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瑜 郑丹莉 严 丽 李占飞 李树生
2022年2 月,民航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政策文件,明确到2024年底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覆盖广泛、模式多元、服务优质的航空医疗救护体系,更好地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但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全球范围内很多航空公司业务曾因财务困难一度中断,甚至部分航空公司倒闭[1]。我国起步阶段的航空医疗救援工作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部分区域工作停滞。因此,研究我国航空医疗救援发展策略及实施途径显得刻不容缓,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是一种客观分析研究对象现实情况的方法[2],在医院管理、医学教学、护理质量、职业规划等多方面广泛运用[3-6]。据此,本文通过SWOT分析法解析目前国内航空医学救援工作的发展策略,制定矩阵分析量表,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模式,采用专家咨询法评价策略重要性,结合本地区航空医疗救援工作,为我国航空医疗救援工作的管理和发展提供更多参考。
航空医疗救援在灾难救治和创伤重症等患者转运中能够有效节约院外转运时间,提高救治效率,特别是在医疗资源缺乏的山区丘陵地带作用突出。研究表明,航空救援工作能够明显提升救治效率,有效降低死亡率[7-9],并可以调配医院资源配比,实现精准医疗,减少转诊率,提高住院和手术效率,最终使患者受益。我国航空医疗救援工作起步较晚,资源比较匮乏,短板突出,转运费用相对较高,是工作发展的重要障碍[10]。航空医疗救援需要多方协调合作,而各地医疗机构航空医学能力差距大,对目前急救机构和人员的要求更高。救援工作需要空域开放、航空调配、各主管部门交叉管理和协调,是目前航空医疗救援工作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航空医疗救援的发展策略,完善和总结当下进行航空医疗救援工作经验和流程,形成统一的工作方案,实现航空医疗救援工作的安全健康发展。
基于我国航空医疗现状,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航空医疗救援工作的内部及外部因素,探讨SO、WO、ST和WT应对策略模式。具体分析内容见表1。
表1 航空医疗救援发展策略SWOT分析
为设计出科学可行的航空医疗救援途径,需要对上述16条备选策略进行重要性评价。为完成这一目标,本文引入专家咨询法进行量化分析。专家的函询问卷通过电子邮件进行发放回收。选取15名专家对航空医疗救援发展策略的重要性进行咨询,量化评分。选取的专家包括院前急救专家、急诊医学专家和航空医疗管理人员等。
为保证评价的可靠性,对专家的权威程度进行评价,由专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评。本研究中2名专家Cr低于0.70,意见不纳入;其余13名专家的评价结果纳入,Ca值为0.87,Cs值为0.81,平均Cr值为0.84,权威程度较高。对专家咨询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将重要性评分<3.5分、变异系数CV>0.25,或者≥2名专家提出删除意见的对策不予采纳。专家咨询结果见表2。
表2 专家咨询结果
根据专家对于各项发展策略重要性评分可以看出,上述16条意见均具有参考价值。其中,获得政府和社会的支持的策略分数最高(5.00分);其次为利用国家政策支持,推进航空医疗救援发展(4.92分)和利用国家战略规划要求,对地区的航空医疗救援需求、能力和水平进行评价(4.92分)。这说明充分利用好国家政策支持对现有资源进行统筹优化利用是我国航空医疗救援的重要内容和发展重点方向。
利用现代管理技术及信息技术优化航空救援流程,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效率;多方合作控制转运时间及费用;加强宣传,增加社会对于航空医疗救援的认知度等,是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得分较高。同时,充分利用新技术提高航空医疗救援的培训水平,提高急救人员航空救援能力,以实际运用案例获得医疗及社会的认可,也是航空医疗救援工作能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于航空医疗救援策略分析,综合专家对各类发展策略重要性的量化评价,结合目前国内航空医疗救援工作的具体情况,提出航空医疗救援优化途径。
国家对于创伤急救工作高度重视并取得较好发展[11]。航空医疗救援工作是急救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需要获得和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和社会支持。目前,国内各地航空医疗救援发展不均衡。部分地区,如北京、内蒙古、湖北等有常态化的航空医疗救援开展[12-13],其他很多地区仅有少量的病历报告。这种资源分布的不均衡,虽然与各地医疗服务能力有一定关系,但更多的是受当地政府的支持力度影响。因此,对于开展态势好的地区,探索如何扩大辐射范围、优化医疗质量、降低成本、持续发展是工作重点;而对于需要航空医疗救援但开发存在困难,或“仍在观望”的地区,依靠国家的战略部署争取到政府支持和资金支持是发展的重点。
航空医疗救援的费用较高也是使用受限的重要原因。商业保险以及其他补充医疗如第三方责任险、道路交通险种等是降低患者医疗经济成本的一种方式[14]。除此以外,规范流程,打通转运过程中的沟通及运营壁垒是节约时间和降低成本的重要方式。
航空医疗救援工作具有特殊性,与常规救援相比较,对急救工作人员提出更高要求,要求急救人员有医疗急救知识和必要的航空知识。本课题组对湖北省内航空医学救援工作开展了调研,共有43家医疗机构376人自愿参与调研工作,相关研究工作的参与度及完成度高;研究结果显示,89.4%的医务人员表示迫切需要加强航空医学救援的培训[15]。由此可见,探索和开展标准的培训工作,提高急救人员的综合救援素质任重道远。
国内航空医疗救援处于起步阶段,且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目前仍在曲折中发展。需要在科学指导下让民众了解航空医疗救援的优势和安全性;通过对工作数据的深度分析以及新媒体宣传,获得社会和学界的认可,可为航空医疗救援培育良好的发展土壤。
在航空医疗救援中,需要空护医配合、空地配合、医院间配合,最终形成常规流程[16]。需要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转运流程,预先形成突发事件预案,实现急救高效工作和转运安全的统一。例如,在航空转运调度前可进行远程病情评估,充分利用转运时间差,减少转运前准备工作和保证医疗安全。同时,利用现代管理技术及信息技术优化航空救援工作流程,进一步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救治效率。
目前,我国航空医疗救援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实际困难。通过SWOT分析发现,我国航空医疗救援工作面临资金和资源缺乏、标准流程缺乏等问题,但同时也具有良好的政策和巨大需求的机遇。获得国家航空医疗救援政策支持、优化航空医疗救援转运流程、控制医疗救援时间经济成本和加强急救人员素质培养等策略有利于航空医疗救援工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