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慧 王 爽
(1.华中科技大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湖北 武汉 430074;2.华中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准确把握民族工作发展规律,提出了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全面彰显了推进民族复兴伟业的坚定信心,是对民族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核心意指、精髓要义、精神实质的提炼与概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民族领域的鲜明标识,具有重大的原创性贡献。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指全国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通过共同推进发展、共同维护安全、共同参与治理、共同分享成果等行为活动,不断夯实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加深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性认知、情感依附和精神认同。党的十八大以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其相关论述在以下几个重要时间节点实现了提升:2017年首次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8年将“中华民族”载入宪法,使中华民族的整体性在法律层面得到确认和保证;2021年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确立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并对其内涵、目的、意义、路径作了全面阐述与系统安排;2023年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这要求我们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内容要义及时代价值。
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理论研究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在研究主题的深入性、研究维度的多样性、研究视角的多元性等方面,取得了丰富成果。从理论层面看,相关研究从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等不同视域切入,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哲学意蕴、文化根基、实践要求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从实践层面看,相关讨论聚焦于民族地区学前儿童、民族院校大学生等不同实践主体,从坚持党的领导、夯实历史记忆等方面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不同路径。这些丰硕成果,为深入系统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以下简称“原创性贡献”)奠定了基础。“原创性贡献”的研究,在今天颇为必要和紧迫。一方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就可以完成的,如今正面临着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多元化的重大挑战,需要在新时代进一步促进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思想与价值认同,提升中国共识;另一方面,深入挖掘、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及其作出的原创性贡献,既是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又是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重要前提和条件。这也是本文要对标识性概念、命题和论述,进行深入的学理研究的重要原因。探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对于正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髓要义,推动民族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以强大的精神认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主体力量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社会发展大势和民族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对一系列关乎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回答。比如:如何看待中华民族、看待中华民族的历史、看待中华民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如何形成守望相助、手足情深的民族关系;如何推动中华民族形成共有的精神家园;如何防范化解民族风险;等等。这些科学全面的论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民族团结、民族关系、民族发展以及民族复兴等问题的独创洞见。这些理论洞见,集中体现了“原创性贡献”,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为根本,各个民族彼此守望相助、精神相依,共同应对民族复兴进程中的风险挑战,增进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认同,最终实现凝聚人心、改善民生的价值目标。具体如下:
第一,创造性提出“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1]这一全新命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华民族历史观是指人们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中华文化的演进历史、中国精神的创造历史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要求我们准确把握、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到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疆域开拓、历史书写、文化创造、精神培育四个方面的基本分析中,进而形成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的“四个共同”理论。这既包含着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的系统总结,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智慧,即要以科学的历史认知塑造人、以深厚的历史情感联结人、以坚定的历史意志鼓舞人,这为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情感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思想基础。具体来看,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首先是要以客观的态度看待中华民族发展史,引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尊重客观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开展研究与学习,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的正确的历史认知,唤起中华民族共通的情感记忆,激发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赴光明未来的决心和信心。同时,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要从根源上肃清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想,防止这些错误思想以片面解读历史和歪曲历史事实的方式,破坏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不断凝聚奋进美好现代社会的共识。其次,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要求我们以动态、发展的视角看待中华民族发展史。马克思指出,现实的人的交往活动是创造人类历史的前提。各族人民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不断突破地域限制和语言不通的局限,扩大交往广度、拓宽交往深度,在广泛交往、深入交流、深度交融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发展史。今天,要续写这一历史,就要推动各民族进行更广泛、更深入、更全面的交往交流,增进情感认同和情感共鸣。同时,在社会信息化的今天,利用数字技术,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多姿多彩的文化真实延续地传递到各族人民之中,使各族人民自主、自愿、自觉地将优秀的历史文化一代代地传承下去,在历史的延续和重现中激发历史情感,在历史的共鸣与共情中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
