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晓轶
(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 100081)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之集大成,是古往今来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是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指出:“把汉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忽略少数民族文化,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缺乏认同,都是不对的,都要坚决克服。”[1]“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源泉。”[1]2020年9月,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新疆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2]
文化观是指长期生活在同一文化环境中的人们,逐步形成的对于自然、社会与人本身的基本的、比较一致的观点与信念。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核心开展文化观教育,对于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道德精髓、现代价值和传承理念,从传统文化观中展现国家治理的智慧。
“大一统”思想是贯穿中国古代政治格局和思想文化的一条主线。中华文明的“大一统”追求疆域的统一,推崇中央政府的权威,注重文化共识的凝聚,缔造了一个文明延续至今、包含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民族,为现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础。“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和谐的文化观念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共同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3]和合,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追求的是多样性中的统一、差异性中的和谐。几千年来,各民族共同开拓中国辽阔疆域,共同书写中国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中国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中国的伟大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的文化特质。“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思想源泉。
除此之外,儒学经典中“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也蕴含着文化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逻辑。“兴于诗”是指诗能够感发人的道德情感,关注的是人的情感教育;“立于礼”是指以人的理性管理情感,关注的是人的理性教育;“成于乐”强调的是人的情理融通、包容,体现了文化观教育的升华。其中,乐之功效是和谐,作用是统同,手段是感化,使人相亲和睦、社会秩序和谐,强调内在功效。三者中,乐是更高层次的追求。《礼记·乐记》说:“乐者敦和,率神而从天;礼者别宜,居鬼而从地。”文化观教育就是要达到“乐”,即“统同”,将人类社会中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的人凝聚在一起。就如一个家族之内,有宗族男女老幼之别,而人们达到“乐”,就能互助和睦,和谐共处[4]。
红色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思想理论、价值追求、精神品格等。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照金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南泥湾精神、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大别山精神、沂蒙精神、老区精神、张思德精神等革命精神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之根、优越性之源,映射出各族人民在革命奋斗中所呈现出的鲜明立场和价值追求。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各族儿女将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与个人紧密相连。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各族儿女共御外侮、同赴国难;斗志高扬的建设年代,各族人民披荆斩棘、艰苦奋斗。战与火的共同考验、血与汗的共同奋斗促成了各族人民对党的高度认同,也前所未有地激发了共同体意识。这其中所蕴含的理想信念、政治立场、价值追求、精神品质与思想作风,是每一名中华儿女最深沉最基础的情感本色,渲染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底色,汇聚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公认力量与情感共鸣,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支撑。立足新时代,我们要继续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厚植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红色底蕴,使之始终成为促进党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强大精神力量。革命文化有助于锻造大学生的品质、纯洁大学生的品德、锤炼大学生的品格、涵养大学生的品性,使青年一代面对各种诱惑误导时走出价值选择的误区,廓清精神世界的迷雾,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校思想引领中要注重发挥革命文化的淬炼作用,就是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教化大学生,使大学生将其内含的精神品格转化为自觉的道德修养,从根本上建立思想认同,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先进文化”一词首次提出是在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承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其内容体现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形塑着中华民族在当代社会的共同认知。当今世界,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无处不在,软实力的竞争和价值观的较量愈演愈烈,文化发展已提升到治国理政、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在文化的发展中,只有现实的、生动的当下实践,才是唯一的源头活水。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注重与时代同行、融入社会实践,以现代的方式方法刻录了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凝结了中华民族的集体价值,展望出中华民族的集体愿景。其生成与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要求,生动地阐释着个体、社会和国家的价值标准和价值追求,维系着中华儿女共同的情感,凝聚着中华儿女共同的认知,指引着中华儿女共同的追求,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是中国各民族在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中,历史、心理、社会、制度、文化等层面取得一致性或共识性的集体身份认同[5]。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调各民族表现在共同文化之上的共同心理素质和特殊的历史文化联系[6]。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基于此,文化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中起到重要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在动力来源于中华文化认同。文化认同依托教育得以实现,文化观教育是当前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
为此,笔者对五所不同区域高校进行了调研,在学生的问卷中设计了“经常阅读中国传统文化书籍”“了解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习俗”等问题。结果显示,960份问卷中47.3%的同学不经常阅读中国文化书籍,36.7%的同学不大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习俗。在与学生座谈中问到学校民族文化类活动(如民族节日、歌舞、习俗、文化)情况时,民族类学校的学生80%认可学校的文化活动氛围,非民族类院校一半以上学生认为校园文化活动不多,部分同学表示“不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不只是仅仅面向少数民族学生,然而一些非民族类高校在落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中,多是走形式读文件,少有实际操作,导致青年学生的文化认同模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效果并不显著。
文化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灵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观教育首先要培育文化共同体意识。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必然要将中华文化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重要内容,通过深入开展中华文化历史、文化价值、文化内涵的教育,充分运用各民族共享的文化符号、共同的文化象征和共有的文化精神,使大学生感悟到文化的魅力、文化的力量,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和道德品行,承认和接受文化的差异性,最大程度达成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一般共识,建立文化共同体意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和实效性。
