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 蕾
(中共信阳市委党校,河南 信阳 46400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而文化振兴对于乡村振兴来说则具有先导性、引领性作用。乡村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智慧源泉和内生精神动力,是当前城市化背景下乡村文化式微的自我觉醒和积极应对,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复兴。乡村文化振兴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做好乡村文化振兴这篇大文章,文化大有所为也大有可为。
实施乡村文化振兴,首先要搞懂什么是乡村文化,振兴怎样的乡村文化,以及如何振兴乡村文化。乡村文化是生活在乡村这一特殊环境里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特有及相对稳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明积淀了悠久的乡土文化,这是中华文化的根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源泉,是广大的乡村赖以生存的精神养分。“中国文化以乡村为本,以乡村为重,所以中国文化的根在乡村”[1],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回归“乡土中国”并超越“乡土中国”,这是走中国式现代化之路,走农村式现代化之路必须破解之题,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内涵。
农民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他们长久居住在乡村,以农耕获取生产生活物资,长此以往,农村就成为其主要活动区域,而以农村为生活空间的文化则成了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可以说,乡土文化成为滋养中华传统文化的活水源头,它像血脉一样滋养着中华文明的各个层次和各个方面,成就了独特的中华文化。乡土文化指的是某个特定地域的历史、传统、民俗、文化艺术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综合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现代化成为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过程,在此过程中,传统文化作为城市现代化的基础,在城市现代化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而同时,城市现代化也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2]。对待中华优秀乡土文化,一方面就是要守正,挖掘乡土文化中有价值、有生命力的部分,推动优秀乡土文化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传承;另一方面就要创新,要摒弃乡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代文明中的优秀成分和中国优秀乡土文化相互融合,打造适应现代农村发展的文化建设体系,实现当前乡土文化的重塑,加快农村现代化的实现。
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乡村地域广阔,民族众多,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都有着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3]。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开放多元应是未来乡村文化发展的方向,也是未来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和振兴的核心。乡村文化建设不仅仅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还应包括艺术、教育、体育、旅游等多个领域。只有不断丰富乡村文化的新内容,才能让乡村文化在发展中不断创新,保持蓬勃的生命力,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回到乡村,服务乡村,以新的思想和理念推动构建开放多元的乡村文化格局,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文化振兴为产业振兴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包括名人故居、文化遗迹等物质文化资源以及方言民俗、手工艺产品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乡村形成创意性、特色性产业,带动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由此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中坚力量。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应当在乡村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既让本村的优秀人才留下来,如种地能手、能工巧匠、乡村教师、乡村技术人才、乡村文化人才,又要引进外来的优秀人才。乡村生态振兴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优质、天然的自然资源。事实上,文化与生态之间也有着天然的联系,生态造就了文化,文化也影响着生态。组织振兴就是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对文化振兴乃至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而文化振兴通过基层治理可以助推乡村基层组织不断发展壮大。
2023 年7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苏州市时,提到了“文化经济”的重要作用,强调“文化经济”拥有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潜能。文化不仅具有“以文化人”的特质和“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更具有经济功能,能够改变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传统的乡村文化是以农耕文化为基础,而当下随着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原有的单一生产方式被改变,取而代之的是农村多元的生产格局。许多偏远的乡村利用自身的特色文化,依托当地的文化资源,打造特色小镇,以此来激活本地区的内生动力,实现乡村经济发展。
动态的文化发展,也给予乡村无限发展可能。近年来,随着多元生产消费方式的改变,农村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和升级。乡村不仅具有物质文明形态如古村落建筑、村落环境、田野风貌等,还具有非物质文化形态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方言、民俗活动等等。这些可以突破乡村规模化、集约化的掣肘,实现从第一产业到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或是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式发展,演绎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协调的文化范本。
