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4-03-09 05:57刘明洁刘雅兰刘立波范建新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4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专业评价

刘明洁 刘雅兰 刘立波 杨 芩 范建新

(凯里学院,贵州 凯里 556011)

在乡村振兴和新农科建设背景下,高等农业教育须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新时代农业发展注入新的人才动力[2-3]。如何培养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并具备“三农”情怀的农业人才是当前高等农业教育必须积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4-5]。本文以园艺专业植物病理学课程为例,通过对该课程在专业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农学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课程改革实践策略及建议,为其他应用型高校农学类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优化提供参考。

1 课程教学短板分析

植物病理学课程是农学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知识点紧密联系农业生产管理,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园艺植物生产过程中病害的诊断及防治等知识及相关技术要领,为实现园艺植物优质高产提供支持,同时,为果树栽培学、蔬菜栽培学、观赏园艺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专业素养的养成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起到支撑作用。当前,农业市场环境及相关需求发生了变化,植物病理学作为一门与实践高度交融的农业类专业课程,其教学模式及内容等存在待改进之处,以满足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1.1 教学内容

植物病理学是一门学科联系紧密,知识涵盖面广,凸显实际应用的课程,若教学内容较少联系生产实践,知识结构理论复杂化,则学生难以理解并掌握;若缺乏时代前沿与创新的教学内容,则难以解决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实践中,在介绍某一病害时,多直接介绍病害的症状特点、发病原因和规律及防治方法三大板块,还需要对生产过程中复杂情境的实际分析,以及对前沿科技及绿色防治措施的深度解读。

1.2 教学方式

部分传统教学多以教师“教”为主,活动设计及探究性学习较少,学生大多被动参与教学过程,难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思维。教学手段单一、资源匮乏,则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利于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外,部分传统教学实施过程主要以在教室的课堂教学为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学术知识交流过程受到限制,教师难以关注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变化情况及满足其发展的自我需求。

1.3 考核评价方式

单一的考核评价方式重视知识的传授结果,难以培养出能够真正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素质教育的融入较少,则导致知识传授考核与价值引领过程脱节,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对职业岗位的责任意识都有待加强。过程性学习有利于打破时空的限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若以期末试卷考核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则难以真实有效地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相关能力,也无法引起学生对过程性学习的足够重视,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2 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分析

2.1 转变教学理念与思路

该课程秉承“立德树人、学生主体、兴趣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厚植学生的农业情怀及助力乡村振兴事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教学过程,提升学习兴趣,师生共同参与,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充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与探索创新的意识。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以及课程教学大纲和专业岗位能力的要求,通过任务驱动式教学,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3个部分。该课程主要将部分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有效结合,帮助学生掌握知识重点,化解知识难点。整个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岗位要求,注重方法传授和价值引领,强调终身学习,在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2.2 优化教学策略

第一,重塑教学知识体系。根据课程知识认知过程,凝聚课程核心重点知识,结合学科、产业和社会发展动态,重新融合构建课程教学内容,确保授课知识动态更新,与时俱进。第二,创新教学组织形式。根据大学生的心理个性特点,借助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合理优化教学组织实施过程,确保教学组织适应学生个性的发展。第三,丰富课程评价方法。根据教学组织实施过程,分阶段、分主体和分内容地丰富完善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确保课程教学评价具体有效。

2.3 革新教学方法

2.3.1 教学内容以学生逻辑思维培养为主线,针对部分教学内容缺乏联系,抽象理论大于实际应用等问题,将课程知识体系进行重构,联系生产案例情境,融通教学,将原有章节凝练、重构为3 个模块8 个单元(图1),从认识园艺植物病害,到发现病害与园艺植物的关系,最后探索病害防治的应用,从理论到应用逐级递进,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认知结构体系,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同时,针对部分教学内容实效不足的问题,拓展融入植物病害现代防治手段、智慧农业、学术进展和科技成果等专业聚焦点,以及公民道德、法律意识、食品健康安全、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等社会聚焦点,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科思想,建立园艺植物病害防治的科学思维体系。

