情况。因此,对于那些处于“贫穷心态”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有必要对其实施一种心理层面的帮扶措施。

1 高职院校贫困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表征

1.1 贫困认同感强烈,自我认同感微弱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从小的基本物质需求往往得不到保障,物质条件的缺乏,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物资匮乏带来的困窘感,最终形成一种对贫困、贫穷的认知,并为自己贴上“贫困”的标签,形成强烈的贫困认同感[3]。校园中,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家庭条件差距大,贫困生从入学到参与学校的资质工作,在贫困生认定流程以及学习过程中,基于其自身技能落后的现实,更进一步加深了对贫困的强烈认同感,从而形成自我认同感微弱的情况。

1.2 心理焦虑与心理抑郁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接受大学教育,已是家庭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因此家中的父母和长辈,希望孩子能够通过接受教育、掌握技能,将来为家庭共同分担压力,他们背负着家庭的期望与嘱托。家庭贫困学生,往往将毕业后赚钱、出人头地的想法作为自身学习的动力和目标,长期承受着精神负担与心理压力。家庭贫困学生在高中或职高阶段或许能保持在班级中靠前的名次,但是步入大学后,发现自己在人才济济的大学校园之中,失去了原本的“优越感”,内心挫败感强烈,使得心理的焦虑越发严重,甚至出现狂躁、坐立不安、情绪失控等问题。在长期的消极情绪影响下,家庭贫困学生容易丧失自信,缺失信念、精神萎靡、情绪低落,最终导致罹患抑郁症。

1.3 自信心匮乏,自卑感强烈

家庭贫困的学生长期在基础的生存和安全需求层次之中,没有资源和精力发展个人技能,综合能力较弱,自我实现的需求无法满足,自信心长期严重匮乏,易产生自我否定的现象,从而陷入恶性循环之中。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也长期处于被动状态,经常独来独往,不愿意与同学来往,也不愿意参加校园活动。部分贫困学生想进行人际交往、参与活动,但是往往内心的敏感与自卑让其在交往过程中猜疑心重,过分在意他人的评价,具有强烈的自我保护心理,十分容易受到伤害,产生痛苦情绪后也不愿意积极与老师、同学沟通,继而形成强烈的孤独感。这些学生的内心深处充满了对自我价值的不确定感和对他人的依赖感,这种情绪表现在某些学生身上就是过度竞争和盲目跟随潮流的行为。

1.4 学习无助感强烈,自我效能感缺乏

学生的学习无助感主要表现为在认知上质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在情感上没有树立自信心,出现强烈畏难情绪及厌学行为等,从而导致自我放弃、自暴自弃的后果。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项任务的推断和自信程度。在学习上出现自我效能感缺乏,表现为认为自己没有能力顺利完成学业,容易导致学习动机低下、得过且过的现象,并将自身学习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外界不可控因素上。在生活上缺乏自我效能的学生,面对生活容易出现迷茫的情绪,无法清晰了解自己想要什么,没有树立清晰的发展目标,不断消极应对、逃避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1.5 职业决策能力弱,就业困难

家庭贫困学生在求职方面处于弱势,往往存在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信息不足、社会环境信息不足、信息获取方式不足等问题,说明家庭贫困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水平较高。同时,每年增长的大学毕业生导致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学生面对如此复杂的就业环境,不可避免地出现情绪不稳定、心理焦虑的问题。此外,贫困家庭学生由于成长环境的影响,缺乏职业规划意识,没有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易出现迷茫、迟疑与盲目选择等状态。

以上心理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家庭贫困学生的个人发展。基于此,将资助育人和心理育人相结合,研究以物质资助为基础、心理精准扶贫为主导的帮扶措施迫在眉睫,对学生进行“精准心理扶贫”也将成为资助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2 开展对家庭贫困学生心理精准扶贫的意义

2.1 心理精准扶贫是家庭经济贫困学生实现精准脱贫的重要手段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上的贫困制约着其全面健康发展,心理上的贫困带来的消极影响严重制约了贫困学生脱贫的主观能动性和正面积极的情感感受,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担,从而造成精神上的内耗。在物质层面上,高职院校提供的帮助直接但是有限,容易滋生越帮越懒、越扶越贫的风险。

