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译元/文
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知识、技术、资金密集型企业,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国家政府的重点扶持对象。近年来,国家政府陆续出台多项政策以推进高新技术企业稳定健康发展。在政策的引领与扶持下,高新技术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由于高新技术企业普遍发展较晚,其管理体系不健全,再加上管理经验欠缺,其经营管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全面预算管理是管理会计在预算管理领域的应用体现,具有规划、协调、控制、激励等作用,目前,大多高新技术企业已将全面预算管理纳入企业管理体系建设。本文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进行简单阐述,主要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从岗位责任分工、流程建设、预算编制与执行、预算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分析高新技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发展现状,并指出其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如缺乏独立预算组织结构、研发活动或与预算目标脱轨、预算管理缺位诱发执行偏差、预算考核柔性调节能力差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优化措施,旨在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2017年,我国财政部发布关于印发《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100号——战略管理》等22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的通知,对战略管理、成本管理、营运管理、投融资管理等领域中的管理会计应用提出了明确要求,并明确告知企业各个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优缺点、运用环境及如何选择等,帮助企业选择合适的管理会计工具。其中,《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200号——预算管理》对预算管理领域中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应用程序进行了说明。根据其指引,高新技术企业可选择滚动预算、弹性预算、全面预算管理等管理会计工具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整体应用实践来看,高新技术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上还存在问题。如何基于对全面预算管理问题的准确把握有效发挥其价值作用,对高新技术企业而言至关重要。
高新技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成效分析
有较为健全的预算管理力量
新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将全面预算管理应用到了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实践中,形成了较为健全的预算管理力量。以某中小型技术企业为例,该企业在原本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基础上设立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和预算管理工作组,前者作为决策层,其成员由企业高级管理层如总经理、财务总监等担任,主要负责组织召开预算会议、组织制定预算目标、审核预算方案和预算管理制度等;后者作为管理层,其成员由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及专业财务人员担任,以制度培训等形式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宣贯,促进其制度在基层落地。
初步展开了预算编制与执行
预算编制作为全面预算管理的起始环节,其质量的高低与否直接影响预算执行成效。这一环节多数高新技术企业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市场发展形势进行预算编制,并以经审批通过的预算目标及方案为指引,配置已有资金资源。上述案例企业按照“多上多下、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通过沟通、分析与预测形成财务预算、成本费用预算以及业务预算,并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全面监督与管控。
有序推进预算信息化建设
传统手段费时费力,并不利于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相较于其他企业,在技术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从当前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情况来看,不少高新技术企业紧抓信息化、数字化发展机遇,依托自身技术优势,有序推进预算信息化建设,通过发挥信息化优势提升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性。在某通信行业领先高新技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框架中,“两纵四横”预算支撑组织、方法模型与IT系统是基础,支持内部各项流程运作,这为该企业实施对外扩张型、对内防御型财务战略创造了良好条件。
高新技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存问题
缺乏独立预算组织结构
根据华为、中兴通讯等位居全国高新技术企业500强榜单前列的企业的实践经验,强大的预算管理组织对全面预算管理不可或缺。但是高新技术企业属于知识、技术密集型企业,大多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团队中研发人员占比较大,复合型财务人才欠缺。受此影响,高新技术企业没有足够的人资储备用于建立预算管理组织。多数情况下,高新技术企业领导将预算管理工作交于财务部门全权负责,而由于缺乏研发管理知识,财务部门只是从财务角度进行预算编制,难以满足全面预算管理需要。
研发活动或与预算目标脱轨
预算编制过程中,高新技术企业需要从自身中长期战略意图及经营诉求出发,经过揭示高新技术企业中长期发展趋势、问题及风险等,制订高新技术企业经营管理与研发计划,在此基础上确定预算目标,并强调预算目标与研发创新这一价值活动的匹配度。实际上,研发活动或与预算目标脱轨的问题普遍存在。具体表现为,立项规划差,未对研发项目预算及项目未来可能产生的现金流进行有效预测与分析;忽略了外界严格监管对企业研发项目开发与项目预算支出的影响,缺少项目“三新”标准认定程序;前瞻性不足,仅考虑到了高新技术企业当前的经营管理,忽略了高新技术企业未来的发展。
预算管理缺位诱发执行偏差
在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实践中,“重编制、轻执行”的现象较为突出。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动态监管重视不足,造成预算管理缺位,进而诱发预算执行偏差。当预算执行偏差发生时,由于财务部门、研发部门及其他业务部门间缺乏有效沟通,导致“信息孤岛”,无法实现对预算执行偏差的及时、有效处理,从而出现不必要的资金资源浪费。
预算考核柔性调节能力差
预算考核是全面预算管理的最终环节,也是其构成流程闭环的关键所在。尽管不少高新技术企业实施了预算考核,但是其柔性调节能力较差,难以为高新技术企业管理水平提升提供必要支持。究其原因,或是高新技术企业未将预算执行情况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内,或是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了预算绩效考核体系,然而考核指标设置并不合理,做不到差异化、标准化考核,考核结果也未能全面客观地反映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预算执行与经营管理情况。
高新技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优化策略
培养企业预算管理环境