第二,明确将“守望相助”[1]这一传统美德与民族关系的建构结合起来,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即推动全国各民族形成守望相助、手足情深的民族关系。这深刻彰显了全国各民族手拉手、肩并肩共同进步的精神风貌,凸显了“守望相助”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支撑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将传统社会邻里间强者扶助弱者的美德进行了创造性发展,应用于新时代中华各民族关系的构建之中,推动形成守望相助、相互扶持的民族关系,这一紧密互助的民族关系是联结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枢纽。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赴内蒙古考察时将“守望相助”理念与民族关系、民族团结相结合,根据内蒙古的地理位置和各族干部群众的关系对“守望相助”的涵义进行了全新的阐发。他指出,“守”是指由于内蒙古地处祖国边疆的重要位置,要担负起守护祖国边境安全的重要职责;“望”是对新时代内蒙古发展的希冀与期待,要求以宏观开阔的视野和清醒的大局意识对内蒙古的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整体谋划;“相助”即是希望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手牵手、肩并肩的共同进步[2]。在2021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守望相助的理念,将对内蒙古自治区人民的殷切期许拓展为对全国各族人民的强烈要求,尤其是在提及守望相助时,运用“必须”一词加以修饰,突出强调了守望相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表达了党中央推进各族人民守望相助,拧成一股绳的坚决态度,体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推动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实现民族复兴梦想的紧迫感、责任感。
第三,创造性地赋予“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1]以新的使命任务,即新时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要担起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汇聚全国各族人民力量的重大使命任务。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共同依托、共同传承的精神文化、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的总和,是增进民族团结的精神依托,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助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首次被提出是在党的十七大,大会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与中华文化相结合进行论述,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繁荣的理性思考。新时代以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多次被提及。新时代,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大家共同奔向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需要发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1]的强大作用。具体来看,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赋能增效,要着眼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挖掘中华文化内在基因特质、突出中华文化特征、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立在全国各族人民对共同的中华文化有着强烈体认的基础上,我们要深入探寻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并以多样化的方式将中华文化中标识性的内容表现出来,充分发挥文化认同对政治认同、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的带动作用,不断夯实各族人民对国家与民族的身份认同,从而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根基。
第四,明确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1]的新论断,要求我们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的压舱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会议上强调底线思维与风险意识,要求领导干部时刻强化风险意识,培养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格局中科学预见风险、准确评估风险的能力,从而作出正确的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16次提及“风险”,这些风险遍布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以及民族等各个领域。从民族工作面临的风险来看,极端民族主义、狭隘民族主义、大汉族主义等错误思想观念仍有一定影响,国外民族分裂势力时常蓄意煽动民族冲突,互联网的广泛传播导致民族问题更加繁复。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更好地应对风险挑战。首先,要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防范化解各种风险的能力,以党强大的组织力、领导力保证中华民族可以持续战胜国内外风险挑战,将风险化为前进动力,将挑战化为发展机遇。对此,我们应不断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3],尤其是要提升全国各族的领导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推动他们到学校、到企业、到社会中去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好中国故事,以简单、易懂、有趣、生动的语言阐述民族团结奋进的道理。民族团结不是说出来的,是干出来的,要真正地深入到各族群众中去,帮助群众解决难题、排解民忧、温暖民心,使各族群众真切地感受到来自党和国家的关怀与帮助,如此他们才能与全国人民携手一道共创辉煌。其次,要以增进中华民族的共同性来防范大汉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等错误思想的产生与蔓延,以增进共同性、深化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共识,并将思想上的合力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凝聚起全国各族人民的行动合力。最后,要构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法律规范体系,坚决与民族分裂的违法行为斗争到底,绝不姑息任何企图分裂祖国的外部势力,绝不容忍任何试图制造民族隔阂对立来挑战我国底线的行为,势必同一切民族极端主义、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思想作斗争,用法律的武器切实维护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用法律的强制力和约束力守卫家园、凝神聚气,为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团结奋斗。
第五,原创性提出要赋予所有发展“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1]的论断。这一论断体现了发展的人民性,展现了发展的价值在于人民,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能够坚固的本、根,凸显了凝聚人心和改善民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凝聚人心和改善民生是一对孪生兄弟,呈现出一种互促互进的关系。只有各民族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才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向前驶进,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全国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质量与水平;同理,只有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升,才能将人心聚齐、力量汇聚。可见,只有推动凝聚人心和改善民生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才能真正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得牢固。党和国家充分协调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将发展成果更好地落实到改善民生,既贯彻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中“一个民族都不能少”[4]的精神,又在提升少数民族群众生活质量上下苦功夫、大力气。如不断加大对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提高各族群众生活便利的幸福感,增加为更加美好生活奋斗的动力,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与国家共同体根本利益的一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推动民族地区协调好经济要素与生态要素的关系,实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让各族群众充分享受蓝天碧水的生活环境,充分享受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充分体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刻意义。
