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的外治烧烫伤中药复方专利用药规律研究

2024-03-08 01:33黎祖鸣肖瑶陈雪如张芷童李镇南黄雨欣卢月刘娜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2期
关键词:烧烫伤外治冰片

黎祖鸣 ,肖瑶 ,陈雪如 ,张芷童 ,李镇南 ,黄雨欣 ,卢月 ,刘娜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5;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广东 深圳 518033;3.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5;4.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510400;5.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006

烧烫伤是临床常见的急性意外损害类疾病,因人体皮肤直接或间接与热源(如高压电、热液、蒸汽、火焰、高温金属、化学物质等)发生接触导致[1],表现为疼痛、细菌感染等症状。西医治疗烧烫伤以化学药物为主,如抗菌药物、银盐、人表皮生长因子等,主要作用有消炎、抗菌、镇痛、促进创面愈合,疗效显著,但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2-3]。烧烫伤属中医学“水火烫伤”“火疮”“火烧疮”“汤火疮”范畴,基本病机为热力作用肌表,损伤皮肤,导致局部气血凝滞、经络阻塞;卫气受损首当其冲,营卫不从,卫失固护,营失镇守,营阴外渗而为水疱、渗出;水疱、渗出过度耗伤阴津,阴伤阳脱而致脱证,火毒内陷内攻脏腑而致陷证,病久可致脾胃虚和气血虚[4]。中医外治法治疗烧烫伤疗效显著,且具有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等优势[5]。

外治法治疗烧烫伤的国家专利复方由临床经验总结而来,具有较高权威性和实用性,本研究通过数据挖掘方法探究国家专利复方外治烧烫伤用药规律,以期为中医药治疗烧烫伤研究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http://epub.sipo.gov.cn),选择高级查询,检索式:(“烧伤”或“烫伤”或“烧烫伤”或“灼伤”)和(“中药”或“方剂”或“中成药”或“中医”)。检索时间范围为建库至2023年6月30日。检索时间为2023年6月30日。

1.2 专利筛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主要功效为治疗烧烫伤中药复方专利;②专利名称未明确说明治疗烧烫伤,但详情页中说明本方可治疗烧烫伤的专利;③用法为外用。

排除标准:①中西医联合治疗或联合其他治疗方法的专利;②含有西药或中药提取物,或专利内容为单味中药的专利;③中药内服型专利;④没有明确药物组成的专利;⑤药物组成相同,不同剂型、作者、时间只选取其中1项。

1.3 数据规范

剔除化学用品和药用辅料,如L-胱氨酸、聚乙二醇、卡波姆、蜂蜡、白砂糖、醋、白酒、动植物油脂等;参照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6]《中华本草》[7]和《中药学》[8]对中药名称进行规范化处理,对产地、炮制方法不同的药物进行规范,如“生龙骨”“煅龙骨”统一为“龙骨”,“黄连”“川连”统一为“黄连”等,以上参考文献中未记载的中药保留原数据。由2名研究人员分别独立录入,录入完成后由第3名研究人员检查及校对,以确保数据准确性。

1.4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2019建立中药复方数据库,对药物频次、频率、性味归经进行统计,并筛选高频药物。将数据导入SPSS Modeler 18.0软件,运用Apriori算法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利用Cytoscape3.7.1进行可视化展示;使用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以Pearson相关系数为度量标准、组间联接为聚类方法,得出树状图并总结药物配伍规律。

2 结果

2.1 药物纳入情况

共纳入外治烧烫伤的中药复方专利1 147项,包含处方1 147首,涉及药物1 325味。

2.2 药物频次统计

对处方组成药物的使用频次进行统计,纳入处方平均用药数为8味,使用频次前10位分别为冰片、地榆、大黄、黄柏、黄连、紫草、当归、没药、白芷、乳香,以使用频次>50的中药为高频中药,共42味,以清热药、活血化瘀药、收敛止血药为主,见表1。

表1 1 147首外治烧烫伤中药专利处方高频药物(频次>50)

2.3 性味归经

对高频药物进行分析,药性以寒性最多,其次为微寒、温和平;药味以苦最多,其次为甘、辛;药物归经以肝经最多,其次为心经、肺经。见图1~图3。

图1 1 147首外治烧烫伤中药专利处方高频药物药性分布(频次>50)