秉承文化共同体教育理念,是大学生坚定中华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促进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基石,事关中华文化的长远发展,事关人类文化的发展进步。教育作为观念社会化的具体路径,势必主动参与到国家及社会领域知识再生产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涵盖一整套观念体系,涉及国家观、历史观、文化观、民族观、宗教观,如何将这些观念社会化、大众化,向广大青年有效传播,使之接受并认同,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系统工程。青年一代作为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秉持什么样的文化观,是否对中华民族文化拥有强大的自信,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正确文化观的树立需要引导青少年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观、在文化对比中树立文化自信,还要引导青年在了解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增强文化建设的使命感。
2022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项工作都要往实里抓、往细里做,要有形、有感、有效。”[8]“形、感、效”从心理学的测量维度来看,恰巧对应了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有形的教育是认知形成的基础,认知是人们对事务的看法的形成,继而改变人的情感,影响人的行为,产生行为效果。三者互相作用,相互渗透,互为前提,共同发展,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观教育的有形有感有效路径,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文化观教育依托课堂教学这种具体形式传送知识,形成文化共同体意识,继而达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效果。思政课、课程思政和美育大讲堂应成为大学生文化观教育认知形成的三个重要阵地。
1.以思政课堂引领文化观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观教育要用好思政课和课程思政两种主要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绝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的讲授,更要注重文化的传播,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地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门大课。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必须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这一关键渠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文化传播和价值引领的作用。将中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知识充分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等环节,大力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等新型教育平台资源,打造线上教学、线下辅导、“第二课堂”实景模拟相融合的精品思政课,“活跃第二课堂,强化文化育化力”[9]。在文化传播中突出价值引领,将育德与育知、育智相结合,且重在育德。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背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发挥的坚强作用,尤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的强大精神支撑和价值力量。同时,重视专业课的思想引领,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发挥思想政治理论在大学生所有课程中的领跑作用。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华文化概况》《中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等通识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拓宽教育的覆盖面。对于外语专业、对外汉语专业、区域国别研究专业等涉及跨文化交流专业的学生,聚焦特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比如在英语教学中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旅游英语》《英语演讲》等课堂,充分运用周边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主题广场进行现场讲解,引导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民族团结的故事,指导学生参加相关的竞赛活动。
2.以美育促进文化观教育。美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文化观教育层面的重要途经,是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费孝通先生总结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十六字“箴言”,彰显了费先生对不同文化的审美态度。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高校美育的基本任务是树立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创造美的能力,崇德尚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精神禀赋。“中国特色美育文化形态的生成应以‘大美’为精神内核,涵养‘中和之美’‘里仁为美’的深刻意蕴,为学生勾勒出‘温柔敦厚’‘广博易良’‘尽善尽美’的理想人格样态,使学生在时空交互、文化交织、情感交融中形成人格刚健、精神浩然的主体追寻。”[10]高等教育中的美育是具有包容性的,致力于通过以美育人,塑造青年一代胸怀天下的豪情。美育具有启智的功能,能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美育是智育的重要支撑,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美育具有育德的功能,能净化心灵、陶治情操、完善品德。美育具有健体的功能,能促进学生身体健美发展。美育可以提升审美情操,让学生亲近自然,认识生命之美,自觉产生“生命共同体”理念,构筑学生的“家国情怀”。理想之美是引领人类文明走出虚无主义晦暗世界的希望之光,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灯塔。因此,高等学校美育应以崇高深邃的信仰故事,促发学生的情感自觉与价值认同,让学生体认“国之大者”的理想之美、信仰之美、精神之美,自觉融通“小我”与“大我”的关系美学,形成超旷浩然、自由纯粹的意义追寻。
虽然美育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笔者在调研中发现,目前一些高校不重视美育教育,课程匮乏,只有少数开设美育课程而且是以在线课的形式,学生普遍把这类课程当作水课。有些学校在校外建立了美育基地,但是很少真正使用,造成美育流于形式,教育效果堪忧。基于上述对于美育教育重要性的探讨,笔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更加重视美育教育,真正实现“五育并举”,将美育融于课程体系、校园文化、大学精神塑造之中,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修养。
文化是大学的精神基石和精神动力,高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教育场域,而教育场域的氛围必然影响个体对国家情感的依赖和认同。因此,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观教育要从人与人思想的共鸣、人与环境情感的共振中进行情感塑造。
1.以学生管理团队浸润文化观教育。学生管理团队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支撑,其成员主要包括辅导员、班主任和主要学生干部。学生管理人员对大学生的教育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超越了任课教师。众所周知,大学生离开家庭进入大学校园最先接触到的是学生管理人员,平时在校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也是学生管理人员,学生管理人员的一言一行对大学生的影响作用是不可小觑的。近年来,某些高校就出现了个别学生管理人员被“三股势力”腐化,造成理想信念动摇,为高校育人带来了恶劣影响。究其原因,就是高校对学生管理人员自身的文化观教育重视不够。因此,学生管理团队浸润文化观教育应从三个维度用力。
首先,提高学生管理团队人员自身的文化素养。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深深地影响着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影响着人的思想、塑造着人的品格。在不同文化的熏陶之下,会造就出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管理团队的文化观素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文化观的形成。笔者在调研中发现,高校每年对于辅导员的培训比较多,但是以“文化观教育”或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培训课程少之又少。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成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面对新的任务要求,身处育人一线的辅导员应加强工作研究,拓展工作内容,努力成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引导者、各族学生马克思主义“五观”的培育者、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知识的普及者、用中华文化浸润各族学生的实践者、校园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活动组织者[11]。
