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与控制的策略探析

2024-03-30 08:15厉业飞
经营者 2024年1期
关键词:战略成本生产

厉业飞/文

目前,我国经济正在稳步回暖,生产企业也逐渐复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竞争更加激烈,如何通过成本管理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支出,提高成本控制能力,成为企业制胜市场的关键。在现代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影响下,传统成本管理片面化问题明显,难以维系企业长久竞争。相比之下,战略成本管理的全面性、开放性及长期性等特点与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不谋而合,对生产企业来说同样如此。但也因为受各种客观因素限制,导致生产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控制效果始终不如预期,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都亟待更新完善。本文从战略成本管理基本内容出发,引入全生命周期理念,简述生产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与控制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并结合实际尝试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希望能够帮助生产企业提高成本管理质量,进而提升其市场竞争力,获得较大的发展优势。

如今,生产企业的竞争重心已然从数量竞争转化为质量竞争,而在如何不违背质量第一的原则下实现更小的成本支出才是生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对生产企业战略成本相关内容进行分析能够提高生产企业管理者的思想站位和扩大其管理视野,端正成本管理的态度,从而促进生产企业整体战略管理水平的提升,帮助生产企业更好地实现成本管理目标。同时,从生产企业实务角度出发进行分析能够更精确地发现战略成本管理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进行改良、优化,补充战略成本管理理论内容,进而实现理论与实务的双循环,构建良性竞争格局。

战略成本管理基本内容

所谓战略成本管理,就是从生产企业战略角度出发,研究成本的形成与控制。战略成本管理最早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直到90年代,对这一思想与方法的讨论日渐深入,诸多先进企业实践证明了这一成本管理方式对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有促进作用。至此,我国众多生产企业也开始纷纷引进这一成本管理理念。

战略管理需要将生产企业的战略规划、战略实施、战略控制和战略调整等内容综合在一起,是在对生产企业环境等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科学确定企业长短期发展目标,进而开发和导向目标企业战略全过程。而成本管理则是其中的一个子内容,将其与战略管理思想结合,实现了战略管理上的功能扩展,即运用成本管理技术,在提高生产企业战略地位的同时降低成本消耗,具体来说,就是从战略角度分析影响成本的因素,从而探索进一步降低成本的方法,营造企业的持久竞争优势。战略成本管理应当从价值链与成本动因上进行分析。

价值链分析,即通过对行业价值链进行分析,清晰生产企业所处的价值链地位,从企业内部、竞争对手及行业发展趋势角度进行分析,从而形成价值链上的各种战略。而成本动因分析,即分析导致产品成本产生的原因,在战略成本管理理念下,认为除数量外,还有其他反映成本变动的因素,只要充分掌握成本动因,才能真正控制成本。

生产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与控制现存问题

事前成本管理与控制缺失

生产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事前筹划控制是对整个成本周期的预测,对后续的具体执行起到一定的约束指导作用,但目前事前阶段的战略成本管理仍存在一定不足。

首先,研发阶段耗材严重,且与生产企业战略结合不明显。对生产企业来说,创新是其主要竞争力,而要实现产品创新,就必须以生产企业战略为导向,时刻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主,但目前生产企业的产品创新研发与企业发展初心背离,生产企业战略导向明显不足,呈现内外两种目标的局面。同时,在产品创新研发阶段投入大量资源,造成人力、物力及财力三重浪费,这与生产企业战略成本节约观念严重不符,不利于生产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控制工作持续推进。

其次,生产企业在进行生产筹划时过分关注产品性能,忽略了性价比。质量是生产企业制胜市场的关键,也是生产企业进行研发、生产的“紧箍咒”,但是在企业生产设计过程中,随着生产企业研究愈发深入,导致其转移了生产重心,由兼顾质量与成本到完全偏向产品质量,导致产品成本不可控,同时还存在诸多隐性成本考虑不到位,影响了最终利润,也增加了成本支出,更是形成了生产阶段的具体成本管控理念,难以上升到企业战略层级。

事中生产环节成本严重失控

具体生产环节是践行成本计划的主要环节,也是成本控制难度最大的环节。

第一,废品率居高不下,浪费严重。生产企业在生产一件产品时需要多步骤协调运行,尤其是一些工艺复杂、涉及材料多的产品,很容易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甚至还出现产品已经生产出来,但图纸设计、产品理念又变更的行为,这就直接导致大批量产品成为废品,增加了生产阶段的制造成本。