图2 1 147首外治烧烫伤中药专利处方高频药物药味分布(频次>50)

图3 1 147首外治烧烫伤中药专利处方高频药物归经分布(频次>50)

2.4 药物关联分析

对频次>4的药物进行关联分析,设置支持度≥10%,置信度≥60%,得到关联项集87个。按支持度大小对项集进行排列,药物二阶关联项集10个,见表2;药物三阶关联项集18个,见表3。

表2 1 147首外治烧烫伤中药专利处方药物二阶关联项集(支持度≥10%,置信度≥60%)

表3 1 147首外治烧烫伤中药专利处方药物三阶关联项集(支持度≥10%,置信度≥60%)

2.5 药物关联网络

将数据导入SPSS Modeler 18.0软件获取药物复杂网络,设置最大链接数为80,弱链接上限为15,强链接下限为35,利用Cytoscape3.7.1软件可视化展示。结果显示,冰片与与黄柏、冰片与黄连、冰片与紫草、乳香与没药、大黄与黄柏、大黄与黄连、地榆与黄柏等关联较强,见图4。

图4 1 147首外治烧烫伤中药专利处方药物关联网络(频次>4)

2.6 聚类分析

使用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对使用频次前30位药物进行聚类分析,见图5。当Pearson相关系数在23时,可将药物分成6类。Ⅰ:乳香、没药、血竭、儿茶、三七、红花;Ⅱ:白及、血余炭;Ⅲ:珍珠、麝香、冰片;Ⅳ:五倍子、苦参;Ⅴ:当归、白芷、生地黄、紫草、黄柏、黄芩、黄连、地榆、大黄、虎杖、金银花、栀子、甘草;Ⅵ:石膏、寒水石、白矾。

图5 1 147首外治烧烫伤中药专利处方药物聚类分析(前30位)

3 讨论

西医按三度四分法将烧烫伤分为3类[9],分别为Ⅰ度烧烫伤、Ⅱ度烧烫伤(包括浅Ⅱ度和深Ⅱ度)和Ⅲ度烧烫伤。中医将烧烫伤分为轻证、重证和危证[10],根据证候特征可分为热毒炽盛期、阴津耗伤期和阴亏瘀滞期,各期证候常叠加出现。烧烫伤始终伴随正邪交争,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营卫失和,脏腑功能失调及渗出、腐、脓、毒、虚等病理变化,且烧烫伤病情进展迅速,重者可致死亡[11]。因此,为增强治疗效果,临床应注重各类药物的配伍使用。