准确把握“原创性贡献”的核心内容和内在逻辑,需要厘清两个问题:一是原创性贡献是什么,二是“原创性贡献”何以可能[1]。原创性贡献具体指涉初始性和系统性两个方面,初始性指某一概念或者命题是否是第一次提出,系统性指是否对这一概念或者命题进行了系统阐发与全面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首次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命题,体现了初始性特征;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依据、战略任务、价值遵循等方面作了系统阐述,体现了系统性特征。任何一种创造性思想理论成果的产生都需要依托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何以可能指的是“原创性贡献”的现实基础与前提条件[5],对此可以从思维方式、实践根基、文化底蕴三方面来理解。
第一,习近平总书记擅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这为“原创性贡献”奠定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民族工作事关国家的前途与命运,是一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政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处理民族工作时擅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方法论,以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并解决民族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将历史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等哲学思维应用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推进之中,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念、新论断。
习近平总书记以深邃的历史思维连通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多次强调各民族“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6],要求“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4]的研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历史根基。历史地看,中华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形成了共同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历史记忆,并孕育了共同维护国家繁荣、推动社会发展的共同体意识。这种意识从夏商周时期伊始,经由元明清时期,在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等多民族的交往与互动中得到传承与弘扬。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着力唤起深埋于中华民族血脉中强烈的认同感和共同体意识,强调要以深厚的家国情怀涵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时期,不断激发全国各族人民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以科学的系统思维,把握作为“纲”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与作为“网”的民族工作的关系,举网以纲,千目皆张,要求充分发挥纲的引领和提振作用,所有工作都要向此聚焦。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要素间的相互配合,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工作中既是主线,又是根本方向,只有充分发挥其调整与规约其他要素的作用,才能凝聚、汇聚、团聚起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让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元固基。
习近平总书记以精准的底线思维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划定“红线”,要求强化风险意识,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的民族,坚决打击一切影响民族团结的不良行为,严密防范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等。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成为影响民族团结和民族关系的重要风险因素。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守住意识形态阵地,积极稳妥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意识形态问题。”[1]要求多发出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声音,使爱国主义情怀根植全国各族人民心中,让民族团结之花绚丽绽放,从而汇聚起中华民族的磅礴伟力。
第二,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扎根群众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这为“原创性贡献”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坚持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7]。习近平总书记深切关怀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多次对全国各民族群众的生产状况、生活水平、居住环境、医疗条件、教育水平进行现场考察与实践调研。党的十八大以来,从雪域高原到塞外草原,从天山南北到西南边陲,都留下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和牵挂。
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内蒙古的考察为例,从2014年至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赴内蒙古调研与考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升对内蒙古地区的认识,不断丰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论述。201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前往内蒙古自治区考察,与群众围坐一起,耐心询问其生活状况和生活困难,要求政府切实落实人民群众需求,将大家团结起来,共同奔向美好未来。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内蒙古自治区,考察了林场、农村、大学等地,使用石榴籽与石榴的话语表达来形容56个民族与中华民族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希望各民族如石榴籽般团结。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深刻地阐述了民族团结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辩证关系,对内蒙古的领导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了要求。由此可见,在新时代的十年里,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调查研究,不断加深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与理解,使之内涵越来越丰富、意蕴越来越深刻、路径越来越明确。
第三,习近平总书记善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为“原创性贡献”夯实了深厚的思想文化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各民族在生产生活中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深刻影响着各族人民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和价值理念,对构筑坚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具体来看,其一,习近平总书记继承了传统“大一统”思想之精髓,在新时代这个独特的历史方位下,激活了“大一统”所蕴含的价值理念。这一价值理念从古代所追求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融合与统一,发展到今天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大一统”思想可追溯至《公羊传》中的“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8],意指结束诸侯争霸的混乱,由周文王实现国家的一统。此后,这一思想经由秦、隋、唐、明、清的实践,内涵越来越丰富。习近平总书记汲取了大一统思想的精髓要义,强调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视角多维度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了“两个共同”[1]“五个认同”[9]“四个共同”[10]“四个与共”[1]的重要论述,是对共同、整体、一体的强调,为凝聚中华民族的共同力量奠定了文化根基。