心理上的脱贫涵盖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思维方式、精神品质等方面,心理精准扶贫能够赋予贫困学生持久且稳定的脱离贫困的能力。唯有当贫困学生意识到并且参与到改善现状的行动之中,他们的学业进步和生活质量提升才有可能发生,从而达到完全摆脱困境的目的。所以说,对于家境贫寒的学生实施心灵层面的援助非常重要。

2.2 心理精准扶贫能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由于家庭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因此文化观念、思维模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均体现出贫困文化。因为贫困导致无法体验到个人成就感,人穷志短、得过且过、不敢想、不会想等都会被下一代无意识习得,贫困的代际传递现象显然违背了国家精准脱贫的初衷。高职院校在扶贫工作中,以心理精准扶贫为重点,对学生进行扶志、扶智,能够有效将贫困代际传递阻断。

2.3 心理精准扶贫能有效控制返贫风险

从短期来看,多维度的资助扶贫是立竿见影、见效快的方式,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但是学生自力更生的能力没有得到提升,毕业后容易出现就业困难,造成返贫的后果。困扰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问题仍然十分严峻和复杂,保障就业工作的任务依旧艰巨[4]。在校期间,对家庭贫困学生开展心理精准扶贫工作,从能力方面提升学生今后在就业上的核心竞争力,引导学生树立人生目标,才能真正做到“授人以渔”,使他们有能力获得长期稳定的收入,有效控制学生返贫的风险。

3 开展家庭贫困生心理精准扶贫的路径

3.1 将品德修养教育融入心理精准扶贫工作中

在开展资助工作的过程中,把道德素质提升融合到了精确扶贫项目中,并将其巧妙地结合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维困境处理方案及生活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里,紧紧围绕诚实、奋斗、感激这个主题,培养学生们忠诚可靠、独立自主、勇于承担责任、懂得报答他人的优良品质。同时,激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例如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等。将诚信感恩意识形象化、具体化、日常化、生活化,让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接受再教育并获得归属感,提升受助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道德认知,培养家国情怀,实现价值观培育和塑造,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知”和“信”,从而使之内化于心,树立坚定不移的信念,并能积极外化到道德实践行动中去[5]。

3.2 自我肯定、树立志向并满怀希望

对于相对贫困者,不仅需要提供物质支持,还需要激发受助者的主动性并提升他们的自我发展潜力来充分发挥他们作为个体的主导力量[6]。旨在通过教育、引导等方式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学生了解自己的内心需求并改善自身的情绪状况,同时能够有效借助经济救助和社会关怀去解决社会问题,即一边为穷困的学生们提供资助,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及自尊、能力等方面的素质修养,从而达到全面帮扶的目的。

立志是家庭经济贫困学生发挥脱贫内生动力的第一要务,也是调动脱贫主观能动性的第一步[7]。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发家致富的志向,建立多劳多得的正确价值观。通过积极的自我肯定,有助于贫困学生增强战胜贫困、摆脱贫困的自信和主观能动性。其次,在心理扶贫工作中,辅导员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口头描述自己做过的值得骄傲的事情,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价值,让学生逐步拾起自信。最后,要积极鼓励学生努力奋斗,因为客观因素很难改变,但是通过调整自己是可以改变现实的,帮助其减弱“等、靠、要”的消极思维[8-10]。精准扶贫与传统资助结合的“扶志扶智”扶贫模式如图1所示。

3.3 帮助贫困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扣好职业发展“第一粒扣子”

高职院校应该根据贫困学生具体状况来实行职业发展的导师制度,以此教导他们自入校起就开始正确理解职业观,并进行职业品质的培育,同时也要塑造他们的职业伦理观念。职业发展的导师需要具备优秀的政治修养、广博的知识面、崇高的教师品行及端正的行为方式。每个导师可管理5 名家境贫困的学生,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指引人生的道路、提供学习的支持、协助日常生活的需求、缓解内心的压力等等。最终的目标是使贫困大学生能设定清晰的人生目标和梦想,培养其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增强其责任感,并且使其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