第二,成本核算准确率待提高。生产企业的产品大类可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的类型与型号,产品品种丰富、生产批次多且生产步骤复杂,同时更新换代速度快。这种情况下,生产企业的成本核算方式却并未及时更新,各环节消耗的成本核算准确性待增强,或会造成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间出现较大的差异,不利于为企业的成本筹划提供准确真实的数据。

第三,生产设备维护价格居高不下。通过对生产企业的实地调研和维修费用数据的分析,与行业情况对比后发现,多数生产企业的设备维修费呈逐年上涨的趋势,再加上前端供应商、材料成本等也都在不断上涨,生产企业如若不从自身出发,很容易造成成本失控,设备维护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优化空间。

事后成本核算考评不彻底

生产企业的事后成本核算考评是对整个成本管理周期的总结,能够通过量化数据的形式表现出生产企业的成本管理是否与企业战略要求保持一致,是否达到战略成本管理的目的,但目前生产企业的成本考核并不彻底,难以彰显战略成本管理的真正内涵。一方面,部门间配合度太弱。现阶段,多数生产企业都将成本管理工作交由财务部门,而财务部门长期处理事后数据,对前端的业务参与少,即对成本形成过程和原理了解不深,再加上各部门出于利益保护心理的考虑,并未如实交流成本信息,财务部门由此得出的成本内容不得作为成本核算考评的依据。另一方面,生产企业的成本考核指标设置不准确。目前生产企业绩效考核指标设置与生产实际间存在脱节现象,尤其是面向一线生产车间人员的考核,灵活性较差,且生产企业在设计战略成本管理目标时,缺乏对当前生产能力与市场的考虑,导致成本绩效考核指标成为理论知识,缺乏实际应用。

生产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其他问题

通过对生产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控制全周期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诱发这些问题的原因可总结为两点。

第一,战略成本管理观念不深入。生产企业缺乏战略成本管理观念,一方面,表现在管理层上,认为战略成本管理也好,普通成本管理也罢,都是一味地降低生产阶段成本支出,没有考虑到前后端成本消耗的影响,成本效益短视明显。另一方面,生产企业一线生产人员的战略成本意识淡薄,其对成本管理的态度仅限于按部就班地完成上级任务,并未上升到战略管理高度,直接造成了成本浪费。

第二,专业化成本管理人才较缺失。上述提到,生产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多由财务部门负责,而财务部门需要兼顾生产企业整体财会工作,不会额外对成本管理倾注更多心血,且其思维站位并未上升到企业战略高度,其战略成本管理能力不足,从根源上降低了成本管理质量。

生产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与控制策略探析

做好事前成本管控工作

要想做好生产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控制工作,就必须从事前成本预测入手,奠定整个周期的成本管理基础。

首先,强调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协调统一。战略成本是生产企业为达到经营目的,在进行充分的成本预测后,在一定期间内实现的成本水平,以生产企业战略目标为出发点,充分认识战略成本的内容,牢固树立战略成本意识,只要是参与生产企业运营的人员都要成为战略成本的管理主体,充分调动一线人员参与成本管理,切实意识到战略成本管理与自身、与生产企业目标的相关性,在执行过程中始终兼顾成本管理与生产企业战略的需求,基于企业战略,做好成本管理的量化分解工作,保证二者协调统一。

其次,做好产品研发创新管理,积极争取专利补助。生产企业要想保证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实现产品的研发创新,如何找到产品创新与成本大量消耗间的制衡点,是生产企业顺利实现战略成本管理的关键。一方面,生产企业必须持续进行产品研发,实现产品创新,同时可利用现代智能技术,进行生产演练,提高一次试制成功的概率,降低废品率,避免资源的过分消耗。另一方面,生产企业可就产品创新,向政府积极申请专利补偿,增加生产企业经济来源,这也侧面降低了成本支出。

强调事中生产环节成本管控

事中生产阶段的成本管控,是战略成本管理理念落实到实际的过程,也是彰显战略成本管理是否存在效益的重要环节。

第一,强调生产企业标准化作业,保证生产制造的连续性、规范性。一是优化生产企业生产工序,消除非增值作业。根据生产企业生产流程顺序进行生产加工,提高生产效率,节省人工成本、材料成本等,实现产品价值增值;二是在生产阶段的逐一流转环节上平均分配作业因素,既满足生产节奏,又保证上下生产工序的顺利衔接,避免出现窝工、赶工行为;三是积极与一线生产人员进行沟通交流,找到最高效的生产方法,确保稳定良性的生产节奏。

