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插秧机的规范使用与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2024-03-13 09:49
南方农机 2024年4期
关键词:火花塞插秧机手柄

向 阳

(湖北省利川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湖北 恩施州 445400)

水稻机械化种植在农机现代化推广过程中已成为必然发展趋势。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大力推广水稻插秧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作为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必备设施,农业机械已广泛地应用到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从育苗、整地、插秧,到管理、收获、烘干等。但就当前发展情况而言,水稻农业机械应用率有失平衡,使用频率较高的集中在收获、整地环节中,管理、插秧环节的农机使用率一直难以提升[1]。其中,插秧环节最应该引起重视,科学应用插秧机能够提升种植均匀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质量。因此,加强对水稻机插秧技术的应用优势分析,探究避免故障出现的高产栽培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1 水稻插秧机的应用优势

一是提升水稻插秧作业效率。相比人工作业,机械作业的速度、效率更高,机械插秧效率是人工插秧效率的20 倍,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另外,因为水稻插秧具有明显的统一性特征,使用小型秧苗即可,这种秧苗种植后可快速进入成熟期,在同样的时间段内实现更高的水稻产量。

二是降低水稻种植成本。使用插秧机进行水稻种植能让投入成本大幅降低,具体表现为:土地使用率提升,插秧机的使用将减少肥料用量、水田占用比和农药用量,秧苗抵抗病害能力得以提升,降低了病虫害防治的成本[2];以宽窄行方案为主的机械插秧可保证通风,让田间光照度更强。

三是提升水稻种植品质与产量。按照统一规格完成插秧作业的水稻插秧机不仅有较高的插秧效率,能够保持统一的秧苗长势,促进秧苗快速进入成熟期,实现更高的水稻种植产量,还能基于插秧深度相同的功能避免淹秧、浮秧这类问题,从而提升水稻品质和生存质量。

2 水稻插秧机的规范使用

2.1 插秧工作部分的调整

2.1.1 适当调整秧针与苗箱侧面的距离

通常情况下,正常运行的水稻插秧机将1.5 mm~5 mm 作为秧针和苗箱侧面的间隙控制范围。如果间隙值高于或者低于这一范围,就需要相关作业人员调整苗箱移动滑杆区域的螺栓,摆正苗箱位置后,检查两侧间隙一致性,再拧紧苗箱螺栓。

2.1.2 适当调整导轨插口间隙

水稻插秧机在常规作业中都保持1.3 mm~1.7 mm 的导轨插口侧面间隙,如果导轨两侧插口有失对称性,就会直接影响插秧作业质量[3]。所以,作业人员要通过灵活调整手柄来保证两侧导轨间隙相同。

2.1.3 适当调整水稻苗株距

不同型号插秧机的行距固定值不同,但是株距的调整依据为田块肥力、水稻品种、秧苗大小。以PF455S 型插秧机为例,行距固定为30 mm,根据水稻品种和插秧时间的差异调整株距,在中间位置放置穴距调节手柄,最小株距为120 mm,最大株距为140 mm。

2.1.4 灵活调整每穴株数

考虑到水稻作物品种繁多,每个品种插秧数量不尽相同,所以要根据作物品种灵活调整每穴株数。主要调整方式为合理控制送苗量,调节水稻插秧机手柄要将实际插秧需求作为重要依据,每一个挡位的调整对应1 mm 取苗量的浮动,左右转向调整分别对应取苗量的增加和减少[4]。值得注意的是,取苗量的调整要在确定横向送苗挡位的基础上进行,随后再调整纵向取苗量,以此合理控制插秧数量。

2.1.5 合理调整插秧深度

按照农艺生产要求,最好将插秧机栽秧和插秧的深度控制在不漂不倒的状态,通过调整插深调节手柄的位置来确定插秧深度,向上为浅插秧,向下为深插秧。另外可通过更换浮板支架上的6 个插孔对插深进行调节。

2.2 插秧机整机性能的调整

2.2.1 调整发动机皮带

调整发动机皮带的具体操作是拧松发动机底座的紧固螺丝,适当调节皮带紧张度,用手指按压的方式检查弹力值,按压后可形成10 mm~15 mm 弹力活动范围则代表与实际作业需求相符,可以将螺丝拧紧。