3.4 提升自我管理意识并掌握自我管理方法

贫困生通过运用其主观能动性,进行科学策划、有效管理和灵活调整以达成预定目标的行为,就是他们自我管理的过程。对于家境贫寒的学生来说,首要的是培养其对自身的责任意识,理解自我管理的价值所在,并明白如何通过科学的方式来安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特别是那些非常贫困的学生,由于缺乏清晰的自我认知,内心的敏感度很高,害怕与人交往,这种负面的情绪严重干扰了他们的日常学习与生活。辅导员有必要协助这些学生积极地调节心理状况,以正确的态度去应对现实中的挑战,并且运用科学的方法,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从而发挥自身优势。同时,老师可以通过手把手教会学生,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努力学习并掌握时间管理、人际沟通、职业规划等自我管理的方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可以自发组织建立互帮互助团队,开展以自我管理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各年级学生互相交流,互帮互助,将有效自我管理的氛围营造起来,全面提升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3.5 提供丰富、多途径助学渠道,减轻贫困生心理压力

对于贫困学生而言,他们的精神压力主要是源自资源短缺。为了保障他们的心理健康,需要协助他们缓解因经济困难所带来的压力。高职院校应为这些有需求的学生提供兼职职位,让他们能用业余时间来赚取报酬,这不仅是对他们付出的回报,也能提高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

高职院校需进一步优化制度建设,增加学生勤工俭学的工作机会,并保证其薪资水平。根据学校自身的条件,可以向学生提供校园内的职位,例如餐厅工作人员和图书管理员等等。此外,在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可以利用校企联合的方式为贫困学生创造校外实习机会。

一方面,勤工助学可以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劳动获取相应的报酬;另一方面,贫困学生获得了更多社会实践经验,提前对社会进行了解,提升了毕业后适应社会的信心。在工作中,学生能够提升自我认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心理问题会得到一定的缓解,并逐渐减轻自轻自卑的自我认识。因此,勤工助学是有效进行贫困学生心理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路径。

3.6 建立动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实时监测学生心理变化

目前,高职院校在新生入学初期会进行学生心理测试,并针对贫困大学生开展专项测试。根据结果分门别类建立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但是此项工作往往停留在建立档案,并没有进一步做到跟踪监督工作,方案缺乏动态更新,难以查找具有持续性的跟踪材料,增加了贫困大学生心理精准扶贫工作的难度。

究其原因,主要是高职院校缺乏对贫困生动态管理的相关支持,如人力、财力和物力,同时,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到位,部分心理咨询教师缺乏危机意识,没有认识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对贫困生的精准心理帮扶,这是高职院校亟待改善的现状。

高职院校要重视心理档案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要做好家庭经济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工作,使之具有科学性、动态性、连续性。同时还要做到对贫困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跟踪测试,关心贫困学生家庭情况,是否有重大事件或重大变故发生,如果发现问题,需要及时进行精准心理辅导。

4 结语

高职院校的学生资助工作始终是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实现全域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必须关注那些贫困家庭的子女们,把他们个人发展的优先级放在首位,这要求高职院校逐步调整资助策略,由传统的保障式资助转向更注重个体发展的资助方式,建立起“解答疑惑—解决困境—培养人才—塑造完整人格—回报社会”的正向反馈系统。

为确保现有的高等职业学校对于贫困学生的资助成效得以稳固,并且有效降低贫困学生再次陷入贫困的可能性,高校心理精准扶贫工作是必要的,其已经成为关键的研究主题和教育助学的主要焦点。为做好高校心理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包括政府、社区、高等学校以及受助学生自身在内的多方参与者一起合作,通过精确且创新的方式推动高等职业学校资助工作,才能够切实达到精准扶贫的目标,从而解决贫困代际传递的问题。

猜你喜欢
贫困学生贫困生资助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军旅书法家李洪海捐助兰考县贫困学生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
克力朩倾心捐助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