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冬海/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民营企业逐步发展成为市场中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经营主体,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有力支撑。但是市场形势快速变化,也给民营企业经营带来了巨大压力。财务风险是民营企业经营所面临的重要风险,财务风险失控势必对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尤其是对民营企业来说,其面临的经营压力与竞争压力在持续增大,强化财务风险管控、完善企业风险管控机制势在必行。许多民营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缺乏风险管控角度的深耕,致使企业缺乏风险防控措施,难以将财务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由此,本文通过对财务风险的简要分析,结合民营企业实施财务风险管控的重要性,对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管控现状进行探究,并逐一提出风险防控改进措施。希望借此提高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管控水平,为民营企业改进财务风险管理模式提供借鉴。
绝大多数民营企业将管理重心放在业务拓展、经营销售方面,忽视了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的风险防控,这导致民营企业缺乏稳定的风险管控体系作为管理支撑,使企业时刻处于风险隐患下。结合市场环境、国家财政政策及企业财务特性,构建科学的财务风险管控机制,是民营企业降低财务风险的关键。民营企业要着眼于长期的发展,使企业财务由核算逐渐向经营方向转变,探索全面风险管理路径,借助财务风险管控,为企业持续经营保驾护航。
财务风险简述
按照民营企业经营管理环节,可将财务风险划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流风险、经营风险及收益分配风险等。按照风险诱因,可将财务风险划分为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按照风险的可控程度,可将财务风险划分为可控性风险,以及不可控性风险。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民营企业并不能够完全消除风险隐患,而是要在经营过程中,通过采取有效的规避与防控手段,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及风险的不良影响。
民营企业实施财务风险管控的重要性
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管控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借由风险管控,提升民营企业市场竞争力。规避财务风险,有利于民营企业在市场中提升自身经营优势,避免市场环境对自身持续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这将助力企业站稳脚跟、扩大经营优势。二是强化自身,提升民营企业经济收益。提高企业收益是民营企业的经营目标,通过优化内部管理系统,消除财务风险,能够助力民营企业降低风险损失,为提升经营收益提供保障。三是通过风险管控,优化内部管理,助力民营企业适应市场发展。财务风险管控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风险管控,会影响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流程,导致民营企业财务制度难以有效落实。财务风险管控作为企业强化内部管理的有效方式,有利于民营企业建立稳定的内部管理体系,适应市场对民营企业的经营要求。
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管控现状分析
企业内部工作人员财务管理理念落后
管理理念落后,是诸多民营企业在财务风险管控方面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民营企业内部人员对财务风险的认知较少。民营企业的核心经营决策均与销售、业务拓展有关,扩张型的经营策略,增加了民营企业经营过程中经济关系的复杂性,也导致民营企业面临更多的财务风险隐患。另一方面,在于民营企业在文化建设、内部管理观念方面缺乏风险管理理念的宣导。总体来看,民营企业内部人员的风险管理观念较为落后,并不关注风险管理与企业经营之间的关联。未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管理观念,会导致民营企业内部人员不重视财务风险管理,没有关注到财务活动发生时潜藏的风险隐患,会影响企业的风险管理效率,难以有效防控财务风险的发生,也不能够减少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财务管理内部运行随意,风险管理落实不到位
完善的管理机构、科学的管理体系、监督机制,以及有效的风险评估、应对策略都是民营企业实施财务风险管控的有利手段。但是目前,民营企业缺乏风险管理部门牵头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同时,在风险信息收集、风险事项识别、风险控制活动实施等方面,均不具备完善的运行机制。由此可见,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内部运行较为随意,致使风险管理难以有效落实到位。民营企业在经营模式及管理体系设置上,存在着一定的限制,往往不能适应标准化的管理以及规模化的建设与发展。这种情况下,即使企业建立了风险管理制度、财务内控制度,也容易出现管理控制不到位、风险管理难以有效落实的问题,不仅无法保证资金的有效管控、发挥资金统一调配的优势,同时也不利于形成合规办事的管理氛围,不能够实现有效的风险控制。
