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姜丽红,常天瀛,崔英子,靳宏光
作者单位:1.130117 吉林省长春市,长春中医药大学 2.130021 吉林省长春市,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病中心 3.130021 吉林省长春市,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循证办公室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由于冠状动脉痉挛、狭窄、缺血、缺氧甚至堵塞坏死导致的循环系统疾病,多起病急、变化快,严重者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中医学理论认为,CHD属“胸痹心痛”“真心痛”范畴。大量研究表明,中成药治疗CHD安全有效[1-8],但大多数基层中医师临床经验不足,不能有效辨证论治,进而影响治疗效果。研究表明,中医舌象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其与CHD临床指标具有相关性,提示中医舌诊用于CHD的诊断具有一定科学性[9]。基于此,本文主要综述了中医舌诊指导CHD辨证分型、中医舌诊与CHD相关指标的关系,以期为中医药治疗CHD提供指导。
中医学理论认为,“舌为心之苗窍”“心在窍为舌”。《千金要方》云:“舌者心之官,故心气通于舌。”《四诊抉微》中提及“舌者,心之窍也。脏腑有病,必见于舌”,可见舌与心在生理和病理方面关系密切,舌象的细微变化能及时反映心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改变。因此,中医舌诊对心脏病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但舌诊主要由医师判断,存在一定主观性[10]。中医舌诊主要通过观察舌色、舌苔、舌质、舌形、舌下络脉等进行辨证分型。笔者通过查阅文献[11]及结合临床经验总结CHD临床辨证分型以痰瘀互结证、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多见,现总结不同CHD中医辨证分型患者舌诊特征如下。
段佳荠[12]通过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痰瘀互结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前后舌色、舌质、舌苔及舌下络脉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后24 h内舌色偏红,舌质颜色偏暗红、偏紫,且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变浅、变淡,舌苔薄厚可反映病情的顺逆变化,舌下络脉颜色偏暗红。买莹莹等[13]研究表明,CHD痰瘀互结证患者舌色以紫暗舌、淡紫舌多见。王彬等[14]将不同年龄CHD痰瘀互结证与非痰瘀互结证患者舌象进行比较发现,CHD痰瘀互结证患者舌色主要表现为红舌、绛舌、紫舌,舌形主要表现为胖大舌、裂纹舌,苔色多为黄苔,苔质以厚苔、腻苔、燥苔为主;且中年组舌红、有齿痕、白腻苔居多;低龄老年组易出现淡紫舌,舌体多胖大,苔淡黄或黄腻;高龄老年组舌色以绛舌、紫舌较多见,舌形多见裂纹舌、老舌、嫩舌,苔多淡黄。陈聪等[15]研究表明,CHD痰瘀互结证患者舌色青紫,舌苔偏黄。
综上,CHD痰瘀互结证患者舌色多见偏紫暗、偏红,舌形以胖大舌、裂纹舌为主,舌苔多见黄腻苔或淡黄苔,舌下络脉偏暗。
气阴两虚证亦为CHD的常见证型。买莹莹等[13]研究发现,CHD气阴两虚证患者以淡红舌、绛舌多见。夏雨墨等[16]通过对142例CHD气阴两虚证患者舌象分析发现,未行PCI患者中淡红舌、淡紫舌及暗红舌者占比较高,行PCI患者中淡白舌和紫暗舌者占比较低;未行PCI与行PCI患者舌苔均以白苔为主,黄白相间苔者占比均较低,无灰黑苔。舌象微小改变可反映CHD病情变化,陈岩等[17]统计136例胸痹(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治疗前后舌象发现,该证患者发病期间以绛舌为主,治疗后以红舌为主,以黄厚苔为主患者舌苔亦逐渐变薄,苔色逐渐变白。
综上,CHD气阴两虚证患者舌象主要表现为红舌、绛舌,白苔。
气虚血瘀证在CHD后期较为多见,久病耗气导致气虚,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行不畅可见气虚血瘀证。宋诗博[18]研究表明,CHD气虚血瘀证患者舌形胖大有齿痕,舌色偏紫,舌下络脉紫暗、增粗。高慧等[19]通过比较多个研究结果发现,CHD气虚血瘀证患者特异性舌象表现为舌体胖大、舌暗红兼有瘀点及瘀斑等,并认为舌下络脉主要反映瘀血情况。李雪平等[20]认为,CHD气虚血瘀证患者以青紫舌为主,舌苔以白苔为主,少数亦可见黄苔。李晨晨等[21]认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淡白色舌质与腻苔均与气虚血瘀相关。
综上,CHD气虚血瘀证患者的舌象特征为舌色青紫或紫暗,有瘀点或瘀斑,白苔。
除CHD痰瘀互结证、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外,临床上还存在CHD气滞血瘀证、阳虚寒凝证、心肾阳虚证等。赵志宏[22]运用舌象仪分析CHD气滞血瘀证患者PCI前后舌象动态变化过程发现,该病患者舌由淡紫变为淡红,舌边尖红未见明显改变,舌苔由黄白相间变为以薄白为主,舌苔由厚变薄,这可为PCI后患者病情改变及用药效果评估提供客观依据。骆金文[23]认为,CHD阳虚寒凝证患者因“阳微阴弦”病机,其舌象呈淡白舌,舌体胖大而嫩滑。李雪平等[20]通过分析306例不同CHD辨证分型患者舌象发现,不同区域舌颜色参数与CHD辨证分型有关。陈艳等[24]通过分析不同区域舌苔RGB值分布情况发现,不同CHD辨证分型患者苔色不同。因此,未来应对“证不同舌象相同”或“证同而舌象不同”等进行深入研究,以指导CHD辨证分型。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CHD的“金标准”,其正确率较高,但属于有创检查。