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坤
一
稻,草本植物;茎细长,中空有节;叶狭长,如卵似针;籽粒叫谷子,脱壳后称大米。一万多年前,野生稻就在华夏大地生根发芽,据浙江余姚河姆渡考古发掘,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就已经种植水稻了。
小时候,广袤的大地阡陌纵横,良田万顷,漫漫冬季里,村民们套牛拉犁,翻耕水田;水牛在前面哞哞地叫着,耕田人在后面用鞭子抽着牛屁股,吼着号子;小伙伴们在田里捉黄鳝,逮泥鳅;黄鳝烧来盘起,泥鳅烧来直起,焦香焦香的,好吃,吃后满嘴都是灰。春暖花开时,村民们开始整理秧田,撒上稻种,盖上薄膜,秧苗长出来,绿油油一片;初夏时光,平田块,农人站在犁耙上,吆喝着水牛耙地;芒种一过,栽秧忙忙,满沟水田一下子绿意盎然;立秋一到,金灿灿的稻穗铺满大地,大人们收割稻谷,拌桶、镰刀,噼噼啪啪,一片繁忙;或者用拌桶加脚踏式打谷机收割谷子,小伙伴们约起来在稻田边逮蝈蝈和蝗虫(油炸蚂),用稗子秆秆从蝗虫脖子那儿一穿,就穿成一串串的了,回家后往灶膛里一扔,几分钟后就是一串串香喷喷的美食……
那些稻及稻田温暖的记忆,承载着岁月的厚重,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里,故乡在我的生命里扎下了根。我知道,终有一天,我也会像那些稻禾一样,融人那片生我的土地。在族谱上留下一抹浓情,就如故土丘陵上的日光,早已铺满我美好的生活。
求学,谋生,外出几十年,故乡始终如影随形,魂牵梦萦,看小河潺潺,炊烟袅袅;听牛羊哞哞,蝉吟蛙鸣……无数清风拂煦的蓝天丽日,一幅幅耕牛犁田的剪影,一张张布满皱纹的面孔,频频涌出,浮现眼前;乡亲们述说的往事,绕过河塘,掠过稻田,斑鸠咕咕,暖风吹拂,稻浪翻滚,稻香飘溢;回想驰骋,难忘稼穑情怀,挥汗如雨的农耕画面,让我懂得,让我牢记:稻,立于天地,根植人心。
很多年没有吹过故乡的风了,那里的阳光很好,溪水潺潺东流,泥土飘着清香,连空气里也充满甜味,尤其是每到立秋时节,稻田里蛙声响亮,野花开遍山冈。
故乡值得重游,故人值得相见。那些稻禾匍匐的地面,早已耕种在我心中,无论走多远,无论走多久,都是心头那个瘦小的结;金灿灿的谷粒,虽不及现在这么饱满,但在我心里却是饱满又饱胀的……
二
小时候,吃得最多的就是红苕,“故乡一条埂,红苕来当顿”,其次就是玉米馍馍、牛皮菜糊糊。要吃上一碗白米饭,难上加难。如果你问我童年的记忆是什么?那我告诉你:饿,很饿。
在我的印象中,每次放学回家,进屋之后,直接冲到厨房,站在灶台边看父亲做饭。因为我每次都是急切地想吃饭.每次都真的好饿。不过,那时候想吃饭,绝大多数情况是吃不上米饭的,主要的粮食是玉米,其次就是红苕、南瓜、四季豆,偶尔煮一顿米饭,那也是一大锅的红苕、南瓜或者红苕里面,星星点点地撒上一些米。米粒更像我们现在炒菜放的葱花一样,是个点缀。那时候弟弟才一岁多,母亲已经去世了,父亲在煮饭时,总是放一只碗在锅中,少有的几粒米就跳到碗里了,这碗白米饭就是弟弟的“奶”。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可以吃上纯粹的米饭。后来不知不觉地,竟然有饭吃了。不知不觉地,米饭里的南瓜、红苕和土豆越来越少了。再后来,就能够吃到纯粹的米饭了。
我常常在心里发问,为什么地还是那些地,原来就吃不上饭,后来就吃得上饭了?还能吃上白生生的米饭?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愚笨的我经过多年后才明白,是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实行联产承包到户,大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这一点我深有体会:生产队时,我们家只有父亲一人出工,劳动力少挣的工分也少,分到的粮食就少;承包了土地之后,父亲精耕细作,粮食产量提高很多,不仅吃不完,还屯留了几大柜子。