企业内部的财务制度有待健全
完善的制度是企业实施财务风险管控的依据。同时,运用财务制度规范财务活动,也为企业的财务工作提供了保障。这意味着,如民营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不仅无法有效实施财务风险管控工作,同时也会导致民营企业各项财务活动中发生风险的概率大幅增加。财务制度的构建,不仅要符合企业的经营特性,而且要与国家宏观政策、产业现状,以及民营企业内部控制要求等相匹配。然而,民营企业在构建财务制度体系的过程中,往往缺乏深入的分析,忽视了某些重要的管控环节。在制度体系中,忽视了风险管控相关管理细则的制定,或没有建立风险管控流程、具体的风险管控措施实施标准等,无法为企业实施风险管理提供依据与保障。
企业相关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风险识别、评估、分析、监督等各个环节中,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均会影响风险管控效果。因此,确保民营企业财务工作人员具备相应的财务风险管控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民营企业的财务工作较为局限,有些民营企业甚至并未实施财务管理转型。财务管理职能尚未由核算向经营管理转变,财务管理工作覆盖面较窄,无法真正地触及深层次的风险管控。这就导致民营企业对财务队伍的关注度较少,在人员培训、队伍建设方面缺乏投入。缺少必要的培训机制,影响了民营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升,无法保证财务人员在风险防控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改进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管控现状的有效对策
加强全员财务管理创新理念的学习,全面认识其发展趋势
民营企业要提高全体员工对财务风险管控的意识。一方面,要通过宣导与培训,加强员工对财务管理创新理念的学习;另一方面,强化对企业战略发展趋势的分析,借此提升全员对风险管控重要性的认知,全面认识风险管理发展趋势。
民营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是十分复杂的,市场恶性竞争、盲目投资决策、融资困难等,均会造成企业财务风险。因此,民营企业要将财务风险管理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全体员工对财务风险防控的认知,树立风险防控意识。一是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加强对全体员工的财务风险管理宣导,结合日常经营工作,提高员工的风险隐患辨别及分析能力。二是加强风险防控措施的培训,便于员工快速启动风险防控机制,将风险影响降到最低。
风险管理包含信息收集的过程,民营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均会潜藏各类风险隐患因素,因此,将财务风险管控与民营企业战略发展分析结合起来,既有利于设置明确的财务风险管控目标,也是将风险管控放在企业战略角度,有利于提高员工对风险管理的重视度。民营企业要将财务风险管理视为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环节,在经营活动中,通过会议讨论等形式制订财务风险管控计划;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以及采取的风险措施制订可行性方案,并在方案中落实风险管控责任,使风险管理贯穿经营全过程,覆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及经营事项,实现全面性的管理。
深入分析宏观规律,完善财务管理系统的建设
民营企业要结合自身经营特性、产业发展趋势,对自身财务风险管控现状进行评估和分析,深入探寻财务风险管控的宏观规律,构建科学的财务风险管控体系,完善财务管理系统的建设。
一是在组织结构方面,民营企业要设立风险管理部门,由风险管理部门对各项风险管控工作进行组织管理,同时要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权限。民营企业各管理层级要发挥应有的监督与管控作用,配合监督管理,还要设置授权、审批制度,明确财务管理的授权权限及审批程序。由此,对财务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的监管,起到规避财务风险的作用。二是构建财务风险管理机制。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等内容。风险识别是指民营企业要针对产业特性、经营环境、企业发展趋势等进行分析,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全面收集信息、识别潜藏的风险。风险评估是指按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影响程度等,对风险进行分类、评估风险发生概率、确定风险的紧要程度。风险应对是指采取可靠的风险控制措施,减少风险带来的隐患。控制活动包括授权管理、预算管理、资金管理等,是对各项经济活动制订的行为规范与管控措施。信息与沟通是指企业各部门要针对财务信息进行信息共享,从而提高部门间的协作性。三是注重财务风险管控的全面性,保证风险管理的有效落实。民营企业要将所有涉及资金流入、流出的经济活动数据纳入财务风险管理分析范畴内,从而确保风险管理的全面覆盖。例如,筹资风险管理要关注资产、负债、偿债、利润表、筹资现金流等数据;投资风险管理要关注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盈利及投资现金流等数据。通过数据的全面收集,强化对民营企业发展变化的敏锐度、提升对风险发生的预见性,从而避免风险管理准备不足、评估不充分,最大化地提升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完善内部财务制度,加强内部各部门的业务水平
