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钢涛
(北京化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2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基,也是我们坚定历史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最深沉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实践中,一方面明确提出要着力“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1],另一方面又着重强调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随后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从满足人民对美好文化生活需要出发,明确提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3],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不断深化党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出重大原创性贡献。
发展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文化建设的宝贵经验和规律性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对传统文化不仅念兹在兹,而且围绕如何认识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以及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关于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习近平传统文化观是在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突出性特质,深刻揭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契合性,深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性价值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深刻体悟习近平传统文化观,需要从人类历史长河中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时代风云变幻中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定力,在奔赴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不竭动力。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突出性特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正是得益于中华文明这种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有了坚实的文化基础,我们取得伟大历史性变革有了坚定的文化自信,我们奋进新征程、迎接新挑战有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大历史观,精准提炼并详细阐述了中华文明“连续性”等五个突出特性。我们始终坚持走自己的路,绕不开中华文明连续性这一突出特性。他从历史逻辑的维度纵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5]。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精神气质,集中体现为中华文明创新性这一突出特性。习近平总书记从民族精神维度阐明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5]。中华民族注重团结、追求统一的历史演进,集中体现为中华文明统一性这一突出特性。习近平总书记从推进民族国家统一的角度阐述了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5]。中华文明融通中外、兼收并蓄的内在特质,集中体现为它的包容性。习近平总书记从文化交汇交融的维度阐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5]。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爱好和平,民族血脉之中没有国强必霸的基因。习近平总书记从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人类发展的维度出发阐述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5]。
2.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高度的契合性。中华民族拥有无比辉煌灿烂的优秀文化,这是滋养、激荡我们党百年发展的文化基因,也是支撑、激励我们党带领人民继续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回答好新时代人民的答卷的历史底蕴。“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理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科学指引。”[6]
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指导思想,是在凝结了以往人类历史经验、吸收世界范围多种文化精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科学真理。从世界历史角度和文化交流交互交融看,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思想,自然也吸收了包括中华文化在内的一切人类优秀文化传统,从而使得马克思主义就内容本身而言更具包容性。马克思本人更是对古老的中国持有足够的历史尊重,在他的著述中既有对中华文化推崇之语,亦有对中国未来觉醒的惊人预判。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体性作用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民本”,向来有民贵君轻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满足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而奋斗,二者都强调注重发挥普通人民群众的思想。在世界观、宇宙观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世界统一于“气”的观点。“气”是世界的本原,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形成了从朴素唯物主义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演进逻辑。在方法论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围绕知行关系进行探讨,形成了注重行动的哲学传统,马克思主义从实践和认识方面对中华传统知行观进行了扬弃,形成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毛泽东则用“实事求是”这一传统典故,巧妙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有机结合,彰显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特质。
3.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传承。“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是以阶级关系的历史形式及其政治的、道德的、哲学的以及其他的后果为基础的”[7],党的创新理论也概莫能外。习近平传统文化观是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实践和人民需要,不断吸收、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最新理论成果。
五四以降,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与优秀传统文化这两种不同文化开始交融交汇,经历了从日用而不觉到高度自觉的过程,既有显性层面的结合,也有隐性意义上的潜在影响。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先驱者,对这种结合做了初步的尝试,继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则是身体力行这种结合的典范。延安时期,毛泽东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科学命题,从问题导向来看,它蕴含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也就是说要形成和发展本土化的马克思主义。在这里,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有机结合、相互成就,传统文化获得了新生,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中国化”,开启了第一次飞跃的新进程。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国实际,精准把握时代脉搏,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第二个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从历史维度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坚持“走自己的路”有其自身的独特文化传统,与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的多样性观点高度契合;从实践维度看,习近平总书记善于从传统文化中吸收治国理政的大智慧,同时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不断深化我们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从价值维度上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实现“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之效;从理论维度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坚持文化自信的理论成果,是“深刻汲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是民族性和时代性有机统一的典范”[8]。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集中论述了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渊源、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如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方面,从历史维度、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进行了系统阐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发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传统文化观所蕴含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从大历史观的宏阔视野,坚定文化自信的战略定力,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擘画,为赓续中华文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注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思想力量。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9]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10]。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时俱进、与时偕行,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出新的理论,也必须用新的理论指导并推进新的实践。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优秀传统文化是历经数千年历史传承的最重要的文化滋养,是经过正反两方面反复比较、甄别、验证的根脉,必须用好这一独特而有效的文化源泉。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再到党的二十大,习近平反复强调“两个结合”并将“第二个结合”提到非常重要的高度进行阐述。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3]18“第二个结合”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的之外,还同时完成了传统文化的当代转换,形成了文化的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经济总量无论是世界第二还是世界第一,未必就能巩固住我们的政权。经济发展了,但精神失落了,那国家能够称为强大吗?”[11]从新时代以来党中央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转化的实践来看,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积极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加强考古工作,都是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我们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五大倡议的中国方案,充分展示了为世界谋和平、为人类谋大同的决心和担当,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胸怀天下”的深刻借鉴。
党的创新理论表达既要是马克思主义的,又要是中国的。文化既是凝聚人心、激扬斗志的精神纽带,又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回望中国历史,中国共产党人用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武器作用于中华文明,在“觉醒年代”书写了近代革命史的伟大荣光。从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方面堪称典范。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守正创新,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坚持“两个结合”,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吸纳汲取中,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这一思想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3]18,使历史中国的深厚底蕴与现实中国的实践伟力交相辉映,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强大生命力。
