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林霞,肖运春(通信作者),类蒙蒙,江敏
南通市妇幼保健院 (江苏南通 226001)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是医院检验科检测激素、药物、甲状腺功能、叶酸、新陈代谢等的重要仪器。贝克曼DXI800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采用微粒子酶促发光原理对所有样本进行检测,其最大的优点是分立4 个进样系统及一体化整系统监测方式。4 个进样通道能够加快进样速度,且互不影响,适合标本量较大的医院和实验室使用[1];通道间可共享孵育器、检测系统、读数系统,还可使用同1 个光量子探测器、共享质控结果,避免了分系统所带来的结果差异。我院于2015 年引进2 台贝克曼DXI800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该仪器可进行多种项目检测,如生殖激素、肿瘤标志物、产前筛查、甲状腺激素等,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2]。随着仪器使用时间的延长,贝克曼DXI800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频繁出现故障。本研究主要总结贝克曼DXI800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常见维修案例,以供同行参考。
贝克曼DXI800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主要是由样本处理单元、反应管传输系统、试剂加样单元、冲洗及分析单元、液路系统等组成。样本处理单元主要是由进样轨道、样品针、样品盘组成,其功能是用于样本的处理和准备,包括样本进样、混匀、稀释等。反应管传输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在仪器内部移动反应管。试剂加样单元主要是由试剂针和试剂冰箱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分配测试所需的标本,为反应管加入试剂,消耗完试剂盒后于4~10 ℃内保存。冲洗及分析单元主要功能包括孵育、冲洗、混匀、加入发光底物和读取发光值等。液路系统主要负责缓冲液的供给、废液的排除及发光底物供给等。检测原理:物质的发光特性(即辐射光波长、发光的光子数)与产生辐射物质的分子结构常数、构型、所处环境、数量等密切相关,通过受激分子发射的光谱、发光衰减常数、发光方向等可判断该分子的属性,而发光强度可反映物质的量[3-4]。
2.1.1 故障现象
上完样本后,关闭进样轨道盖子,仪器自动停机,报“马达控制板错误”。重新拿出样本后,可初始化,但在做样本检测期间再次自动停机,报同样错误。
2.1.2 故障分析处理
根据机器报错信号查询电路图(图1),判断故障可能原因为:(1)马达控制板故障;(2)连接线接触不良。
图1 马达控制板电路图
检查发现0 号马达控制板绿灯不亮,考虑是否是马达控制板损坏;将0 号马达控制板与1 号马达控制板对调,绿灯仍不亮,排除马达控制板故障,考虑为连接线接触不良。将马达控制板接口处按紧,拨动仪器连接线,此时0 号马达控制板绿灯亮起。再次拨动连接线,0 号马达控制板绿灯灭。此时,可确定是某1 根连接线接触不良或接地使0 号马达控制板断电,参照维修手册检查与0 号马达控制板有关的进样轨道板,最后确定为电源分配板上J10 插头(图中圈出位置)处连接线有破损,直接接触到进样轨道转动的轴上,导致接地。更换J10 插头处连接线,0 号马达控制板绿灯正常亮起,故障排除。
2.2.1 故障现象
仪器运行突然中断,关机重启恢复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又出现中断。
2.2.2 故障分析处理
检查发现,中央处理器电源板指示灯只有灯(D5)亮,除了测试点5 的3.3 V 保险丝和测试点6 的24 V 有电压,其他测量点无电压。分析故障原因为电源分配板散热不好。
首先,拆除仪器上原有的散热风扇,更换新的风扇,将左侧盖打开,加速电源分配板散热,发现仪器能够正常运行。几天后,仪器再次报警,更换备用电源分配板,机器恢复正常运行。1 个月后仪器再次报警,更换电源分配板,并去除之前的散热装置,仪器后恢复正常,故障排除。
2.3.1 故障现象
试剂针1 和2 超声液面感应失败,更换试剂针后超声调整通过,干湿测试失败,50 遍测试中有2~3 次失败。
2.3.2 故障分析处理
根据故障现象分析,可能原因为:(1)超声板问题;(2)超声板周围的线路有松动。
首先,互换超声板,发现故障未发生转移;其次,检查超声板周围的线路,发现线路均完好。与厂家工程师沟通后,考虑仪器散热出现问题。为仪器散热口除尘后,发现超声板下的散热风扇不工作,更换新的散热风扇后,故障解决。
2.4.1 故障现象
仪器每天早上8∶40~9∶00 提示样本转盘运动错误1 次,初始化后全天运行正常。
2.4.2 故障分析处理
故障可能原因为:(1)冰冻现象;(2)样本抓手位置偏移;(3)传感器故障;(4)马达故障。
首先,进行故障排查,科室内空调24 h 运转,打开效应冲洗,样本转盘温度正常(6.5 ℃),无冰冻现象。其次,检查样本抓手,发现报警时样本抓手并未卡管,排除样本抓手位置偏移。再次,重新清洁样本转盘码盘,故障仍存在,考虑传感器出现故障,更换新的传感器,故障仍未解决。最后,开机检查后发现马达有停转的现象,更换新马达后故障解决。
2.5.1 故障现象
仪器检测黄体酮(prog)项目结果不稳定。
2.5.2 故障分析处理
故障可能原因为仪器使用时间较长,冲洗站有杂质。
维修工程师到达现场,询问操作人员标本结果的情况,根据科室记录找到1 例标本黄体酮(prog)均为3 号试剂针加试剂。换个试剂针再测试,将黄体酮(prog)项目定在2 号试剂针上进行批量标本测试,但由于黄体酮(prog)跳值概率较低,通过测试后未发现故障重现。仔细检查各试剂针,发现3 号试剂针冲洗站产生白色结晶,拆卸3 号试剂针和其他冲洗站。拆卸过程中还发现3 号精密度泵内部也有较多白色结晶,因此清洗3 号精密度泵。拆卸3 号精密度泵后发现其他精密度泵下方也出现结晶。根据之前的保养记录,判定为临近保养时间,与厂家商沟通并进行仪器保养。保养完成后再进行相关调整,各项测试数据均在要求范围内,另外标本测试出现1 例黄体酮(prog)测试值与临床不符,再次重测数据确实有偏差,需进一步寻找故障原因。分析检测数据发现,3 号针匹配%DIFF测试数据偏大,判断是3 号针精密度泵马达皮带位于齿轮段有磨损。更换新的皮带后完成维修后的测试,经大批量标本测试,再未出现黄体酮(prog)结果跳值,故障排除。
2.6.1 故障现象
样本针马达运动错误。
2.6.2 故障分析处理
根据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可能原因为Z 轴不能复位。
首先,检查样品针上下运动的皮带和马达,未发现异常。其次,检查样本针位置感应器检测板状态指示灯,未发现异常,确定Z 轴复位是正常的。再次,检查样本针Z轴马达的0号马达控制板,发现控制正常。然后,更换Z 轴传感器,但故障依旧;更换样本针位置感应器印制电路板,故障仍存在。最后,排查各连接线路,发现连接到背板扁平线的02 号排线折弯处有虚断。对虚断线路进行处理后,故障解除。
随着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技术和性能的不断提高,设备工程师也需不断学习,提高维修技能。此外,设备科工程师在日常工作中需及时与临床操作人员及厂方工程师沟通,为设备安排定期保养计划。在维修仪器故障时,设备科工程师可由易至难排除可能出现的故障点,也可以与厂方工程师共同探讨,确保维修效率,保证临床工作的正常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