后来看了很多资料,才知道科学技术才是水稻产量提高的关键。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水稻育种在艰难探索中不断超越自身极限。公元1888年,在粤西莽莽崇山峻岭的高州地界,一户贫寒农家,一个幼小生命呱呱坠地,他就是中国稻作之父丁颖。在高州中学读书时,丁颖常因没米开饭深感粮食的重要,立志“要使农民与现代科学发生联系”。中学毕业时,心怀梦想的丁颖选择了别样的人生道路,发出“当今之血性青年,当为农夫温饱尽责尽力,我决意报考农科”的宣言。多次出国留学还要回到中国,孜孜不倦在教学实验中创下了世界上第一个把野生稻抵抗恶劣环境的基因转移到栽培稻的成功先例,培育出了产量高、长势旺、适应能力强的水稻品种“中山一号”和60多个优良品种,为稻作科学上的研究与发展奠定了中国基础。面对高秆水稻倒伏严重,黄耀祥院士开创“水稻矮化育种”,使水稻产量由平均亩产200公斤提高到亩产400公斤,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世纪70年代,“人粮地”矛盾突出,袁隆平院士的三系杂交稻技术,让水稻产量比普通良种平均增长20%左右。袁隆平院士为填饱国人肚子,在水汪汪、綠油油、金灿灿的稻田里,深一脚浅一脚,奔忙一生,奉献一生,将杂交水稻发展到新的高度,深受百姓爱戴。现在,“超级稻”品种的培育,使水稻最高亩产能超过1500公斤。中国用仅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世界20%的人口。产量增加的同时,水稻口感也越来越好,中国人不但能吃饱,而且吃得越来越好。
而今,水稻育种,邂逅航天,上天入地,攥紧中国种。1987年水稻种子首次进入太空,通过太空特殊的环境,使水稻的基因产生变异。2022年11月,水稻种子又一次被带上太空,经历了“萌发、生长、开花、结穗”全生命周期的培养实验,完成了从种子到种子的发育全过程,这是国际上首次在轨获得水稻种子。航天育种,太空种子越来越神奇。
袁隆平一生都在追求两个梦想“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那个水稻长得比高梁还高,穗子比扫帚还长,太阳晒起来,我跟我的同事就坐在那个稻穗下乘凉。”2021年8月,15亩“巨型稻”在重庆市大足区拾万镇长虹村试种成功,预计亩产可达1600斤以上。这批“巨型稻”的高度是常规稻的两倍,平均每蔸水稻植株高2米左右。袁老师,您的禾下乘凉梦已经实现了。
三
千万年来,水稻与中国人相识、相知、相守,水稻的故事传了一代又一代。这些故事里,有华夏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奋斗者勇攀科技高峰的执着身影……
吾家老六,乡下人,高中毕业,没有复读,也没有外出打工,而是面朝黄土侍弄那三亩薄田。在俺们那个村子,她家的机械最多,拖拉机、旋耕机、播种机、拌种机、收割机、粉碎机、农用三轮车等,凡是农田用的几乎都有。六妹柔柔弱弱,但她驾驶高大的旋耕机,却像一位将军,轰隆隆奔跑在广袤的田野上。
而今,六妹承包了上千亩撂荒地,成立了合作社,当起了老板,成天跟稻子在一起。无人机施肥、播种机插秧、收割机收割、自流灌溉、卫星5G、天气跟踪服务,一切的一切,六妹带领她的团队,正执行着袁隆平“一株稻点亮了一群人饱食生活的希望之火”。
今生,若能得一方山水,种植稻谷;若能有一个人,滋养生命,如此可恋,自然随行,那人生必定圆满。
六妹的千亩稻花,微风起伏,绿浪滔滔,白鹭翩跹。高铁高桥,动车疾驶,高速公路,穿稻而过;万里禾下,风吹绿浪,我惊诧于眼前的绿了。这醉人的绿,这诗意的绿,简直就是一幅美轮美奂的画。
金秋八月,丹桂飘香,六妹的稻田,一片片黄灿灿。收割机“突突突”奔忙着,马力全开,收割、脱壳、粉碎稻秆。收割机一气呵成,在稻田里穿梭……
满眼披金甲,稻田尽染黄。一寸寸稻穗载不动长长的念想,一只只蝈蝈在梦中飞来飞去。梦中的故乡哟,池水很清浅,稻香很悠远,揉不碎稻的身影;青也稻禾,黄也稻禾,睡意蒙咙的日子,多像你,半是羞涩,半是缠绵。归来吧,漂泊一身的你,家乡稻香欢迎你。每一滴水,都融入了无限温情;每一片绿叶,都承载着深深的牵挂;那一望无际的稻田,每一寸土地里,都种下了美好的希冀。
稻可道,非常稻,现代农业,赋予稻新的内涵。寻稻、问稻、品稻,传递着浓浓的深情,承受着拳拳的思念!
念一株稻,想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