民营企业要将完善的财务制度作为防范财务风险的基础,从制度入手,健全风险管控体系,规范各类财务活动,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的规范性。
首先,企业财务制度要具备合法合规性、全面系统性。制度内容要涵盖民营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确保对民营企业财务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管理。财务制度在建设时,既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同时也要明确企业各岗位的职能、责任及义务。其次,企业财务制度要重视财务内部控制管理。设置内部审计、审查、审批等管理细则,保证企业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最后,企业财务制度中,要明确风险防范机制,确定财务风险管理关键环节的实施程序。例如,应用财务风险分析结果、判断财务风险发生概率、提出风险预警报告、启动应急方案等。制度中要明确风险预警环节的启动程序及风险防范机制,从而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提供明确的执行依据。
此外,民营企业要不断完善投资、筹资、资金管理等业务环节中的风险管理细则。在筹资管理方面,民营企业要制订合理的投资战略,强化投资项目分析,广泛收集战略信息,制订科学的投资方案,避免盲目投资,引发投资风险。对投资风险的识别要注重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分析、盈利能力分析以及投资现金流分析。在筹资管理方面,民营企业要确定最佳的资本结构,平衡资金成本、资金价值与财务风险,合理利用财务杠杆,理性融资,并积极拓展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对筹资风险的识别,要注重资产结构、负债结构、偿债能力、筹资现金流的分析。在资金管理方面,企业要关注自身生存和发展动力,避免恶性的低价竞争。要注重成本效益、提高盈利能力,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存货管理等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对资金风险的识别,要注重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营运能力、经营活动现金流的分析。
与此同时,民营企业要加强内部各部门的沟通交流,提升各部门业务水平。在各部门用人、选拔时,优先考虑具备财务及风险管理基础知识的员工,同时鼓励基层员工不断充实自身财务理论知识,由此促进各部门的财务业务水平,并且助力企业各部门在日常管理中,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加强风险管控思想建设,培养专业型财务人才
民营企业要重视财务人员的培养,全面提升财务队伍的专业素质。一是针对财务人员加强风险管控思想建设。通过案例等形式,加强财务人员对风险管理知识及管理能力的学习。二是针对风险控制方法、财务操作、财务理念等,建立培训机制,通过持续性、系统化的财务培训,全面提升财务队伍的综合素质,确保财务人员在风险管控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三是通过激励与考核的形式,激励财务人员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坚守财务职业道德。一方面,通过激励激发员工潜能,起到提升管理效能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考核约束员工行为,起到规范管理的作用。民营企业要打造高素质的财务管理团队,使其在企业财务风险管控中,借助自身专业技能提供风险应对方案、发觉风险隐患、监督管理经营活动,最大化地消除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将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管控与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结合起来,能够为民营企业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助力民营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提升经营收益、适应市场发展。目前,民营企业实施财务风险管控时,存在着管理理念落后、管理落实不到位、风险控制制度有待健全,以及财务人员专业能力有待提高等方面的问题。由此,民营企业要加强财务管理创新理念的学习,完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的建设,构建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培养专业型的财务人才,借此运用有效的风险管控措施,规避财务风险、消除风险影响,助力企业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