一是基层政府相关部门对于文化振兴的理解不到位,认为乡村文化建设不是迫在眉睫的事,把全部重心都放在乡村产业振兴上,认为产业发展后再慢慢搞文化建设也是可行的。没有建立健全乡村公共文化体系,缺乏做好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整体意识,且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资力度不够。二是作为在农村生活的主体,农民没有对乡村文化产生一定程度的认同。相反,由于城市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城市里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影响着农村的人民,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到城市寻找新的机会。三是乡村文化建设阻力过大。有些农村领导干部尤其是村级领导对乡风民风的宣传教育工作在思想上缺乏重视,认识上缺乏远见,不能充分认识到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导致在乡村进行文化建设阻力大,效果差。
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影响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4]。城市经济发展迅速,有着多元的经济体,在医疗、教育、交通、娱乐等方面拥有比农村更得天独厚的优势。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城市相比,存在短板。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基本表现为乡村文化广场、文化长廊、农家书屋以及近年新建的党群服务中心等。据前期调研得知,近几年有些文化广场利用率并不高,有些竟已荒草丛生。且其他的公共文化设施不能满足当下农民的公共文化生活需求,更无法以此来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乡村文化振兴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包括前期政府以及相关专业人士的顶层设计、政策的宣传、思想的引领、政策的执行以及事后的监督问责。当前有关乡村文化建设的政策较为充分,但是在实施、推进以及事后的监督等方面缺乏有力的制度保障。通过前期的调研可知,部分党委政府在年底工作考核中并没有把文化建设的成绩纳入其中,这样也会导致乡村文化工作缺乏必要的监督和考核标准。
一是乡村特色文化面临的传承问题,主要表现是缺乏乡村文化的继承者,缺乏本地文化人才。二是乡村特色文化面临的创新问题,如何在现代化浪潮的裹挟下对乡村特色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值得重视。三是当前一些基层政府相关部门对乡村特色文化挖掘的力度仍然不够,特色文化产业仍旧发展不充分。
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当前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乡村人才仍然急缺。一是乡村高素质人才的缺乏;二是人才的吸纳能力低;三是人才流向乡村的体制机制不健全。乡村人才引进机制不规范、激励机制不到位、流动机制不灵活等问题,成为乡村人才留不住的首要原因,导致优秀人才供给不足。
当前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滞后,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小,没有形成集聚效应。一是没有形成完备的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在乡村发展文化产业没有相应的制度支撑,导致乡村文化市场开发力度较小。二是产业与文化的融合发展在乡村没有得到重视。三是乡村文化经营市场的投资规模小、收益低。四是资金缺乏,融资较少,导致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撑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也是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化不足的原因。
乡村文化相对于城市文化而言具有封闭性,它的这个特点又造成“在文化的变革和创新中缺乏紧迫性和方向感,缺乏变革的参照系”[5]。因此,要想做好乡村振兴,就必须转变思路,由政府主导,做好乡村文化振兴的顶层设计。
4.1.1 坚持以优秀传统文化、先进文化为引领
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试金石,但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入城市,受城市文化影响很大,反而忽略了乡村中蕴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及文化价值。因此,政府部门要不断挖掘和激发乡村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外在活力[6]。一方面把先进的思想文化融入农民的日常生活之中,比如说利用传统节日或者当地的民俗活动,把农村优秀的思想文化与农民能够接受的形式结合起来,以便于更加有效地让村民认识到乡村文化价值;另一方面要利用先进思想文化逐步激活农民的现代人格。要用现代文化重新审视农村文化的不足,对乡村文化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此来使农民群众摆脱落后文化造就的依赖性、封闭性,进而激活农民群体独立、开放的现代人格。
4.1.2 突出特色化
乡村文化振兴应走一条乡村特色文化发展之路[7]。要深刻挖掘乡村本地的民俗特色、文化特色,可以依托本地的乡村文化特色资源,举办层出不穷的特色文化活动,使当地的文化活动有传统、有影响,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比如山东省邹城市后八村,是“邹鲁圣地”的一个典型村落,是全市第一个“全国文明村”。该市的乡村治理以村集体经济发展为促进力量,深挖本地区的孝德文化,逐渐形成了“孝行天下,善在心中”的文明乡风,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为本、道德建设为根的乡村振兴新路。
要想实现乡村振兴,乡风文明的保障是重中之重。而乡风文明建设的关键在于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因此建立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仍是各级党委政府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个多元的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是政府、企业以及各种非营利组织,其对象则是生活在农村的广大群众。服务的内容应当包括设施和产品两部分。从整体上来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应该包括两部分:其一是乡村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它主要指政府、企业或者非营利组织通过农家书屋、广播电视、电影放映以及文艺下乡等形式为农村群众提供基本的文化服务。其二是乡村的文化建设。乡村的文化建设是建立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更高要求,包括乡村如何利用地缘文化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并通过文化和产业相结合,把文化变资源,以文化发展的现代化来打造地方的文化品牌,彰显地方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品质和文化自信。