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需要高新技术企业上下统一思想,对其予以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应当加快创设高新技术企业预算管理环境,构建全员参与并协同配合的管理局面。
组织结构方面,根据“决策—管理—执行”的三层式预算管理组织建设要求,结合内部控制权责制衡与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原则,对现行组织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比如,建立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办公室或预算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对其管理制度体系建设进行谋划与指导。思想认识方面,从上到下深化全员的全面预算管理意识及风险意识。高新技术企业领导者要充分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创新发展中的规划、协调、控制与激励等作用,从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战略出发,站在风险管控的视角对全面预算管理进行统筹规划。各管理层级与各部门要明确把握自身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的责任,学会将预算管控思想应用于日常管理当中,逐步实现对管理风险的有效应对。各岗位人员要基于对部门预算目标的深刻认识开展岗位相关工作,及时对预算外事项或超预算事项进行反馈,避免风险的发生。
以企业战略控制价值流向
高新技术企业战略发展的核心在于研发创新,为防止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偏离,高新技术企业有必要以企业创新发展战略对价值流向进行合理控制,尤其是要着重强调研发部门控制能力,通过研发预算的科学编制减少研发活动中的无效预算支出,提升研发创新质量效率。
研发预算编制前期,运用SWOT分析法或价值链分析法等对高新技术企业综合实力及研发创新能力进行全面分析,深入了解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研发项目与自身资源、能力的匹配度,并把握客户需求、市场需求及经济形势、政策动向等,确定具体的研发方向,通过项目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提出项目立项决策,判断项目是否符合“三新”标准,上报有关部门备案审批,在项目审批通过后启动研发预算编制工作。研发预算编制中期,财务部门与研发部门共同参与编制流程,研发部门结合项目资料形成预算细节表,财务部门明确区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费用化支出与资本化支出,认识到会计、税法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不同口径下的研发费用范围,在此基础上协助研发部门编制研发预算,经多轮审核后形成最终的预算方案。研发预算编制后期,由企业最高权力机构进行审批,通过后予以执行。
三道防线加强预算执行控制
预算执行控制是实现预算方案及预算管理制度、政策等落地的关键环节。治理层监督缺位、管理层重视不足、审计层职能缺乏独立性等直接影响预算执行控制成效。对高新技术企业而言,应当构建“治理—管理—审计”三道防线,以加强预算执行控制,一方面,减少预算执行偏差,另一方面,提高预算执行率。
研发项目往往占用企业大量资金,研发周期长、市场需求不足、研发成果转化率低等因素影响企业资金回收,严重时还会使高新技术企业陷入资金流动性危机。然而,研发预算执行管控不当也容易出现资金浪费现象。为避免盲目投资,防止无效预算支出,高新技术企业治理层要严把项目立项、研发预算审批等关卡。比如,对项目立项,组织召开股东大会,由各位股东针对项目研发方案、可行性报告、申报事项、项目拟更新范围等内容进行表决。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层,如财务部门负责人、研发部门负责人从部门研发项目实际预算需求出发进行预算分配,结合不同口径下的研发费用归集与加计扣除要求,核算研发费用,并计入相应科目,严格审查账目所记录的费用数据与实际业务活动的一致性,判断是否存在会计科目混乱或虚列支出等情况,必要时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平衡计分卡加强预算考核
预算考核与绩效管理有机对接,将预算目标考核、预算工作考核等纳入绩效管理体系,能够提升预算目标与绩效目标的一致性,有利于绩效管理闭环体系的形成,对提升预算工作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平衡计分卡是目前绩效管理领域应用较多的管理会计工具之一,其核心思想在于平衡,通过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的战略分解与指标设计将绩效管理提升到了组织与战略层次,平衡高新技术企业短期经营管理与长远发展、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绩效管理与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高新技术企业可运用平衡计分卡构建预算绩效考核体系,从而加强预算考核,其应用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平衡计分卡的应用过程
首先,要确立高新技术企业未来发展愿景,即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目标,以此来确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方向,同时确立企业价值观,这是为实现愿景所提出并倡导实施的行为准则。在此过程中,高新技术企业要做好战略输入,要让高新技术企业各管理层级与各部门人员认可企业战略。其次,绘制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战略地图,将期望结果与其关联因素构建成因果关系链,一方面,展现组织如何将行动及资源转化为实际成果,另一方面,让员工明确自身岗位工作与企业总体目标的联系。再次,从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入手,构建关键策略要素。以客户层面的策略目标为例,高新技术企业的战略要求以研发创新为主,借助自身研发优势、服务、竞争力价格、品牌形象等吸引客户。对客户层面的策略目标,核心在于如何吸引并保留目标客户。然后,围绕关键策略要素来设计关键绩效指标。以客户指标为例,客户层面的经营策略主要围绕客户获得及保留来展开,其关键绩效指标可设计为市场占有率、产品获利率、客户满意度、新增客户数量、老客户保留率、客户流失等。最后,各部门依据绩效指标来制订部门行动计划,计划内容包括所支持的战略目标、预期结果、预算配备、参与成员等。
值得一提的是,关键绩效指标的设计并不局限于上述四个维度。对有特殊需要的高新技术企业,可适当增加指标内容。比如,环保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其项目研发与成果转化关系到环境治理,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可增设生态指标及社会指标。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管理会计工具的一种,具有管理会计“分析过去、规划现在、谋定未来”的职能,有利于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战略发展。目前,高新技术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形成了较为健全的预算管理力量,初步开展了预算编制与执行工作,有序推进了预算信息化建设。然而,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的高新技术企业还在少数,大多高新技术企业缺乏独立预算组织结构,而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考核等关键流程环节均存在问题,如研发活动与预算目标脱轨、预算管理缺位诱发执行偏差、预算考核柔性调节能力差等。对此,高新技术企业应当立足实际,创设高新技术企业预算管理环境,特别是要加强组织与思想环境建设,并以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控制价值流向,增强预算编制准确性,同时构建“治理—管理—审计”三道防线加强预算执行控制,引入平衡计分卡加强预算考核,实施预算考核与绩效管理的有机对接,逐步形成与自身相适应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推动自身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