第二,优化并改进生产企业的设备管理,提高设备运用效率。首先,针对大额设备管理,生产企业可形成有针对性的管理细则,提高其管理规范性。在管理细则制订中,必须包括设备的编号、规格、参数、附件、基本图纸信息及与之相连的管道、阀门等,并列明安全操作程序,避免因操作失误造成伤害事故,同时形成应急预案,以应对爆炸、火灾等紧急情况。其次,落实设备具体管理责任。明确设备管理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包括维护周期、维护方法、维护内容及维护人员等,便于后续的责任认定。最后,加强对设备管理的监督工作。除明确设备维护管理内容与相关责任人员外,还要确保设备运转中有独立且客观的监督力量,能够对设备状态出具科学的监督报告,真实准确反映设备状态,便于认定设备是持续使用还是进入报废,进而反馈给采购、生产等环节,避免成本浪费,维持稳定的生产效率。

第三,引入作业成本法,实现精益成本核算。作业成本法能够将资源消耗精确到具体的生产环节、步骤上,可以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要想发挥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优势,生产企业需要从以下角度进行优化:首先,构建生产企业信息资料库,准确收集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情况,主要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间接制造费用及其他费用等;其次,对作业成本进行分类,并明确具体的作业内容,如材料采购,其作业内容即为采购人员根据采购计划进行采购;存储,即原料、半成品、成品等的仓储与发货等;最后,将资源分配到具体的作业中心,资源消耗情况应当与产出成正比,生产企业必须明确资源动因,并对其进行合理分配,将其对应到具体的作业中去,细化成本内容,得到更真实、精确的成本消耗情况,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做好事后成本分析与考核

对生产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来说,其成本分析贯穿始终,能够根据生产企业的成本数据和资源消耗等客观分析企业成本水平及成本变动等,确定影响战略成本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与原因,进而加以改进、优化,进一步发挥战略成本管理的优势作用。一方面,生产企业需要客观选择与自身契合度高的成本分析方法,可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展开,也可根据成本承担的责任展开,这里建议从成本承担的责任展开,配合作业成本法的运用,以成本中心为单位,分析衡量企业的产品成本执行情况,其中又可细分为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提高成本分析的精细度,精准定位成本浪费板块,并提出改善方法。另一方面,优化成本考核指标设置。生产企业可形成三级指标体系,如一级指标为生产质量,二级指标生产效率、生产费用控制等,三级指标可从生产率、废品率及材料消耗率等方面进行设置,提高成本考核指标与生产企业实际情况的结合度,以此如实反映企业战略成本执行情况,也能反映出人员的实际贡献力,便于企业的综合调整与安排。

生产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其他策略

除上述提到的方面外,生产企业还可从以下方面为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提供保障:其一,注重专业化战略成本管理人才储备。鉴于生产企业将成本管理工作归纳在财务部门,因此,生产企业可从财务部门挑选综合能力强的财会人才,对其进行针对性、专业化的战略成本管理内容培训,实现人才内部孵化,还可明确战略成本管理理念下需求的人才标准、类型,打开招聘渠道,积极从社会、高校等方面吸收人才,直接提升生产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水平。其二,引入智能成本管理系统。得益于现代先进信息技术的发展,诸多应用在生产企业成本管理上的技术争先涌现,生产企业也要积极引入并运用,跟上社会、时代的变化潮流,同时注重打开成本管理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间的关联通道,实现数据一键无差别传送,奠定战略成本管理的数据基础。

战略成本管理不仅能够帮助生产企业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发挥降低成本支出的作用,还是直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其对经济市场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从生产企业的事前、事中及事后对其战略成本管理进行了简单分析,也从产品研发创新、标准化作业程序、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及成本分析考核等角度为其提供相应的优化建议,希望能够帮助生产企业提高战略成本管理质量,提高其经济效益,践行其商业价值。

猜你喜欢
战略成本生产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战略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战略
Сварочное Проμзвоσсmво(《焊接生产》)2012年第5期要目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