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2024-03-12 06:02张道明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高标准管护农田

张道明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大背景下,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壮大新型农业主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挖掘内需消费潜力、增强乡村治理活力的重要举措。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要守住耕地这个命根子,坚决整治乱占、破坏耕地违法行为,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和管护力度,确保耕地数量有保障、质量有提升。新征程上,持续大规模、高质量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一项利在当下、功在千秋的大事要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重大意义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中国是人口大国,解决好14亿人口吃饭问题是最大的民生实事、最大的政治任务。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耕地是命根子,是基础,是前提,是关键。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仅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好耕地,还要千方百计把有限的18亿亩耕地建设好,彻底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确保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实现“旱能灌、涝能排”,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支撑。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和题中应有之义,考量农业现代化的两个重要指标是规模化、绿色化。集中连片建设高标准农田,既解决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和土地碎片化问题,又有利于机械化作业、规模化经营,可持续提升农业生产规模效益。另外,建设高标准农田还有利于实现水、肥、药等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进一步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重要抓手。家庭联产承包、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是党在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大国小农”是一个基本国情,也是农业发展需要长期面对的现实。解决好小农户分散经营问题,需要集中连片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增强小农户抗灾减灾能力,通过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规模经营,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让其更多地享受到现代农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主要问题

建设资金筹措难。按照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改造提升项目”亩均投资不低于3 000元的标准,扣除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和各级财政配套资金,缺口资金为每亩1 500元左右,承担200万亩的建设任务,意味着资金缺口为30亿元左右。目前,高标准农田建设配套资金,主要靠县一级政府发行专项债或银行贷款进行融资,还款来源多为新增耕地指标和新增粮食产能指标,但是当下两类指标变现困难,加上投入还款主体与受益主体有错位,导致地方政府压力较大。

建设标准落地难。相对于田块整治、田间道路、灌溉与排水、农田林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土壤改良、障碍土层消除、土壤培肥等地力提升工程耗资大、见效慢,加上缺乏一套全过程的地力评价机制和地力提升机制,导致一些项目建设时片面注重工程形象,对提高耕地等级或提升土壤质量的内涵工程考虑较少,甚至部分工程设施使用年限远达不到设计标准,工程综合效能大打折扣。

综合效能发挥难。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方只负责建,造成“规、建、用、运、管”相互脱节,出现部分高标准农田建成后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项目设计中,一些设计单位单纯追求“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的成方连片设计,与单家独户的经营现状不能有效衔接,征求意见的广度和深度不够,设计的成果与现状实际不完全匹配,与农户的需求不符。部分农户不满意、不配合,甚至个别人阻挠施工,导致有些规划设计后期频繁更改。

后期运营管护难。高标准农田主要使用者涉及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等多方经营主体,由于缺乏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制度设计,使用主体不能全程参与其中,出现建的工程不好用、不能用的现象。目前,管护主体一般为村集体经济组织,但是相当一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能力不足,农户普遍认为高标准农田是政府应该干的事,农户应“免费使用”,导致对农田基础设施不爱惜,造成一些设施损坏。

对策路径

规划引领优布局。根据耕地现有面积、基础设施现状、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按照“项目跟着规划来,规划跟着战略来”的原则,科学谋划区域布局,明确建设内容和标准。加快建立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监测监管平台,实现农田建设成果“一张图”、农田建设统计“一张表”以及农田建设监测评价“一张网”。

创新渠道筹资金。发挥财政投入撬动引领作用,建立政府投资与金融信贷联动机制,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用足用好土地出让收益、新增耕地指标调剂收益、专项债券等资金,引导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力度。探索建立高标准农田谁使用、谁受益、谁还贷的有偿使用机制。

集成要素提效能。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首创精神,积极探索“投、融、建、运、管”一体化推进模式,集成运用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配套措施,实现建设标准化、装备现代化、应用智能化、经营规模化、管理规范化、环境生态化,切实把高标准农田建设成为集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为一体的大粮田平台,发挥综合效能。

健全管护保长久。建立健全可操作性强、责任明确的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制度,落实管护资金,明确管护主体,压实管护责任,确保高标准农田管护事有人干、责有人负。探索设立高标准农田设施保险新品種,创新购买第三方服务、委托专业化机构等市场化方式,因地制宜推动高标准农田管护常态化、实效化。

[责任编辑:王 丽]

猜你喜欢
高标准管护农田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确保按时保质完工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高标准高质量转入“三年行动”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两委”换届发动攻坚——确保啃掉“硬骨头”、实现“高标准”
森林管护中GPS技术的应用
农田创意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