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景 苏一鸣
2023年10月13日,加沙,以色列国防军的一架F-16I呼啸而过,从天而降3枚各重约907千克的“杰达姆”卫星制导钻地弹,命中了3座非常高大且间距很近的“握手楼”。在接触大楼楼顶的瞬间,“杰达姆”并未爆炸,相反,它高速贯穿一层层的楼板,直至大楼地下室方才引爆,直接导致大楼主体结构被破坏,轰然倒塌。
从钻地弹诞生以来,它在战场上的每一次投射,都堪称“死神”一般的存在。正是因为其超常的威力,钻地弹又常被称为“小型核武”。那么,钻地弹是如何诞生的呢?当前世界主要军事强国已有哪些型号的钻地弹?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些让军迷们心心念念的秘密吧!
战争史上,地道战和反地道战由来已久。然而,受限于科技的发展,对地道战的破解之术总体不多。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科技迎来一波大爆发,加上实战的迫切需要,钻地弹应运而生。
关于“谁才是钻地弹的鼻祖”,各国众说纷纭。一般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研制的“罗奇林”炸弹已初具雏形。这款炸弹主要瞄准盟军深埋于地下的坚固掩体,据称可以炸穿4米厚的加强混凝土。与此同时,英军不甘落后,也相继研制出“高脚杯”和“迪士尼”炸弹,前者借助轰炸机投射,后者则依靠固体燃料火箭助推。然而,不管是“罗奇林”还是“高脚杯”“迪士尼”,由于“准头”欠佳,威力有限,均难以发挥巨大作用。
实战是推动武器装备快速发展的关键力量。在越南战争和数次中东战争中,反跑道成为“刚需”——为对敌后方机场进行攻击,各国竞相研制专门用于摧毁跑道的炸弹。然而,由于跑道一般由混凝土制成,普通炸弹只能在其表面留下一个小坑,根本无法破坏其路基。鉴于此,美国、英国、以色列等国给炸弹加装一台小型发动机,推动炸弹以更大初速度穿透地表后再延迟爆炸,以造成更大的破坏,增加敌方修复跑道的难度。
美军的F-111 战机携带了GBU-28 钻地弹
受反跑道炸弹的启发,现代意义上的钻地弹应运而生——既然可以在坚硬的跑道上炸开一个口子,那么,同样的原理也可以用于摧毁覆盖有浮土甚至钢筋混凝土的地下工事,如地下工厂或实验室,以及导弹发射井、地下指挥所,乃至藏在极深冰层下的敌方潜艇等目标。相比最初的反跑道炸弹,区别在于钻地弹速度更快、当量更大、精确度更高。
实战是检验武器装备威力的唯一标准。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面对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阿米里亚防空洞,美军出动F-111战机投射了2枚GBU-28钻地弹,精确命中并炸开了一个直径2米的大口子。GBU-28属“宝石路”激光制导炸弹系列,命中精度较高。从F-111战机拍摄的实战录像来看,重达2.3吨的GBU-28庞大的身躯径直向目标砸去,在命中防空洞后大约6秒,一股巨大的浓烟从钻入点冒出。
1999年科索沃战争期间,北约战机多次投射“杰达姆”等型号的钻地弹,摧毁南联盟多处地下设施及地面指挥通信大楼。与前述“宝石路”不同,“杰达姆”并非“专业”制导炸弹,而是由普通常规炸弹升级发展而来,它加装了惯性制导和GPS制导组件,精度上不如“宝石路”,但几乎不受云、雾及其他恶劣天气的限制,且成本大幅降低,据称每枚成本在5万美元以下,适合大规模投放。
即將落地的GBU-28 激光制导炸弹
进入21世纪后,在实战的持续倒逼和科技飞速发展的双向加持下,钻地弹逐渐迎来了更大的发展,向着当量更大、穿透能力更强的方向疯狂迈进。