2.2.2 调整汽化器

手动拉风门、油门线均可正常开关,关闭油门同时全闭主喷口、全开怠速口。向内将怠速螺丝拧紧,缓慢降低息速最后关闭;向外拧松螺丝则怠速提升。调整操作为对拧紧的怠速螺丝进行退半圈的处理。

2.2.3 调整火花塞

火花塞电极间隙和表层干燥度、清洁度将直接影响水稻插秧机运行水平。所以,有必要在应用前拆卸检查火花塞,将电极间隙控制在0.6 mm 左右,做好电极清理和干燥处理,杜绝任何油污出现在表层,及时调整过大或过小的间隙。

2.2.4 调整机体平衡度

若有左右不平衡的现象显露于插秧机运行过程中,就要立即调整平衡度。首先要测量导轨两侧的高度,如果高度差>10 mm,则应调节联动臂上的螺母,保证其处于一个平衡状态。在具体调节过程中,最好选择平坦的地面放置插秧机,并把苗箱放在导轨中间位置,慢慢调整机械性能,随后要进行多次平衡度测试[5]。左右摇摆时一定要留意插秧机的平衡性能,多次重复操作后再对插秧机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3 水稻插秧机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

3.1 启动困难

启动插秧机时若遇到启动困难或无法启动的故障,要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汽油燃料是否充足;火花塞活力能否支撑点火;火花塞有没有受潮;经油管的燃油过滤器是否存在堵塞或有水分混入的情况。排除该故障的主要方法有:及时添加对应的汽油燃料;正确取出火花塞并进行晾干处理;将火花塞间隙的积碳清理干净,适当调整火花塞间距,将其控制在0.7 mm~0.8 mm 范围内,或者直接更换火花塞,最后是将燃油过滤器拆除并清洗干净。

3.2 启动后正常运转受阻

启动插秧机后若发现正常操作受阻,发生该故障的原因可能是挡杆没有挂到位、离合器断开或者接合失灵等,可采取的措施是切断主离合器、调整变速杆或行走皮带紧张度、拉线等。

3.3 栽插作业混乱

插秧散乱、呈拱门状、漂移过快等问题出现在栽插过程中,可能的原因有田中的水太深、水田表层土壤的偏软或者偏硬、插秧针和推秧器有较大间隙、秧苗形态不佳、插秧爪变形等。经观察分析后发现如果是田中水太深造成的,需要马上调整插秧深度,在>30 mm 的情况下要采取排水措施,将水深排放到20 mm,同时减缓插秧速度;如果是插秧针和推秧器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或者插秧爪受损,需要更换插秧爪或导秧槽,同时将间隙归位到正常范围[6];如果是秧苗形态不佳、根部生长受限引起的秧苗不稳定,需要用苗板进行取苗、放苗,同时调整插秧速度,避免出现崩裂的现象;如果是苗床土质偏软或者偏硬导致秧苗掉落,需要提前在插秧前处理苗床,弄湿或者晾干,以便开展插秧作业。

3.4 手柄转向性能下降

在插秧机实践应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手柄转向性能低下的问题,这种故障出现的原因主要是操作侧面离合器各个手柄存在较大的间隙。对于这种问题,明确故障和原因后立马调整对侧离合器拉线和手柄即可,将间隙调整到0.5 mm~1.5 mm。

3.5 插秧机秧门积秧

水稻插秧机在送秧苗操作环节中,可能会出现无法正常滑送、秧门处有积秧的情况,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插秧机秧爪磨损严重,秧爪两端参差不齐或者间隔太大/太小,秧苗苗床土壤硬度太高、土层太厚等,这些都可能导致正常取苗受阻,需要积极采取的对应措施是更新秧爪,校正秧爪之间的距离,按照标准值范围进行调整。二是插秧机压苗器位置太低或者压苗器太紧,需要马上调整插秧机的压苗器位置。三是秧块太干、太硬导致插秧机秧门积秧,需要对秧块进行洒水喷湿处理,提升秧块的湿度。