其二,习近平总书记继承了中华传统和合文化的智慧,尤其是“和而不同”的理念,在新时代新征程这一时代场域下,将“和而不同”创造性发展为“求同存异”,突出强调了共同、共通、共识,主张在共性价值场域中更好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合文化来自《礼记·中庸》中的“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11],强调了“和”是天下人普遍遵守的规律,其中“和”指和睦、和谐,“合”指融合、联合。但“和合”并不是要推动万事万物朝着整齐划一的方向发展,而是以和而不同为基础,主张尊重共同性、包容差异性的“和”。从逻辑上来看,和而不同中“而”有“但是”之意,蕴含着强烈的转折意味,强调“和”但是“不同”,其出发点在“和”,落脚点在“不同”,凸显了对差异性的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和而不同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12],这一传统智慧对于新时代处理多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但是他更加认为在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不同”基础上的“和”更加重要。因此,他认为,我们在处理民族关系时,要坚持“求同存异”的思维方式,以尊重差异性为出发点,以形成共同的价值理念、共通的情感共鸣、凝聚共同体的强大力量为落脚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层面来看,“原创性贡献”是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我国基本国情、传统文化与强国规划相结合而提出的一系列创造性理论成果,标注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的新高度。从民族工作实践层面来看,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着眼于我国民族领域呈现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聚焦于激发“中华民族”的整体力量,提出了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为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开创了民族工作发展的新局面。
第一,彰显了当代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的新高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现实延展和具体运用,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其一,习近平总书记创新性地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论断,以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的方式,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将增进中华民族的共同性作为分析和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方式。习近平总书记以“两个共同”凸显各民族在根本利益上的共同性,要求铸牢经济利益共同体意识,以经济共同体意识推动各民族探索具有地区特色的经济高质量发展道路;以“五个认同”要求增强各民族的政治认同感和国家归属感,要求铸牢政治共同体意识,以政治共同体意识助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切实提高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认同,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四个与共”[1]凸显全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共同性,要求铸牢命运共同体意识,以命运共同体意识推动各族人民真切地体悟到命运相连的深刻道理,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内聚力。其二,突破性地回答了多民族如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全新问题,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样态。“新”具体体现在民族发展道路之新、话语表达方式之新。民族发展道路之新是指,习近平总书记科学分析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深刻思考如何促使人们树立对多民族关系的正确认识,由此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在强调所有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部分,是休戚与共、命运与共的关系,以凝聚思想共识激发行动伟力,走出了一条契合中国多民族共存国情和各民族团结进步总基调的道路。话语表达之新是指,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对民族团结、民族进步的追求,与中国人民的语言表达习惯相结合,形成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话语表达方式。习近平总书记用“石榴籽”[13]等话语,勾勒出各族人民手牵手、肩并肩、共同团结奋斗的美好图景,彰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紧密性;用“中国梦”“国家梦”等表达方式,形容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美好前景,既唤起了全体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辉煌历史的情感记忆,又激起了全国各族人民朝着光明未来前进的决心和信心。
第二,开创了党的民族工作发展的新局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蕴着处理多民族关系的方式方法、核心理念和价值指向,对新时代做好民族工作、增强中华民族的内聚力和向心力具有重要意义。其一,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确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工作的主线,对党的民族工作进行战略性、全局性、长远性的部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望前所未有的迫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取得了突出性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离我们越来越近,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对民族工作发展作出新的要求,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所有工作向此聚焦的重要论述,为集中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实现民族复兴梦奠定了良好基础。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首次提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时,就创造性地将其与民族繁荣、民族复兴相联系。此后,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在各种场合、各种会议上反复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共同创造美好生活”[14]“共建美好家园”[10]等表述紧密结合。可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起坚固的思想长城。其二,从中华民族的整体意义上分析党的民族工作,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各族人民的合力,对党的民族工作进行整体性、协同性和系统性的谋划。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6],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提出“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10],这里话语转变体现了党更加关注和重视中华民族的整体性意义。事实上,中华民族始终是一个整体。在古代,中华民族征战四方,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到了近代,在亡国灭种的危机面前,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外敌,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现代,中华民族继续前行,共同面对各种挑战,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可见,中华民族是一个从来不缺团结意识的伟大民族。习近平总书记正是抓住了各族人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心理趋向,提出以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共同体意识激发各族人民的身份归属意识、情感认同意识、命运交融意识,指明新时代的民族工作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强化中华民族“一家亲”[15]的符号标识,展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聚态势,持续释放中华民族强大的内生力量,从而最大限度地凝聚起全国各族人民的磅礴伟力,团结一心共克时艰、共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