图1 课程内容重构体系

2.3.2 教学方式根据园艺植物病害诊治的不同知识点,借助学习通教学平台、Flash 演示、H5 闯关游戏测试等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创新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机穿插生产情境问题导入模式、互动研讨模式和德育智育结合模式等,丰富教学活动,兼顾类比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启发教学法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从而解决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主动学习意识和探究创新思维不强的问题,达成教学目的(图2)。

图2 教学过程组织形式

2.3.3 教学实践充分利用校内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基地及校外实习实践企业,开展以生产为主的真实环境下的理实融合教学模式(图3)。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课外实践活动,积极探索所学知识在生产中的应用,并积极练习知识技能,发现问题,联系教师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学习兴趣和关注点,指导学生开展相关问题的科学研究,实现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应用的有效结合。此外,学校聘请行业导师对学生校外企业实践过程进行指导,在帮助学生掌握生产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行业需求动向,丰富学生的生产实践技能,进一步增强学生自我知识不断更新的意识。

图3 理实融合教学模式

2.3.4 教学载体教学过程强调价值引领,把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结合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课程教学中注重思政教育的融入,针对不同教学环节,设计不同思政教学载体,借助视频、图片和实物,邀请行业专家、典型人物等,通过生动的例子、鲜活的人物和真实的故事,为学生创设思政情境,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地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从事农业生产和农业研究的重要性,培养其主动服务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2.3.5 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银在线等教学资源平台,实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线上,利用平台已有优质课程资源丰富教学资源库,拓宽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帮助学生巩固课程重难点知识,满足不同学生对不同知识的需求;线下,教师实时监测学生线上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组织学生深入校内基地实践及校外基地生产实践学习,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大学生创新课题研究,巩固提升学习效果,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2.3.6 教学评价多元化的过程性教学考核方式,不仅有助于教师调整教学方法,开展个性化教学,也有助于学生改善学习方法,注重个人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因此,按照过程与结果并重原则,重新构建课程多元评价体系。如利用教学平台进行过程评价;邀请校外实训基地专业人员,对学生的实际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价,结合期末理论考核综合进行结果评价;利用学习通、问卷星等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师生评、生互评、生自评”等评价,实现教与学的反思反馈和持续性改进,帮助教师、学生以及课程得以共同成长(表1)。

表1 课程多元考核评价体系

3 教学改革成效

3.1 课程优化

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及学生个性特点,全面优化课程教学设计,合理有效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融合传统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活动与教学资源,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达成教学目标,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此外,以“立德树人,德智并重”为原则,将课程思政贯穿教学过程,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厚植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三农”情怀,增强其服务乡村振兴事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3.2 教师教学

通过问卷星向学生对课程教改创新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教师教学能力、敬业精神满意达100%,85%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能够紧密结合专业生产实践,88%的学生认为教学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87%的学生认同专业定位。同时,学校教学督导团通过随机抽查,对课程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等都给予了高度认可。授课教师通过课程创新设计,参与各级各类教学能力赛事获多项荣誉。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教师教学设计创新改革意识与能力明显增强。

3.3 学生学习

近两年的课程期末考核和多元化的过程考核成绩显示,该教学模式下,综合成绩达良好及优秀学生增多,学生素质能力达成多维覆盖且效果明显,学习效果与综合素质均得到提升,教学目标达成更为全面。同时,学生学习更加积极主动,探究性、辩证性和创新性等综合素质能力明显增强,课外实践成绩突出。此外,学生还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利用所学编辑园艺知识,通过新媒体平台,定期向公众推送科普内容,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增强了其专业自信及专业认同感。

4 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更新教学理念来深化教学改革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但是在创新改革进程中,仍然有部分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如板书的功能被逐步弱化,青年教师对信息化教学工具的依赖度较高;实践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须思考如何进一步将理论与实践融通开展教学等。因此,对于课程教学改革,应综合考虑教学实际情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用人单位的需求等,进而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培养真正服务社会发展建设的人才。

综上,本文就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对涉农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方法等进行教学改革探讨,目的是培养更多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专业评价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