中医舌诊在早期CHD的诊断方面具有优势,胡勇等[25]通过分析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舌象的关系发现,CHD患者以淡暗舌、紫暗舌及暗红舌为主,且淡暗舌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吕洋等[26]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淡红舌呈负相关,Gensini积分最高的冠心病患者为紫舌。之后,吕洋[27]通过统计分析93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舌象信息发现,淡红舌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负相关,腻苔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孙洪喜[28]通过分析10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舌象特征发现,淡红舌与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负相关,紫舌、暗红舌患者Gensini积分高于淡舌、淡红舌患者。张敏州等[29]通过分析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舌象特征发现,舌苔厚度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且CHD心血瘀阻证、痰浊壅塞证患者舌底静脉曲张、厚苔占比较高。上述研究表明,中医舌诊与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冠状动脉CT造影是诊断CHD的另一重要检查方法,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其创伤较小,故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戚璐等[30]通过分析冠状动脉CT造影结果与舌下络脉变化的关系发现,随着舌下络脉迂曲、增粗、瘀斑程度加重,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随之加重;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舌下络脉改变越明显,舌下络脉积分越高。周国兴等[31]通过分析冠状动脉CT造影结果与舌象的关系发现,暗红舌、黄腻苔、少苔、无苔患者均以重度冠状动脉狭窄为主,暗红舌、少苔或无苔患者多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暗红舌、红舌和淡红舌患者主要表现为冠状动脉前降支病变。
众所周知,冠状动脉硬化主要受脂代谢影响。研究表明,CHD痰瘀证患者血脂指标明显升高[32]。邵海云等[33]通过观察CHD患者舌象特征与血脂指标的关系发现,血脂指标与不同部位舌颜色深浅有关。高秀娟等[34]研究表明,CHD血脂异常患者可能出现腻苔,且腻苔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于非腻苔患者,高密度脂蛋白低于非腻苔患者。
王金平等[35]研究发现,紫舌、厚腻苔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程度重于红舌、淡红舌、薄苔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且紫舌、厚腻苔患者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flow-mediated dilation,FMD)值明显降低。曹蕊[36]临床研究表明,CHD瘀斑舌患者血一氧化氮、内皮素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沉降率、全血还原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指数均高于CHD非瘀斑舌患者,提示CHD瘀斑舌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程度、血小板功能异常程度重于CHD非瘀斑舌患者,心肌微循环差于CHD非瘀斑舌患者。王琦等[37]通过分析冠心病患者舌下络脉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关系发现,随着舌下络脉积分增加,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随之升高。研究发现,CHD不同舌色患者心功能存在差异,其中淡白舌患者心功能最好,紫瘀舌患者心功能最差且动脉压增高[38]。陈建飞等[39]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青紫舌患者肌钙蛋白I水平高于急性心肌梗死非青紫舌患者,心功能损伤程度重于急性心肌梗死非青紫舌患者。杨柯[40]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舌质红患者肌钙蛋白I明显升高。
近年我国CHD 患病率及终点事件发生率呈上升趋势[41-42],故有效防治CHD备受关注。中医学理论认为,心之窍为舌,舌为心之苗,舌象变化可反映心脏的生理活动和病理改变。笔者通过分析文献总结CHD常见临床辨证分型的舌诊特征,即CHD痰瘀互结证患者舌色多见偏紫暗、偏红,舌形以胖大舌、裂纹舌为主,舌苔多见黄腻苔或淡黄苔,舌下络脉偏暗;CHD气阴两虚证患者舌象主要表现为红舌、绛舌,白苔;CHD气虚血瘀证的舌象特征为舌色青紫或紫暗,有瘀点或瘀斑,白苔。但舌象主要由中医进行判断,存在一定主观性。近年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尤其是舌诊仪、热成像技术等的出现,使中医舌诊有了客观记录,也推动了中医舌诊在CHD中的应用,这对于CHD病因病机分析、遣方用药及预后判断具有指导意义,中医舌诊特征有望成为CHD中医辨证论治不可或缺的客观依据。
作者贡献:姜丽红进行文章的构思与设计;崔英子进行文章的可行性分析;常天瀛、崔英子进行文献/资料收集;王晶、常天瀛进行文献/资料整理;王晶撰写、修订论文;靳宏光负责文章的质量控制及审校,并对文章整体负责、监督管理。
本文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