2.中华文化是彰显文化自信的深厚文化根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明历久弥新。当今世界,竞争与合作并存,传统经济、军事之间的竞合关系,逐渐深度延展到文化等方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显得更加迫切。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内在魅力,激活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10]拥有历史悠久、传承至今的中华文化是我们坚定历史自信的深厚文化根基,是我们在多元文化交流激荡中行稳致远的精神之源。新征程上,拓展深化对外文化交流,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特别是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12]。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文化软实力关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强调要在对外交流中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1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不断传承创新中前进,同时也在积极“走出去”中赢得未来,越来越成为我们打造可敬、可亲、可爱中国人的形象的重要载体。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难题的重要启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14]。中华文化中蕴含十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既有升平之世推进社会进步的好经验,也有衰乱之世造成国家动荡的大教训。习近平总书记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等传统文化进行了评析,强调其宇宙观、价值观、知行观等思想对于今天具有重要意义。他对传统文化中的和平、和谐、和睦思想进行了充分阐述,强调要珍惜和平发展机会,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随着人类进入后工业文明,各种全球性危机接踵而来,特别是在“两个大局”加速演进并深度互动的时代背景下,人类社会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共同问题。生态问题、和平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等,无不需要全世界通力合作,单靠某一个国家很难胜任。进入新时代,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大智慧,洞察时代风云,坚持守正创新,深刻回答三个重大时代课题,取得了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巨大成就。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需要正确认识和平赤字等四大赤字带来的挑战,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扎实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集聚全世界的力量,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走好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人间正道。
4.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尊重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伟大时代需要伟大精神,伟大精神铸就伟大事业。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目标,越是需要凝聚广泛的思想共识,越是需要凝聚磅礴的力量。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深深植根于每一个热爱我们祖国的儿女心中,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中华儿女为民族复兴而砥砺奋斗。爱国主义是文化创作、文学书写的永恒主题,中国自古就有家国天下的情怀,既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担当,还有“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庄严承诺。20世纪80年代一首“我的中国心”道出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亿万人的心声,激发了大家内心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进而凝聚成深化改革、促进开放的强大精神力量。新征程中,我们要勇于迎接前进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主动认领民族复兴的大任务,更要善于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从传统文化中“萃取思想精华”[15],跑出无愧于时代的好成绩;要着力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青少年把自身的奋斗与国家兴亡、民族复兴结合起来,增强爱国意识和爱国情感,让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扎根、刻骨铭心,以实际行动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5.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待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态度很明确,即尊古但反对复古。他一方面强调尊重历史, “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2]83,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价值;另一方面,他还指出“应该科学地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16],特别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基于传统、跨越时空、融通中外、贴近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对待中华传统文化,有两种倾向值得警惕:既要防止文化复古主义“泛滥”,对传统文化不加取舍的做法;又要克服文化虚无主义的“侵蚀”,对传统文化视而不见甚至肆意攻击的行为。我们党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推动者,许多党的领袖对传统文化不仅撰文详论而且积极推动传统文化的时代转化。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提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都要系统总结,强调不能割断历史,同时也要有所选择,“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17]。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也指出,“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0]。从毛泽东提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到习近平提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难发现,我们党对传统文化的主要观点一脉相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接续推进,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一以贯之。实践证明,那种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的做法都是要不得的,唯有结合客观实际和人民需要,对有益的加以继承和发扬,对有害的加以放弃,才是对待传统文化的理性态度。
习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为新征程建设文化强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擘画了宏伟蓝图,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要立足本土,把握大势,面向未来,坚持守正创新,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聚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1.坚持党对文化建设的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是近代中国人的精神由被动转为主动的根本原因。百年党史的宏阔实践,特别是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经验证明:什么时候坚持党的领导,党的文化建设就会得到蓬勃发展;什么时候忽视党的领导,党的文化事业就会遭到挫折。
坚持党的领导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保证。伟大的事业必须有坚强的党来领导。坚持党的领导的关键,一是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牢牢掌握党对文化工作领导权。谋划文化发展战略,构建文化发展格局,要看是否做到坚持围绕“中国特色”做文章,聚焦“新时代”出选题,打造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产品。要时刻牢记“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2]109这一根本原则,要推出经得住历史和实践检验,符合人民需要的文化精品。二是要善于用好批评这一武器,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既要放手发动文化战线工作者用情用力用功书写好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故事,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确保党的文化工作健康发展。要“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在艺术质量和水平上敢于实事求是,对各种不良文艺作品、现象、思潮敢于表明态度,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2]118。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扬斗争精神,真抓敢管,不做“骑墙派”和“观望派”,不当“好好先生”,不搞“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一套。
2.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切实解决好革命事业后继有人这一根本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课题,必须从源头上抓实抓好,“绝不能培养出一些‘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人!”[2]343
培养时代新人,要坚持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浸润人的心灵,达到以文化人、启智润心之效。家风教育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无论是古人的家训还是近代先贤的言传身教,都体现了鲜明的家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党的干部向焦裕禄等同志学习,传承好的家风,将修身、齐家落地生根。培养时代新人,要坚持用时代精神感召人、激励人。时代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精神呈现,是鼓舞群众斗志、凝聚力量的精神武器。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尊重劳动、热爱劳模的氛围,倡导爱国敬业、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创造精神,积极培育新时新风貌。培养时代新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通过好的作品传递向善向上的价值观。要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释力度,既要把经过历史检验、今天依然有效的文化精神加以发扬光大,又要把经过当前实践探索、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理论加以广泛传播。
3.建设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曾为世界文明作出了突出贡献,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书写了无比灿烂的篇章。历史和现实启示我们:更加主动的民族精神是国家强盛的重要前提,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是我们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理论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对待优秀传统文化“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2]68,对待优秀传统,绝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新征程上,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提供更多精准的制度供给。“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13]要坚持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理念,“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5],不断“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3]46。要坚持守正创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魂脉的前提下,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根脉,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伟大实践中,奋力书写当代文化建设的华彩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