其次,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以主题党日活动为主线,形成党员进课堂、进宿舍、进社团、进家庭、进网络,带教风、带学风、带团建的“五进三带”全过程引领[12],真正将文化观教育作为一项育人专项,以项目化推进全环境育人。文化浸润的重点在于,要营造出一个充盈着中华文化优秀因子、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团结主旋律的育人环境,使各族学生能够沉浸其中,学会使用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正确看待本民族文化、兄弟民族文化、中华文化,时刻都能够接受中华文化养分的滋润,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再次,加强学生干部梯队的多样化建设。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各民族人民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做出了各自的贡献。在学校中各民族学生共学共居,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其中学生干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高校团学组织在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学生的优点和特殊性,鼓励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还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干部的比例,这将有助于加强各民族学生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学生在实践中切实理解“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意义。
2.以校园环境涵养文化观教育。要培育各族学生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强烈意识,高校必须把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办学理念,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精心谋划实施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充分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主体性,使各族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交往、互动,进而实现全面交流、互嵌交融。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高校的文化建设要着力于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多维度构筑校园文化活动空间,创新开展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活动,推进文化和心理互嵌,消除各种阻碍交往交流交融的壁垒,增进族际交流沟通的主动性,促进各族学生同心同向同行。
首先,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文化空间,为其营造环境、提供场域。高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整体规划时,要科学做好校园文化顶层设计。校园环境设计中融入共有文化符号,加强文化活动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发挥校内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有效配置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文本资源和音像资料;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注重人文环境的构思和创设,打造人们广泛认同的文化标识,在视觉上增强对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的印象。建设有利于学生观察和体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窗口、走廊、园地、展板、雕像等,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可视化建设,采取形、声、像、意等多种手段全面展现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的内涵,将中华文化有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近日,全国首个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在北京开馆,馆内除了展示外,还有丰富的民族文化体验项目,深受参观者的喜爱。笔者认为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在校内仿照设置类似的空间,设计大学生喜爱的民族文化体验活动,创新各民族年轻人的交往交流平台。
其次,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精神食粮,为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提供坚实的情感纽带。以“四个共同”为素材,通过合唱红歌、诵读诗词、共演舞台剧等形式,强化共同的认知体验、价值规范等,使得各民族大学生在陶冶情操的同时加深彼此的了解。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促进各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各民族优秀文化进校园活动,定期举办中华文化大讲堂、中华民族一家亲专题讲座,以“榜样的力量”为主题发掘各民族大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的优秀人物事迹并组织交流会,构建“生活交往、语言交流、情感交融、行动互助、成长共进”的文化交流交融机制。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产生良好的行为效果,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从行为的养成来看,就是要达到知行合一的目标。“铸牢”不是一句口号,是要真正付诸于实践,言必行,行必果。文化观教育需要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的涵育作用,把说理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社会大课堂”的行为塑造作用,把思政课堂与社会课堂有机结合起来。
1.利用好大学生假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或青年志愿者活动载体,创新开展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活动。将优秀文化传统、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等优秀思想,有机地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各种学生活动之中。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一些高校在暑期社会实践中增加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项目,如济南大学就依托内地新疆班学生的特色平台组织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暑假返乡社会实践,可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不再局限于民族类院校。充分利用中华文化所蕴含的思想教育资源,培育各族学生共同的价值观,构建共有的精神家园;以对中华文化的共同认同,促使各族学生的心灵相通、精神相依,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地根植于各族学生的心灵深处,从根本上筑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
2.通过党团教育实践,提升大学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修养。党团教育实践主要是从思想引领方面展开的,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要重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充分利用主题党日、团日活动、青马课堂,课程设计可以融入民族节日图片、民族交往图片和民族人物图片展,生动展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加深大学生对“四个共同”的理解。党课团课要重视用先进文化中蕴含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塑造人、充实人、鼓舞人,用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辉煌奇迹激发大学生的美好生活追求,使中国梦成为凝聚大学生价值认同的生动载体,使团结创新、实干开拓成为学生成就美好人生的强大力量,增强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观能动性。
3.打造基于融媒体技术的宣传平台,号召大学生讲好中华民族团结故事。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要更加重视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唱响网上育人主旋律,掌握网络育人主动权,以网上网下的协同发力,形成文化育人的强大合力,有效抵御防范各种社会思潮的复杂影响。借助微信、公众号、QQ、微博、电台、电视台新媒体等引导各族人民全面立体地关注国情,大力保护和传承各民族优秀的物质文化遗产,牢固树立“五个认同”的思想,创建网上交流共享平台,积极发挥网络正能量的一面,使网络新媒体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平台。大学生对新技术充满热情,可以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视频编辑等新技术的运用实践,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对外传播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