3.6 秧苗间距不一致

水稻插秧机在具体应用的插秧环节中可能出现秧苗穴距参差不齐、每行秧苗排列不均匀等问题,产生该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是秧苗床土层中的含水量不均匀;二是纵向送秧存在一定紧张度或者弹性差距较大[7];三是每一行的秧针调节缺乏统一性,差异较大;四是各个栽插臂的拔插轴、推秧凸轮、拔叉等多种器件存在不同程度的磨损;五是相邻链箱之间高低起伏,没有在同一个水平面上。这一问题的处理方式:需要在落实排除措施的同时,逐一调节部分插秧机的送秧轮,确保从纵向送秧的行程不低于11 mm,不高于12 mm。另外,要按照相关标准严格校正各个链箱,在同一水平面上进行调整,使用一段时间后还要更换新的器件。

3.7 送秧作业不连贯

在送秧操作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送秧轴工作不连贯或者工作卡顿的问题,插秧机出现间歇工作状态的原因主要是:送秧凸轮回位弹簧弹力波动以及条形轮回位弹力下降,进而造成送秧凸轮或条形轮工作后无法恢复到正常位置。而出现插秧机工作卡顿或者直接不工作的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条形轮定位键磨损严重或者在一开始就漏装了;二是送秧轮和条形轮被卡住[8];三是送秧凸轮钢丝被折断或者在一开始就漏装。有效排除这类故障的可行方法:将工作转动的箱盖开启,把两个回位弹簧卸下来,更换全新的回位弹簧。如果是因为两个轮相互卡顿,且条形轮和送秧轮磨损过度导致的,需要做的是卸下送秧轮或者条形轮,选用适宜的锉刀将工作面锉平滑,保持弧面状;如果受损情况严重就直接更换;如果有键或销的情况出现,也有必要更换全新器件。

3.8 推秧器取量不均匀

在具体的插秧操作中,水稻插秧机可能出现推秧器夹苗或者取量不均匀的情况,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五点:一是推秧器受损,导套、拔叉、分离尖端和凸轮受损严重;二是推秧弹簧弹力下降或者被折断;三是取秧量调整螺栓不够紧,有松动现象;四是压板槽磨损太深[9];五是连杆轴受损、摆杆下孔磨损严重。排除这些故障的常用方式就是直接将连杆轴和摆杆进行更换,及时调整取秧量并重新拧紧螺栓,必要时根据情况更换其他受损器件。

4 插秧机的维护和保养

如果插秧机没有经常使用,闲置一段时间再次启用,一定要做好全面检查和调整。一要将发动机机油更换为全新的,更换过程中要拧松放油螺栓,把发动机里原本的油全部放出,放满全新机油后再拧紧放油螺栓。二要选用符合要求的清洗剂对沉淀杯、化油器进行全面彻底的清理,清洗完毕后倒入汽油,尝试启动发动机观察整体运转情况;重点检查并调整主离合器、升降手柄、插秧手柄、转向离合器拉线的松紧程度等,保证每个零件部位的操作都十分灵活。三要检查秧针和插植叉,仔细观察变形与否,避免正常运转受影响。在插秧机完成当天插秧工作后,要及时清除附着于表面的杂物和泥土,检查发动机内的油量并及时添加。此外,校正可能变形的秧针以及插植叉,使用黄油去润滑相关轨道和其他传动件,并在插植部支架和插植臂橡皮塞孔内部添加适宜的润滑剂,可以是黄油、机油或者两种混合物[10]。如果插秧机要入库储藏,要提前彻底清洗插秧机,将防锈处理覆盖到每个金属件、运动零件等,选择干燥的环境存放插秧机,并做好遮盖防尘工作。

5 结语

综上所述,插秧机操作人员在具体生产实践过程中要有保养维护意识,通过实践积累掌握更多的插秧机故障排除方法,有效减少插秧机故障,让现代化的插秧机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质量,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

猜你喜欢
火花塞插秧机手柄
水稻插秧机发展综述
基于PLC控制的手柄座钻孔攻丝一体机的研发
汽车火花塞选配探究
一种多功能无线手柄的设计
超智能插秧机
火花塞常见故障现象及原因解析(3)
水稻插秧机的插秧技术
发动机火花塞的使用与维护
为什么厨具的手柄不是金属的?
银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