4.2.1 内容至上
要注重推动乡村公共文化体系的内容建设,多样化地开展“乡风文明创建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地。一是深挖本地的乡风民俗、乡规乡约、家风家训,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推进乡风、家风、民风的建设。二是针对当前乡村文化中存在的落后问题,通过一些简单易懂、生动形象、针砭有力的乡村讲堂或是诙谐漫画、街头标语等,把道理化变为口语化,使教育内容接地气、听得懂、入得心。这样的文化活动才会长久有效,发挥出“以文化人”和“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4.2.2 精准服务
乡村文化建设的服务对象是广大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因此,乡村文化建设一定要精准为农民服务,要与农民的实际生产生活需求相契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千篇一律,不能搞“一刀切”。通过调研发现,有个别地方的送书、送电影等惠民活动,由于没有考虑农民的具体实际需求,导致开展的惠民活动没有达到预期。政府相关部门对不同乡村的产业结构以及乡村人员的学历层次、工作需要、文化需求等进行精准调查研究,根据不同乡村不同层次的农民的广泛需求,“私人订制”注重内涵与品质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
4.2.3 数字赋能
一是突出公共数字服务的公益属性。将优质数字资源与服务下沉,不断巩固基层文化阵地。二是建立健全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库,形成全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总目录,推出统一服务界面,实现与省、市、县三级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互联互通。最终形成资源共建共享、管理统筹规范、服务便捷高效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三是策划实施好“线上图书馆”“数字文化馆”等项目建设,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信息共享平台、数字资源库。
乡村文化建设保障机制是推动乡村文化建设落地生根的良好保障,可为乡村文化建设保驾护航。一是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明确各级党委政府的职责,主要领导要切实担负起当地文化事业发展的职责,经济和文化事业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二是投入保障机制。政府部门在文化建设方面要逐年增加年度预算,建立起政府投入为主,社会筹资为辅的乡村文化事业,广泛开展农村的文化活动。三是健全文化监督、考核机制。乡村文化评价监督、考核激励机制的建立健全有利于乡村文化建设工作的评估、考核、监督。要实行农村文化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对主管部门、镇(街道)的年度工作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衡量领导干部工作实效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晋级评优的重要依据。
人才是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力量[8]。乡村振兴,关键是在人。人是活力源泉,也是创新引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当务之急是想方设法补足农村文化发展的人才短板,激发人才活力,培养造就一支懂文化、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通过调研,笔者发现农村文化人才的培养不仅仅需要“输血式”,更需要“造血式”。一是要鼓励青年人才。各级党委政府要通过加大财政投入、政策支持等多种方式鼓励专门从事乡村文化建设的大学生、志愿者、创业青年以及各类人才。二是要调动本村人才。要调动广大村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村民是乡村生活的主体,他们对乡村有一定的感情,有能力且有意愿为乡村文化建设献言献策。要定期对这些有意愿的村民做好培训和管理工作,发挥其在保护文化和传承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三是要培育“新乡贤力量”。各级党委政府应注重培育新乡贤参与乡村文化建设。乡贤出身于乡村故里,对乡村情况较为熟悉,同时又与乡村中大多数人无利益冲突,可以引入乡贤参与到乡村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例如,可以发挥乡村中广大知识分子、离退休干部、企业家、优秀农民工、其他知名人士的影响力,在乡中成立乡贤红白事理事会,制定相应的章程,明确乡村婚丧事宜的规定、办事的程序以及酒宴的标准,从根本上遏制铺张浪费、天价彩礼等陈规陋习,从而树立良好的乡村风气。
乡村文化产业所开发和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虽然是物化的文化商品,但其文化价值却具有一种无形的力量[9]。从文化产业的角度来看乡村振兴,应当重视文化的地位,通过挖掘文化深层底蕴来提升产业价值,促进产业升级。一是加强产业互联。产业间互联可以集聚资源、打造品牌等,具有多重竞争优势。各级党委政府应当以本地区的优势资源为基础,因地制宜打造、发展适合本区域的产业集 群,带动相关产业业态发展。二是注重文化项目的开发。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的生命力在于不断挖掘、不断创新,依托本地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努力探索“文化+农业”“文化+制造业”“文化+旅游业”“文化+展览业”等农村文化发展新模式。三是借助现代资源要素,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地方特色品牌的打造,可以为当地的文化产业赋值。各级党委政府下一步可以以地方特色文化为核心,展开文化品牌内容的构建。
乡村文化的繁荣既能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文化支撑,也能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只有不断推动乡土文化繁荣发展,才能为乡村振兴引来源头活水[10]。当前各地区在挖掘本地的特色文化资源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如传统文化资源、非遗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饮食文化资源等,若能在本地特色资源“如何挖、挖到哪”以及把“文化变资源”“资源变产业”问题上进一步发力,可以更好地把乡村特色文化的“软实力”转化为乡村发展的“硬实力”,进而推动乡村振兴文化品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