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分,张少华,刘卫珍,陈敏霞,姚兰,廖旭
作者单位: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中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院内心搏骤停(in-hospital cardiac arrest,IHCA)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的一种不常见但威胁生命的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1.7%,且相比于未发生IHCA的ACS患者,发生IHCA的ACS患者院内死亡风险增加7倍[1]。一项关于IHCA患者预后的研究表明,IHCA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率为35.5%,自主循环恢复后1个月生存率为8.7%,存活出院且神经功能预后良好者仅占6.4%[2]。故如何快速、准确、高效地评估ACS患者病情、预测IHCA的发生概率以提高复苏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风险预测模型是基于IHCA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一事实,通过统计模型对患者未来发生IHCA的可能性进行预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日渐成熟。研究证实,相较于传统统计学方法,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能更优,且基于预测结果对患者实施干预可有效降低IHCA发生率[3-4]。目前国外已有多位学者构建了ACS患者发生IHCA风险的机器学习预测模型,其中BADRIYAH等[5]构建的决策树早期预警得分(decision-tree early warning score,DTEWS)模型以及LI等[6]构建的决策树模型的预测性能均较好,纳入变量的数量适中且较易获取,临床应用更简单易行,但其均未进行外部验证,且哪种模型更适合我国医疗环境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采用空间验证的方式对DTEWS模型、决策树模型进行外部验证,比较其对ACS患者发生IHCA的预测价值,旨在为模型的应用与推广奠定基础。
1.1.1 DTEWS模型
BADRIYAH等[5]构建的DTEWS模型包括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吸氧情况、体温、收缩压、脉搏、意识状态7个变量,每个变量评分为0~3分,总分范围为0~21分,得分越低表示ACS患者IHCA发生风险越低,见表1。
表1 DTEWS模型Table 1 DTEWS model
1.1.2 决策树模型
LI等[6]构建的决策树模型包括重要早期预警评分(Vital PAC Early Warning Score,ViEWS)、有无致命性心律失常、Killip分级、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血尿素氮、年龄、有无糖尿病7个变量,其中ViEWS评估方式见表2,该模型的危险分层方法见表3。
表2 决策树模型中ViEWS评估方式Table 2 ViEWS evaluation method in decision tree model
表3 决策树模型的危险分层方法Table 3 Risk stratification method for decision tree model
采用便利抽样法回顾性选取2018—2022年入住某三甲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发生IHCA的ACS患者53例为IHCA组,选取同期入住某三甲医院心血管内科的未发生IHCA的ACS患者706例为非IHCA组。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经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心电图检查确诊为ACS;(3)首次诊断为ACS。排除标准:(1)手术过程中心搏骤停者;(2)有心搏骤停史者;(3)安装心脏起搏器者;(4)临床资料不完整者;(5)住院时间<24 h者;(6)合并扩张型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者;(7)肝硬化失代偿期者;(8)恶性肿瘤伴恶病质者。本研究已获得本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编号:[2023]048-01)。
基于两种机器学习模型中的预测因子,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BMI、吸烟史、饮酒史、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糖尿病发生情况、致命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吸氧情况、入院方式(门诊或急诊)和入院时Killip分级、呼吸频率、脉搏、体温、收缩压、舒张压、血尿素氮、cTnT、血氧饱和度、意识状态及住院时间。
采用SPSS、MedCalc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采用ROC曲线评估两种机器学习模型对ACS患者发生IHCA的预测价值,AUC≥0.9说明预测价值较高,AUC≥0.7且<0.9表示预测价值中等,AUC≥0.5且<0.7表示预测价值较低[7];采用Delong检验比较AUC。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年龄、糖尿病发生率、致命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吸氧者占比、入院方式和入院时Killip分级、收缩压、舒张压、血尿素氮、cTnT、意识状态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BMI、有吸烟史者占比、有饮酒史者占比、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者占比和入院时呼吸频率、脉搏、体温、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OC 曲线分析结果显示,DTEWS 模型、决策树模型预测ACS 患者发生IHCA 的AUC 分别为0.815〔95%CI(0.785~0.842)〕、0.824〔95%CI(0.795~0.851)〕,见图1。DTEWS模型、决策树模型预测ACS患者发生IHCA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15,P=0.757)。
图1 两种机器学习模型预测ACS患者发生IHCA的ROC曲线Figure 1 ROC curve of the two machine learning models in predicting IHCA in patients with ACS
在全球范围内,IHCA的发生率、病死率均居于高位,其最常见的原因为ACS[8]。目前IHCA领域的研究重点为抢救和救治策略,而如何筛选出IHCA高风险人群的研究相对不足[9]。机器学习模型可通过机器学习算法组合多个危险因素,对海量数据的输入特征进行分析,自主学习并做出推断,进而预测ACS患者IHCA发生风险[10]。相比于传统预测模型,机器学习算法建立的模型降低了排除重要变量的可能性,在许多情况下其性能优于传统统计学方法[3-4]。本研究采用空间验证的方式对DTEWS模型、决策树模型进行外部验证,比较其对ACS患者发生IHCA的预测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年龄、糖尿病发生率、致命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吸氧者占比、入院方式和入院时Killip分级、收缩压、舒张压、血尿素氮、cTnT、意识状态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ACS患者发生IHCA可能与上述因素有关,但使用单一因素预测ACS患者发生IHCA的风险效果欠佳。风险预测模型相关研究包括预测模型的开发、内部验证、外部验证和模型优化以及模型对临床工作和患者预后的影响[11]。DTEWS模型纳入了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吸氧情况、体温、收缩压、脉搏、意识状态7个变量,BADRIYAH等[5]前期内部验证结果显示,DTEWS模型预测ACS患者发生IHCA的AUC为0.88;本研究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DTEWS模型预测ACS患者发生IHCA的AUC为0.815,内、外部验证结果均提示其对ACS患者发生IHCA有中等预测价值。决策树模型纳入了ViEWS、有无致命性心律失常、Killip分级、cTnT、血尿素氮、年龄、有无糖尿病7个变量,其中ViEWS又包括脉搏、呼吸频率、体温、收缩压、血氧饱和度、吸氧情况、意识状态7个变量,LI等[6]前期内部验证结果显示,决策树模型预测ACS患者发生IHCA的AUC为0.84;本研究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决策树模型预测ACS患者发生IHCA的AUC为0.824,内、外部验证结果均提示其对ACS患者发生IHCA有中等预测价值。本研究结果还显示,DTEWS模型、决策树模型预测ACS患者发生IHCA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种模型对ACS患者发生IHCA的预测价值相当,但决策树模型纳入的变量相对较多,且需要进行二次计算,不利于临床实践。
综上所述,DTEWS模型、决策树模型均对ACS患者发生IHCA有中等预测价值,其中DTEWS模型纳入变量较少、易获取且计算方式简单,更适宜临床推广。但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今后可继续扩大样本量、开展多中心研究并补充预测因子、调整模型算法,以进一步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同时,也可构建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将风险预测模型植入现有护理信息系统中,利用系统自行抓取所需数据并自动计算ACS患者发生IHCA的风险,这可缩短护士工作时间,降低人工计算造成的误判率[12],从而达到改善ACS患者临床结局的目的。
作者贡献:杨贵分进行文章的构思与设计、研究的实施与可行性分析,撰写论文;陈敏霞、姚兰、廖旭进行数据收集;杨贵分、陈敏霞、姚兰、廖旭进行数据整理;刘卫珍进行统计学处理;张少华、刘卫珍进行结果的分析与解释;杨贵分、张少华进行论文的修订;张少华负责文章的质量控制及审校,对文章整体负责、监督管理。
本文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