2001年爆发的阿富汗战争和2003年发端的伊拉克战争都旷日持久。在两场战争中,处于弱势的反美武装不敢同现代化的多国联军“正面硬杠”,就努力利用洞穴和地道打游击战。为应对美军的侦察和各种炸弹的打击,反美武装的地道越挖越深,覆盖的混凝土也越来越厚。
对此,美军创新运用“鱼贯攻击”战术,将钻地弹“串联”使用,对坚固目标用多枚激光制导炸弹“接力掘进”。然而,“鱼贯攻击”只能使用激光制导炸弹这种精准度高的弹药,成本太高。痛定思痛后,美军决计敌变我变,研发新型钻地弹。在此背景下,一系列巨型钻地弹横空出世。
2007年,有“炸弹之祖”之称的新型钻地弹GBU-57进入研制轨道。这种新型钻地弹有着近乎“变态”的大体形和惊人的破坏力——长约6米,重约13.6吨,攻击精度据称在1.2米之内,可穿透60米厚的土层或20层大楼,引发一场局部“人工地震”,堪称“破坏王”。
美军研发巨型钻地弹的消息极大地刺激了盟友和对手的神经,使得英国、德国、俄罗斯等国也纷纷加入研制新型钻地弹的队伍。一时间,各型钻地弹纷纷亮相。
英国研制的“钻头”钻地弹,尽管名字一点不“高级”,但破坏力惊人,据称可贯穿3米厚的混凝土或9米厚的土层。此外“钻头”可加装在“风暴之影”巡航导弹上,采用“神风特攻”的方式突袭500千米外的目标。
与“钻头”相似,德国的“摩菲斯特”钻地弹可由“金牛座”空射巡航导弹携载。战机飞行员可在350千米外发射“金牛座”后远离敌方防空火力,由“金牛座”携载“摩菲斯特”向目标发起突袭。长途奔袭的“摩菲斯特”据称可穿透36米厚的土层或6米厚的加固混凝土层,足以让敌方闻风丧胆。
作为传统老牌军事强国,俄罗斯自然不愿屈居人后,也研制出了号称“可穿透20米厚的土层或3米厚的混凝土层”的KAB-1500Kr激光制导炸弹。然而,俄罗斯钻地弹的生产数量较为有限,因此强调“好钢用在刀刃上”,主要用于对付地下指挥所和核武器存放仓库。正因如此,俄乌军事冲突进行了两年多时间,俄军高峰期声称每天发射10万发炮弹,使用钻地弹的记录却寥寥无几。
德国KEPD-350“金牛座”空射巡航导弹
俄罗斯KAB-1500Kr 激光制导炸弹
钻地弹经常被称为“小型核武”,主要是因其令人生畏的威力,但毕竟不是真正的核武器。其实,只要把弹头换成核弹头,钻地弹就是核武器。当然,由于国际法约束,且实战中一般也无此需求,“核钻地弹”从未被应用于实战。但对破坏力的更大追求,使得“核钻地弹”的诞生和使用仅仅是个时间问题,应引起我们的警惕。
據称,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美军曾向南联盟的普里什蒂纳机场投掷数枚GBU-28钻地弹,意在摧毁机场的地下机库及机库中的米格战机。由于缺乏有效的战场评估措施,无法在战时评估轰炸的效果,美军不清楚地下机库及机库中的米格战机是否都已被毁。战后,当南联盟的米格-21战机从地下机库中缓缓驶出时,美军极为震惊,决心如果以后再遇到类似情况,要么使用威力更大的钻地弹,要么直接使用小型“核钻地弹”。
于美军而言,“核炸弹”早已有之,如B61-7,据说装备达600余枚。如果想直接将B61-7用于摧毁地下堡垒,那么必然存在重大缺陷——B61-7体积过于庞大,无法挂载在美国新型隐形轰炸机上,威力太大也容易造成不当的附带损伤。因此,以B61-7为原型改装的B61-11“核钻地弹”诞生了。由于B61-11从未用于实战,只能从各种公开资料中寻找其参数。据称,它重约545千克,长3.7米,弹体直径约0.34米,弹尾直径约0.57米,采用惯性导航系统。在命中目标后,坚硬的弹头能够射穿地下工事上覆盖的坚固岩石和混凝土,在地下发生爆炸,其爆炸威力可达“变态”的40万吨TNT当量或以上,相当于一场“人工地震”。此外,如果将B61-11用于炸毁飞机跑道,不仅可形成一个巨大的弹坑,而且大范围的放射性污染也将极大增加敌方修复的难度。
足见,虽然人类一直努力控制核武器这头“超级怪兽”,但核武的阴云却从未消散。
F-15 挂载B61“核钻地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