研究发现,高频药物有冰片、大黄、地榆、白及、没药、乳香等。冰片辛香味苦而寒,能凉散郁火,解毒止痛,为治水火烫伤之常用药。《医林纂要》载“冰片主散郁火,能透骨热……性走而不守,亦能生肌止痛”。研究表明,冰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治疗烧烫伤可发挥明显的镇痛、抗炎功效[12]。大黄苦寒沉降,集泻火解毒、凉血消肿、活血逐瘀等功效于一体,为治疗热毒疮肿之要药。药理研究表明,大黄有效成分大黄酚具有神经保护、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菌抗病毒、调节血脂、免疫调节、止血等广泛药理活性,对烧烫伤引起的疼痛及感染等症状显著效果[13]。地榆苦寒,能泻火解毒,味酸涩能敛疮生肌,《景岳全书》有“敛盗汗,疗热痞,除恶肉,止疮毒疼痛”之说,现代研究表明,地榆所含萜类及皂苷、鞣质及酚酸、黄酮类、木脂素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过敏、抗衰老、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溃疡、免疫调节及影响生物被膜等作用[14]。白及味苦性寒,能消散血热痈肿;质黏味涩,能收湿去腐,敛疮生肌,《本草汇言》提到“白及敛气、渗痰、止血、消痈之药也”,现代研究表明,白及多糖具有止血、调节免疫、促进伤口愈合、抗炎、抗疮疡等作用[15],用于外治烧烫伤有良好的效果。乳香与没药常相须为用,《本草纲目》提及“乳香活血,没药散血,皆能止痛消肿生肌。故二药每相兼用。散血消肿,定痛生肌”。冰片、大黄、地榆、白及、没药、乳香等药物针对烧烫伤病因病机,共奏泻火解毒、消肿止痛、活血散瘀之功,可作为核心药物,为新药转化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高频中药类别统计发现,专利处方中主要使用清热药清散火毒、凉血解热,活血化瘀药祛瘀通经、畅达肌表,收敛止血药收敛止血止痛;另用补虚药益气生津养血,可针对创伤后阴津耗伤、阴伤阳脱、气滞血瘀、气血虚等症状进行治疗。高频中药药性以寒性为主,温、平性次之,药味则以苦、甘、辛味为主。《和剂局方》载:“汤火伤初起凛浆,热毒侵展则城赤疼痛,毒气雍盛则腐化成脓。”专利处方中常用苦寒药物以清热解毒之法治疗火热之毒,加用辛温通散药活血化瘀、消散热结,佐以甘润药物缓急止痛、益气活血治疗烧烫伤。药物关联分析显示,“四黄”(黄连、黄芩、黄柏、大黄)是药物关联项的核心。四黄膏由黄连、黄芩、黄柏、大黄4味中药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内制剂,已被广泛应用于痤疮、痔疮、丹毒等皮肤外科疾病的治疗[16]。四黄膏拟方原则是清热利湿解毒、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消肿止痛。方中黄芩、黄连、黄柏、大黄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行瘀消肿止痛的功效[17]。

关联分析发现,活血化瘀药与凉血止血药的关联性较强,如大黄与地榆、虎杖与地榆、紫草与地榆。烧烫伤后,皮肤局部气血瘀滞,瘀血内阻,导致疼痛、红肿等症状,活血化瘀药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瘀血,缓解疼痛和红肿;凉血止血药可以清除体内火热之邪,防止感染和炎症。活血化瘀药和凉血止血药入血分,活血化瘀药可通畅血行,消散瘀血;凉血止血药既能止血,又能清泄血分之热。活血化瘀药配伍凉血止血药,活血而无辛散之弊;凉血止血药配伍活血化瘀药,凉血止血而无留瘀之虞。

聚类分析共产生6组核心药物,根据其功效可分为3类:①活血化瘀、收敛止血:包含Ⅰ类的乳香、没药、血竭、儿茶、三七、红花及Ⅱ类的白及、血余炭。②消肿止痛、收湿止痒敛疮:包括Ⅲ类的珍珠、麝香、冰片以及Ⅳ类的苦参、五倍子。③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包含Ⅴ类的白芷、生地黄、紫草、黄柏、黄芩、黄连、地榆、大黄、虎杖、金银花、当归、栀子、甘草及Ⅵ类的石膏、寒水石、白矾,其中,甘草既可清热解毒、缓急止痛以急其标,又能益气通脉生津以固其本。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我国遭受烧烫伤伤害现状十分严峻[18],部分城市烧烫伤报告率逐年升高[19]。中医学认为,烧烫伤以火毒壅盛、热郁肌表、耗气伤津、血瘀为主,临床常辨证为火热伤津证、阴伤阳脱证、火毒内陷证、气血两伤证等。本研究结果显示,外治烧烫伤的中药复方专利高频药物性味以苦寒为主,提示中药外治烧烫伤应多注重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益气生津等药物的配伍,符合中医对烧烫伤病因病机的认识,为烧烫伤外用中药组方优化及其临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但本研究未对中药复方专利针对的烧烫伤证型及分型分期进行统计汇总,可能存在局限性,后续研究应补充完善。

猜你喜欢
烧烫伤外治冰片
聊一聊小面积烧烫伤门诊创面护理
您必须掌握的烧烫伤急救知识
干眼不舒,中医外治有妙招
鼻窦炎中医外治十法
川芎外治 止痛功良
冰片衍生物对血脑屏障通透性影响的研究
夏日谨防烧烫伤
中医外治杂志
含冰片丹参制剂对胃黏膜损伤作用的影响
天然冰片(天然右旋龙脑)在眼科应用优于合成冰片